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到的心思看起來還在和潘璋的鬥將上,可是他的心思已經全放在另一塊戰場之上了,在那裏因為周善率軍衝鋒,他就算不想分心都不成,尤其是牽掛是否能夠擋住九江軍的攻勢,畢竟他們這一旦發生任何意外,不僅他要危險,包括整個建平戰場都會陷入到絕境之中。
而更為關鍵的一點是,現在他就算想傳達命令,潘璋也根本就不給他這個機會,甚至還更加主動的進攻,在他連續的進攻之下,陳到立時陷入被動,不斷防守招架才算是護得自身安全。
陳到落入下風,這可讓邊上的傅彤有點坐不住了,可他現在的情況哪能再上戰場,剛激動的要起身,就被軍營直接給架了下去,現在戰場太危險了,哪裏能讓他繼續待下去,早點離開,確保安全才是關鍵。
而在戰場之上,周善戴澤九江軍殺向秣陵軍,在他的帶領之下立即就占據了極大的優勢,而陳到這裏也同樣困難,在潘璋的連續進攻之下,陳到深陷危機之中,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莫說他實力稍遜潘璋,就算比潘璋更強,可能也會因為分身乏術而陷入被動之中。
本來這一仗他和潘璋交鋒就已經很吃力了,現在周善又對他的本部發起衝鋒,他的心思一分,戰場的困難就更大了,如果這個時候周泰丁奉能夠抵達的話,或許還有一線生機,初次之外他真擔心是不是會丟了性命。
這一戰他的計劃可以說是相當周密了,畢竟當他抵達之後,所看到的那一幕就必須要讓他做出選擇,而直接掩殺雖然效果更好一點,但那樣一來傅彤可就危險了,所以他選擇激將法刺激傅彤與自己鬥將,這樣一來就解決了所有的麻煩。
可真正的麻煩又怎麽可能隻有這些?畢竟是距離九江軍軍營極近,如果一開始直接掩殺過去,取勝的可能性是巨大的,可一旦鬥將那發生任何意外也都是有可能的,就好像潘璋率領九江軍的出現就完全可以說是意料之中也可以說是意料之外。
以他對九江軍中的了解,潘璋無論如何都不會出現在這類的戰鬥之中,這隻說明孫策現在的情況是真的出現了危機,而更為關鍵的一點是他還帶了這麽多人過來,看樣子怎麽都有上萬人,在那一瞬間,他覺得自己最初的選擇反而是無比正確的了。
如果他真的不管不顧傅彤的死活而殺了掩殺過去,那就算突破了周善這一關,在前麵還是會遇到潘璋,可是以潘璋帶來的部隊,他必然會被阻截,而如果周泰能夠及時抵達的話,或許還有機會,可問題是他現在還沒有到。
這就使得他當時不管做任何決定,最終的結果都會是眼下這個樣子,在如此不利的局麵下,陳到隻能一刻不停的防禦著,甚至在被潘璋連續進攻打的毫無反手之力時,他已經考慮自己是不是先撤出戰鬥了。
畢竟眼下不僅是整個戰場還包括他鬥將都落入下風,他繼續鬥將下去的意義又是什麽呢?所以當發現情況越來越糟糕後,他就徹底堅定了信念,不能在與他這樣糾纏下去了,所以立時舞動長槍,傾盡全力蕩開了潘璋的進攻,一扭馬頭便撤出了戰團。
陳到撤出戰鬥,完全在潘璋的預料之中,雖然他一句做好了完全準備,但當一門心思要脫離戰鬥時,他還真沒什麽太好的辦法限製陳到,最多隻是追趕但現實的情況卻是他完全放任了這一切,不僅沒有去追趕,反而還派人通知周善撤退。
“潘璋!”真要說起來的話周善不管是從資曆上還是職位上都要遠遠高於潘璋,但是在此刻的戰場上,如果得不到潘璋的支持,那麽他就算真的追擊,最終的結果也隻是把他自己陷入到絕境之中,所以他在得到潘璋不許追擊的消息之後,便騎著馬氣呼呼的追了過來招他興師問罪。
周善在他麵前停馬,盯著潘璋一臉怒火,生氣道:“潘璋,現在敵軍被我一波衝鋒殺退,正是我大軍趁勝追擊之時,為什麽要放棄,你如果不給我說出個所以然來,今日我周善絕不會輕饒你,就算是去少將軍那裏,我也要你說出個原因出來!”
