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陽軍在這個時代甚至很長一個時期都是當之無愧的兵員點,不管是越甲三千吞吳還是帶領五千丹陽死士的李陵,又或是孫堅走向天下的江東,乃至於讓陶謙坐穩徐州牧,使曹豹、笮融有膽量與劉瀾一戰高下都是因為丹陽軍,而現在劉瀾的丹陽軍隻是組成了一直攝山營。
雖說攝山營的戰力同樣可以傲視群雄,但卻遠無法達到江東軍的程度,如果沒見識過江東軍,可能劉瀾還真會一直覺得攝山營已經達到了步兵的頂峰,但現在看起來攝山營也必須要和他的近衛軍一樣進行拆分了。
一直以來不管如何裁軍,劉瀾從來就沒想過裁攝山軍,但現在看起來他需要重新考慮一下了,不能因為是關羽的緣故,就一直這麽拖遝著,當然了如果真要拆分攝山營的話,也必須要有一個較為合適的借口,不然關羽哪頭真要鬧起來,讓他騎虎難下那就真真尷尬了,以前劉瀾在後世對諸葛亮傳書關羽勸他接受五虎將的事實還多少不甚理解,但現在他親自接觸過之後才徹底理解。
所以劉瀾前思後想,最後覺得如果拆分的話,張飛那裏較為合適,當然也可以抽徐晃回來,現如今的徐晃其實已經無需繼續留在遼東了,他的曆史責任已經完成,而隨著劉瀾對遼東的布局完成,現在的徐晃留在那裏其實還真沒什麽必要。
不管是田豫還是閻誌完全能夠繼肩負起遼東的重任的,其實當年如果田豫願意跟著他留在遼東的話,那劉瀾說什麽也不會留徐晃,畢竟中原戰場在當時是需要去開辟的,比起遼東這裏更重要,而有徐晃這的大將在,更能確保成功,但田豫最終還是回去了遼東,劉瀾也就隻能在徐晃和關羽之間做出選擇。
而如果拆分攝山營,那麽第一難關就是關羽,他的天生傲骨注定了劉瀾不可能用平時的方式去對待,反而還要照顧他的情緒,而正是這麽多年劉瀾一直以來以這樣一個方式對待關羽,才使得關羽和他的攝山營變成了一群驕兵悍將。
好處肯定有,軍中第一人,武人能夠撼動他的地位,壞處也有,那就是他在的時候有他能夠震著,可如果他不在了,那在秣陵再無一人能夠控製他。
以前劉瀾不明白為什麽開國的功臣大多沒什麽好下場,但現在劉瀾終於能夠理解了,關羽和他們很像,也有成為他們的可能,最不濟也會是第二個周亞夫,雖然關羽肯定是無條件支持劉源,但幾十年後劉源憑什麽讓關羽臣服,所以啊他現在是真的理解,甚至如果真到了那一天,他會怎麽處理這樣的難題。
這些苦惱,完全是他自己庸人自擾罷了,而眼下最現實的問題如果要拆分攝山營,那麽換了任何人來,都不會讓關羽服氣,說句實話,也沒那個資格,哪怕是張飛也是如此,但徐晃一定是唯一一個讓他心服口服的人,在關羽屈指可數的老上級裏,現如今也就隻剩下了徐晃和劉瀾兩個人,就憑這一點,劉瀾真要拆分攝山營由他和徐晃去統領,關羽也不會有二話。
部隊太多了,對他本來就是考驗,而以他的能力,帶五萬攝山營雖然沒有問題,但是卻很難顧全所有,這也是攝山營在各方麵的資源都很優渥,卻很難與江東軍相提並論的原因,部隊太多,兵員太雜,雖然做到了萬裏挑一,卻很難做到優中選優,如果把攝山營拆分之後,將部隊保持到三萬人,甚至直接減到一萬人,試想那個時候的攝山營必定會飛起來。
劉瀾甚至有點期待有朝一日他的攝山營能夠媲美上述這些丹陽軍,甚至是超越他們,那他才算是真正走成功了精兵這條路,要不然還是攤大餅。
