問了幾次路才到,到達的時候,已是午夜時分了。
那屋子的外觀雖然不倫不類,但是在宋自然看來,卻是人間至美。
別的不說,單是圍住了屋外空地的那一圈欄柵,已叫宋自然看傻了眼,歎為觀止了。
研究木結構建築物既然是宋自然最大的嗜好,在這之前,他自然接觸過不少木結構建築物,可是這時,他才感到自己算是真正開了眼界。
那一圈欄柵,全是由兩公尺高的木柱圍成的,木柱的直徑是二十公分,在月色之下,每一根木柱,都發出一種異樣的暗紅色,近乎赭色的光芒——金屬若是有光芒,很容易理解,木料竟然也會有光芒發出來,那就透著一重神秘。事實上,木質堅實的木材,若是經過細心的打磨,或是長年累月的人手撫摸,也會在表麵上泛出一層光芒。當然,隻有最上品的木料才能如此。
而有經驗的人,隻要一看那木料發出的是什麽樣的光芒,就可以知道那是什麽木料。
宋自然恰好是這方麵的專家,所以,他一看到了那種赭紅色的光澤,他就屏住了呼吸,一時之間,幾乎難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一眼就認出,那是紫棗木。
棗木是上乘的木料,分很多種:黃棗木、灰棗木,這些在棗木中是下級的,但一樣是上乘的木料,用來製造細巧的用具或家,價值已是極高。
再高一檔的紅棗木,已是罕見的好木料了,而紫棗木,在所有的棗木之中,排位最高,一般都用來造高貴的家具,是富貴人家的恩物。
宋自然曾見過一個富豪的大宅中,書房的地板,是用紫棗木鋪成的,那富豪引以為榮,新舊相識,一到他的大宅,必然被他帶進書房去參觀一番——富豪特備軟鞋,要參觀者在書房門外更換,以免損壞地板。
曾有一次。一個木料專家告訴那富豪,紫棗木極堅硬,不怕踐踏,那富豪的回答是:“我知道,可是我不舍得讓硬鞋踏上去。”
那樣難得罕見的木料,竟然在這裏,成了欄柵。
放眼看去,同樣長短粗細的木柱,少說也有二百根之多,每一根之間的距離大約也是二十公分。每一根木柱,都是那麽挺直,若是已埋了幾百年,那木質之優良,實在叫人感歎!
真難想像,是如何搜羅到那麽多同樣粗細的紫棗木的——這種紫棗木的另一種用途,宋自然也知道,是用來建造“梅花樁”,那是武學家用來練武用的,可能就是由於紫棗木稀有的緣故,梅花樁這種武術,也快失傳了。
宋自然心跳加劇,他把手放在木柱上,緩緩移動著,手上的感覺,像是在撫摸一段玉,溫潤滑凝,這種木料,也是天地精華之所鍾,而且曾一度有生命,說不定現在,仍然有異化了的生命在內,這才使它那麽誘人。
宋自然深深吸了一口氣,他知道自己這一次,絕不是發現了一座普通的木結構建築物,而是遇上了價值無可估計的瑰寶。
空地外的圍柵尚且如此名貴,屋子的建科和屋內的裝飾,自然可想而知了。
過了好久,宋自然的目光,才從那些棗木柱上,依依不舍地離開,望向那屋子。
他立刻辨認出,屋子的主要建料,全是巨大的檜木——檜木有“百年尺”的美譽,一百年的檜樹,樹身的直徑,可達一尺,每隔一百年,增加一尺。樹身直徑三尺的,已是珍貴木料,四尺的已是罕見之物,五尺的自然屬於寶物。
而這時,放眼看去,已被砍割成材的木料,絕沒有少於四尺的。
宋自然不由自主,閉上了眼睛一會,在他的眼前,浮現出兩三人合抱粗細的參天神木被砍倒時的情景,他的耳際,也彷佛響起了巨木倒地時的轟然巨響,連天地都為之震動,鬼神都為之哭泣。
這種數百年樹齡的巨檜,大都長在深山野嶺之中,就算發現了,砍伐了,如何運出深山,也是極大的困難。通常處理的方法是,就在深山之中鋸開了再運出來,所以檜木雖大,巨料卻少,最常見的是剖成幾寸厚的大圖片,作屏風和裝飾之用,還可以用作桌麵。
可是建造這屋子的,卻全是巨大的木料——宋自然就算看到一幢全用黃金鑄成的屋子,隻怕也不會更驚訝了。
