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七章
“娘娘,奴婢不走!”在宮裏待久了,這些宮裏頭的女人,其實並不想出去,倒不是說她們貪戀宮中的榮華富貴,實在是她們害怕外麵不了解的世界,尤其是如毓秀這種從小就被家族教導著怎麽在宮裏生存的女子,她們於家裏頭就已經是被舍棄出的棋子,便是出去了,家裏頭也沒有她們容身的地方。
與其出去,去麵對陌生的世界,她們更願意留在熟悉的地方。
隻是宮裏頭的日子不好過,德妃娘娘身居高位,且不能事事隨心所欲,何況是毓秀這樣一個掌事宮女,德妃和毓秀從小就在一塊長大,一塊進宮小選,小心翼翼地從奉茶宮女走到今天,她們都付出了難以想象的巨大代價,她這輩子是沒機會離開這座華麗的紫禁城,她希望她從小一塊長大的姐妹能過上自在日子。
雖說四爺府的規矩多,但是總比在宮裏頭自在些。
德妃娘娘又拉著毓秀的手,說了好一會兒體己話,這才放了毓秀出宮去,宮裏頭的宮女出宮不容易,但是走到四妃位置的她,想要放個宮女出宮去,那不過就是說句話的事情。
“走吧,別磨蹭了!
你這些年在宮裏頭攢了不少貼己,本宮也就不送你金銀珠寶這些個俗物,隻再送你一份臉麵,替本宮的阿瑪收你為義女,你往後就是一等公家的貴女了,到時候你樂意留在老四府裏頭就留下,不樂意,也能自己個兒頂門立戶的過日子了。”德妃娘娘披著厚重的銀狐皮大氅,保養得宜的小手緊緊拉著毓秀的手,眼泛淚光的低聲交代著,一路送著她到了順貞門口,一狠心就將還要說話的她推了出去,搶回了那枚毓秀帶了好些年出入宮門的腰牌,又交代小太監一路跟著,送著她到四爺府去了。
主仆二人,分別站在順貞門的內外,皆是滿臉淚痕。
德妃娘娘狠狠擺了擺手,含淚催促著她快走,毓秀明白事已成定局,撩著袍擺跪了下去,也不管腳下是冰冷堅硬的青石條磚就重重磕了下去。
昔日姐妹,這些年都沒有說過那些體己話。
她也不是沒有嫉妒德妃娘娘身居高位,明明大家夥兒都是一樣進宮當差伺候人的宮女,誰又注定就比誰差,她為何就一定要做個伺候人的宮女,她也曾趁著德妃娘娘不注意的時候,偷偷對著康熙帝獻媚過,被康熙帝訓斥以後,她以為德妃娘娘一定會將她趕到慎刑司去,卻不想德妃娘娘原諒了她的一時糊塗,並和她長夜深談了一次,讓她明白了成為宮妃以後的犧牲,她本以為她這輩子都要跟著德妃在這宮裏頭生活下去,午夜夢回的時候,也曾為自己個兒鳴過不平,如今德妃親自送她出宮,她又覺得太過對不住從小一塊長大的好姐妹琳琅,這個多年沒有喚過的名字,如今想想,倒是也並不陌生。
“琳琅,那我就走了,有事就讓人給四爺府那邊傳信。
其實我還是願意留在你身邊,想想咱們小時候做過的那些事情,爬樹、抓鳥,偷偷鑽進小廚房去做黑乎乎的點心討好長輩,真希望能再回到小時候去。”站在順貞門外,重新起身站定的毓秀似是平靜了許多,她含淚望著門裏站著的德妃娘娘,抬手做了個小時候做慣的小動作,輕聲嘟噥著,一步步地退出了這座裝載她和太多女人青春的紫禁城,最終一狠心扭頭往外走去,坐上了往四爺府去的馬車,既然琳琅不放心自家兒子,她這個做姨母的就幫幫忙好了。
