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世界什麽時候有過公平,或許劉瀾的話就是公平,畢竟他的身份在這,所以他首先就必須要做到負責到底,不可能也不會給任何人有鑽空子的機會,這是劉瀾與以往最大的不同,以往是留有漏洞,甚至是被有心人專找漏洞,看上去好像滴水不漏,但落實的時候缺少偏向氏族,剝削貧苦,而如今劉瀾則與以往不同,盡可能在製定之前將能想到的漏洞全部遏製,不給他們機會,但百密一疏,如果出現問題,及時完善。
為了應對文人拋出朝令夕改的問題,劉瀾提出了有錯必糾、有過必改,用劉瀾的話,三代之法,後世不可法也,任何政策也許在當時是好政策,但幾年幾十年之後未必就是良策,反而可能變成毒瘤惡政,在淮南所行之法是良策,至淮北未必就是良策,可能就是惡政,所以劉瀾在這些問題之上,是給予了地方一定的自治之權,他們可以根據當地特殊的情況對政策進行因地製宜的改善,但要進行改變之前,首先需要內閣通過,半年時間,如果有成效,那麽就繼續實施,一年之後,再次審核,此時首先是以將軍府直屬於明麵上的監察禦史前往調查、內閣則會派出監察禦史調查、再結合刺史府督郵、縣令府督郵的匯報文書、當然初次之外劉瀾最關心的還是內衛諜探的調查結果,因為他們的結論才是劉瀾評定之前所有結論的根據,如果有出入那麽這裏麵一定有問題,可如果相差無幾,是惡政則廢除,畢竟一個人的權勢再滔天,也不可能同時買通這麽多機構和人員,而如果是良策,那麽就徹底實施,當然如果劉瀾以為這就能夠萬事大吉,那就大錯特錯了,所謂防君子不防小人,盡力而為。
而此時的戰場之上,撤退的黃忠雖然得到了孫召的肯定,但越是這樣,對武人來說就越是想要和他比試比試,這可不是自不量力,也不是不識大局,隻不過是一個想法,並不等於真的要去實施。
但如果真有這樣的機會出現,那他一定要和黃忠比試一下,但絕對不是現在,而是在未來的某個日子裏,因為之前的黃忠實在太讓人印象深刻了,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是個武將,就絕對會不服,要去比較一個高低,比竟這武將可不似文人,誰強誰弱比試一場就一清二楚。
雙方的進攻還在繼續,而隨著黃忠退回之後,他立即率領部隊繼續發起進攻,本以為將黃忠擊退之後,他們就會趁勢一句將秣陵軍擊退,哪裏想到黃忠被擊退是被擊退了,可是他在退回到主力部隊後便立即發起了反撲,而之前還在猛烈進攻的江東軍瞬間便又承受了他們瘋狂的猛撲,本來黃忠覺得他回到中軍發起的進攻就算不能如同潮水一般,將被敵軍徹底淹沒,也一定能夠將他們擊退。
可讓他有些不可思議的一幕發生了,九江軍擋下了他們的進攻,而他們的人數隻不過是區區數百人,本來他們的部隊就隻有兩千多,除卻三百多弓弩手外,也不敢一千六七人,可問題是經曆了幾次三番的對決後,部隊剩下的人數算上弓弩手也不過隻有一千三四百人。
而在正麵與他對決的部隊隻有一千多人,剩下都在防禦著杜普,甚至連弓弩手都不得不參與到戰場之中,現在對江東軍來說才是真正的刀刀見紅槍槍見血的時刻,可以說江東軍現在的每一名士兵都如同嗜血的猛獸,張著血盆大口,殺他們猛衝了過來,這個時刻才是真正對決的時刻,任何的結果都會導致最終的勝負,每一個人都在堅持,哪怕這樣高強度的對決會讓他們變得手忙腳亂,可沒有一人選擇退卻,哪怕是在生死關頭。
