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忠擔心的不是降級和他們戰鬥,而是九江軍不理會他們一直撤退,那樣他們憋說拖住九江軍了,就是想追上九江軍的話就有點太難了,畢竟是兩條腿,每天趕路是有極限的,如果能有騎兵的速度,那黃忠也就不會有任何擔憂了,江東軍根本就沒有任何機會掏出他的手掌心。


    可騎兵不在,所以能指望的也就是這些步兵了,真要趕路去追,那他可真就不敢保證能不能追上他們了。


    “速速列陣!”就在秣陵軍加緊進攻的一刻,隻見九江軍敵將一聲大喊,然後就看到他們從進攻變為防守,從這一點來說,黃忠的應對無疑是成功的,要不然也不能逼著設伏的九江軍選擇防禦,當然黃忠能成功很重要的一點是因為九江軍兵少,不算直接參與戰鬥的弓箭手,他們的人數也就一千萬,所以黃忠用示敵以弱的方式時,就已經注定了孫召在此刻的處境了。


    黃忠的辦法其實非常簡單,就是防禦由弱到強,也就是說九江軍越突破就會越困難,所以他不衝隻在外圍作戰還則罷了,可偏偏急功近利直衝中軍,那他們遇到的困難就越來越難,而這一點孫召顯然是沒有看穿的,所以當他們發現再也無法寸進一步的時刻,也就是九江軍開始反擊之時。


    黃忠的這一部署,完全就是示敵以弱,因為篤定自身的實力,但又害怕敵軍忌憚而逃走,那他選擇的這個方式也就是讓敵軍覺得馬上就要攻破敵陣,可真實的情況卻是這一切都隻是假象,因為直到你徹底失敗的一刻,你會發現敵軍始終都處在兵敗的邊緣,但最後失敗的卻是你。


    而黃忠雖然用了示敵以弱的辦法,但他卻並沒有一直使用這樣的戰略,對他來說用這種討巧的方式那是要看人的,而江東軍這兩千人他如果也用這樣的方法取勝,那才會讓他讓覺得無地自容。


    而這就是劉瀾一直強調的老派軍人和如今的將領區別最大的地方,老派軍人戰鬥都比較正統,就算是戰鬥也會講究方式,不會沒有底線,但現如今的將領則不同,為了取勝不擇手段,用劉瀾的話戰爭本來就是殘酷的,為了勝利無所不用其極沒問題。


    比較這是個講究成王敗寇的時代,而已經很難再出現春秋戰國時期就算作戰,也會先下戰書,約定好時間和地點決一死戰,沒人會在你沒有排兵布陣之前去偷襲,就算勝了也不光彩。


    雖然黃忠比那時代的將領更講究一些方式方法,但終歸還是還是要有一些底線的,最少在戰場之上他是不會做出太過分的事情來,可這種事情對劉瀾來說,那就不同了,他飽受成王敗寇之苦,更明白一旦失敗對他將意味著什麽,所以從曹袁到秣陵,他帶兵的方式相對喜歡出奇,但是他也會有底線,那就是為了勝利他能夠不折手段,但是取勝之後他不會沒有底線,幹一些殺俘甚至是屠城的事情。


    對劉瀾來說,這才是真正的盜亦有道,比之那些殺俘的老派軍人劉瀾反而覺得他這才是真正的有底線,隻是這種話不能說,說了那可就真要得罪一片人,何況有些事情劉瀾也是後來才知曉的,就如殺俘的皇甫嵩,他當真想幹這種傷天害理甚至是折陽壽的事情嗎?


    沒有人會願意,皇甫嵩也是人,幾萬人說啥就殺,怎麽可能,那完全是因為有特殊原因,而這件事情也是劉瀾在抵達了雒陽之後才知曉,而且這還是從趙忠的口中得知。


    劉瀾記得後世好像看到一些關於長平之戰的消息,好像說的也是因為無糧,而皇甫嵩殺俘說白了也是一樣的原因,或者說不是靈帝不派糧,而是當世的大漢朝真的拿不出多餘的糧食來,為了平定黃巾之亂,靈帝能夠解除黨錮,能夠把刺史改為州牧,更能讓地方自組部隊進行抵抗,可以說造成漢末亂世的主因就是因為這一道命令,靈帝把權利下方,卻又在平息黃巾之亂後對地方擁兵自重的局麵無能為力。