猶記得小時候,幾個梳著雙丫髻的小姑娘坐在窗前的大炕上,偷偷望著院子裏穿著鮮紅嫁衣出嫁的姐姐,窩在角落裏的德妃和毓秀放下了手裏頭玩膩的花繩,孩子氣的許下要做對方孩子幹娘的誓言,隻是沒想到家裏頭會把她們這些個小姐妹都當成了謀取權柄的棋子,她們倆的玩笑話沒了成真的日子,不過好在都還活著,比起其他姐妹就已經幸福多了。
冰冷的家,她不想回去了,估計琳琅也不想回去的。
站在順貞門裏麵的德妃娘娘烏雅氏,憋紅了眼圈,卻是怎麽都不肯落淚,哭了就會心軟,這宮裏頭就是最容不得心軟的地方,她小小年紀就進宮當差,早就不知道心軟是個什麽滋味,這個毓秀真是壞透了,小時候就喜歡欺負自己個兒,如今都這把歲數了,還是愛鬧這種小把戲,才不想要再瞧見她那張老臉,她要過得幸福,畢竟康熙帝是喜歡自己個兒的。
想想這把年紀,康熙帝還留宿在自己個兒宮裏頭,真臉紅。
“娘娘,咱們回去吧,這外麵天氣冷,您腿上可不能再受涼氣了!”頂替毓秀位子,站在德妃娘娘身邊的人是一個二十六七歲的大宮女,她從跟著老嬤嬤學當差就在德妃娘娘身邊,算得上是在德妃娘娘跟前長大的孩子了,如今終於算是熬到了掌事宮女的位子,也算是求仁得仁了,她小心地扶著德妃娘娘的胳膊,輕聲說道,倒不是說她吃毓秀的醋,她是真擔心德妃的身子吃不消,萬一病倒了就麻煩了。
這是個人多眼雜的地方。
德妃也沒打算在宮門口久留,她望著毓秀漸漸消失的背影,幽幽歎了口氣,略顯失落地點了點頭,接過宮人送上的手爐,邁著平穩的步子,步履從容地往永和宮的方向走去。
當晚,康熙帝留宿在了永和宮中。
洗去鉛華的德妃娘娘,眼角已經有了細紋,皮膚也不再光滑,便是連身材都已經有些走樣,她有些不自在地扯了扯身上象牙色的中衣,臉頰微紅地躲閃著康熙帝直勾勾的眼神,欠身坐在了妝台前的繡墩上,嬌聲道:“您別這樣子瞧嬪妾,讓人怪不自在的!”
康熙帝披著繡団紋的褂子,起身站到了德妃娘娘的身後,伸手撩起她垂在肩頭的長發,輕嗅著她身上淡雅的體香,帶著幾分曖/昧的輕聲道:“琳琅,朕雖說是不能給你中宮皇後的名分,可是在朕心中,朕與你是夫妻呀,少年夫妻、老來伴,你這副樣子對朕,該不是怪朕這些日子疏忽了你,不如就罰朕明個兒早起替你畫眉吧!”
自古伴君如伴虎,別看康熙帝很是看重德妃,德妃私下也不敢太過放鬆,宮裏的女人就不能有嫉妒之心,她雖然心下醋海翻波,麵上卻仍然要裝得風輕雲淡的樣子,就算是鬧鬧小性子,也必須把握著分寸,哪敢坐實了她吃醋宮中其他妃嬪的事情,再說她也真真不是為了吃醋才這般忸怩的,隻怪今個兒晚上的月色太明媚,這殿裏頭的氣氛太美好,康熙帝的眼神太火辣,讓她這個已經為康熙帝生養幾個子女的老女人都害羞了。
當然,她是不好意思承認自己個兒害羞的。
德妃娘娘也就順著康熙帝的意思,輕聲解釋了一句,順便將她讓毓秀出宮的事情,在皇上跟前過了明路,免得哪天有人說她公私不分,私自縱放宮女出宮,“皇上,您言重了,嬪妾能以蒲柳之姿伴您左右,嬪妾知足,要說怪您的話,嬪妾也是怪您瞞著嬪妾偷偷把老四家的瓜爾佳氏送走,嬪妾喜歡瓜爾佳氏那丫頭,您又不是不知道,知道她的死訊,可是把嬪妾急壞了,若不是老四擔心嬪妾傷著了身子,您是不是打算一直瞞著嬪妾到替老四指婚呢!”
