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瀾並不想參與到五溪蠻的叛亂之中,更何況就算他協助了平叛,也無濟於事,在無法從源頭徹底解決下,所謂的平叛就和他當時委派張飛平定山越一樣,隻要往深山老林裏一躲,一點脾氣都沒有,最後你隻能退軍,可等你離開之後,五溪蠻又會卷土重來,這幾年甚至是幾十年,幾百年來都是如此,所以這灘渾水劉瀾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去趟的,更何況他就算趟了,除了要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之外,不僅得不到半點好處,還有可能被孫策借此機會逃脫。
就在劉瀾下令部隊原地整軍,轉而向零陵出發的時候,徐庶卻突然接到了飛鴿傳書,這是從九江中轉而來,而源頭則在襄陽,雖然信中的內容則少的可憐,隻是寥寥幾個字,可是劉瀾看到內容的一刻,他就已經清楚這背後是誰再搞鬼了。
之前他還奇怪呢,自從劉表入主荊州之後,五溪蠻這麽多年來一直沒有發生過叛亂,荊南也始終都比較安定,可他這還沒到武陵,就發生了五溪蠻反叛,這也太巧合了一點吧,怎麽看都像早有預謀一樣,原本他還懷疑這裏麵是不是有孫策又或者是長沙張羨的影子,但現在看來真正在背後搞鬼的還是那幫荊州世家啊。
他們為了荊州還真的是煞費苦心啊,在軍營裏,劉瀾盯著徐庶臉上露出—絲寬和的笑意,道:“既然真相已經知曉了,我們也就沒有任何理由再進入武陵了,直接去零陵吧。”
“這件事主力部隊前往零陵迫在眉睫,但如果我們就這樣走了的話,被荊州那些世家知曉之後,或許還會再零陵再搞出一些事端來,所以我們前往零陵,最好在武陵做出一點聲勢來,讓外人以為我們被五溪蠻拖住,這也也就解決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你這麽一說還真是有點道理的,不過留下誰好呢,你心中可有合適的人選?”
“就許褚吧,有他的近衛騎兵在,不管遇到任何突發的情況,都要比掐部隊更有快速反應的能力,不怕有任何意外的發生。”
“也好,此事你去處理吧,不過一定要保密,不管是對內還是對外。”
“好的主公,我會處理好這件事情。”
“不過也要讓許褚小心一些,畢竟這可是五部蠻族,雖然是騎兵,可一旦當真發生些什麽意外的話,近衛軍那點人還是非常危險的。”
“我會叮囑許褚。”劉瀾一番叮囑,甚至他都感覺這些應該親口對許褚說,可因為情況要趕往零陵的原因,也就作罷了,當即便下令部隊停止休息,轉而向南前往零陵。
部隊很快便在他的率領之下朝零陵浩浩蕩蕩出發,旌旗招展,戰馬嘶鳴,徐庶交代完許褚之後便趕了過來,隨侍在他身邊,因為部隊緊急出發,劉瀾甚至連許褚的麵都沒有見到,更不要說作別了,但是他也知道自己這個布置,很有可能打草驚蛇,一旦孫策誤把許褚當做他的主力出現在武陵的話,他會不會不敢繼續南下?
劉瀾的擔憂徐庶也清楚,不過他到覺得如果孫策真誤以為我們在武陵的話,反而能更堅定他前往交州的信心,那個時候他勢必會千方百計躲過許褚,這樣一來我們在零陵勢必就能殺孫策一個措手不及。
劉瀾的目的是非常清晰的,就是最好直接在零陵解決孫策,這樣一來他就可以將重心轉向吳郡與會稽,到時候與劉表兩麵出兵進攻交州,而如果被孫策逃到交州的話,那他多半就要成為劉表的馬前卒。
~~~~~~~~~~~~~
如果武陵上下知道劉瀾去了零陵,或許五溪蠻的反叛會立即結束,畢竟他們的反叛更多是為了阻止劉瀾進入武陵,所以這一消息如果讓那些害怕他進入武陵的人聽到,絕對是天大的好消息,可反過來說,對武陵是天大的好消息,對零陵又何嚐不是噩耗呢?
