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一個姓韓
和離前,我暗中搬空了極品婆家 作者:香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是不管做什麽,都得識字。
姐姐說,不識字的話,可能被人賣了都不知道。
因為姐姐識字不多,所以就算會那麽多手藝,賺的銀子也沒娘多。
而娘和舅娘,雖然是大人了,但是識字也沒爹多,所以賺的也沒爹多。
姐姐說,自家主要是靠爹在養家。
他不僅養自己一家人,還養了李家坳裏很多很多的人。
現在師父又說,爹一年賺的銀子,是很多人幾輩子都賺不到的。
那就說明,識字越多,學問越高的人,就賺的越多,那她也要這樣。
她要努力識字,然後和爹一樣,去寫話本賺大錢……
誰也不知道,因為和蘇明珊的這次談話,小小年齡的青莎,堅定了以後要做什麽。
更是沒人能想到,日後她還真靠筆,加上李媛後麵給她置辦的書肆。
在出嫁之前,賺的銀子,居然比姐姐采薇少不了多少。
話題扯遠,李鈞從繆家急匆匆回來的時候,王燦還未生,不過宮口也已開的差不多。
他和時下男子一樣,站在外頭急得來回走。
而跟他一道回來的謝硯之,見狀就說:“真要著急,進去看看吧。她在裏頭為了你,一腳正踏在鬼門關中,你去看看也是應該。”
李鈞從沒想過要進去看,畢竟他認知中,女人生產,男人是不能進去的。
這會兒聽到謝硯之的話,他渾身一震,猶如醍醐灌頂一般,二話不說,直奔產房而去。
也就是在這時,青梅和韓姨娘,一前一後過來。
看到他進去,兩人誰也沒說不可以,緊跟在後急匆匆進去了。
不多時,就見韓姨娘和歐嬤嬤以及青梅都從裏頭退了出來。
這三人都覺得自己命不是很好,她們不是當妾,就是子嗣夭折,與人為奴。
她們不想新生的孩子,沾上她們的晦氣。
最後產房中,隻剩下李鈞,李媛以及穩婆秦大娘,和後來幫忙端水進進出出的蘇明珊。
王燦生產,其實沒怎麽遭罪,兩個孩子生產都很順利。
隻是並非如青莎所說那樣,一個是弟弟,一個是妹妹。
而是兩個都是弟弟,隻是這兩個孩子不是同卵雙胞胎,而是異卵的。
他們從出生開始,就長得不同。
一個像爹,一個像娘。
李鈞歡喜地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渾身僵硬地抱了下這個,又抱了下那個。
最後把孩子都遞給秦大娘,看向床上還清醒的王燦說:“燦燦,謝謝你!”
王燦很想抱孩子,但這會兒她有些乏力。
想到姐夫即將逆天轉運,就說:“鈞子哥,你把娃兒抱出去先叫姐夫抱一下。然後再給姨母和小姨看看。”
不管怎麽說,這兩個孩子都算是韓家的子嗣延傳。
是的,兩口子曾說過這個話題。
韓家沒人了,為了娘和小姨以及姨母,倘若他們生的兩個都是男孩的話,老幺就姓韓。
這會兒李鈞聽到這話,想了想,朝她用力點點頭。
“那我出去了!”
王燦朝他笑笑,輕輕嗯了一聲。
不明所以的李媛,在幫她收拾好後,看大夥兒已經出去,房門又已經關好,便起身將門扣上,從空間地窖中拿出一碗雞湯。
“燦娘,喝點再睡覺。”
有李媛在,王燦是前所未有的放心,在喝了半碗雞湯後,就沉沉睡去。
李媛從房門出來時,就見到院中她姨母和小姨正拿著帕子,在那抹淚,便一頭霧水。
“怎麽了這是?”
李鈞快速回頭看她:“姐,燦燦歇下了嗎?”
“嗯,累壞了,剛睡著。”
李鈞聽到這話,就知道他姐給喂過東西,不舍地看了眼兩個姨懷中的孩子後,就往產房走。
他一走,李媛走到青梅得身邊,低頭掀起繈褓的一角,看了看孩子,又問她:“姨母,你這是怎麽了?”
青梅眼眶發紅,抱著繈褓中的孩子:“媛娘,你可知道這兩個孩子叫什麽?”