“若不是為了你,朕才不會費這麽多心思呢!”
不管什麽年紀的男人都是個孩子,哪怕是堂堂康熙帝,他正愁自己個兒做了好事沒地方表功,德妃這麽一提,他撩著袍擺就坐在了窗邊擺著的美人榻上,細細說起了自己個兒的功績,最後更是說得興起,將德妃娘娘拉到了身邊,兩個一把年紀的人就在窗邊,來了一次親密的接觸。
……
陽春三月中,董鄂氏生產,府中再添一個小格格。
甭管旁人的心裏頭高不高興,董鄂氏是真心歡喜極了,她甚至等不及四爺親自賜名,便強撐著精神給小格格起了個小名叫暖兒,四爺也挺偷懶,想著董鄂氏已經給取了名,便也沒有再起名,這小格格的大名就也成了暖兒。
府裏頭的女眷,一流水的禮物送過去。
這重男輕女的思想,在四爺府裏頭,格外被看重。
不論是李荷茱,還是李側福晉,亦或是陸格格,她們都是發自內心的高興董鄂氏生下的孩子是個小格格,送的禮物都透著那份歡喜,隻是還不等她們高興過小格格的滿月禮,一個如晴天霹靂的消息就將她們震暈了。
皇上賜婚,四品典儀淩柱之女,鈕祜祿氏,入主四爺府。
堂堂親王大婚,自然不能是下了聖旨就草草成婚,但是聖旨上也沒有寫明由宗人府,還是禮部操辦,一些個心眼活絡的不禁猜想是不是四爺在康熙帝跟前不得待見,這才弄了個小門小戶出來的閨秀做繼福晉,甚至連大婚禮都不想給操辦,而隻有了解內情的宗人令和德妃娘娘等人才知道,那分明是因為不能交給兩部衙門操辦,畢竟爾芙現在還在小湯山皇莊安胎養神呢!
不過就算是如此,四品典儀淩柱家也徹底熱鬧了起來。
別看淩柱的官品不高,但是祖上很是顯貴,鈕祜祿氏,又是滿洲八大姓之一,單單就是衝著這個姓氏,這其他各皇子福晉就得高看她一眼。
要說康熙老爺子為了給爾芙安排一個合適的出身,真可以算是盡心竭力了,愣是從一眾不受看重的官宦人家中,挑選出了這麽一個大有來頭的人家,而更妙的就是淩柱從小長在皇城根兒,但是成婚不久就去了兩淮當差,這些年都沒在京裏頭行走過,年前才述職進京,得康熙帝賞賜晉了四品典儀官,滿京城裏找,也沒有幾個人了解淩柱這個人,便是同宗同族的堂兄弟都不大認識淩柱。
不過淩柱也有優點,這個人很踏實穩重,家裏頭人口也簡單,沒有偏房妾室,所有子女都是嫡妻所出,除了爾芙這個被康熙老爺子硬塞進淩柱家裏頭的女兒,長女比爾芙還大些,已經成婚多年,次女早夭,若是活到康熙五十二年,倒是也剛巧十八歲,爾芙頂的就是這個次女的位置,另有兩個小兒子,一母同胞的雙胞胎,才不過十二歲上,若是細細教養著,倒是也不怕不成材,以後瓜爾佳氏在宮裏頭沒有個助力,轄製不住後宮裏的諸妃。
爾芙是在賜婚聖旨下了以後的半月後,這才被伊爾泰護送著來到淩柱府上的,她本就不是個太驕矜的性子,瞧著淩柱和淩柱的福晉伊爾根覺羅氏就如同兩位慈愛的長輩般,連半點別扭都沒有就行了個跪拜大禮,認下了這雙父母。