    可換個角度來看,如果不是這道秣陵,那漢室也不會躲苟延殘喘幾十年,可以說這道命令的下達為大漢朝續了十幾年的命,但是藥三分毒,更何況還是毒藥,所以最後大漢朝亡也同樣亡在了這道命令之上。


    從此可知當時的大漢朝甚至是靈帝是多麽的無能為力,原本以為固若金湯的大漢朝,在那一刻卻發現是如此風雨飄搖不堪一擊,是多年的涼州之亂把大漢朝消耗一空,這是最主流的說法,也是最現實最根本的關鍵,羌患對大漢朝的影響雖然不似黃巾之亂那麽致命,但如果沒有多年來不斷反複的叛亂,大漢朝也不會每年投入巨額的糧食與兵力,而且就算是與之作戰,勝敗也都在五五之分,為此棄涼議題更是反複出現在天子書案之上,甚至在各種場合被談論。


    雖然最終的結果都是涼州不可棄,但不可棄的代價就是必須保涼州,那麽在涼州投入的人力物力就幾乎耗去了大漢朝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賦稅,試想當大漢朝隻需要解決涼州時,大漢朝當然沒什麽負擔,可如果除了涼州以外,還有不時犯境的東胡、西蠻以及西夷甚至是已經南下歸附的匈奴,那大漢朝可就有點千瘡百孔了,而這時黃巾之亂無疑更是再大漢朝的傷口上插了一把刀,雪上加霜。


    大漢朝徹底無能為力了,隻能靠解除黨錮與世家緩和關係,再抱著他們不出亂子的前提之下再借世家之力去對付黃巾,而似皇甫嵩這樣的官兵,雖然是平叛,但是他們的後勤卻是東拚西湊來的,可以說大漢朝連他們的糧秣都快無能為力了,這事突然出現幾十萬的俘虜,除了殺還有什麽更好的辦法?


    劉瀾還記得他之所以會從趙忠口中知曉這件事情,還是因為他到雒陽之後沸沸揚揚的一件事情,那就是把他和皇甫嵩作比較,當時的情況下,因為自己釋放俘虜和皇甫嵩殺俘形成鮮明對比,所以當時的輿論的沸沸揚揚對皇甫嵩極其不好。


    最初趙忠以為是有人故意打壓皇甫嵩,或者說是劉瀾初到雒陽故意借此造勢,所以他這番話是告訴劉瀾真相,同時也是讓他適可而止,因為皇甫嵩這是替天子背鍋,如果他繼續這樣揪著不放,那最後皇甫嵩因為輿論壓力天子不得不將他處死,那劉瀾也一定不會有好下場。


    沒人會放過他,天子不會,大將軍府不會,太尉府更不會,當然還有世家甚至連他們這幫十常侍都不會,如果真出現這樣的情況,那劉瀾無疑將會成為這個世上最勇猛的男人,因為也隻有他能夠讓這幾大對頭聯手。


    大將軍府和太尉府不對頭,世家與宦黨不對頭,而大將軍府又與宦黨隊裏,而太尉張溫因為買官又不受三河世家待見,可如果劉瀾繼續壓皇甫嵩來抬自己的話,那最後的結果就是他們這些人聯手對付他。


    可以說劉瀾入獄雖然他也不確定天子到底因為什麽具體的原因,可是他進詔獄一定與皇甫嵩這件事有所關聯,所以當劉瀾從詔獄出來之後,趙忠在當天夜晚就見到了他,兩人談了很多,最初趙忠隻是希望他能夠有所收斂,但是當從劉瀾口中明確得知一切都與他毫無關係之後,趙忠生氣了。


    其實如果不是趙忠解釋的話,那劉瀾對皇甫嵩一定不會有什麽太好的評價,但是在得知真相之後,說句實話皇甫嵩他其實還真是生不由己,雖然不是為靈帝背鍋,但一定是替大漢朝背鍋,因為缺糧,他隻能去做一些偏激的事情,雖然他手中已經掌握了真相,但這些與之相比,還真就不算什麽。