本來是很簡單的事情,潘璋壓根就沒想到會被周善當著眾人的麵刁難,甚至他都覺得有點委屈,畢竟這種事情,任何一個人來他都能理解,但是你周善這樣一件成名的大將問出這種問題來,就讓他有點無語了,甚至搞不懂他都在想些什麽。
眼下的情況已經非常明顯了,追擊贏了又能如何?戰勝了陳到殺了所謂的叛徒又能如何,之後呢,秣陵軍主力趕到之後呢,他們又該怎麽辦,拚命去嗎?那樣和送死有什麽區別?既然沒法左右最終的戰局,那麽眼下的局勢對他們勢必就是最佳的結果,既然如此,那何不趁著陳到敗退之際選擇離開了,這樣對他們來說才是最好的選擇,反過來,追過去,勝了陳到容易,勝秣陵軍能嗎?
而真正讓他們擔憂的是,現在秣陵軍的真實情況完全是不知曉的,到底來了多少人,是誰掛將,都是未知,所以在無法確保一定能夠取得勝利的前提之下,撤出戰鬥,安全離開才是最佳的選擇。
周善也是被勝利衝昏了頭腦,那一刻他是真的忘記了眼下與之交戰的不過就是陳到的本部罷了,真正可怕的秣陵軍還在後麵,而且方才從潰軍口中也已經得到消息,他們正在趕來的途中,所以他們一旦追擊,不僅不會消滅陳到,反而還有極大的可能與秣陵軍相遇。
潘璋一句話點醒夢中人,使得周善眼中立時閃出光彩萬道,這一刻他才算是徹底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盯著他一副似有所悟的眼神中包含了太多的感謝,也許身邊的幾名將領不理解將軍為什麽前後的變化如此之大,甚至讓他們都有一頭霧水的感覺,但是很快,他們在聽完了兩人的對話之後,將他們的內容全部消化時,眼神之中也立刻發生了變化,這一刻他們不在生氣不在抱怨,甚至看著潘璋的眼神之中充滿了感激,甚至幾個人已經開始在私底下咬耳根了:“是啊,我們如果真追了過去,陳到容易,秣陵軍可就沒那麽容易對付了。”
這都是些被秣陵軍殺的丟盔棄甲,聞之色變的部隊和將領們,指望他們決死一戰,那最少得有半年甚至更久的調整,不然的話就現在這個士氣,做什麽都不容易。
“將軍,可是……”就在這時,一名偏將卻突然冒了出來,此人與芮良簡直一模一樣,完全就是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而他正是之前退回來的芮玄,隻不過他在回到孫策身邊之後立即就被連人待部隊安排給了潘璋,與他一道前來助周善一臂之力。
如果部隊追擊的話,那他也不會開口,可現在部隊要撤離了,他就變得有些激動起來:“將軍,我大哥可還在前麵與秣陵軍抵死作戰呢,您可不能不管他的安危,就這樣離開啊。”芮玄是真的牽掛兄長的安危,所以他才會在這樣一個情況之下鬥膽出列,表達著自己迫切要上前線的決心,這是一次奪取功勞的絕佳機會,可同時更是救大哥的唯一機會,如果他們就這樣撤退離開了,那大哥又怎麽辦,置之不理?
他是絕對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來,所以他看起來比任何人都憤怒,那可是他最親的大哥啊,又怎麽能眼睜睜看著他發生危險,立即朝潘璋抱拳拱手,道:“將軍,您不能不管我大哥啊,就算走也要先通知他一下再走啊,我們如果現在就離開的話,我大哥他可就必死無疑了。
“戰爭就是這樣,絕對不會因為某一人而有所改變,更何況他一句敗了,是生是死根本無從知曉,現在你要讓我救你大哥,可是他現在在哪呢,生死未卜,那這個險還有什麽必要去冒呢?