好在有許褚在,把所有人都給蒙騙了過去,當然任何事情都是紙包不住火的,遲早還是會被發覺,但這不重要,隻要劉瀾能順利進入零陵,再等那些人反應過來也為時已晚了,更何況劉瀾現在的主要目標是孫策,還真沒心思和他們鬥,其實就算真鬥的話,他也有太多的方式把他們耍的團團轉,就好像現在這個計劃就非常好,雖然有些時候計劃終歸趕不上變化,到時候也許又會發生其它什麽意外,可別忘了,等他進入零陵之後,站穩腳跟,他們就算知曉了真相,也為時已晚,而這才是關鍵,根本不給他們第二次出手的機會。
武陵境內五溪蠻的叛亂風風火火,尤其是武陵郡治臨沅,已經被圍了多日,而這在以往五溪蠻叛亂的時候是從未發生過的事情,五溪蠻幾乎與北麵的胡人一樣,很少會主動進攻大城市,隻是在一些小縣城甚至是鄉裏之間劫掠,但這一回他們卻是將臨沅城圍了個水泄不通,可是城內不管是守軍還是郡守卻都沒有一點恐懼的樣子,那感覺就好像一早就知道他們會退兵一樣。
而就在五溪蠻圍城數日之後,城內壽春的官兵突然看看到了遠方出現了一隊騎兵,但是很快他們在臨沅城饒了一圈後便離開了,士兵包括一身甲胄登上城樓的郡守都看到了,甚至還目送這支騎兵部隊遠去。
雖然離得距離有些遠,壓根就沒有看清騎兵的衣甲與旗幟,可這個時候能出現在在這裏的,除了秣陵騎兵也不會有任何人了,郡守從懷中摸出一封書信,沒有打開,但信中的內容已經被他翻爛了,轉身下了城樓,回到府中之後,快速寫完了一封書信,交給親兵,讓他以最快的速度將密信傳出去。
至於傳到哪裏他沒交代,但顯然親兵是非常清楚的,而當親兵拿著書信離開之後,郡守臉上的表情卻突然變得猙獰起來,劉瀾來而複走,這到底是個什麽情況?難不成他要離開了?
這個時候他也不好決定,還是交給襄陽的那些人去考慮吧,反正他關心的主要還是秣陵軍不要常駐武陵,其他的事情他就不去關心了,至於劉瀾要走,那他還巴不得呢,當然這樣的話襄陽那幾位可能就不會太過高興了,甚至還要被連累,說他不識好歹都有可能。
其實這一仗襄陽那幫人最想見到的就是讓五溪蠻族與劉瀾廝殺一回,讓他們互相消耗對荊州才最好,所以他們才想出了一個讓他逼五溪蠻反叛的計劃來,隻不過他們不清楚的是他與五溪蠻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所以他隻是一封書信,就成功讓他們‘造反’,不過五溪蠻在拿到了好處之後,並沒有禍害鄉裏,而是按照他的計劃,直接對臨沅進行了一次圍城,當然所謂的圍城從一開始就是假的,說白了就是為了蒙騙劉瀾乃至襄陽那幫人的,讓他們相信自己成功激怒了五溪蠻,同時呢也讓劉瀾覺得,武陵非常危險,望而卻步,打消進入武陵的想法。
當然,這些肯定不是襄陽那幫人所知曉的,他們一直認為自己這些年年年都在與五溪蠻作戰,不過都是一些小規模的戰鬥,而也是因為規模小,所以世人都以為這些年廣陵的五溪蠻在劉表的治下一直沒有反叛過,而真實的情況卻也是如此,不過這些小叛亂都是有預謀有準備的。
因為他早就與五溪蠻建立了聯係,而這些則不是荊州那幫人所知曉的,所以當天下人都以為因為他對五溪蠻橫征暴斂而逼五溪造反,殊不知真相卻是他花了點小代價就讓五溪蠻出兵幫著自己演了這麽一出戲,而代價隻不過是幾百石糧食,對於廣陵來說這根本就不算什麽,甚至上千石都不算什麽,隻要這出戲演好了,再大的代價他都願意付出,畢竟這一次太過重要了,如果他們不配合,他真的害怕自己被劉瀾架空又或者從此以後就要受到荊州那些人的擺布。