劉瀾對他的部隊有過數次改革,但最影響深遠的兩次較大的改革,則是第一次在礦山的改革,那一次確定了部隊的訓練和製定了兵器的統一標準,可以說是礦山軍能夠縱橫右北平乃至遼東的關鍵,而第二次改革則是在徐州對兵製進行改革,將部隊進行了精細化改製,重新修訂了軍令,也是劉瀾之後能夠走向成功的關鍵。
而之後包括這一次的改革,則是在第二次改革的基礎上進行,將部隊更加細分,徹底走精兵路線,未來除了劉瀾自己的中軍,不會再有超過指揮三萬人的獨立將領,他們都隻會帶一萬人,當然關羽和徐晃或許會是裏外,但這會根據劉瀾接下來的發展,如果他的規劃順利進行,有足夠的人口和地盤,隻要能夠保證糧秣後勤,那給他們兩人三萬人也無妨,但無法保證的話,一萬人也無妨。
丹陽軍在這個時代甚至很長一個時期都是當之無愧的兵員點,不管是越甲三千吞吳還是帶領五千丹陽死士的李陵,又或是孫堅走向天下的江東,乃至於讓陶謙坐穩徐州牧,使曹豹、笮融有膽量與劉瀾一戰高下都是因為丹陽軍,而現在劉瀾的丹陽軍隻是組成了一直攝山營。
雖說攝山營的戰力同樣可以傲視群雄,但卻遠無法達到江東軍的程度,如果沒見識過江東軍,可能劉瀾還真會一直覺得攝山營已經達到了步兵的頂峰,但現在看起來攝山營也必須要和他的近衛軍一樣進行拆分了。
一直以來不管如何裁軍,劉瀾從來就沒想過裁攝山軍,但現在看起來他需要重新考慮一下了,不能因為是關羽的緣故,就一直這麽拖遝著,當然了如果真要拆分攝山營的話,也必須要有一個較為合適的借口,不然關羽哪頭真要鬧起來,讓他騎虎難下那就真真尷尬了,以前劉瀾在後世對諸葛亮傳書關羽勸他接受五虎將的事實還多少不甚理解,但現在他親自接觸過之後才徹底理解。
所以劉瀾前思後想,最後覺得如果拆分的話,張飛那裏較為合適,當然也可以抽徐晃回來,現如今的徐晃其實已經無需繼續留在遼東了,他的曆史責任已經完成,而隨著劉瀾對遼東的布局完成,現在的徐晃留在那裏其實還真沒什麽必要。
不管是田豫還是閻誌完全能夠繼肩負起遼東的重任的,其實當年如果田豫願意跟著他留在遼東的話,那劉瀾說什麽也不會留徐晃,畢竟中原戰場在當時是需要去開辟的,比起遼東這裏更重要,而有徐晃這的大將在,更能確保成功,但田豫最終還是回去了遼東,劉瀾也就隻能在徐晃和關羽之間做出選擇。
而如果拆分攝山營,那麽第一難關就是關羽,他的天生傲骨注定了劉瀾不可能用平時的方式去對待,反而還要照顧他的情緒,而正是這麽多年劉瀾一直以來以這樣一個方式對待關羽,才使得關羽和他的攝山營變成了一群驕兵悍將。
好處肯定有,軍中第一人,武人能夠撼動他的地位,壞處也有,那就是他在的時候有他能夠震著,可如果他不在了,那在秣陵再無一人能夠控製他。
以前劉瀾不明白為什麽開國的功臣大多沒什麽好下場,但現在劉瀾終於能夠理解了,關羽和他們很像,也有成為他們的可能,最不濟也會是第二個周亞夫,雖然關羽肯定是無條件支持劉源,但幾十年後劉源憑什麽讓關羽臣服,所以啊他現在是真的理解,甚至如果真到了那一天,他會怎麽處理這樣的難題。
這些苦惱,完全是他自己庸人自擾罷了,而眼下最現實的問題如果要拆分攝山營,那麽換了任何人來,都不會讓關羽服氣,說句實話,也沒那個資格,哪怕是張飛也是如此,但徐晃一定是唯一一個讓他心服口服的人,在關羽屈指可數的老上級裏,現如今也就隻剩下了徐晃和劉瀾兩個人,就憑這一點,劉瀾真要拆分攝山營由他和徐晃去統領,關羽也不會有二話。