這就是現在兩軍最真實的一幕,而對於孫召和黃忠來說,此刻出現在兩人口中最多的一句話無疑就是頂住,堅持,他們都在不斷鼓舞著己軍的士氣,沒人願意也沒有任何人希望就這樣戰敗,那對雙方來說都不公平,最少心中都會不服氣。
攻勢如潮的雙方你來我往,不管是黃忠還是孫召都有點發火了,他倆一生氣,那下麵的士兵就得發威,隻一霎那,戰場的激烈程度又升級了,雖然九江軍士氣如虹,但在秣陵軍的攻勢下,還是不斷後退,傲立戰場之上的黃忠如同天神一般,手中鳳嘴刀橫握在胸前,氣勢驚人。
因為之前黃忠的勇猛表現,在加上此刻後退之後與中軍匯合,更是所向披靡,江東軍很快便被殺得節節後退,這樣的局勢如果再保持下去的話,那他們很快就會被擊潰,損失必須要改變這樣的局麵,隻不過黃忠又怎麽可能讓他們如願呢。
在秣陵很多武將都被劉瀾要求學習博弈和將棋,尤其是博弈是非常有大局觀的,對於將領在指揮作戰方麵能夠得到有效的提高,而眼下的場麵,就完全像是兩名國手在博弈,見招拆招好不熱鬧。
現在兩軍作戰,就是你一子我一子,也許會有一方優勢,但想把對方吃掉,那就太困難了,最少現在雙方都處在僵持之中,都沒有這個胃口,望著戰場,損失臉上神情陰晴不定,短暫的交鋒,已經付出了江東軍數百士兵的戰死的代價,而更為關鍵的是,並沒有取得他預想之中的效果,將敵軍擊退後塵,望著地麵倒下的一具具屍骨,除了咬牙切齒之外,就是趕快想辦法再度解決眼下不利的局麵。
不得不說,雙方互相起勢,不管是東風壓倒西風,還是西風壓倒東風,互相交替,已經三個回合,這樣的交替占據優勢的局麵如果不能持續下去的話,那某一方必敗無疑,所以他必須要扭轉局勢,將江東軍的勢頭壓下去,隻有這樣才有取勝的希望和可能。
孫召再次壓陣,助江東軍一臂之力,至於能不能像前一次扭轉劣勢,他不敢保證,但為了江東軍,他隻能嚐試,血戰因此再一次上演。
已經占據優勢的秣陵軍並沒有擊潰看上去馬上就要被壓垮江東軍,關鍵還是缺少了一根壓垮駱駝的那根稻草,所以在最為關鍵時刻黃忠沒能一舉突破江東軍,反而還使江東軍再次站穩了腳跟。
之前看起來已經決定了形式的戰爭變得逐漸平息,但這一刻一切的平靜再一次爆發,戰場之上再次響起了震天喊殺聲,兩軍再次爆發出激烈的正麵衝突,兩軍都表現出了各自的頑強,連黃忠和孫召此刻都有點不敢確定照這樣再戰下去未發生什麽樣子,但而讓人都知道一件事,那就是眼下的情況必須改變。
首先這一切都是有問題的,其次正麵的進攻與防禦則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情,而他們雙方卻各自經曆了一回,所以他們越是經曆這樣的戰鬥,就越會明白一件事,到現在戰鬥早就不是實力決定,要真是這樣,那實力更具優勢的秣陵軍早就取得了其中的勝利,事實上他不僅沒有取得必要的勝利,反而還連著失敗了兩回。
這也是為什麽會陷入到與敵軍無休止纏鬥之中的原因,首先雙方拱手互換速度快,但速度快的同時卻又是付出了極少的傷亡代價,所以他們相互進攻不管取得多麽大的成果,最後都會變成互相消耗。
現在的戰場之上,兩人心中極不甘心,不管是對於江東軍也好還是對於秣陵軍也罷,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傷亡都超過了五百人,如果不將對麵這些部隊處死挫骨揚灰,這麽能讓死去亡魂滿意,又如何能向他們的家人有所交代。
