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網絡文學的明天,請不要向盜帖網站提供或出售OCR圖片!】
**
**
**
以孫茹今天的資產當然不會把五百萬港幣看的很重,但是令易青恍然的是孫茹的這份心氣兒。
這位集萬千榮寵於一身的中國電影業第一公主,在八年前的那場專業考試中,被一個楞頭小子的慷慨陳辭所折服,從此把自己的整個生命交付給了他。可以說,孫茹心甘情願的把自己的愛情、理想、事業全部拴在了易青這輛戰車上。
但是,她可不是那種藤蔓一樣的女子,甘心一輩子攀附在易青這棵大樹上。作為一個才華橫溢、思想前衛的精英女性,她從來都有自己獨立的意誌和想法。
她可不願意將來大家提到她是,說她是華星或者業內"僅次於"易青的導演,或者稱她為"易青導演的忠實夥伴和紅顏知己"。
她希望自己是"孫茹導演",一個不讓須眉的電影家,與易青平起平坐!
但是她自己也非常清楚,在專業上,易青的才華,他的博聞強識和他宏大的思維格局,不是自己能夠超越的。
孫茹的優勢在於女性對社會人文方麵的那份特殊的敏感和柔軟的悲憫;更重要的是,易青把自己放在了一個電影行業改革領頭羊的位置上,以此為終身理想,決定了他不可能去做一些小範圍的題材或者小規模的投資。
有這兩點,夠了。孫茹得出的結論促使她決定了自己今後在電影事業上的發展方向——如果易青終將成為華語商業電影的一代大亨,那她孫茹就爭取做一個在藝術電影和人文關懷題材方麵的一代大師!
這就是孫茹的野心。
孫茹在華星的第一個電影,是關於娛樂圈潛規則的,對她來說算是一個練手。從票房上來說,雖然隻是在保本基礎上略賺了一點點,但是卻取得了非常好的社會效應,在國內有不俗的口碑。
尤其是在大學生和城市白領觀眾群中,她和當年大名鼎鼎的才女導演徐晶蕾被並稱為電影學院前後兩代美女導演。
徐晶蕾當年是學表演係的,當導演算是半路出家,這一點孫茹已經比她強了許多;再加上她顯赫的家世出身、尤勝徐晶蕾的美麗容貌身材、億萬身家和華星第二號人物的地位——在國內早已屬於傳奇中的人物。
這就為她下一步的發展打下了社會基礎。這一次她要觸及的,恐怕又是一個具有鮮明特色和現實意義的人文關懷題材。
易青這樣猜想著,不禁露出一個欣然的微笑,孫茹的才華是他激賞的;她的成功,易青比她自己還要樂見其成。
"你自己拍也好。"易青笑道:"字幕上打上''孫茹作品'';的字樣,好象當年第六代的那些作家電影!"
孫茹意味深長的看了易青一眼,眼波流轉間盡是得遇知音的喜悅。她笑著道:"所以我說嘛,這個片子就不用在我們會上討論了。總之我自己今年內打算把它拍出來,到時候我會向易總請假要檔期的,在這裏提前告訴大家一聲。很抱歉,今年的計劃中,我不能替各位大導演的劇組打工了。"
易青點了點頭道:"既然這樣,那咱們就散會吧。"
"不行不行!"小雲急得拍了桌子,衝易青嚷道:"你倒是不心急,反正她的事斷沒有瞞著你的道理,你早晚會知道。可我們呢?孫大小姐,你要麽別說,要說別說一半啊,把人家好奇心勾起來了,這麽就走了算什麽?"
楊嫻兒也笑著道:"小茹你就說給我們聽聽吧!就當是已經散會了,想先走的同事可以先走,剩下的當時朋友們聊聊天好了!"
這個提議立刻得到大家的鼓掌讚成。孫茹環顧了一下全場,隻有幾個拿起手機或者手表看時間的,一個起身挪窩的都沒有,大家都好奇的看著自己,仿佛對這位華星的二當家要拍什麽驚世駭俗的作品這件事非常感興趣。
"我這個片子名字土的很,暫定為《爸爸再愛我一次》..."孫茹有點不好意思的說道。
"啊?"
"哈哈哈..."
話音剛落,房間裏就有了笑了起來。開了一天會,笑笑挺解乏的。
幾十年以前,大概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的時候,有部台灣電影叫《媽媽再愛我一次》,是歌頌母愛的。當時轟動全東南亞,造成瘋狂的收看狂潮。
當然,這跟當年國內缺少電影作品,群眾缺少基本的文化生活有關。但是電影本身的催淚彈效應也不可忽視。
後來內地業界就把這類電影稱之為"水龍頭戲",歸於純靠煽情感動觀眾賺眼淚一類。
此時聽孫茹說出這個片名,大家不約而同的想起那部電影來。
依依抿嘴笑道:"小茹,你不是希望將來大家都叫你''水龍頭導演'';吧?"