在月色下,檜木呈現深淺不同的灰色,木紋的灰色較深,但一樣地柔和養眼。
雖然相隔的距離相當遠(約有二十公尺),但是宋自然還是看到了木料的銜接處,絕看不出接縫,像是一整幅木板。可是每隔四尺,卻都有鮮紅色的月牙形花紋,自上至下,每隔一尺有一個,那新月形的裝飾紋,長度約有三十公分。
看到了那些飾紋,宋自然又不由自主,接連發出了好幾下讚歎之聲。
這種紅漆飾紋,在不明究裏的人看來,至多覺得它有點“土”的風格而已,絕不會覺得有什麽奇特,更加不值得讚賞。
可是宋自然卻是個木工藝的大行家,他一看,就知道那是至高無上的木料銜接法:月牙榫。
木工藝在中國有悠久的曆史,曆代都有大匠出,到了魯班師傅,更把木工藝發揚光大,使他成了木工藝之神,把木工藝提高到了鬼斧神工,出神入化的程度,從整座木製的高塔,成群的宮殿,到一棵一柱、一桌一椅,甚至是小小木盒上的雕花,都到了登峰造極的境地!
(很可惜,自從合成木料發明之後,木工藝迅速沒落。但是,合成木料,各種夾板的發明,又的確是時代進步的必然產物!)
(人類的進步,是有代價的,得到些什麽,同時總也要失去些什麽的。)
中國的木工藝之中,最出色的是木料的接合采用“榫”,又稱榫頭。把不同的木料,緊密地接合在一起,形成隨心所欲的組合,大至宮殿,小至抽屜,無不稱心。
相傳魯班祖師把榫的工藝發揚光大,總結成為七十二種接榫法。
(中國人很喜歡以“九”為基數的數字。如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之類。在西方人看來,“七十二”這個數字,零丁之至,但中國人卻自然把這個數字當作一個整數。)
(魯班大師的木工藝法,也有七十二大法,接榫是其中的一法。)
(單是接榫,就有七十二法。)
那屋子的外觀雖然不倫不類,但是在宋自然看來,卻是人間至美。
別的不說,單是圍住了屋外空地的那一圈欄柵,已叫宋自然看傻了眼,歎為觀止了。
研究木結構建築物既然是宋自然最大的嗜好,在這之前,他自然接觸過不少木結構建築物,可是這時,他才感到自己算是真正開了眼界。
那一圈欄柵,全是由兩公尺高的木柱圍成的,木柱的直徑是二十公分,在月色之下,每一根木柱,都發出一種異樣的暗紅色,近乎赭色的光芒——金屬若是有光芒,很容易理解,木料竟然也會有光芒發出來,那就透著一重神秘。事實上,木質堅實的木材,若是經過細心的打磨,或是長年累月的人手撫摸,也會在表麵上泛出一層光芒。當然,隻有最上品的木料才能如此。
而有經驗的人,隻要一看那木料發出的是什麽樣的光芒,就可以知道那是什麽木料。
宋自然恰好是這方麵的專家,所以,他一看到了那種赭紅色的光澤,他就屏住了呼吸,一時之間,幾乎難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一眼就認出,那是紫棗木。
棗木是上乘的木料,分很多種:黃棗木、灰棗木,這些在棗木中是下級的,但一樣是上乘的木料,用來製造細巧的用具或家,價值已是極高。
再高一檔的紅棗木,已是罕見的好木料了,而紫棗木,在所有的棗木之中,排位最高,一般都用來造高貴的家具,是富貴人家的恩物。
宋自然曾見過一個富豪的大宅中,書房的地板,是用紫棗木鋪成的,那富豪引以為榮,新舊相識,一到他的大宅,必然被他帶進書房去參觀一番——富豪特備軟鞋,要參觀者在書房門外更換,以免損壞地板。
曾有一次。一個木料專家告訴那富豪,紫棗木極堅硬,不怕踐踏,那富豪的回答是:“我知道,可是我不舍得讓硬鞋踏上去。”
那樣難得罕見的木料,竟然在這裏,成了欄柵。
放眼看去,同樣長短粗細的木柱,少說也有二百根之多,每一根之間的距離大約也是二十公分。每一根木柱,都是那麽挺直,若是已埋了幾百年,那木質之優良,實在叫人感歎!