李媛老實搖頭。
一旁同樣抱著孩子的韓姨娘,在那說:“媛娘,鈞子說這兩個孩子,一個姓韓,一個姓李。老大跟你們李家姓,老幺跟我們韓家姓。”
她話落,和青梅似乎同時想起,她們那早逝的爹娘,再次忍不住抹淚。
她們韓家有後了!
要是爹娘還在的話,那該有多好?
從頭看到尾的蘇明珊,這會兒也很感性,尤其是知道當初韓家的情況後。
她無比慶幸,家中雖然就生了她一個人,但她爹還算有本事,且她的容貌不算特別出眾,不至於被人覬覦,而完全沒還手餘地。
當今世上,韓家的事不算特例,很多人的結局,都和韓家姐妹差不多。
而如今容貌更勝一籌的采薇和青莎,也不會走上她們姨婆的老路。
韓家隻是小地主之家,麵對一個小小的縣令,毫無還手之力。
而采薇姐妹倆不同,她們的爹有能耐,在姐妹倆徹底長開之前,便能護住她們。
這大抵是她們這輩子最大的幸事!
從這天開始,青梅都不用李媛和青莎去請,她便直接住在謝家。
而本不好外出的韓姨娘,在侯夫人的支持下,則是變成三五天往謝家跑一次。
原本說要來給王燦做月子的馬氏,在青梅接手照顧王燦時,她就變成幫忙帶孩子。
後來王燦讓她以三嫂和莊子裏的事為主,這才罷休。
時間在彈指間飛快流逝,在小名叫豆包和菜包的雙胞胎剛好滿十天時,謝硯之開始了他的殿試。
這次的殿試,於他而言不過是走過場,但他依然全力以赴。
誠如眾人所料那樣,狀元花落江米巷謝家。
且也如秘旨中所言,瓊林宴時,康景帝先是將謝硯之褒揚了一番,之後當場提到如今雲國正是缺人的時候,謝硯之有大才,與其留在翰林院裏做些不算多緊要的事,倒不如到地方去做實事,造福一方老百姓。
同時他還提出,狀元進翰林官拜從六品,因謝硯之的才幹,以及曾寫的話本,對鑫陽府的功績,破例提為五品。
特命他為東鳳府同知,擇日上任!
這道聖旨一出,羨慕的有之,同情的亦有之。
姐姐說,不識字的話,可能被人賣了都不知道。
因為姐姐識字不多,所以就算會那麽多手藝,賺的銀子也沒娘多。
而娘和舅娘,雖然是大人了,但是識字也沒爹多,所以賺的也沒爹多。
姐姐說,自家主要是靠爹在養家。
他不僅養自己一家人,還養了李家坳裏很多很多的人。
現在師父又說,爹一年賺的銀子,是很多人幾輩子都賺不到的。
那就說明,識字越多,學問越高的人,就賺的越多,那她也要這樣。
她要努力識字,然後和爹一樣,去寫話本賺大錢……
誰也不知道,因為和蘇明珊的這次談話,小小年齡的青莎,堅定了以後要做什麽。
更是沒人能想到,日後她還真靠筆,加上李媛後麵給她置辦的書肆。
在出嫁之前,賺的銀子,居然比姐姐采薇少不了多少。
話題扯遠,李鈞從繆家急匆匆回來的時候,王燦還未生,不過宮口也已開的差不多。
他和時下男子一樣,站在外頭急得來回走。
而跟他一道回來的謝硯之,見狀就說:“真要著急,進去看看吧。她在裏頭為了你,一腳正踏在鬼門關中,你去看看也是應該。”
李鈞從沒想過要進去看,畢竟他認知中,女人生產,男人是不能進去的。
這會兒聽到謝硯之的話,他渾身一震,猶如醍醐灌頂一般,二話不說,直奔產房而去。
也就是在這時,青梅和韓姨娘,一前一後過來。
看到他進去,兩人誰也沒說不可以,緊跟在後急匆匆進去了。
不多時,就見韓姨娘和歐嬤嬤以及青梅都從裏頭退了出來。
這三人都覺得自己命不是很好,她們不是當妾,就是子嗣夭折,與人為奴。
她們不想新生的孩子,沾上她們的晦氣。
最後產房中,隻剩下李鈞,李媛以及穩婆秦大娘,和後來幫忙端水進進出出的蘇明珊。
王燦生產,其實沒怎麽遭罪,兩個孩子生產都很順利。
隻是並非如青莎所說那樣,一個是弟弟,一個是妹妹。
而是兩個都是弟弟,隻是這兩個孩子不是同卵雙胞胎,而是異卵的。
他們從出生開始,就長得不同。
一個像爹,一個像娘。
李鈞歡喜地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渾身僵硬地抱了下這個,又抱了下那個。
最後把孩子都遞給秦大娘,看向床上還清醒的王燦說:“燦燦,謝謝你!”