孫茹驕傲的歪了歪腦袋,道:"我這個戲,觀眾流不流眼淚不知道,可是演員表演過程中一滴眼淚不掉!"
大家見孫茹說的這麽有把握,都下意識的坐直了身體。
孫茹微笑道:"大家如果有關心新聞,想必都知道最近最大的社會新聞是什麽?人大代表再次將解決網癮少年和黑網吧的問題搬上人民大會堂,要求限製遊戲業和網吧行業的發展,甚至有代表提議設立戒除網癮的少年管教所,強製青少年減少上網的時間。"
大家聽了之後,紛紛點頭。前不久北京爆出新聞,去年一年,全國各地因在網吧長期上網熬夜過度造成未成年人死亡的個案,竟然上升到三百多起;上網過度導致腎衰竭、腦病、肺部感染等疾病的,各地平均都有幾千起;至於說在網吧裏發生和未成年人有關的打架鬥毆、敲詐偷竊、搶劫傷人、黑社會行為等等有治安隱患的事件更是多如牛毛。
網癮少年問題早在005年時就被提上人大的議事日程,屢屢"遭到解決",結果可想而知,是屢屢解決不了——又是一樁"中國國情"吧!
當年第一位自稱要解決這個問題的人大代表,出得餿主意就是遏製剛剛起步的小型遊戲企業,限製已經遏製不了的大型企業;限製的辦法就是在這些公司的遊戲裏,限定玩家連續遊戲不超過兩小時,超過兩小時部分經驗值和遊戲收益全部為零。
這個聽起來有點高明的解決方法導致的結果有二——
第一是中國遊戲業大範圍萎縮、畸形發展,中小型企業紛紛破產,國內出現了幾個大型遊戲公司壟斷的惡性局麵。
第二是破解"兩小時禁令"的外掛漫天飛舞,使得本來尚在可以控製範圍內的外掛現象上升為普遍現象——誰肯玩一個遊戲每天隻玩兩小時?
外行領導內行,看問題隻看表麵,出了事隻知道嚴防死堵,不知道尋找問題的根源加以疏導——這又是一樁"中國國情"吧?
易青聽到孫茹這麽說,立刻熱血上頭,激動的道:"早該有人拍這件事了!這個片子隻要能過政審,在國內肯定轟動!"
楊嫻兒蹙眉望向孫茹道:"太難了吧!估計隻要涉及一點實質問題就會被剪掉!即使是你爺爺孫老師複生,恐怕那些當官兒的也不會鬆這個口,更別說你了。"
楊仲本身就是拿國家俸祿的,楊嫻兒算是香港華星這幫人裏對這些事情最清楚,兄妹兩個每天沒事就在家裏議論政治。每次楊仲回北京開會學習回來,都是一臉憂國憂民的忿忿不平,所以這方麵的事情,楊嫻兒也體會的深一些。
孫茹笑道:"你聽聽我這個構思,看看會不會撞到官老爺的槍口上。"
說著,孫茹想了想道:"我隻是用客觀的鏡頭記錄一個中學生從迷上網絡,到在網吧裏病死的全部過程。我的構想很簡單,需要一個影帝級的功夫過硬的大陸男演員來演主角的父親,然後要幾個角色演員扮演學校老師。我要不斷的展現父子間的感情、父親對兒子的愛;還有兒子本身對生活的愛、對未來對理想的希冀;再來還要表現學校和老師對這個孩子的關心...也就是說,這三方麵都沒有做錯任何事,但是最後這個孩子還是死在了網吧裏...這個劇本應該很容易寫吧?對於我們華星科班文學係的各位大拿來說,一揮而就沒問題吧?"
羅綱有點疑惑的插進來道:"三方麵都沒有錯,那悲劇結果的源頭呢?譴責誰關懷誰呢?人文藝術片不是都要這樣拍嗎?"
孫茹點頭道:"是啊,人都沒有錯,那麽是誰錯了呢?根據藝術基本論來說,絕對的黑是要把主題的白襯托的更高。我這三方麵都沒有錯的的做法是為了凸顯真正的''錯'';!在這個個人作品裏,我要表達的觀點是,三方麵都沒有錯,是社會錯了,是我們的製度錯了!同時我們要關懷的是那些因為社會製度的錯誤而陷入網癮深淵的受害者,他們無辜受害,可是社會卻蠻橫愚昧的把所有的過錯推到他們的身上;應該檢討的不是他們,而恰恰是那些對他們嚴防死堵的人和勢力!"