真難想像,是如何搜羅到那麽多同樣粗細的紫棗木的——這種紫棗木的另一種用途,宋自然也知道,是用來建造“梅花樁”,那是武學家用來練武用的,可能就是由於紫棗木稀有的緣故,梅花樁這種武術,也快失傳了。
宋自然心跳加劇,他把手放在木柱上,緩緩移動著,手上的感覺,像是在撫摸一段玉,溫潤滑凝,這種木料,也是天地精華之所鍾,而且曾一度有生命,說不定現在,仍然有異化了的生命在內,這才使它那麽誘人。
宋自然深深吸了一口氣,他知道自己這一次,絕不是發現了一座普通的木結構建築物,而是遇上了價值無可估計的瑰寶。
空地外的圍柵尚且如此名貴,屋子的建科和屋內的裝飾,自然可想而知了。
過了好久,宋自然的目光,才從那些棗木柱上,依依不舍地離開,望向那屋子。
他立刻辨認出,屋子的主要建料,全是巨大的檜木——檜木有“百年尺”的美譽,一百年的檜樹,樹身的直徑,可達一尺,每隔一百年,增加一尺。樹身直徑三尺的,已是珍貴木料,四尺的已是罕見之物,五尺的自然屬於寶物。
而這時,放眼看去,已被砍割成材的木料,絕沒有少於四尺的。
宋自然不由自主,閉上了眼睛一會,在他的眼前,浮現出兩三人合抱粗細的參天神木被砍倒時的情景,他的耳際,也彷佛響起了巨木倒地時的轟然巨響,連天地都為之震動,鬼神都為之哭泣。
這種數百年樹齡的巨檜,大都長在深山野嶺之中,就算發現了,砍伐了,如何運出深山,也是極大的困難。通常處理的方法是,就在深山之中鋸開了再運出來,所以檜木雖大,巨料卻少,最常見的是剖成幾寸厚的大圖片,作屏風和裝飾之用,還可以用作桌麵。
可是建造這屋子的,卻全是巨大的木料——宋自然就算看到一幢全用黃金鑄成的屋子,隻怕也不會更驚訝了。
在月色下,檜木呈現深淺不同的灰色,木紋的灰色較深,但一樣地柔和養眼。
雖然相隔的距離相當遠(約有二十公尺),但是宋自然還是看到了木料的銜接處,絕看不出接縫,像是一整幅木板。可是每隔四尺,卻都有鮮紅色的月牙形花紋,自上至下,每隔一尺有一個,那新月形的裝飾紋,長度約有三十公分。
看到了那些飾紋,宋自然又不由自主,接連發出了好幾下讚歎之聲。
這種紅漆飾紋,在不明究裏的人看來,至多覺得它有點“土”的風格而已,絕不會覺得有什麽奇特,更加不值得讚賞。
可是宋自然卻是個木工藝的大行家,他一看,就知道那是至高無上的木料銜接法:月牙榫。
木工藝在中國有悠久的曆史,曆代都有大匠出,到了魯班師傅,更把木工藝發揚光大,使他成了木工藝之神,把木工藝提高到了鬼斧神工,出神入化的程度,從整座木製的高塔,成群的宮殿,到一棵一柱、一桌一椅,甚至是小小木盒上的雕花,都到了登峰造極的境地!
(很可惜,自從合成木料發明之後,木工藝迅速沒落。但是,合成木料,各種夾板的發明,又的確是時代進步的必然產物!)
(人類的進步,是有代價的,得到些什麽,同時總也要失去些什麽的。)
中國的木工藝之中,最出色的是木料的接合采用“榫”,又稱榫頭。把不同的木料,緊密地接合在一起,形成隨心所欲的組合,大至宮殿,小至抽屜,無不稱心。
相傳魯班祖師把榫的工藝發揚光大,總結成為七十二種接榫法。
(中國人很喜歡以“九”為基數的數字。如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之類。在西方人看來,“七十二”這個數字,零丁之至,但中國人卻自然把這個數字當作一個整數。)
(魯班大師的木工藝法,也有七十二大法,接榫是其中的一法。)
(單是接榫,就有七十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