    劉瀾的解釋讓趙忠確定了一件事,這件事完全就與劉瀾無關,所以當他離開之後,這位屠夫開始開始在城內進行排查與抓捕,而詆毀皇甫嵩的言行則在不到三天的時間裏徹底消失不見。


    雖然源頭已經很難查清,但能有如此大的影響,在雒陽絕對不出超出幾個人,而大將軍府和太尉府毫無疑問一定是幕後的黑手,隻不過到這裏已經是他的極限了,查不清楚,也不可能查清楚,甚至他都懷疑這背後是有天子在授意。


    皇甫嵩所做的事情對天子來說無疑是他的汙點,他這麽可能讓殺俘的真相被世人所知,所以他必須要保皇甫嵩,那劉瀾也就必須要被犧牲。


    但最終的結果卻是大圓滿,當時事實上最後不管是天子還是大將軍都沒有要留劉瀾的意思,隻不過他的運氣相對要好一些,有司隸校尉力保,更有老擎天支持,再加上他的微薄之力,當然這都與冀州一戰關鍵時刻救下靈帝密不可分。


    所以真小人與偽君子,劉瀾對他們這幫老派軍人的態度一直都不是很好,因為他們表麵一套背後一套著實有些吃相難看了,著一定他們反倒不如一些純粹的軍人,他們也許在戰場上會沒有底線,但是在戰場之外一定有自己的原則。


    這也許就是他們直接的區別,所以此時的黃忠才沒有去繼續堅持,丟不起這個人,被世人知曉,那還不被笑掉大牙?


    勝也要讓勝的光明磊落,敗也要讓你敗的心服口服,這就是黃忠,所以戰場到此也就進入到了雙方直接的對決之中,當然隨著九江軍開始防禦,一切有進入到了一個較為僵持的局麵。


    黃忠手裏其實還有底牌,但這個時候他不會動用,因為暫時還看不出有這個必要,如果九江軍逃跑的話,可能他會使出來,但眼下他反而對這個結果比較滿意,比較就這樣拖著九江軍也挺好,不會有太大的傷亡,但也不會取得多大的戰果。


    黃忠是老派軍人,用兵就講究一個穩字,所以他會出奇,但更多的還是選擇正麵的對決,至於正奇結合那就太難了,所以黃忠指揮的戰鬥就算能取勝,但也很少會有大勝,這就是主將性格造成的結果,如果他和關羽一樣,能夠領會運用正奇結合,那這一仗可能早就結束了。


    黃忠的優勢很明顯,但短板也很明顯,用劉瀾對他的評價,那就是很像早期的關羽,隻可惜他的年紀不可能讓他像關羽那樣不斷進步與甚至是改變與完善自我,並最終破繭成蝶,就他這個年紀,學習已經很難像關羽那樣去學習和改變了,可就算這樣又如何,劉瀾看重他的何嚐不是他的穩?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將領他不會用,沒出息也成不了事,而無法戰勝敵人卻也不會被輕易擊敗如關羽和黃忠這樣的將領,那劉瀾就一定會重用,這樣的將領用著放心,最少他們不會像張飛會讓你提心吊膽。


    當然張飛也有自己的優勢,他能給你驚嚇,但也能給你驚喜,需要的隻是有一個幫手能夠幫他顧慮全局,隻要能把做好這件事,那張飛就非常恐怖了,而張萍毫無疑問就是劉瀾安插的這個人,而就結果來看,張飛已經非常讓劉瀾滿意了。


    雙方的戰鬥如火如荼,江東軍在秣陵軍的進攻之下疲態盡顯,雖然他們實力不差,但是與實力相近卻因為兵力差距巨大的近衛軍作戰,最終的結果根本就不用多想。


    本來這覺得這一仗會耗費他不少時間和精力,甚至有可能一直僵持下去,但現在看起來這一仗很有可能在短時間內結束戰鬥,除非還有其他超出意料的事情發生,至於是什麽那就不是黃忠能夠猜到的了,隻能靜觀其變。


    這樣也好,敵不動我不動,以目前的形式來看,他們占據著優勢,完全沒有任何要改變的地方,隻是做好準備,做好預防,一旦發生變故就立即調整,絕不給九江軍任何可能扭轉勢頭的機會就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龍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皇叔劉司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皇叔劉司馬並收藏大漢龍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