滿座皆驚。
羅綱迫不及待的追問道:"那你說,這個問題的社會根源在什麽地方?"
孫茹赧然一笑,不好意思的道:"我之所以要把這個作品拍成個人作家作品,就是怕自己想得不周全,或者之前早就有人這麽想過了。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觀點是,網癮問題之所以成為一個懸之難決的社會問題,至少有三個原因——
第一,是我們過度追求物質文明和經濟發展的速度,缺乏與之進度相匹配的精神文明和民族文化建設。任何一個國家在規劃國計民生的計劃時,都不能隻重視經濟而不重視精神,否則經濟一旦發展上去了,文化缺失就要來拉後腿,造成各種社會問題,反過來影響經濟;以前同步進行的時候,隻要花一點點人力物力財力的精神文化建設,到了出現問題的時候再來補,那就花上十倍二十倍的代價也補不回來了。要是中國的青年人都有足夠高的文化素質,要是我們國家的文藝基礎教育不是這麽薄弱,那麽電影、音樂、文學、體育運動、高水準的電視節目...有這麽多可以排遣寂寞心情,打發空閑時間的方式方法那麽多,何必要幾十個小時呆在電腦前麵呢?現在國內的孩子,6到18歲全部都在枯燥的書本學習之中,完全沒有任何文藝底子,缺乏參加體育運動和遊戲的時間,不玩網遊你讓他們玩什麽去?"
易青深有同感的點頭道:"真是這樣,我們這次去美國,看到美國孩子也很多非常迷網遊的,但是人家就不存在網癮這個問題,不信你們問問李杜就知道了。那邊有很多十三四歲的小孩子,就知道主動每周讓父母帶去看一場電影,或者聽一些音樂會、演唱會,至於體育運動,簡直是他們生命中的一部分。在美國,如果一個孩子藝術課不及格,那是非常嚴重的事情,而且會被自己的同伴嘲笑。我想其他發達國家的藝術基礎教育的情況也大抵如此。可是在中國,電影就別說了,很多年輕人甚至當它是用來圈錢的娛樂活動;古典音樂和高雅文學就更不用說了,簡直被年輕人當作偽君子和附庸風雅的代名詞,這樣的社會現狀,這樣幾乎是一片空白的藝術基礎國民教育,青少年怎麽可能心靈不空虛?當然隻能流行網絡遊戲了。"
羅綱若有所思的道:"聽起來是挺有道理。不過這個道理未免太大了點,不容易在一個作品裏表現出來吧?"
孫茹道:"所以我說的第一隻是個大方向。重點的現實意義要著落在後兩點。說簡單點,我認為中國網絡少年的問題,罪魁禍首根本不是遊戲公司或者網吧,更不是那些狗屁專家所謂的青少年自製力!這個問題根本的源頭,是中國家庭普遍的自上而下絕對父權的封建家長製和中國落後的填鴨製應試通才教育!"
此言一出,立刻有幾個人興奮的鼓起掌來。有些事情真經不住琢磨,越琢磨就越覺得,哎呀,怎麽我以前沒想到呢?
孫茹接著道:"今天整個人類世界的文明社會,都在追求一種廣泛的平等、自由和民主。中國目前已經很大程度上進入了民主國家的文明秩序之列,但是在社會倫理和家庭結構上,還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餘。在一個家庭裏,父母享有對子女的絕對權威,孩子猶如父母的私有財產,父母的意誌可以代替子女、可以完全不尊重子女、可以完全不把子女當作有獨立人格的''人'';來看待、子女沒有向父母要求人格平等的權力...當然,根據各個家庭的不同情況,文化素質高一點的父母可能情況會稍微好一些,但是大多數中國式的家庭,依然是嚴格的封建家長製。比如說,在中國父母體罰孩子至今還是很平常的事,甚至還有些電視節目動輒搞一些打孩子也是愛孩子之類的主題,宣揚這種在文明國家絕對被視為違法的行為...