他們可都記得軍中那首生死契闊,與子成說,出自詩經,不知被誰人所改,變成了一首軍中朗朗上口的歌謠,雖然識字很多的兄弟覺得不合適,但後來一些學問很大的人,包括主公劉瀾都親自出麵,說起描寫的根本就不是男女之間,而是同袍戰友之間的兄弟情。
而當這首邶風擊鼓不知何時響起,一瞬間便響遍了全場,對於秣陵軍來說,大多數的士兵都是被要求識字的,雖然隻不過是要求認識最基本的蒙學急救等三篇,可大多數人卻會一直學習下去,而能學習過詩經的戰士,更是有十之四五,可以說這個比例已經相當恐怖了,雖然遠遠比不了歌謠在軍中的推廣。
但卻必須要承認劉瀾在軍隊中率先掃盲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而這些成就隻不過是個開始,接下來劉瀾會讓越來越多的白丁去學習蒙學三篇,當然這可不算完,因為這隻是一個開始,因為與以往不同,隨著紙張技術不斷的突破,劉瀾也開始了加大推廣書籍的出品,如果最初因為紙張的製約,他隻能在蒙學上下大力氣,那麽接下來他終於可以更進一步。
按照漢代氏族學習的習慣,當一名孩童熟練掌握蒙學識字之後,第二步接觸的經書一定是孝經,畢竟漢代以孝治天下,可劉瀾卻並沒有這樣做,而是獨辟蹊徑由劉瀾親自拍板並大量量產的許夫子的名作說文解字。
而這部著作的量產說白了隻是一個開始,因為在劉瀾的心中他真正要推廣的並不是說文解字,如今新學裏的夫子祭酒們已經接到了劉瀾的要求,編纂一部名為字典的書籍,為此劉瀾甚至親自將與他一道退回秣陵的鄭小同為總纂官,按照劉瀾意思和思想,字典一定是說文的擴充,他不是什麽創新,但一定是補充與完善。
要讓百姓識字或許很難,可是有字典就會簡單,哪怕他們不識此字,也可查得此字之義,名其理。
當然如果隻做紙張的工藝還能夠加強,如果印刷還能改善,未來劉瀾有信心會有更多的書籍麵世,而他所要求的也就不在隻是對軍隊和百姓進行掃盲,而是對父女兒童進行掃盲,甚至是要求蒙學的最低要求。
未來劉瀾治下,蒙學、庠序、學校、大學以及太學也就是國子監是最基本的配置,必須做到一個郡要有一座學校,一個縣要有一座庠序,每個亭裏都必須要有蒙學,當然在這方麵的投入將會是一個天文數字,但畢竟這些還隻是未來才會出現的事情,如果真的能夠按照劉瀾所設想的那樣給他一個三年時間去發展,他有自信也有信心,保證在他的治下達到掃盲全覆蓋,並開始最基本的蒙學啟蒙。
劉瀾在教育上花了大力氣,雖然現在建設趨於兩極,一個是大量建設的蒙學以及招募的夫子,其次則是類似鄭學的新學成為了劉瀾治下所有學子心目中的最高學府,雖然許都的太學依然是他們心目中的聖地,但劉瀾知道,那裏也隻不過是距離天子更近,真就學術來說,還真無法與新學抗衡。
但新學絕對不會成為劉瀾治下的最高學府,劉瀾心目中的最高學府是國子監,也就是太學的進階,那裏將會是一座包羅萬象的學術之所,那裏不會存在市儈的出仕途徑,哪怕你有傲人的才華,想要出仕,也必須去鄉裏之間從基層做起。
鄉舉裏表,這是每一名儒家學子都推崇的出仕之道,以前不會被接受,是因為識字率低,有文化有才華的人太少,有一個那一定都是寶貝疙瘩,所以才會出現征辟和孝廉,因為人才實在是太稀缺了。
可是如果按照劉瀾的設想,當他不斷完善學校製度,不斷提高普及下去,那未來一定是不會缺少人才的,所以要執行鄉舉裏表,自然沒有人會有二話,至於其他什麽井田,施行三代之法,劉瀾聽到一些腐儒跟他說這些的時候就頭大,直接就找個借口離開了,而這類人劉瀾當然不會一棒子打死,願意出仕他也會給予機會,可是如果你把治下治理的混亂不堪,那也就不要怪劉瀾不給你麵子,管你是什麽名聲在外的大儒,統統去教學去。