部隊太多了,對他本來就是考驗,而以他的能力,帶五萬攝山營雖然沒有問題,但是卻很難顧全所有,這也是攝山營在各方麵的資源都很優渥,卻很難與江東軍相提並論的原因,部隊太多,兵員太雜,雖然做到了萬裏挑一,卻很難做到優中選優,如果把攝山營拆分之後,將部隊保持到三萬人,甚至直接減到一萬人,試想那個時候的攝山營必定會飛起來。
劉瀾甚至有點期待有朝一日他的攝山營能夠媲美上述這些丹陽軍,甚至是超越他們,那他才算是真正走成功了精兵這條路,要不然還是攤大餅。
劉瀾對他的部隊有過數次改革,但最影響深遠的兩次較大的改革,則是第一次在礦山的改革,那一次確定了部隊的訓練和製定了兵器的統一標準,可以說是礦山軍能夠縱橫右北平乃至遼東的關鍵,而第二次改革則是在徐州對兵製進行改革,將部隊進行了精細化改製,重新修訂了軍令,也是劉瀾之後能夠走向成功的關鍵。
而之後包括這一次的改革,則是在第二次改革的基礎上進行,將部隊更加細分,徹底走精兵路線,未來除了劉瀾自己的中軍,不會再有超過指揮三萬人的獨立將領,他們都隻會帶一萬人,當然關羽和徐晃或許會是裏外,但這會根據劉瀾接下來的發展,如果他的規劃順利進行,有足夠的人口和地盤,隻要能夠保證糧秣後勤,那給他們兩人三萬人也無妨,但無法保證的話,一萬人也無妨。
丹陽軍在這個時代甚至很長一個時期都是當之無愧的兵員點,不管是越甲三千吞吳還是帶領五千丹陽死士的李陵,又或是孫堅走向天下的江東,乃至於讓陶謙坐穩徐州牧,使曹豹、笮融有膽量與劉瀾一戰高下都是因為丹陽軍,而現在劉瀾的丹陽軍隻是組成了一直攝山營。
雖說攝山營的戰力同樣可以傲視群雄,但卻遠無法達到江東軍的程度,如果沒見識過江東軍,可能劉瀾還真會一直覺得攝山營已經達到了步兵的頂峰,但現在看起來攝山營也必須要和他的近衛軍一樣進行拆分了。
一直以來不管如何裁軍,劉瀾從來就沒想過裁攝山軍,但現在看起來他需要重新考慮一下了,不能因為是關羽的緣故,就一直這麽拖遝著,當然了如果真要拆分攝山營的話,也必須要有一個較為合適的借口,不然關羽哪頭真要鬧起來,讓他騎虎難下那就真真尷尬了,以前劉瀾在後世對諸葛亮傳書關羽勸他接受五虎將的事實還多少不甚理解,但現在他親自接觸過之後才徹底理解。
所以劉瀾前思後想,最後覺得如果拆分的話,張飛那裏較為合適,當然也可以抽徐晃回來,現如今的徐晃其實已經無需繼續留在遼東了,他的曆史責任已經完成,而隨著劉瀾對遼東的布局完成,現在的徐晃留在那裏其實還真沒什麽必要。
不管是田豫還是閻誌完全能夠繼肩負起遼東的重任的,其實當年如果田豫願意跟著他留在遼東的話,那劉瀾說什麽也不會留徐晃,畢竟中原戰場在當時是需要去開辟的,比起遼東這裏更重要,而有徐晃這的大將在,更能確保成功,但田豫最終還是回去了遼東,劉瀾也就隻能在徐晃和關羽之間做出選擇。
而如果拆分攝山營,那麽第一難關就是關羽,他的天生傲骨注定了劉瀾不可能用平時的方式去對待,反而還要照顧他的情緒,而正是這麽多年劉瀾一直以來以這樣一個方式對待關羽,才使得關羽和他的攝山營變成了一群驕兵悍將。
好處肯定有,軍中第一人,武人能夠撼動他的地位,壞處也有,那就是他在的時候有他能夠震著,可如果他不在了,那在秣陵再無一人能夠控製他。
以前劉瀾不明白為什麽開國的功臣大多沒什麽好下場,但現在劉瀾終於能夠理解了,關羽和他們很像,也有成為他們的可能,最不濟也會是第二個周亞夫,雖然關羽肯定是無條件支持劉源,但幾十年後劉源憑什麽讓關羽臣服,所以啊他現在是真的理解,甚至如果真到了那一天,他會怎麽處理這樣的難題。
