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盜帖,就是鼓勵太監文學。為了網絡文學的明天,請盡可能拒絕盜帖。】


    **


    **


    **


    經過為期兩天的考察,易青終於在天路文化城的邊緣找到了一處最為適合《雙槍老太婆》拍攝使用的場地——這裏既有高原地貌,也有華中平原式的萬裏原野,而且背靠生活區,生活後勤各方麵都非常方便。


    易青看中了文化城以東的一千多頃棄用土地,雖然是沙化土地,但是已經被天路的防護林圍起了一半,如果用來建一個大型的拍攝、製作、發行基地最是合適不過。


    這次在這裏進行《雙槍老太婆》的拍攝,同時也是一種進一步的考察,看看這裏的氣候、濕度、地理人文環境是否適合長期作為拍攝製作電影的基地。


    選定了地點以後,易青就把劇組從蘭州的招待所裏全數拉到了生活區。幾百號人入住,可忙壞了路威——此時在這位天路集團的太子爺眼中,這些華星的人可個個都是財神爺,輕慢不得。


    文化城裏一時找不到那麽大的旅館招待所容納這麽多人,路威就自己貼錢把易青、依依、楊嫻兒、羅綱、何風這些主創高層以及美工攝影部門的重要技術人員請到文化城唯一的一家三星級酒店裏去;跟著安排夥食盒飯,租用車輛什麽的,忙了個不亦樂乎。


    易青當然不會去操心這些生活小事,他和易家班的幾個靈魂人物一來就投入了電影的創作中去。


    羅綱帶著他的三組攝影人馬開始到處架機器比比劃劃;何風照例是到一個地方就要去搜集當地的民間音樂素材,然後整夜整夜的坐在野外,傾聽來自當地的各種自然的聲響,看看哪些可以加工放大,應用到創作中去。


    依依堅持要跟著楊嫻兒全程參加布景——這也是她多年養成的一個習慣,事先熟悉自己要創作表演的環境,可以刺激她產生許多靈感。


    另一方麵,韓山平依照之前的約定,給他們從蘭州軍區拉來了幾百名戰士,四輛大軍車,浩浩蕩蕩的開進了天路文化城。


    用易青自己的話說,他拍戲這麽多年,還從來沒有這麽兵強馬壯過。


    ...


    "待會兒機器一開,你就從這裏開始跑..."武術指導站在軌道旁邊指手畫腳的對著依依比畫道:"知道嗎?從這裏開始,一直跑,跑到馬旁邊,機位大概是從側後八點鍾的方向推進來,一直推到中景,所以你動作難看一點也沒關係,一定要注意安全...明白?然後..."


    易青站在依依旁邊聽武術指導說了兩句,滿意的點了點頭,負手走來了,去檢查軌道和道具。


    這批中青年武術指導,是上次拍《地獄方舟》之後,經由程龍大哥推薦,易青慎重挑選後補充進華星動作部門的新血。有好幾個本身就是當年程家班的成員,和依依已經配合過一部電影了,自然十分默契。


    而且易青發現這些經過長期商業電影鍛煉的香港武指真不愧是號稱全世界同行業中最優秀的群體,他們不但本專業的技術過硬,而且很懂電影;隻要告訴他們機位和用光的情況,他們設計出來的動作方案往往是最配合全片藝術風格的、也是最符合劇情的情調氣氛的。


    一切準備就緒。


    "《雙槍老太婆》第九場十七...預備,開始!"


    依依的眼睛牢牢盯著右前方的一架遠景長鏡頭機器,攝影師紅燈一亮,她拔腿就跑。


    易青手揮出,停在依依身後的軌道上,一輛鏡頭車平穩的跟著依依的步伐,向前推去。


    早已準備好的馬術師站在鏡頭外,輕輕一推愛馬的臀部,那馬長嘶一聲,馬鞍上藏著小攝影機就衝了出去。


    時間剛剛好!


    依依加緊腳步,跟著馬兒的節奏在它身邊緊跑兩步,湊進了一把拉住馬鞍——在馬匹的一側,已經裝好了一種叫"馬抓"的道具,那是一種有三格鋼梯,上麵裝置有手抓腳踩的位置,安上了齒紋橡皮來增加摩擦力,是一種專門給演員、武行用來完成複雜的馬術動作時使用的道具。


    因為這個鏡頭隻拍馬的左側,而整個右側是在鏡頭的盲區以外,不怕穿梆,所以安裝上了這種塊頭較大的道具,連依依這樣的非專業武行也能完成這一係列超高難的動作。


    依依一把抓住馬鞍,整個人伏在馬抓上,從鏡頭裏看來就象是身手了得的女俠貼在了馬腹上。


    這時,藏在旁邊壕溝裏的副導演一揮手,低聲道:"上去上去!"


    幾個扮演日本鬼子兵的戰士穿著瓜皮黃的日本兵服裝,舉著三八大蓋就衝了上去...


    依依緊貼在馬腹上,舉手抬槍,盒子炮上綁著鮮紅的槍纓,幾聲槍響之後,幾個鬼子兵紛紛倒在地上。


    "好,Cut!過..."