淩柱在康熙帝賜婚前就知道了要收了養女在名下的事情,但是他也沒想到這個養女就是四爺本來的側福晉瓜爾佳氏,不過到底是在宦海沉淪多年的聰明人,他忙給自家被驚呆的老妻伊爾根覺羅氏使了個眼色,示意她上前扶起有孕在身的爾芙,這才貼心地退出了上房,陪著伊爾泰一塊往廂房用茶,將上房讓給了伊爾根覺羅氏和爾芙說話。
說句實話,猛然有個女子頂了自家二女兒在族譜上的位置,伊爾根覺羅氏心裏不是那麽太舒服,尤其是瞧著爾芙身懷有孕的樣子,隻當爾芙不是什麽好人家的姑娘,心下就更是不喜,不過她性格綿甜溫婉,倒也沒有表現出什麽,但是當爾芙站起身來的瞬間,她就笑了,心裏頭的那點疙瘩就隨風消逝了。
瓜爾佳氏爾芙,昔日的四爺府側福晉之一。
伊爾根覺羅氏不是個攀附權貴的性子,加之嫁的男人淡泊名利,不喜歡勾心鬥角的朝堂,所以她在淩柱的父母去世後,便也就隨著淩柱去了兩淮,本該是沒有機會認識爾芙的,但是大約是四年多年吧,她同族堂兄家的大兒子娶親,派人給在兩淮的她送了信,她不好意思不到場,便領著兩個仆婦進京了。
通州府一上岸,馬車沒走出多遠就壞了。
偏就那麽巧,正好趕上出巡南邊的皇上領著大隊人馬回京,她被護駕的侍衛連人帶車地趕到了道邊的荒草地裏站著,一連串的車馬過去,她被弄了一頭一臉的灰塵,也沒有人詢問上一句,唯有爾芙坐著馬車經過,無意中瞧見她,將她請到了車上,又是讓人準備清水給她洗漱,又是命人給她取來熱茶、點心墊肚子的,雖說兩人從頭到尾也沒有說過幾句話,進了城,伊爾根覺羅氏就下了馬車,但是她卻是真真的記住了這位幫助過她的側福晉。
“娘娘,奴婢不走!”在宮裏待久了,這些宮裏頭的女人,其實並不想出去,倒不是說她們貪戀宮中的榮華富貴,實在是她們害怕外麵不了解的世界,尤其是如毓秀這種從小就被家族教導著怎麽在宮裏生存的女子,她們於家裏頭就已經是被舍棄出的棋子,便是出去了,家裏頭也沒有她們容身的地方。
與其出去,去麵對陌生的世界,她們更願意留在熟悉的地方。
隻是宮裏頭的日子不好過,德妃娘娘身居高位,且不能事事隨心所欲,何況是毓秀這樣一個掌事宮女,德妃和毓秀從小就在一塊長大,一塊進宮小選,小心翼翼地從奉茶宮女走到今天,她們都付出了難以想象的巨大代價,她這輩子是沒機會離開這座華麗的紫禁城,她希望她從小一塊長大的姐妹能過上自在日子。
雖說四爺府的規矩多,但是總比在宮裏頭自在些。
德妃娘娘又拉著毓秀的手,說了好一會兒體己話,這才放了毓秀出宮去,宮裏頭的宮女出宮不容易,但是走到四妃位置的她,想要放個宮女出宮去,那不過就是說句話的事情。
“走吧,別磨蹭了!