為了應對文人拋出朝令夕改的問題,劉瀾提出了有錯必糾、有過必改,用劉瀾的話,三代之法,後世不可法也,任何政策也許在當時是好政策,但幾年幾十年之後未必就是良策,反而可能變成毒瘤惡政,在淮南所行之法是良策,至淮北未必就是良策,可能就是惡政,所以劉瀾在這些問題之上,是給予了地方一定的自治之權,他們可以根據當地特殊的情況對政策進行因地製宜的改善,但要進行改變之前,首先需要內閣通過,半年時間,如果有成效,那麽就繼續實施,一年之後,再次審核,此時首先是以將軍府直屬於明麵上的監察禦史前往調查、內閣則會派出監察禦史調查、再結合刺史府督郵、縣令府督郵的匯報文書、當然初次之外劉瀾最關心的還是內衛諜探的調查結果,因為他們的結論才是劉瀾評定之前所有結論的根據,如果有出入那麽這裏麵一定有問題,可如果相差無幾,是惡政則廢除,畢竟一個人的權勢再滔天,也不可能同時買通這麽多機構和人員,而如果是良策,那麽就徹底實施,當然如果劉瀾以為這就能夠萬事大吉,那就大錯特錯了,所謂防君子不防小人,盡力而為。
而此時的戰場之上,撤退的黃忠雖然得到了孫召的肯定,但越是這樣,對武人來說就越是想要和他比試比試,這可不是自不量力,也不是不識大局,隻不過是一個想法,並不等於真的要去實施。
但如果真有這樣的機會出現,那他一定要和黃忠比試一下,但絕對不是現在,而是在未來的某個日子裏,因為之前的黃忠實在太讓人印象深刻了,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是個武將,就絕對會不服,要去比較一個高低,比竟這武將可不似文人,誰強誰弱比試一場就一清二楚。
雙方的進攻還在繼續,而隨著黃忠退回之後,他立即率領部隊繼續發起進攻,本以為將黃忠擊退之後,他們就會趁勢一句將秣陵軍擊退,哪裏想到黃忠被擊退是被擊退了,可是他在退回到主力部隊後便立即發起了反撲,而之前還在猛烈進攻的江東軍瞬間便又承受了他們瘋狂的猛撲,本來黃忠覺得他回到中軍發起的進攻就算不能如同潮水一般,將被敵軍徹底淹沒,也一定能夠將他們擊退。
可讓他有些不可思議的一幕發生了,九江軍擋下了他們的進攻,而他們的人數隻不過是區區數百人,本來他們的部隊就隻有兩千多,除卻三百多弓弩手外,也不敢一千六七人,可問題是經曆了幾次三番的對決後,部隊剩下的人數算上弓弩手也不過隻有一千三四百人。
而在正麵與他對決的部隊隻有一千多人,剩下都在防禦著杜普,甚至連弓弩手都不得不參與到戰場之中,現在對江東軍來說才是真正的刀刀見紅槍槍見血的時刻,可以說江東軍現在的每一名士兵都如同嗜血的猛獸,張著血盆大口,殺他們猛衝了過來,這個時刻才是真正對決的時刻,任何的結果都會導致最終的勝負,每一個人都在堅持,哪怕這樣高強度的對決會讓他們變得手忙腳亂,可沒有一人選擇退卻,哪怕是在生死關頭。
這就是現在兩軍最真實的一幕,而對於孫召和黃忠來說,此刻出現在兩人口中最多的一句話無疑就是頂住,堅持,他們都在不斷鼓舞著己軍的士氣,沒人願意也沒有任何人希望就這樣戰敗,那對雙方來說都不公平,最少心中都會不服氣。