可以說為了想出這麽一個計劃,他和他的謀主們整整想了一夜才算成功,他自認為計劃已經非常完美了,至於接下來配合荊州執行那個所謂的龐大計劃就算了,他武陵是個什麽情況他非常明白,五溪蠻才是他的最大保證,而不是荊州更不是劉表。
而這說白了才是他能夠常駐武陵的關鍵,如果換了其他人來主政武陵,肯定是無法搞好與蠻族關係的,表麵看上去他們會和自己一樣需要年年平叛,但他們的叛卻會越平越亂,而他卻因為與五溪蠻族私下的關係,每年隻需要給荊州襄陽那邊例行公事的裝個樣子就好,讓他們知道武陵離不開他,因為隻有這樣,他才不會被猜忌,就算受到猜忌,也不會有一個比他更合適的人選,這就是所謂的養魚,隻要一有危險,他隻需要把五溪蠻族這條大魚祭出來,保管是要錢有錢,要糧就有糧,而且還是源源不斷從荊州送抵,想要多少就要多少,根本不用擔心獅子大開口會被拒絕。
如果沒有這些,他這口魚塘還真養不活五溪五部蠻族,但有了這些之後,他也對自己在武陵當他這個天高皇帝遠的土皇帝更加癡迷,權利啊其中的滋味隻有品嚐到才能知曉其中的美好。
所以不管是劉瀾還是襄陽那些人想要染指,他又怎麽可能去配合?
他是怕劉瀾,可是隻有他心裏才清楚,襄陽那些人才是真的會要了他的命,這一次他甚至認為他們就是是要借這次劉瀾來荊南的機會,把荊南徹底收回來。
這些年來,不管是他還是張羨又或者是荊南其他兩郡,劉表始終都沒有一個好的出兵借口,可現在就不同了,借著平叛孫策的機會甚至是以防備劉瀾為借口正合適,因此他幹脆把劉瀾趕到其它地方,讓襄陽那些人自己去頭疼,至於什麽計劃龐大不龐大跟他沒有任何關係,甚至他都覺得這計劃的背後就是為了對付他們幾個人的。
如果是以前,他沒有多大的野心還則罷了,但是土皇帝當了三年,這權利在手的滋味說放就能放?那才是扯,他現在就想管好武陵這一畝三分地,所以誰也別想過來分一杯羹,至於這好人和壞人最後他自己來當又能如何?
至於劉瀾最後是會去零陵還是回長沙,那他就不去管了,反正愁的是襄陽那幫人,當然了如果劉瀾真回了長沙,襄陽那幫人也沒那個膽子去過去,如果真有這個膽量的話,也不會等到今日,連交州都敢打,卻不敢碰張羨,說白了還不是因為長沙的實力強?
所以啊這世上最大的道理就是看誰的拳頭更硬,當然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劉表吃了雄心豹子膽,日子不過了,但這樣的情況除非發生張羨反戈,要不然劉表會極力克製的。
把禍水引向零陵或者長沙,這就是他現在最希望出現的結果,反正零陵距離遠,襄陽鞭長莫及,而長沙實力強,張羨與劉表又速來不對付,像他最少還能在表麵上做些樣子,喊幾聲口號尊劉表為州牧,而老朋友張羨則完全就不給劉表一絲顏麵,就差宣布自立了,可就算這樣,劉表都拿他沒有脾氣,一直忍氣吞聲,如果劉瀾真返回了長沙,相信劉表和襄陽那幫人也不敢有什麽動作,所以啊他們的那套所謂的大計劃最後也隻能放在零陵去用了。
這樣看來,自己不僅坑了襄陽還把劉瀾也給坑了,這想想就有些恐怖,但他卻是一臉的無所謂,反正他就一個念頭,不管你是誰,隻要不來打我武陵的主意就是了,雖然武陵在世人眼中就是窮山惡水的代名詞,這世上很多人對武陵都沒有太大的興趣,可他在武陵這麽多年,拱手讓人也說不過去啊,要不然他早就回襄陽享福去了,也不會連番拒絕劉表的征召?