...社會和曆史的發展要求我們有一個民主、文明、自由、平等的家庭倫理觀,有什麽樣的經濟生產力,就應該有什麽樣的社會各階層的道德倫理規範與之相匹配。而我們目前的現狀卻是先進的社會生產力和落後的家庭倫理觀發生了巨大的矛盾衝擊。這個衝擊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媒體上第一次出現''代溝'';這個詞的時候就開始了。父母與子女之間沒有平等的權利,尤其沒有平等的話語權和人格自尊,就無法流暢的溝通;由於父母享有隨意處置子女的權力,而社會倫理還認為這種處置權是天經地義的,所以子女不敢全方位的和父母溝通。說簡單點兒,比如一個孩子考了不及格,他絕對敢和自己的好朋友說,但是很難對自己的父母啟齒。本來父母和子女應當是最容易成為好朋友的,但是我們的社會倫理卻逼得父母必須板起臉高高在上,即使心裏再愛孩子外在卻不知道如何表達。所謂網癮事件不過是這個矛盾、這個社會毒瘤在中國社會深埋了幾十年總是得不到解決,終於借助網絡遊戲爆發出來而已!"
楊嫻兒突然想起自己嚴厲的父親,忍不住失笑道:"嗬嗬,還真是這樣。好象沒聽說那個家庭幸福美滿,父慈子孝的家庭有網癮少年的,都是那些父母不善於教育子女,子女內心苦悶無人傾訴的個案比較多。"
孫茹見有人讚同,高興的道:"第二點就更容易理解了,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可是中國的上層社會卻長期有那麽一些人,就是不肯放開手裏的既得利益,不肯對通才教育和應試教育進行改革。整天找一些似是而非的借口來搪塞,強調通才教育的必要和應試教育的困難,裝模做樣的搞什麽''減負'';!以分數評優劣的根本弊端不改革,怎麽可能真正減輕學生的負擔,結果隻能是''減負減負,越減越負'';!
...通才教育的結果是青少年浪費了大量時間去學習那些將來自己必然要全數忘掉的知識;應試教育使學校和家庭惡性攀比式的增加青少年學生的學習負擔。一個未成年人一天的體力和腦力的損耗,幾乎頂得上兩三個成年人,他們怎麽可能不去尋找精神的寄托,怎麽可能不從繁重的課業中到虛擬世界裏去逃避一下呢?"
聽到這裏,易青他們劈裏啪啦的鼓起掌來了,孫茹這幾句話,簡直把他們上學時心裏那些鬱結和困惑都給說出來了。
封建專製的家庭倫理和無休止的填鴨式教育,才是把千千萬萬青少年趕向網吧的根本原因!
如果大多數家長都能以民主平等的態度,細心的與自己的子女交流溝通;如果學校確立因材施教的體係,把多餘繁瑣的重複部分的課程換成基礎的文體素養的教育啟發,再用學生的平時考評和日常操行以及課外活動作為考量一個學生是否能繼續升學的指標;如果能在注重卷麵分數的同時,多注重一下青少年學生的綜合素質、文藝天賦、興趣愛好,並且對他們的這些活動加以起碼的尊重和支持...
如果能這樣的話,網吧開得再多,遊戲公司再怎麽開發出多好玩的遊戲,又有多少孩子會願意命都不要似的幾天幾夜的呆在裏麵呢?
到那時候,網癮問題還堪成為社會問題嗎?
沒等易青表態,楊嫻兒、何風、李佩佩等人就紛紛激動的敲著桌子嚷嚷起來了...
"拍!一定要拍出來!"
"小茹,我支持你!投資這個片算我一股!"
"我過去幫你的忙!免費打工,不收你工錢!"
"易青,你看看你,盡拍些賺錢的戲!看看人家小茹...多關注點民生疾苦,現實主義題材!你說你上大學的時候那份先天下之憂而憂的熱血勁頭上哪兒去了?"
說最後這句話的是李佩佩,不過她是以起哄開玩笑的態度說的。
易青苦笑著搖了搖頭,然後抬頭看著孫茹。
孫茹突然說了一句隻有他們兩個人才聽得懂的話——
"不相幹,你幹你的,我幹我的,你缺的,都在我這裏。"
易青微微的笑了笑,他聽懂了孫茹的這句話裏的深意。一刹那間,這七八年來的相知相守、相濡以沫的並肩作戰,林林總總,都湧上心頭。如果說他和依依是瞬間的靈犀相通,碰撞成了燦爛輝煌的深情摯愛,那麽他和孫茹的感情就是歲月如歌默默纏綿成了甘醇的陳釀。
一言之衷,如銘五內!知我之心,惟有卿卿!
*************
(ps:1.如果覺得孫茹說的還有點道理的話,請砸月票以示鼓勵吧!
.孫茹的最後一句話是什麽意思?為嘛讓易大木頭如此感動?下章揭曉,想知道的,月票伺候吧!
.有關問題歡迎書評區發帖討論,但是請注意不要過多涉及政治.)