    場地盡頭的一個劇務在耳機裏聽見導演叫Cut,立刻跳了出來,舉起紅、綠兩色小旗,雙手打了個叉,然後橫著一抹。


    場上的劇組成員和輔助拍攝的戰士們一片歡呼,從這個旗語上他們知道這一條已經過了。


    依依就勢在馬抓上一蹬,跳下地來,順著慣性噔噔噔連退了三四步,終於穩住身形。


    一輛場地吉普適時的開過來,依依踩上駕駛副座,倚著門邊;車子調了個頭,向易青和武術指導那邊駛去。


    那邊另一輛吉普載著馬術教練從依依的車旁邊開過,教練笑著依依和打了個招呼;車子加速而去,馬術教練在兩個戰士的協助下製止了還在場地裏撒歡猛跑的奔馬。


    依依的車開到導演監視器旁邊。易青大笑著迎了上來,道:"女英雄,這一條太帥了,快來看看。"


    依依笑嘻嘻的走到監視器旁,看起來了鏡頭回放。


    ...三十米外的一輛敞篷導演車上,站在副座上的韓山平放下了手裏的望遠鏡,朝身邊的助理豎了豎大拇指,讚歎道:"真沒想到,易青和他們華星的拍攝水平,已經到了這樣的一個境界。在國內,絕對沒有一支團隊能夠超過他們,簡直連差不多水平的都找不出來。以往那些拍主旋律的單位,那就更不可想象了。"


    韓山平的助理在一旁也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剛才的這個鏡頭,從依依開始跑的地方,到最後開槍射擊、扮演鬼子的演員倒地,整個區域縱橫一千多米,使用了兩條交叉軌道,整個過程長達兩分多種,全部在一條內拍了下來。


    要是按照以往的拍攝水平,這樣一條鏡頭,起碼要拍一個星期,最快也要四五天。


    首先要把這一段長鏡頭拆成十幾個短鏡頭來拍——依依起跑是一個、馬匹從旁邊跑過來是一個、依依躍上馬背是一個...中間奔跑的過程還要拍一兩條;再加上鬼子兵跑出來的鏡頭,和依依射擊的鏡頭等等。


    整個段落用了四個不同的機位,以求逼真的效果。如果用短鏡頭來拍以後再剪到一起的方法,這幾個機位就要重複的補上幾條,把鏡頭交叉的穿梆部分替代掉——這樣算下來,一天拍五六個鏡頭計算,至少也要拍四五天了。


    而且這樣涉及的重疊浪費的人力、物力,反複準備的時間和精力,簡直沒法計算。


    麻煩固然是一方麵,更重要的是,這樣拍出來的東西,多個短鏡頭組接在一起,剪輯的痕跡太重——就象大部分的舊式主旋律電影一樣,看著非常"假"。


    而易青他們把這麽長的一個複雜的鏡頭,用一條長鏡頭全部搞定了,到實際放映的時候,那種逼真、那種宏闊浩然的真實感,都不是傳統主旋律電影的拍攝方法可以比擬的。


    傳統電影的敘事段落,長鏡頭和短鏡頭最主要的區別就是在真實感上。


    比如拍武鬆打虎,拍一個老虎的特寫,再拍一個武鬆的上半身和他不停向下揮拳的近景——從內容上看,大家都知道他這是騎在老虎身上打老虎,但是給人的感覺上,不免讓人懷疑演員是騎在一個死物上擺姿勢做動作。


    但是如果用一個長鏡頭把武鬆和老虎拍在一個畫麵裏,從頭打到尾,這種血淋淋的真實感就非常強烈了。好萊塢的許多戰爭大片為什麽看著比我們的國產電影真實很多、刺激很多、場麵也宏大逼真——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的拍攝水平比一般的國內劇組強,能做到多部門高效率的合作,能在大範圍大區域內用長鏡頭完成複雜的敘事;而我們卻隻能用小小的一個一個鏡頭去拚起來。


    嚴格說起來,《雙槍老太婆》這部電影是華星和中影的第一次合作,也是韓山平和自己這位小師弟的第一次合作。


    直到此刻,韓山平才對華星集團的水準實力有了一個具體而形象的認識,令他歎服不已——多機位攝影、交叉用光、大區域仿真式的布景;一流的導演方案、一流的劇務後勤...


    幾百人的團隊心意相通,如心使臂如臂使指,運轉的如同一個人一樣。須知這麽多的部門,這麽多個環節,隻要有一個小地方出點紕漏,就可能造成NG,但是華星易家班卻表現的如此嫻熟、如此從容。


    這完全是一支世界級水平的,國際化了的拍攝團隊!


    ——這是韓山平在心裏給易家班的評價。


    ***********


    (ps:等這本書全本的時候,會鄭重的推出大結局章節和作者後記,同時會標注"全書完"的字樣。所以希望一些讀者不要瞎猜,隨便說這本書已經結束了之類的話,影響其他讀者。)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CMFU.,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活色生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司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司馬並收藏活色生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