你這些年在宮裏頭攢了不少貼己,本宮也就不送你金銀珠寶這些個俗物,隻再送你一份臉麵,替本宮的阿瑪收你為義女,你往後就是一等公家的貴女了,到時候你樂意留在老四府裏頭就留下,不樂意,也能自己個兒頂門立戶的過日子了。”德妃娘娘披著厚重的銀狐皮大氅,保養得宜的小手緊緊拉著毓秀的手,眼泛淚光的低聲交代著,一路送著她到了順貞門口,一狠心就將還要說話的她推了出去,搶回了那枚毓秀帶了好些年出入宮門的腰牌,又交代小太監一路跟著,送著她到四爺府去了。
主仆二人,分別站在順貞門的內外,皆是滿臉淚痕。
德妃娘娘狠狠擺了擺手,含淚催促著她快走,毓秀明白事已成定局,撩著袍擺跪了下去,也不管腳下是冰冷堅硬的青石條磚就重重磕了下去。
昔日姐妹,這些年都沒有說過那些體己話。
她也不是沒有嫉妒德妃娘娘身居高位,明明大家夥兒都是一樣進宮當差伺候人的宮女,誰又注定就比誰差,她為何就一定要做個伺候人的宮女,她也曾趁著德妃娘娘不注意的時候,偷偷對著康熙帝獻媚過,被康熙帝訓斥以後,她以為德妃娘娘一定會將她趕到慎刑司去,卻不想德妃娘娘原諒了她的一時糊塗,並和她長夜深談了一次,讓她明白了成為宮妃以後的犧牲,她本以為她這輩子都要跟著德妃在這宮裏頭生活下去,午夜夢回的時候,也曾為自己個兒鳴過不平,如今德妃親自送她出宮,她又覺得太過對不住從小一塊長大的好姐妹琳琅,這個多年沒有喚過的名字,如今想想,倒是也並不陌生。
“琳琅,那我就走了,有事就讓人給四爺府那邊傳信。
其實我還是願意留在你身邊,想想咱們小時候做過的那些事情,爬樹、抓鳥,偷偷鑽進小廚房去做黑乎乎的點心討好長輩,真希望能再回到小時候去。”站在順貞門外,重新起身站定的毓秀似是平靜了許多,她含淚望著門裏站著的德妃娘娘,抬手做了個小時候做慣的小動作,輕聲嘟噥著,一步步地退出了這座裝載她和太多女人青春的紫禁城,最終一狠心扭頭往外走去,坐上了往四爺府去的馬車,既然琳琅不放心自家兒子,她這個做姨母的就幫幫忙好了。
猶記得小時候,幾個梳著雙丫髻的小姑娘坐在窗前的大炕上,偷偷望著院子裏穿著鮮紅嫁衣出嫁的姐姐,窩在角落裏的德妃和毓秀放下了手裏頭玩膩的花繩,孩子氣的許下要做對方孩子幹娘的誓言,隻是沒想到家裏頭會把她們這些個小姐妹都當成了謀取權柄的棋子,她們倆的玩笑話沒了成真的日子,不過好在都還活著,比起其他姐妹就已經幸福多了。
冰冷的家,她不想回去了,估計琳琅也不想回去的。
站在順貞門裏麵的德妃娘娘烏雅氏,憋紅了眼圈,卻是怎麽都不肯落淚,哭了就會心軟,這宮裏頭就是最容不得心軟的地方,她小小年紀就進宮當差,早就不知道心軟是個什麽滋味,這個毓秀真是壞透了,小時候就喜歡欺負自己個兒,如今都這把歲數了,還是愛鬧這種小把戲,才不想要再瞧見她那張老臉,她要過得幸福,畢竟康熙帝是喜歡自己個兒的。
想想這把年紀,康熙帝還留宿在自己個兒宮裏頭,真臉紅。
“娘娘,咱們回去吧,這外麵天氣冷,您腿上可不能再受涼氣了!”頂替毓秀位子,站在德妃娘娘身邊的人是一個二十六七歲的大宮女,她從跟著老嬤嬤學當差就在德妃娘娘身邊,算得上是在德妃娘娘跟前長大的孩子了,如今終於算是熬到了掌事宮女的位子,也算是求仁得仁了,她小心地扶著德妃娘娘的胳膊,輕聲說道,倒不是說她吃毓秀的醋,她是真擔心德妃的身子吃不消,萬一病倒了就麻煩了。
這是個人多眼雜的地方。
德妃也沒打算在宮門口久留,她望著毓秀漸漸消失的背影,幽幽歎了口氣,略顯失落地點了點頭,接過宮人送上的手爐,邁著平穩的步子,步履從容地往永和宮的方向走去。
當晚,康熙帝留宿在了永和宮中。
洗去鉛華的德妃娘娘,眼角已經有了細紋,皮膚也不再光滑,便是連身材都已經有些走樣,她有些不自在地扯了扯身上象牙色的中衣,臉頰微紅地躲閃著康熙帝直勾勾的眼神,欠身坐在了妝台前的繡墩上,嬌聲道:“您別這樣子瞧嬪妾,讓人怪不自在的!”