如果您喜歡這本書,請來起點中文網.cmFu.,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
**
**
以孫茹今天的資產當然不會把五百萬港幣看的很重,但是令易青恍然的是孫茹的這份心氣兒。
這位集萬千榮寵於一身的中國電影業第一公主,在八年前的那場專業考試中,被一個楞頭小子的慷慨陳辭所折服,從此把自己的整個生命交付給了他。可以說,孫茹心甘情願的把自己的愛情、理想、事業全部拴在了易青這輛戰車上。
但是,她可不是那種藤蔓一樣的女子,甘心一輩子攀附在易青這棵大樹上。作為一個才華橫溢、思想前衛的精英女性,她從來都有自己獨立的意誌和想法。
她可不願意將來大家提到她是,說她是華星或者業內"僅次於"易青的導演,或者稱她為"易青導演的忠實夥伴和紅顏知己"。
她希望自己是"孫茹導演",一個不讓須眉的電影家,與易青平起平坐!
但是她自己也非常清楚,在專業上,易青的才華,他的博聞強識和他宏大的思維格局,不是自己能夠超越的。
孫茹的優勢在於女性對社會人文方麵的那份特殊的敏感和柔軟的悲憫;更重要的是,易青把自己放在了一個電影行業改革領頭羊的位置上,以此為終身理想,決定了他不可能去做一些小範圍的題材或者小規模的投資。
有這兩點,夠了。孫茹得出的結論促使她決定了自己今後在電影事業上的發展方向——如果易青終將成為華語商業電影的一代大亨,那她孫茹就爭取做一個在藝術電影和人文關懷題材方麵的一代大師!
這就是孫茹的野心。
孫茹在華星的第一個電影,是關於娛樂圈潛規則的,對她來說算是一個練手。從票房上來說,雖然隻是在保本基礎上略賺了一點點,但是卻取得了非常好的社會效應,在國內有不俗的口碑。
尤其是在大學生和城市白領觀眾群中,她和當年大名鼎鼎的才女導演徐晶蕾被並稱為電影學院前後兩代美女導演。
徐晶蕾當年是學表演係的,當導演算是半路出家,這一點孫茹已經比她強了許多;再加上她顯赫的家世出身、尤勝徐晶蕾的美麗容貌身材、億萬身家和華星第二號人物的地位——在國內早已屬於傳奇中的人物。
這就為她下一步的發展打下了社會基礎。這一次她要觸及的,恐怕又是一個具有鮮明特色和現實意義的人文關懷題材。
易青這樣猜想著,不禁露出一個欣然的微笑,孫茹的才華是他激賞的;她的成功,易青比她自己還要樂見其成。
"你自己拍也好。"易青笑道:"字幕上打上''孫茹作品'';的字樣,好象當年第六代的那些作家電影!"
孫茹意味深長的看了易青一眼,眼波流轉間盡是得遇知音的喜悅。她笑著道:"所以我說嘛,這個片子就不用在我們會上討論了。總之我自己今年內打算把它拍出來,到時候我會向易總請假要檔期的,在這裏提前告訴大家一聲。很抱歉,今年的計劃中,我不能替各位大導演的劇組打工了。"
易青點了點頭道:"既然這樣,那咱們就散會吧。"
"不行不行!"小雲急得拍了桌子,衝易青嚷道:"你倒是不心急,反正她的事斷沒有瞞著你的道理,你早晚會知道。可我們呢?孫大小姐,你要麽別說,要說別說一半啊,把人家好奇心勾起來了,這麽就走了算什麽?"
楊嫻兒也笑著道:"小茹你就說給我們聽聽吧!就當是已經散會了,想先走的同事可以先走,剩下的當時朋友們聊聊天好了!"
這個提議立刻得到大家的鼓掌讚成。孫茹環顧了一下全場,隻有幾個拿起手機或者手表看時間的,一個起身挪窩的都沒有,大家都好奇的看著自己,仿佛對這位華星的二當家要拍什麽驚世駭俗的作品這件事非常感興趣。
"我這個片子名字土的很,暫定為《爸爸再愛我一次》..."孫茹有點不好意思的說道。
"啊?"
"哈哈哈..."
話音剛落,房間裏就有了笑了起來。開了一天會,笑笑挺解乏的。
幾十年以前,大概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的時候,有部台灣電影叫《媽媽再愛我一次》,是歌頌母愛的。當時轟動全東南亞,造成瘋狂的收看狂潮。
當然,這跟當年國內缺少電影作品,群眾缺少基本的文化生活有關。但是電影本身的催淚彈效應也不可忽視。
後來內地業界就把這類電影稱之為"水龍頭戲",歸於純靠煽情感動觀眾賺眼淚一類。
此時聽孫茹說出這個片名,大家不約而同的想起那部電影來。
依依抿嘴笑道:"小茹,你不是希望將來大家都叫你''水龍頭導演'';吧?"