雖說攝山營的戰力同樣可以傲視群雄,但卻遠無法達到江東軍的程度,如果沒見識過江東軍,可能劉瀾還真會一直覺得攝山營已經達到了步兵的頂峰,但現在看起來攝山營也必須要和他的近衛軍一樣進行拆分了。
一直以來不管如何裁軍,劉瀾從來就沒想過裁攝山軍,但現在看起來他需要重新考慮一下了,不能因為是關羽的緣故,就一直這麽拖遝著,當然了如果真要拆分攝山營的話,也必須要有一個較為合適的借口,不然關羽哪頭真要鬧起來,讓他騎虎難下那就真真尷尬了,以前劉瀾在後世對諸葛亮傳書關羽勸他接受五虎將的事實還多少不甚理解,但現在他親自接觸過之後才徹底理解。
所以劉瀾前思後想,最後覺得如果拆分的話,張飛那裏較為合適,當然也可以抽徐晃回來,現如今的徐晃其實已經無需繼續留在遼東了,他的曆史責任已經完成,而隨著劉瀾對遼東的布局完成,現在的徐晃留在那裏其實還真沒什麽必要。
不管是田豫還是閻誌完全能夠繼肩負起遼東的重任的,其實當年如果田豫願意跟著他留在遼東的話,那劉瀾說什麽也不會留徐晃,畢竟中原戰場在當時是需要去開辟的,比起遼東這裏更重要,而有徐晃這的大將在,更能確保成功,但田豫最終還是回去了遼東,劉瀾也就隻能在徐晃和關羽之間做出選擇。
而如果拆分攝山營,那麽第一難關就是關羽,他的天生傲骨注定了劉瀾不可能用平時的方式去對待,反而還要照顧他的情緒,而正是這麽多年劉瀾一直以來以這樣一個方式對待關羽,才使得關羽和他的攝山營變成了一群驕兵悍將。
好處肯定有,軍中第一人,武人能夠撼動他的地位,壞處也有,那就是他在的時候有他能夠震著,可如果他不在了,那在秣陵再無一人能夠控製他。
以前劉瀾不明白為什麽開國的功臣大多沒什麽好下場,但現在劉瀾終於能夠理解了,關羽和他們很像,也有成為他們的可能,最不濟也會是第二個周亞夫,雖然關羽肯定是無條件支持劉源,但幾十年後劉源憑什麽讓關羽臣服,所以啊他現在是真的理解,甚至如果真到了那一天,他會怎麽處理這樣的難題。
這些苦惱,完全是他自己庸人自擾罷了,而眼下最現實的問題如果要拆分攝山營,那麽換了任何人來,都不會讓關羽服氣,說句實話,也沒那個資格,哪怕是張飛也是如此,但徐晃一定是唯一一個讓他心服口服的人,在關羽屈指可數的老上級裏,現如今也就隻剩下了徐晃和劉瀾兩個人,就憑這一點,劉瀾真要拆分攝山營由他和徐晃去統領,關羽也不會有二話。
部隊太多了,對他本來就是考驗,而以他的能力,帶五萬攝山營雖然沒有問題,但是卻很難顧全所有,這也是攝山營在各方麵的資源都很優渥,卻很難與江東軍相提並論的原因,部隊太多,兵員太雜,雖然做到了萬裏挑一,卻很難做到優中選優,如果把攝山營拆分之後,將部隊保持到三萬人,甚至直接減到一萬人,試想那個時候的攝山營必定會飛起來。
劉瀾甚至有點期待有朝一日他的攝山營能夠媲美上述這些丹陽軍,甚至是超越他們,那他才算是真正走成功了精兵這條路,要不然還是攤大餅。
劉瀾對他的部隊有過數次改革,但最影響深遠的兩次較大的改革,則是第一次在礦山的改革,那一次確定了部隊的訓練和製定了兵器的統一標準,可以說是礦山軍能夠縱橫右北平乃至遼東的關鍵,而第二次改革則是在徐州對兵製進行改革,將部隊進行了精細化改製,重新修訂了軍令,也是劉瀾之後能夠走向成功的關鍵。