就在劉瀾下令部隊原地整軍,轉而向零陵出發的時候,徐庶卻突然接到了飛鴿傳書,這是從九江中轉而來,而源頭則在襄陽,雖然信中的內容則少的可憐,隻是寥寥幾個字,可是劉瀾看到內容的一刻,他就已經清楚這背後是誰再搞鬼了。
之前他還奇怪呢,自從劉表入主荊州之後,五溪蠻這麽多年來一直沒有發生過叛亂,荊南也始終都比較安定,可他這還沒到武陵,就發生了五溪蠻反叛,這也太巧合了一點吧,怎麽看都像早有預謀一樣,原本他還懷疑這裏麵是不是有孫策又或者是長沙張羨的影子,但現在看來真正在背後搞鬼的還是那幫荊州世家啊。
他們為了荊州還真的是煞費苦心啊,在軍營裏,劉瀾盯著徐庶臉上露出—絲寬和的笑意,道:“既然真相已經知曉了,我們也就沒有任何理由再進入武陵了,直接去零陵吧。”
“這件事主力部隊前往零陵迫在眉睫,但如果我們就這樣走了的話,被荊州那些世家知曉之後,或許還會再零陵再搞出一些事端來,所以我們前往零陵,最好在武陵做出一點聲勢來,讓外人以為我們被五溪蠻拖住,這也也就解決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你這麽一說還真是有點道理的,不過留下誰好呢,你心中可有合適的人選?”
“就許褚吧,有他的近衛騎兵在,不管遇到任何突發的情況,都要比掐部隊更有快速反應的能力,不怕有任何意外的發生。”
“也好,此事你去處理吧,不過一定要保密,不管是對內還是對外。”
“好的主公,我會處理好這件事情。”
“不過也要讓許褚小心一些,畢竟這可是五部蠻族,雖然是騎兵,可一旦當真發生些什麽意外的話,近衛軍那點人還是非常危險的。”
“我會叮囑許褚。”劉瀾一番叮囑,甚至他都感覺這些應該親口對許褚說,可因為情況要趕往零陵的原因,也就作罷了,當即便下令部隊停止休息,轉而向南前往零陵。
部隊很快便在他的率領之下朝零陵浩浩蕩蕩出發,旌旗招展,戰馬嘶鳴,徐庶交代完許褚之後便趕了過來,隨侍在他身邊,因為部隊緊急出發,劉瀾甚至連許褚的麵都沒有見到,更不要說作別了,但是他也知道自己這個布置,很有可能打草驚蛇,一旦孫策誤把許褚當做他的主力出現在武陵的話,他會不會不敢繼續南下?
劉瀾的擔憂徐庶也清楚,不過他到覺得如果孫策真誤以為我們在武陵的話,反而能更堅定他前往交州的信心,那個時候他勢必會千方百計躲過許褚,這樣一來我們在零陵勢必就能殺孫策一個措手不及。
劉瀾的目的是非常清晰的,就是最好直接在零陵解決孫策,這樣一來他就可以將重心轉向吳郡與會稽,到時候與劉表兩麵出兵進攻交州,而如果被孫策逃到交州的話,那他多半就要成為劉表的馬前卒。
~~~~~~~~~~~~~
如果武陵上下知道劉瀾去了零陵,或許五溪蠻的反叛會立即結束,畢竟他們的反叛更多是為了阻止劉瀾進入武陵,所以這一消息如果讓那些害怕他進入武陵的人聽到,絕對是天大的好消息,可反過來說,對武陵是天大的好消息,對零陵又何嚐不是噩耗呢?