孫茹驕傲的歪了歪腦袋,道:"我這個戲,觀眾流不流眼淚不知道,可是演員表演過程中一滴眼淚不掉!"
大家見孫茹說的這麽有把握,都下意識的坐直了身體。
孫茹微笑道:"大家如果有關心新聞,想必都知道最近最大的社會新聞是什麽?人大代表再次將解決網癮少年和黑網吧的問題搬上人民大會堂,要求限製遊戲業和網吧行業的發展,甚至有代表提議設立戒除網癮的少年管教所,強製青少年減少上網的時間。"
大家聽了之後,紛紛點頭。前不久北京爆出新聞,去年一年,全國各地因在網吧長期上網熬夜過度造成未成年人死亡的個案,竟然上升到三百多起;上網過度導致腎衰竭、腦病、肺部感染等疾病的,各地平均都有幾千起;至於說在網吧裏發生和未成年人有關的打架鬥毆、敲詐偷竊、搶劫傷人、黑社會行為等等有治安隱患的事件更是多如牛毛。
網癮少年問題早在005年時就被提上人大的議事日程,屢屢"遭到解決",結果可想而知,是屢屢解決不了——又是一樁"中國國情"吧!
當年第一位自稱要解決這個問題的人大代表,出得餿主意就是遏製剛剛起步的小型遊戲企業,限製已經遏製不了的大型企業;限製的辦法就是在這些公司的遊戲裏,限定玩家連續遊戲不超過兩小時,超過兩小時部分經驗值和遊戲收益全部為零。
這個聽起來有點高明的解決方法導致的結果有二——
第一是中國遊戲業大範圍萎縮、畸形發展,中小型企業紛紛破產,國內出現了幾個大型遊戲公司壟斷的惡性局麵。
第二是破解"兩小時禁令"的外掛漫天飛舞,使得本來尚在可以控製範圍內的外掛現象上升為普遍現象——誰肯玩一個遊戲每天隻玩兩小時?
外行領導內行,看問題隻看表麵,出了事隻知道嚴防死堵,不知道尋找問題的根源加以疏導——這又是一樁"中國國情"吧?
易青聽到孫茹這麽說,立刻熱血上頭,激動的道:"早該有人拍這件事了!這個片子隻要能過政審,在國內肯定轟動!"
楊嫻兒蹙眉望向孫茹道:"太難了吧!估計隻要涉及一點實質問題就會被剪掉!即使是你爺爺孫老師複生,恐怕那些當官兒的也不會鬆這個口,更別說你了。"
楊仲本身就是拿國家俸祿的,楊嫻兒算是香港華星這幫人裏對這些事情最清楚,兄妹兩個每天沒事就在家裏議論政治。每次楊仲回北京開會學習回來,都是一臉憂國憂民的忿忿不平,所以這方麵的事情,楊嫻兒也體會的深一些。
孫茹笑道:"你聽聽我這個構思,看看會不會撞到官老爺的槍口上。"
說著,孫茹想了想道:"我隻是用客觀的鏡頭記錄一個中學生從迷上網絡,到在網吧裏病死的全部過程。我的構想很簡單,需要一個影帝級的功夫過硬的大陸男演員來演主角的父親,然後要幾個角色演員扮演學校老師。我要不斷的展現父子間的感情、父親對兒子的愛;還有兒子本身對生活的愛、對未來對理想的希冀;再來還要表現學校和老師對這個孩子的關心...也就是說,這三方麵都沒有做錯任何事,但是最後這個孩子還是死在了網吧裏...這個劇本應該很容易寫吧?對於我們華星科班文學係的各位大拿來說,一揮而就沒問題吧?"
羅綱有點疑惑的插進來道:"三方麵都沒有錯,那悲劇結果的源頭呢?譴責誰關懷誰呢?人文藝術片不是都要這樣拍嗎?"
孫茹點頭道:"是啊,人都沒有錯,那麽是誰錯了呢?根據藝術基本論來說,絕對的黑是要把主題的白襯托的更高。我這三方麵都沒有錯的的做法是為了凸顯真正的''錯'';!在這個個人作品裏,我要表達的觀點是,三方麵都沒有錯,是社會錯了,是我們的製度錯了!同時我們要關懷的是那些因為社會製度的錯誤而陷入網癮深淵的受害者,他們無辜受害,可是社會卻蠻橫愚昧的把所有的過錯推到他們的身上;應該檢討的不是他們,而恰恰是那些對他們嚴防死堵的人和勢力!"