康熙帝披著繡団紋的褂子,起身站到了德妃娘娘的身後,伸手撩起她垂在肩頭的長發,輕嗅著她身上淡雅的體香,帶著幾分曖/昧的輕聲道:“琳琅,朕雖說是不能給你中宮皇後的名分,可是在朕心中,朕與你是夫妻呀,少年夫妻、老來伴,你這副樣子對朕,該不是怪朕這些日子疏忽了你,不如就罰朕明個兒早起替你畫眉吧!”
自古伴君如伴虎,別看康熙帝很是看重德妃,德妃私下也不敢太過放鬆,宮裏的女人就不能有嫉妒之心,她雖然心下醋海翻波,麵上卻仍然要裝得風輕雲淡的樣子,就算是鬧鬧小性子,也必須把握著分寸,哪敢坐實了她吃醋宮中其他妃嬪的事情,再說她也真真不是為了吃醋才這般忸怩的,隻怪今個兒晚上的月色太明媚,這殿裏頭的氣氛太美好,康熙帝的眼神太火辣,讓她這個已經為康熙帝生養幾個子女的老女人都害羞了。
當然,她是不好意思承認自己個兒害羞的。
德妃娘娘也就順著康熙帝的意思,輕聲解釋了一句,順便將她讓毓秀出宮的事情,在皇上跟前過了明路,免得哪天有人說她公私不分,私自縱放宮女出宮,“皇上,您言重了,嬪妾能以蒲柳之姿伴您左右,嬪妾知足,要說怪您的話,嬪妾也是怪您瞞著嬪妾偷偷把老四家的瓜爾佳氏送走,嬪妾喜歡瓜爾佳氏那丫頭,您又不是不知道,知道她的死訊,可是把嬪妾急壞了,若不是老四擔心嬪妾傷著了身子,您是不是打算一直瞞著嬪妾到替老四指婚呢!”
“若不是為了你,朕才不會費這麽多心思呢!”
不管什麽年紀的男人都是個孩子,哪怕是堂堂康熙帝,他正愁自己個兒做了好事沒地方表功,德妃這麽一提,他撩著袍擺就坐在了窗邊擺著的美人榻上,細細說起了自己個兒的功績,最後更是說得興起,將德妃娘娘拉到了身邊,兩個一把年紀的人就在窗邊,來了一次親密的接觸。
……
陽春三月中,董鄂氏生產,府中再添一個小格格。
甭管旁人的心裏頭高不高興,董鄂氏是真心歡喜極了,她甚至等不及四爺親自賜名,便強撐著精神給小格格起了個小名叫暖兒,四爺也挺偷懶,想著董鄂氏已經給取了名,便也沒有再起名,這小格格的大名就也成了暖兒。
府裏頭的女眷,一流水的禮物送過去。
這重男輕女的思想,在四爺府裏頭,格外被看重。
不論是李荷茱,還是李側福晉,亦或是陸格格,她們都是發自內心的高興董鄂氏生下的孩子是個小格格,送的禮物都透著那份歡喜,隻是還不等她們高興過小格格的滿月禮,一個如晴天霹靂的消息就將她們震暈了。
皇上賜婚,四品典儀淩柱之女,鈕祜祿氏,入主四爺府。
堂堂親王大婚,自然不能是下了聖旨就草草成婚,但是聖旨上也沒有寫明由宗人府,還是禮部操辦,一些個心眼活絡的不禁猜想是不是四爺在康熙帝跟前不得待見,這才弄了個小門小戶出來的閨秀做繼福晉,甚至連大婚禮都不想給操辦,而隻有了解內情的宗人令和德妃娘娘等人才知道,那分明是因為不能交給兩部衙門操辦,畢竟爾芙現在還在小湯山皇莊安胎養神呢!