而之後包括這一次的改革,則是在第二次改革的基礎上進行,將部隊更加細分,徹底走精兵路線,未來除了劉瀾自己的中軍,不會再有超過指揮三萬人的獨立將領,他們都隻會帶一萬人,當然關羽和徐晃或許會是裏外,但這會根據劉瀾接下來的發展,如果他的規劃順利進行,有足夠的人口和地盤,隻要能夠保證糧秣後勤,那給他們兩人三萬人也無妨,但無法保證的話,一萬人也無妨。
丹陽軍在這個時代甚至很長一個時期都是當之無愧的兵員點,不管是越甲三千吞吳還是帶領五千丹陽死士的李陵,又或是孫堅走向天下的江東,乃至於讓陶謙坐穩徐州牧,使曹豹、笮融有膽量與劉瀾一戰高下都是因為丹陽軍,而現在劉瀾的丹陽軍隻是組成了一直攝山營。
雖說攝山營的戰力同樣可以傲視群雄,但卻遠無法達到江東軍的程度,如果沒見識過江東軍,可能劉瀾還真會一直覺得攝山營已經達到了步兵的頂峰,但現在看起來攝山營也必須要和他的近衛軍一樣進行拆分了。
一直以來不管如何裁軍,劉瀾從來就沒想過裁攝山軍,但現在看起來他需要重新考慮一下了,不能因為是關羽的緣故,就一直這麽拖遝著,當然了如果真要拆分攝山營的話,也必須要有一個較為合適的借口,不然關羽哪頭真要鬧起來,讓他騎虎難下那就真真尷尬了,以前劉瀾在後世對諸葛亮傳書關羽勸他接受五虎將的事實還多少不甚理解,但現在他親自接觸過之後才徹底理解。
所以劉瀾前思後想,最後覺得如果拆分的話,張飛那裏較為合適,當然也可以抽徐晃回來,現如今的徐晃其實已經無需繼續留在遼東了,他的曆史責任已經完成,而隨著劉瀾對遼東的布局完成,現在的徐晃留在那裏其實還真沒什麽必要。
不管是田豫還是閻誌完全能夠繼肩負起遼東的重任的,其實當年如果田豫願意跟著他留在遼東的話,那劉瀾說什麽也不會留徐晃,畢竟中原戰場在當時是需要去開辟的,比起遼東這裏更重要,而有徐晃這的大將在,更能確保成功,但田豫最終還是回去了遼東,劉瀾也就隻能在徐晃和關羽之間做出選擇。
而如果拆分攝山營,那麽第一難關就是關羽,他的天生傲骨注定了劉瀾不可能用平時的方式去對待,反而還要照顧他的情緒,而正是這麽多年劉瀾一直以來以這樣一個方式對待關羽,才使得關羽和他的攝山營變成了一群驕兵悍將。
好處肯定有,軍中第一人,武人能夠撼動他的地位,壞處也有,那就是他在的時候有他能夠震著,可如果他不在了,那在秣陵再無一人能夠控製他。
以前劉瀾不明白為什麽開國的功臣大多沒什麽好下場,但現在劉瀾終於能夠理解了,關羽和他們很像,也有成為他們的可能,最不濟也會是第二個周亞夫,雖然關羽肯定是無條件支持劉源,但幾十年後劉源憑什麽讓關羽臣服,所以啊他現在是真的理解,甚至如果真到了那一天,他會怎麽處理這樣的難題。
這些苦惱,完全是他自己庸人自擾罷了,而眼下最現實的問題如果要拆分攝山營,那麽換了任何人來,都不會讓關羽服氣,說句實話,也沒那個資格,哪怕是張飛也是如此,但徐晃一定是唯一一個讓他心服口服的人,在關羽屈指可數的老上級裏,現如今也就隻剩下了徐晃和劉瀾兩個人,就憑這一點,劉瀾真要拆分攝山營由他和徐晃去統領,關羽也不會有二話。
部隊太多了,對他本來就是考驗,而以他的能力,帶五萬攝山營雖然沒有問題,但是卻很難顧全所有,這也是攝山營在各方麵的資源都很優渥,卻很難與江東軍相提並論的原因,部隊太多,兵員太雜,雖然做到了萬裏挑一,卻很難做到優中選優,如果把攝山營拆分之後,將部隊保持到三萬人,甚至直接減到一萬人,試想那個時候的攝山營必定會飛起來。