好在有許褚在,把所有人都給蒙騙了過去,當然任何事情都是紙包不住火的,遲早還是會被發覺,但這不重要,隻要劉瀾能順利進入零陵,再等那些人反應過來也為時已晚了,更何況劉瀾現在的主要目標是孫策,還真沒心思和他們鬥,其實就算真鬥的話,他也有太多的方式把他們耍的團團轉,就好像現在這個計劃就非常好,雖然有些時候計劃終歸趕不上變化,到時候也許又會發生其它什麽意外,可別忘了,等他進入零陵之後,站穩腳跟,他們就算知曉了真相,也為時已晚,而這才是關鍵,根本不給他們第二次出手的機會。
武陵境內五溪蠻的叛亂風風火火,尤其是武陵郡治臨沅,已經被圍了多日,而這在以往五溪蠻叛亂的時候是從未發生過的事情,五溪蠻幾乎與北麵的胡人一樣,很少會主動進攻大城市,隻是在一些小縣城甚至是鄉裏之間劫掠,但這一回他們卻是將臨沅城圍了個水泄不通,可是城內不管是守軍還是郡守卻都沒有一點恐懼的樣子,那感覺就好像一早就知道他們會退兵一樣。
而就在五溪蠻圍城數日之後,城內壽春的官兵突然看看到了遠方出現了一隊騎兵,但是很快他們在臨沅城饒了一圈後便離開了,士兵包括一身甲胄登上城樓的郡守都看到了,甚至還目送這支騎兵部隊遠去。
雖然離得距離有些遠,壓根就沒有看清騎兵的衣甲與旗幟,可這個時候能出現在在這裏的,除了秣陵騎兵也不會有任何人了,郡守從懷中摸出一封書信,沒有打開,但信中的內容已經被他翻爛了,轉身下了城樓,回到府中之後,快速寫完了一封書信,交給親兵,讓他以最快的速度將密信傳出去。
至於傳到哪裏他沒交代,但顯然親兵是非常清楚的,而當親兵拿著書信離開之後,郡守臉上的表情卻突然變得猙獰起來,劉瀾來而複走,這到底是個什麽情況?難不成他要離開了?
這個時候他也不好決定,還是交給襄陽的那些人去考慮吧,反正他關心的主要還是秣陵軍不要常駐武陵,其他的事情他就不去關心了,至於劉瀾要走,那他還巴不得呢,當然這樣的話襄陽那幾位可能就不會太過高興了,甚至還要被連累,說他不識好歹都有可能。
其實這一仗襄陽那幫人最想見到的就是讓五溪蠻族與劉瀾廝殺一回,讓他們互相消耗對荊州才最好,所以他們才想出了一個讓他逼五溪蠻反叛的計劃來,隻不過他們不清楚的是他與五溪蠻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所以他隻是一封書信,就成功讓他們‘造反’,不過五溪蠻在拿到了好處之後,並沒有禍害鄉裏,而是按照他的計劃,直接對臨沅進行了一次圍城,當然所謂的圍城從一開始就是假的,說白了就是為了蒙騙劉瀾乃至襄陽那幫人的,讓他們相信自己成功激怒了五溪蠻,同時呢也讓劉瀾覺得,武陵非常危險,望而卻步,打消進入武陵的想法。
當然,這些肯定不是襄陽那幫人所知曉的,他們一直認為自己這些年年年都在與五溪蠻作戰,不過都是一些小規模的戰鬥,而也是因為規模小,所以世人都以為這些年廣陵的五溪蠻在劉表的治下一直沒有反叛過,而真實的情況卻也是如此,不過這些小叛亂都是有預謀有準備的。
因為他早就與五溪蠻建立了聯係,而這些則不是荊州那幫人所知曉的,所以當天下人都以為因為他對五溪蠻橫征暴斂而逼五溪造反,殊不知真相卻是他花了點小代價就讓五溪蠻出兵幫著自己演了這麽一出戲,而代價隻不過是幾百石糧食,對於廣陵來說這根本就不算什麽,甚至上千石都不算什麽,隻要這出戲演好了,再大的代價他都願意付出,畢竟這一次太過重要了,如果他們不配合,他真的害怕自己被劉瀾架空又或者從此以後就要受到荊州那些人的擺布。