攻勢如潮的雙方你來我往,不管是黃忠還是孫召都有點發火了,他倆一生氣,那下麵的士兵就得發威,隻一霎那,戰場的激烈程度又升級了,雖然九江軍士氣如虹,但在秣陵軍的攻勢下,還是不斷後退,傲立戰場之上的黃忠如同天神一般,手中鳳嘴刀橫握在胸前,氣勢驚人。
因為之前黃忠的勇猛表現,在加上此刻後退之後與中軍匯合,更是所向披靡,江東軍很快便被殺得節節後退,這樣的局勢如果再保持下去的話,那他們很快就會被擊潰,損失必須要改變這樣的局麵,隻不過黃忠又怎麽可能讓他們如願呢。
在秣陵很多武將都被劉瀾要求學習博弈和將棋,尤其是博弈是非常有大局觀的,對於將領在指揮作戰方麵能夠得到有效的提高,而眼下的場麵,就完全像是兩名國手在博弈,見招拆招好不熱鬧。
現在兩軍作戰,就是你一子我一子,也許會有一方優勢,但想把對方吃掉,那就太困難了,最少現在雙方都處在僵持之中,都沒有這個胃口,望著戰場,損失臉上神情陰晴不定,短暫的交鋒,已經付出了江東軍數百士兵的戰死的代價,而更為關鍵的是,並沒有取得他預想之中的效果,將敵軍擊退後塵,望著地麵倒下的一具具屍骨,除了咬牙切齒之外,就是趕快想辦法再度解決眼下不利的局麵。
不得不說,雙方互相起勢,不管是東風壓倒西風,還是西風壓倒東風,互相交替,已經三個回合,這樣的交替占據優勢的局麵如果不能持續下去的話,那某一方必敗無疑,所以他必須要扭轉局勢,將江東軍的勢頭壓下去,隻有這樣才有取勝的希望和可能。
孫召再次壓陣,助江東軍一臂之力,至於能不能像前一次扭轉劣勢,他不敢保證,但為了江東軍,他隻能嚐試,血戰因此再一次上演。
已經占據優勢的秣陵軍並沒有擊潰看上去馬上就要被壓垮江東軍,關鍵還是缺少了一根壓垮駱駝的那根稻草,所以在最為關鍵時刻黃忠沒能一舉突破江東軍,反而還使江東軍再次站穩了腳跟。
之前看起來已經決定了形式的戰爭變得逐漸平息,但這一刻一切的平靜再一次爆發,戰場之上再次響起了震天喊殺聲,兩軍再次爆發出激烈的正麵衝突,兩軍都表現出了各自的頑強,連黃忠和孫召此刻都有點不敢確定照這樣再戰下去未發生什麽樣子,但而讓人都知道一件事,那就是眼下的情況必須改變。
首先這一切都是有問題的,其次正麵的進攻與防禦則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情,而他們雙方卻各自經曆了一回,所以他們越是經曆這樣的戰鬥,就越會明白一件事,到現在戰鬥早就不是實力決定,要真是這樣,那實力更具優勢的秣陵軍早就取得了其中的勝利,事實上他不僅沒有取得必要的勝利,反而還連著失敗了兩回。
這也是為什麽會陷入到與敵軍無休止纏鬥之中的原因,首先雙方拱手互換速度快,但速度快的同時卻又是付出了極少的傷亡代價,所以他們相互進攻不管取得多麽大的成果,最後都會變成互相消耗。
現在的戰場之上,兩人心中極不甘心,不管是對於江東軍也好還是對於秣陵軍也罷,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傷亡都超過了五百人,如果不將對麵這些部隊處死挫骨揚灰,這麽能讓死去亡魂滿意,又如何能向他們的家人有所交代。
他們可都記得軍中那首生死契闊,與子成說,出自詩經,不知被誰人所改,變成了一首軍中朗朗上口的歌謠,雖然識字很多的兄弟覺得不合適,但後來一些學問很大的人,包括主公劉瀾都親自出麵,說起描寫的根本就不是男女之間,而是同袍戰友之間的兄弟情。