劉瀾甚至有點期待有朝一日他的攝山營能夠媲美上述這些丹陽軍,甚至是超越他們,那他才算是真正走成功了精兵這條路,要不然還是攤大餅。
劉瀾對他的部隊有過數次改革,但最影響深遠的兩次較大的改革,則是第一次在礦山的改革,那一次確定了部隊的訓練和製定了兵器的統一標準,可以說是礦山軍能夠縱橫右北平乃至遼東的關鍵,而第二次改革則是在徐州對兵製進行改革,將部隊進行了精細化改製,重新修訂了軍令,也是劉瀾之後能夠走向成功的關鍵。
而之後包括這一次的改革,則是在第二次改革的基礎上進行,將部隊更加細分,徹底走精兵路線,未來除了劉瀾自己的中軍,不會再有超過指揮三萬人的獨立將領,他們都隻會帶一萬人,當然關羽和徐晃或許會是裏外,但這會根據劉瀾接下來的發展,如果他的規劃順利進行,有足夠的人口和地盤,隻要能夠保證糧秣後勤,那給他們兩人三萬人也無妨,但無法保證的話,一萬人也無妨。
丹陽軍在這個時代甚至很長一個時期都是當之無愧的兵員點,不管是越甲三千吞吳還是帶領五千丹陽死士的李陵,又或是孫堅走向天下的江東,乃至於讓陶謙坐穩徐州牧,使曹豹、笮融有膽量與劉瀾一戰高下都是因為丹陽軍,而現在劉瀾的丹陽軍隻是組成了一直攝山營。
雖說攝山營的戰力同樣可以傲視群雄,但卻遠無法達到江東軍的程度,如果沒見識過江東軍,可能劉瀾還真會一直覺得攝山營已經達到了步兵的頂峰,但現在看起來攝山營也必須要和他的近衛軍一樣進行拆分了。
一直以來不管如何裁軍,劉瀾從來就沒想過裁攝山軍,但現在看起來他需要重新考慮一下了,不能因為是關羽的緣故,就一直這麽拖遝著,當然了如果真要拆分攝山營的話,也必須要有一個較為合適的借口,不然關羽哪頭真要鬧起來,讓他騎虎難下那就真真尷尬了,以前劉瀾在後世對諸葛亮傳書關羽勸他接受五虎將的事實還多少不甚理解,但現在他親自接觸過之後才徹底理解。
所以劉瀾前思後想,最後覺得如果拆分的話,張飛那裏較為合適,當然也可以抽徐晃回來,現如今的徐晃其實已經無需繼續留在遼東了,他的曆史責任已經完成,而隨著劉瀾對遼東的布局完成,現在的徐晃留在那裏其實還真沒什麽必要。
不管是田豫還是閻誌完全能夠繼肩負起遼東的重任的,其實當年如果田豫願意跟著他留在遼東的話,那劉瀾說什麽也不會留徐晃,畢竟中原戰場在當時是需要去開辟的,比起遼東這裏更重要,而有徐晃這的大將在,更能確保成功,但田豫最終還是回去了遼東,劉瀾也就隻能在徐晃和關羽之間做出選擇。
而如果拆分攝山營,那麽第一難關就是關羽,他的天生傲骨注定了劉瀾不可能用平時的方式去對待,反而還要照顧他的情緒,而正是這麽多年劉瀾一直以來以這樣一個方式對待關羽,才使得關羽和他的攝山營變成了一群驕兵悍將。
好處肯定有,軍中第一人,武人能夠撼動他的地位,壞處也有,那就是他在的時候有他能夠震著,可如果他不在了,那在秣陵再無一人能夠控製他。
以前劉瀾不明白為什麽開國的功臣大多沒什麽好下場,但現在劉瀾終於能夠理解了,關羽和他們很像,也有成為他們的可能,最不濟也會是第二個周亞夫,雖然關羽肯定是無條件支持劉源,但幾十年後劉源憑什麽讓關羽臣服,所以啊他現在是真的理解,甚至如果真到了那一天,他會怎麽處理這樣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