王燦很想抱孩子,但這會兒她有些乏力。
想到姐夫即將逆天轉運,就說:“鈞子哥,你把娃兒抱出去先叫姐夫抱一下。然後再給姨母和小姨看看。”
不管怎麽說,這兩個孩子都算是韓家的子嗣延傳。
是的,兩口子曾說過這個話題。
韓家沒人了,為了娘和小姨以及姨母,倘若他們生的兩個都是男孩的話,老幺就姓韓。
這會兒李鈞聽到這話,想了想,朝她用力點點頭。
“那我出去了!”
王燦朝他笑笑,輕輕嗯了一聲。
不明所以的李媛,在幫她收拾好後,看大夥兒已經出去,房門又已經關好,便起身將門扣上,從空間地窖中拿出一碗雞湯。
“燦娘,喝點再睡覺。”
有李媛在,王燦是前所未有的放心,在喝了半碗雞湯後,就沉沉睡去。
李媛從房門出來時,就見到院中她姨母和小姨正拿著帕子,在那抹淚,便一頭霧水。
“怎麽了這是?”
李鈞快速回頭看她:“姐,燦燦歇下了嗎?”
“嗯,累壞了,剛睡著。”
李鈞聽到這話,就知道他姐給喂過東西,不舍地看了眼兩個姨懷中的孩子後,就往產房走。
他一走,李媛走到青梅得身邊,低頭掀起繈褓的一角,看了看孩子,又問她:“姨母,你這是怎麽了?”
青梅眼眶發紅,抱著繈褓中的孩子:“媛娘,你可知道這兩個孩子叫什麽?”
李媛老實搖頭。
一旁同樣抱著孩子的韓姨娘,在那說:“媛娘,鈞子說這兩個孩子,一個姓韓,一個姓李。老大跟你們李家姓,老幺跟我們韓家姓。”
她話落,和青梅似乎同時想起,她們那早逝的爹娘,再次忍不住抹淚。
她們韓家有後了!
要是爹娘還在的話,那該有多好?
從頭看到尾的蘇明珊,這會兒也很感性,尤其是知道當初韓家的情況後。
她無比慶幸,家中雖然就生了她一個人,但她爹還算有本事,且她的容貌不算特別出眾,不至於被人覬覦,而完全沒還手餘地。
當今世上,韓家的事不算特例,很多人的結局,都和韓家姐妹差不多。
而如今容貌更勝一籌的采薇和青莎,也不會走上她們姨婆的老路。
韓家隻是小地主之家,麵對一個小小的縣令,毫無還手之力。
而采薇姐妹倆不同,她們的爹有能耐,在姐妹倆徹底長開之前,便能護住她們。
這大抵是她們這輩子最大的幸事!
從這天開始,青梅都不用李媛和青莎去請,她便直接住在謝家。
而本不好外出的韓姨娘,在侯夫人的支持下,則是變成三五天往謝家跑一次。
原本說要來給王燦做月子的馬氏,在青梅接手照顧王燦時,她就變成幫忙帶孩子。
後來王燦讓她以三嫂和莊子裏的事為主,這才罷休。
時間在彈指間飛快流逝,在小名叫豆包和菜包的雙胞胎剛好滿十天時,謝硯之開始了他的殿試。
這次的殿試,於他而言不過是走過場,但他依然全力以赴。
誠如眾人所料那樣,狀元花落江米巷謝家。
且也如秘旨中所言,瓊林宴時,康景帝先是將謝硯之褒揚了一番,之後當場提到如今雲國正是缺人的時候,謝硯之有大才,與其留在翰林院裏做些不算多緊要的事,倒不如到地方去做實事,造福一方老百姓。
同時他還提出,狀元進翰林官拜從六品,因謝硯之的才幹,以及曾寫的話本,對鑫陽府的功績,破例提為五品。
特命他為東鳳府同知,擇日上任!
這道聖旨一出,羨慕的有之,同情的亦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