“沒有必要?潘璋我大哥的死活可能對你們沒什麽必要,但對我,很重要!”芮玄麵孔突然變得極其猙獰憤怒,就好像一頭發怒的獅子要擇人而噬一般,幾乎是咆哮說道:“你周善是否忘記了當年在丹陽,你和張飛的那場大戰,如果不是我大哥把你背著離開,你早就死在戰場之上,還你潘璋,你能有今天如果不是我大哥,你能被二將軍賞識?你們兩個一個對生死袍澤置之不理,另一個對恩人不問不顧,還美其名曰顧全大局,我看你們都是忘恩負義之人!
忘恩負義,這就是此刻芮玄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想法,調轉馬頭,大吼一聲:“願意去救芮良者,隨我走!”
“我看誰敢!”潘璋靠山刀高高一舉,氣吞萬裏,盯著四周兵丁,瞬間所有人都蔫了,之前還有些群情激奮的人叫囂著要去救芮良,這一刻他們都不敢說話了,甚至耷拉著腦袋,連頭都不敢抬起來,躲避著芮玄那要殺人一樣的眼神。
“好,很好!”芮玄算是終於看透了人心,讓人感動的是人心,讓人寒心的也同樣是人心,他算是受教了,在不到二十歲的年紀嚐到了什麽是人情冷暖世態炎涼,可他卻忽略了一點,那就是什麽才是大局。
當他說潘璋與周善忘恩負義的一刻,他卻忽略了他自己本身說這番話的立場與感情,因為在說這番話的時候,不管是潘璋還是周善始終都是以中立立場來做出自己的選擇,反之芮玄的立場則因為大哥深處陷阱而難以做到中立,所以他所處的位置上,他要做的事情自然是正確無疑的。
可潘璋與周善呢,難道他們不去就錯了,當然沒有錯,因為他們的立場中立,所以他們自然要從大局出發,所以此刻除非是孫策陷入這樣的絕境之中,不然還了任何人來,他們都不會去冒險,別說是什麽恩人芮良了,就算是親生父親他們也不會去搭救。
因為這關係到的可不是幾個人的安危,而是上萬人的生死,而一旦他們有任何意外,那主公身邊看就隻有不到一萬人了,而這些人裏,還有一大半是水軍之中的老弱病殘,根本就沒有多少戰鬥力,所以他們的出發點也沒有錯,錯的治所他們與芮玄的立場不同,關心與關注的角度不同罷了。
“你們不去,我自己去!”芮玄是真的氣急了,甚至覺得自己當眾遭受到了奇恥大辱,年輕人就是這樣,丟臉麵子就算是想放棄也必須要硬著眉頭去上了,不然隻會更加受到他們的嘲諷。
潘璋和周善好言相勸,但這都是一些無用功,相反他們開口勸隻會更加刺激到芮玄,眼見他徑直離去,兩人就算還要做最後的努力,卻也隻能放棄,不在去阻攔他離開,也沒有用,就算把他打暈帶走,也隻會讓他更加恨自己,索性不如讓他自己想做什麽就做什麽吧,是死是活那就不是他們能決定的了,當然二人心中最希望發生的其實還是希望他能夠吃些虧後安全回來,這樣也算是一種成長,隻有這樣,他才能夠在日後再次發生類似的情況時,能夠冷靜的做出正確的決斷,而不是冒失的去把部隊帶往火坑,讓他們一同去殉葬。
士兵們何其無辜,本來有活下去的機會,卻因為他的魯莽而喪命,這哪裏是瘋狂,這簡直就是愚蠢,看著他離開,周善氣得破口大罵,但他似乎卻忘記了自己一開始可是比芮玄還要激動,但最少他當時所想並沒有參雜著任何私人立場,完全是為了九江軍更好,可是當他明白了潘璋的想法後,這樣的念頭也就隨風而散了。
而其他人也都差不多,當時想著的都多少有些奔著搶功勞去的現在呢,沒人再去想了,安全離開鍵盤才是重中之重,至於拔得頭籌,隻能留在下回,不過此時他們的心中,卻為芮家兄弟而牽掛,希望他們能活著回來吧。