滿座皆驚。
羅綱迫不及待的追問道:"那你說,這個問題的社會根源在什麽地方?"
孫茹赧然一笑,不好意思的道:"我之所以要把這個作品拍成個人作家作品,就是怕自己想得不周全,或者之前早就有人這麽想過了。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觀點是,網癮問題之所以成為一個懸之難決的社會問題,至少有三個原因——
第一,是我們過度追求物質文明和經濟發展的速度,缺乏與之進度相匹配的精神文明和民族文化建設。任何一個國家在規劃國計民生的計劃時,都不能隻重視經濟而不重視精神,否則經濟一旦發展上去了,文化缺失就要來拉後腿,造成各種社會問題,反過來影響經濟;以前同步進行的時候,隻要花一點點人力物力財力的精神文化建設,到了出現問題的時候再來補,那就花上十倍二十倍的代價也補不回來了。要是中國的青年人都有足夠高的文化素質,要是我們國家的文藝基礎教育不是這麽薄弱,那麽電影、音樂、文學、體育運動、高水準的電視節目...有這麽多可以排遣寂寞心情,打發空閑時間的方式方法那麽多,何必要幾十個小時呆在電腦前麵呢?現在國內的孩子,6到18歲全部都在枯燥的書本學習之中,完全沒有任何文藝底子,缺乏參加體育運動和遊戲的時間,不玩網遊你讓他們玩什麽去?"
易青深有同感的點頭道:"真是這樣,我們這次去美國,看到美國孩子也很多非常迷網遊的,但是人家就不存在網癮這個問題,不信你們問問李杜就知道了。那邊有很多十三四歲的小孩子,就知道主動每周讓父母帶去看一場電影,或者聽一些音樂會、演唱會,至於體育運動,簡直是他們生命中的一部分。在美國,如果一個孩子藝術課不及格,那是非常嚴重的事情,而且會被自己的同伴嘲笑。我想其他發達國家的藝術基礎教育的情況也大抵如此。可是在中國,電影就別說了,很多年輕人甚至當它是用來圈錢的娛樂活動;古典音樂和高雅文學就更不用說了,簡直被年輕人當作偽君子和附庸風雅的代名詞,這樣的社會現狀,這樣幾乎是一片空白的藝術基礎國民教育,青少年怎麽可能心靈不空虛?當然隻能流行網絡遊戲了。"
羅綱若有所思的道:"聽起來是挺有道理。不過這個道理未免太大了點,不容易在一個作品裏表現出來吧?"
孫茹道:"所以我說的第一隻是個大方向。重點的現實意義要著落在後兩點。說簡單點,我認為中國網絡少年的問題,罪魁禍首根本不是遊戲公司或者網吧,更不是那些狗屁專家所謂的青少年自製力!這個問題根本的源頭,是中國家庭普遍的自上而下絕對父權的封建家長製和中國落後的填鴨製應試通才教育!"
此言一出,立刻有幾個人興奮的鼓起掌來。有些事情真經不住琢磨,越琢磨就越覺得,哎呀,怎麽我以前沒想到呢?
孫茹接著道:"今天整個人類世界的文明社會,都在追求一種廣泛的平等、自由和民主。中國目前已經很大程度上進入了民主國家的文明秩序之列,但是在社會倫理和家庭結構上,還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餘。在一個家庭裏,父母享有對子女的絕對權威,孩子猶如父母的私有財產,父母的意誌可以代替子女、可以完全不尊重子女、可以完全不把子女當作有獨立人格的''人'';來看待、子女沒有向父母要求人格平等的權力...當然,根據各個家庭的不同情況,文化素質高一點的父母可能情況會稍微好一些,但是大多數中國式的家庭,依然是嚴格的封建家長製。比如說,在中國父母體罰孩子至今還是很平常的事,甚至還有些電視節目動輒搞一些打孩子也是愛孩子之類的主題,宣揚這種在文明國家絕對被視為違法的行為...