而當這首邶風擊鼓不知何時響起,一瞬間便響遍了全場,對於秣陵軍來說,大多數的士兵都是被要求識字的,雖然隻不過是要求認識最基本的蒙學急救等三篇,可大多數人卻會一直學習下去,而能學習過詩經的戰士,更是有十之四五,可以說這個比例已經相當恐怖了,雖然遠遠比不了歌謠在軍中的推廣。
但卻必須要承認劉瀾在軍隊中率先掃盲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而這些成就隻不過是個開始,接下來劉瀾會讓越來越多的白丁去學習蒙學三篇,當然這可不算完,因為這隻是一個開始,因為與以往不同,隨著紙張技術不斷的突破,劉瀾也開始了加大推廣書籍的出品,如果最初因為紙張的製約,他隻能在蒙學上下大力氣,那麽接下來他終於可以更進一步。
按照漢代氏族學習的習慣,當一名孩童熟練掌握蒙學識字之後,第二步接觸的經書一定是孝經,畢竟漢代以孝治天下,可劉瀾卻並沒有這樣做,而是獨辟蹊徑由劉瀾親自拍板並大量量產的許夫子的名作說文解字。
而這部著作的量產說白了隻是一個開始,因為在劉瀾的心中他真正要推廣的並不是說文解字,如今新學裏的夫子祭酒們已經接到了劉瀾的要求,編纂一部名為字典的書籍,為此劉瀾甚至親自將與他一道退回秣陵的鄭小同為總纂官,按照劉瀾意思和思想,字典一定是說文的擴充,他不是什麽創新,但一定是補充與完善。
要讓百姓識字或許很難,可是有字典就會簡單,哪怕他們不識此字,也可查得此字之義,名其理。
當然如果隻做紙張的工藝還能夠加強,如果印刷還能改善,未來劉瀾有信心會有更多的書籍麵世,而他所要求的也就不在隻是對軍隊和百姓進行掃盲,而是對父女兒童進行掃盲,甚至是要求蒙學的最低要求。
未來劉瀾治下,蒙學、庠序、學校、大學以及太學也就是國子監是最基本的配置,必須做到一個郡要有一座學校,一個縣要有一座庠序,每個亭裏都必須要有蒙學,當然在這方麵的投入將會是一個天文數字,但畢竟這些還隻是未來才會出現的事情,如果真的能夠按照劉瀾所設想的那樣給他一個三年時間去發展,他有自信也有信心,保證在他的治下達到掃盲全覆蓋,並開始最基本的蒙學啟蒙。
劉瀾在教育上花了大力氣,雖然現在建設趨於兩極,一個是大量建設的蒙學以及招募的夫子,其次則是類似鄭學的新學成為了劉瀾治下所有學子心目中的最高學府,雖然許都的太學依然是他們心目中的聖地,但劉瀾知道,那裏也隻不過是距離天子更近,真就學術來說,還真無法與新學抗衡。
但新學絕對不會成為劉瀾治下的最高學府,劉瀾心目中的最高學府是國子監,也就是太學的進階,那裏將會是一座包羅萬象的學術之所,那裏不會存在市儈的出仕途徑,哪怕你有傲人的才華,想要出仕,也必須去鄉裏之間從基層做起。
鄉舉裏表,這是每一名儒家學子都推崇的出仕之道,以前不會被接受,是因為識字率低,有文化有才華的人太少,有一個那一定都是寶貝疙瘩,所以才會出現征辟和孝廉,因為人才實在是太稀缺了。
可是如果按照劉瀾的設想,當他不斷完善學校製度,不斷提高普及下去,那未來一定是不會缺少人才的,所以要執行鄉舉裏表,自然沒有人會有二話,至於其他什麽井田,施行三代之法,劉瀾聽到一些腐儒跟他說這些的時候就頭大,直接就找個借口離開了,而這類人劉瀾當然不會一棒子打死,願意出仕他也會給予機會,可是如果你把治下治理的混亂不堪,那也就不要怪劉瀾不給你麵子,管你是什麽名聲在外的大儒,統統去教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