不過就算是如此,四品典儀淩柱家也徹底熱鬧了起來。
別看淩柱的官品不高,但是祖上很是顯貴,鈕祜祿氏,又是滿洲八大姓之一,單單就是衝著這個姓氏,這其他各皇子福晉就得高看她一眼。
要說康熙老爺子為了給爾芙安排一個合適的出身,真可以算是盡心竭力了,愣是從一眾不受看重的官宦人家中,挑選出了這麽一個大有來頭的人家,而更妙的就是淩柱從小長在皇城根兒,但是成婚不久就去了兩淮當差,這些年都沒在京裏頭行走過,年前才述職進京,得康熙帝賞賜晉了四品典儀官,滿京城裏找,也沒有幾個人了解淩柱這個人,便是同宗同族的堂兄弟都不大認識淩柱。
不過淩柱也有優點,這個人很踏實穩重,家裏頭人口也簡單,沒有偏房妾室,所有子女都是嫡妻所出,除了爾芙這個被康熙老爺子硬塞進淩柱家裏頭的女兒,長女比爾芙還大些,已經成婚多年,次女早夭,若是活到康熙五十二年,倒是也剛巧十八歲,爾芙頂的就是這個次女的位置,另有兩個小兒子,一母同胞的雙胞胎,才不過十二歲上,若是細細教養著,倒是也不怕不成材,以後瓜爾佳氏在宮裏頭沒有個助力,轄製不住後宮裏的諸妃。
爾芙是在賜婚聖旨下了以後的半月後,這才被伊爾泰護送著來到淩柱府上的,她本就不是個太驕矜的性子,瞧著淩柱和淩柱的福晉伊爾根覺羅氏就如同兩位慈愛的長輩般,連半點別扭都沒有就行了個跪拜大禮,認下了這雙父母。
淩柱在康熙帝賜婚前就知道了要收了養女在名下的事情,但是他也沒想到這個養女就是四爺本來的側福晉瓜爾佳氏,不過到底是在宦海沉淪多年的聰明人,他忙給自家被驚呆的老妻伊爾根覺羅氏使了個眼色,示意她上前扶起有孕在身的爾芙,這才貼心地退出了上房,陪著伊爾泰一塊往廂房用茶,將上房讓給了伊爾根覺羅氏和爾芙說話。
說句實話,猛然有個女子頂了自家二女兒在族譜上的位置,伊爾根覺羅氏心裏不是那麽太舒服,尤其是瞧著爾芙身懷有孕的樣子,隻當爾芙不是什麽好人家的姑娘,心下就更是不喜,不過她性格綿甜溫婉,倒也沒有表現出什麽,但是當爾芙站起身來的瞬間,她就笑了,心裏頭的那點疙瘩就隨風消逝了。
瓜爾佳氏爾芙,昔日的四爺府側福晉之一。
伊爾根覺羅氏不是個攀附權貴的性子,加之嫁的男人淡泊名利,不喜歡勾心鬥角的朝堂,所以她在淩柱的父母去世後,便也就隨著淩柱去了兩淮,本該是沒有機會認識爾芙的,但是大約是四年多年吧,她同族堂兄家的大兒子娶親,派人給在兩淮的她送了信,她不好意思不到場,便領著兩個仆婦進京了。
通州府一上岸,馬車沒走出多遠就壞了。
偏就那麽巧,正好趕上出巡南邊的皇上領著大隊人馬回京,她被護駕的侍衛連人帶車地趕到了道邊的荒草地裏站著,一連串的車馬過去,她被弄了一頭一臉的灰塵,也沒有人詢問上一句,唯有爾芙坐著馬車經過,無意中瞧見她,將她請到了車上,又是讓人準備清水給她洗漱,又是命人給她取來熱茶、點心墊肚子的,雖說兩人從頭到尾也沒有說過幾句話,進了城,伊爾根覺羅氏就下了馬車,但是她卻是真真的記住了這位幫助過她的側福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