...社會和曆史的發展要求我們有一個民主、文明、自由、平等的家庭倫理觀,有什麽樣的經濟生產力,就應該有什麽樣的社會各階層的道德倫理規範與之相匹配。而我們目前的現狀卻是先進的社會生產力和落後的家庭倫理觀發生了巨大的矛盾衝擊。這個衝擊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媒體上第一次出現''代溝'';這個詞的時候就開始了。父母與子女之間沒有平等的權利,尤其沒有平等的話語權和人格自尊,就無法流暢的溝通;由於父母享有隨意處置子女的權力,而社會倫理還認為這種處置權是天經地義的,所以子女不敢全方位的和父母溝通。說簡單點兒,比如一個孩子考了不及格,他絕對敢和自己的好朋友說,但是很難對自己的父母啟齒。本來父母和子女應當是最容易成為好朋友的,但是我們的社會倫理卻逼得父母必須板起臉高高在上,即使心裏再愛孩子外在卻不知道如何表達。所謂網癮事件不過是這個矛盾、這個社會毒瘤在中國社會深埋了幾十年總是得不到解決,終於借助網絡遊戲爆發出來而已!"
楊嫻兒突然想起自己嚴厲的父親,忍不住失笑道:"嗬嗬,還真是這樣。好象沒聽說那個家庭幸福美滿,父慈子孝的家庭有網癮少年的,都是那些父母不善於教育子女,子女內心苦悶無人傾訴的個案比較多。"
孫茹見有人讚同,高興的道:"第二點就更容易理解了,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可是中國的上層社會卻長期有那麽一些人,就是不肯放開手裏的既得利益,不肯對通才教育和應試教育進行改革。整天找一些似是而非的借口來搪塞,強調通才教育的必要和應試教育的困難,裝模做樣的搞什麽''減負'';!以分數評優劣的根本弊端不改革,怎麽可能真正減輕學生的負擔,結果隻能是''減負減負,越減越負'';!
...通才教育的結果是青少年浪費了大量時間去學習那些將來自己必然要全數忘掉的知識;應試教育使學校和家庭惡性攀比式的增加青少年學生的學習負擔。一個未成年人一天的體力和腦力的損耗,幾乎頂得上兩三個成年人,他們怎麽可能不去尋找精神的寄托,怎麽可能不從繁重的課業中到虛擬世界裏去逃避一下呢?"
聽到這裏,易青他們劈裏啪啦的鼓起掌來了,孫茹這幾句話,簡直把他們上學時心裏那些鬱結和困惑都給說出來了。
封建專製的家庭倫理和無休止的填鴨式教育,才是把千千萬萬青少年趕向網吧的根本原因!
如果大多數家長都能以民主平等的態度,細心的與自己的子女交流溝通;如果學校確立因材施教的體係,把多餘繁瑣的重複部分的課程換成基礎的文體素養的教育啟發,再用學生的平時考評和日常操行以及課外活動作為考量一個學生是否能繼續升學的指標;如果能在注重卷麵分數的同時,多注重一下青少年學生的綜合素質、文藝天賦、興趣愛好,並且對他們的這些活動加以起碼的尊重和支持...
如果能這樣的話,網吧開得再多,遊戲公司再怎麽開發出多好玩的遊戲,又有多少孩子會願意命都不要似的幾天幾夜的呆在裏麵呢?
到那時候,網癮問題還堪成為社會問題嗎?
沒等易青表態,楊嫻兒、何風、李佩佩等人就紛紛激動的敲著桌子嚷嚷起來了...
"拍!一定要拍出來!"
"小茹,我支持你!投資這個片算我一股!"
"我過去幫你的忙!免費打工,不收你工錢!"
"易青,你看看你,盡拍些賺錢的戲!看看人家小茹...多關注點民生疾苦,現實主義題材!你說你上大學的時候那份先天下之憂而憂的熱血勁頭上哪兒去了?"
說最後這句話的是李佩佩,不過她是以起哄開玩笑的態度說的。
易青苦笑著搖了搖頭,然後抬頭看著孫茹。
孫茹突然說了一句隻有他們兩個人才聽得懂的話——
"不相幹,你幹你的,我幹我的,你缺的,都在我這裏。"
易青微微的笑了笑,他聽懂了孫茹的這句話裏的深意。一刹那間,這七八年來的相知相守、相濡以沫的並肩作戰,林林總總,都湧上心頭。如果說他和依依是瞬間的靈犀相通,碰撞成了燦爛輝煌的深情摯愛,那麽他和孫茹的感情就是歲月如歌默默纏綿成了甘醇的陳釀。
一言之衷,如銘五內!知我之心,惟有卿卿!
*************
(ps:1.如果覺得孫茹說的還有點道理的話,請砸月票以示鼓勵吧!
.孫茹的最後一句話是什麽意思?為嘛讓易大木頭如此感動?下章揭曉,想知道的,月票伺候吧!
.有關問題歡迎書評區發帖討論,但是請注意不要過多涉及政治.)
如果您喜歡這本書,請來起點中文網.cmFu.,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