可以說為了想出這麽一個計劃,他和他的謀主們整整想了一夜才算成功,他自認為計劃已經非常完美了,至於接下來配合荊州執行那個所謂的龐大計劃就算了,他武陵是個什麽情況他非常明白,五溪蠻才是他的最大保證,而不是荊州更不是劉表。
而這說白了才是他能夠常駐武陵的關鍵,如果換了其他人來主政武陵,肯定是無法搞好與蠻族關係的,表麵看上去他們會和自己一樣需要年年平叛,但他們的叛卻會越平越亂,而他卻因為與五溪蠻族私下的關係,每年隻需要給荊州襄陽那邊例行公事的裝個樣子就好,讓他們知道武陵離不開他,因為隻有這樣,他才不會被猜忌,就算受到猜忌,也不會有一個比他更合適的人選,這就是所謂的養魚,隻要一有危險,他隻需要把五溪蠻族這條大魚祭出來,保管是要錢有錢,要糧就有糧,而且還是源源不斷從荊州送抵,想要多少就要多少,根本不用擔心獅子大開口會被拒絕。
如果沒有這些,他這口魚塘還真養不活五溪五部蠻族,但有了這些之後,他也對自己在武陵當他這個天高皇帝遠的土皇帝更加癡迷,權利啊其中的滋味隻有品嚐到才能知曉其中的美好。
所以不管是劉瀾還是襄陽那些人想要染指,他又怎麽可能去配合?
他是怕劉瀾,可是隻有他心裏才清楚,襄陽那些人才是真的會要了他的命,這一次他甚至認為他們就是是要借這次劉瀾來荊南的機會,把荊南徹底收回來。
這些年來,不管是他還是張羨又或者是荊南其他兩郡,劉表始終都沒有一個好的出兵借口,可現在就不同了,借著平叛孫策的機會甚至是以防備劉瀾為借口正合適,因此他幹脆把劉瀾趕到其它地方,讓襄陽那些人自己去頭疼,至於什麽計劃龐大不龐大跟他沒有任何關係,甚至他都覺得這計劃的背後就是為了對付他們幾個人的。
如果是以前,他沒有多大的野心還則罷了,但是土皇帝當了三年,這權利在手的滋味說放就能放?那才是扯,他現在就想管好武陵這一畝三分地,所以誰也別想過來分一杯羹,至於這好人和壞人最後他自己來當又能如何?
至於劉瀾最後是會去零陵還是回長沙,那他就不去管了,反正愁的是襄陽那幫人,當然了如果劉瀾真回了長沙,襄陽那幫人也沒那個膽子去過去,如果真有這個膽量的話,也不會等到今日,連交州都敢打,卻不敢碰張羨,說白了還不是因為長沙的實力強?
所以啊這世上最大的道理就是看誰的拳頭更硬,當然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劉表吃了雄心豹子膽,日子不過了,但這樣的情況除非發生張羨反戈,要不然劉表會極力克製的。
把禍水引向零陵或者長沙,這就是他現在最希望出現的結果,反正零陵距離遠,襄陽鞭長莫及,而長沙實力強,張羨與劉表又速來不對付,像他最少還能在表麵上做些樣子,喊幾聲口號尊劉表為州牧,而老朋友張羨則完全就不給劉表一絲顏麵,就差宣布自立了,可就算這樣,劉表都拿他沒有脾氣,一直忍氣吞聲,如果劉瀾真返回了長沙,相信劉表和襄陽那幫人也不敢有什麽動作,所以啊他們的那套所謂的大計劃最後也隻能放在零陵去用了。
這樣看來,自己不僅坑了襄陽還把劉瀾也給坑了,這想想就有些恐怖,但他卻是一臉的無所謂,反正他就一個念頭,不管你是誰,隻要不來打我武陵的主意就是了,雖然武陵在世人眼中就是窮山惡水的代名詞,這世上很多人對武陵都沒有太大的興趣,可他在武陵這麽多年,拱手讓人也說不過去啊,要不然他早就回襄陽享福去了,也不會連番拒絕劉表的征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