而更為關鍵的一點是,現在他就算想傳達命令,潘璋也根本就不給他這個機會,甚至還更加主動的進攻,在他連續的進攻之下,陳到立時陷入被動,不斷防守招架才算是護得自身安全。
陳到落入下風,這可讓邊上的傅彤有點坐不住了,可他現在的情況哪能再上戰場,剛激動的要起身,就被軍營直接給架了下去,現在戰場太危險了,哪裏能讓他繼續待下去,早點離開,確保安全才是關鍵。
而在戰場之上,周善戴澤九江軍殺向秣陵軍,在他的帶領之下立即就占據了極大的優勢,而陳到這裏也同樣困難,在潘璋的連續進攻之下,陳到深陷危機之中,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莫說他實力稍遜潘璋,就算比潘璋更強,可能也會因為分身乏術而陷入被動之中。
本來這一仗他和潘璋交鋒就已經很吃力了,現在周善又對他的本部發起衝鋒,他的心思一分,戰場的困難就更大了,如果這個時候周泰丁奉能夠抵達的話,或許還有一線生機,初次之外他真擔心是不是會丟了性命。
這一戰他的計劃可以說是相當周密了,畢竟當他抵達之後,所看到的那一幕就必須要讓他做出選擇,而直接掩殺雖然效果更好一點,但那樣一來傅彤可就危險了,所以他選擇激將法刺激傅彤與自己鬥將,這樣一來就解決了所有的麻煩。
可真正的麻煩又怎麽可能隻有這些?畢竟是距離九江軍軍營極近,如果一開始直接掩殺過去,取勝的可能性是巨大的,可一旦鬥將那發生任何意外也都是有可能的,就好像潘璋率領九江軍的出現就完全可以說是意料之中也可以說是意料之外。
以他對九江軍中的了解,潘璋無論如何都不會出現在這類的戰鬥之中,這隻說明孫策現在的情況是真的出現了危機,而更為關鍵的一點是他還帶了這麽多人過來,看樣子怎麽都有上萬人,在那一瞬間,他覺得自己最初的選擇反而是無比正確的了。
如果他真的不管不顧傅彤的死活而殺了掩殺過去,那就算突破了周善這一關,在前麵還是會遇到潘璋,可是以潘璋帶來的部隊,他必然會被阻截,而如果周泰能夠及時抵達的話,或許還有機會,可問題是他現在還沒有到。
這就使得他當時不管做任何決定,最終的結果都會是眼下這個樣子,在如此不利的局麵下,陳到隻能一刻不停的防禦著,甚至在被潘璋連續進攻打的毫無反手之力時,他已經考慮自己是不是先撤出戰鬥了。
畢竟眼下不僅是整個戰場還包括他鬥將都落入下風,他繼續鬥將下去的意義又是什麽呢?所以當發現情況越來越糟糕後,他就徹底堅定了信念,不能在與他這樣糾纏下去了,所以立時舞動長槍,傾盡全力蕩開了潘璋的進攻,一扭馬頭便撤出了戰團。
陳到撤出戰鬥,完全在潘璋的預料之中,雖然他一句做好了完全準備,但當一門心思要脫離戰鬥時,他還真沒什麽太好的辦法限製陳到,最多隻是追趕但現實的情況卻是他完全放任了這一切,不僅沒有去追趕,反而還派人通知周善撤退。
“潘璋!”真要說起來的話周善不管是從資曆上還是職位上都要遠遠高於潘璋,但是在此刻的戰場上,如果得不到潘璋的支持,那麽他就算真的追擊,最終的結果也隻是把他自己陷入到絕境之中,所以他在得到潘璋不許追擊的消息之後,便騎著馬氣呼呼的追了過來招他興師問罪。
周善在他麵前停馬,盯著潘璋一臉怒火,生氣道:“潘璋,現在敵軍被我一波衝鋒殺退,正是我大軍趁勝追擊之時,為什麽要放棄,你如果不給我說出個所以然來,今日我周善絕不會輕饒你,就算是去少將軍那裏,我也要你說出個原因出來!”
本來是很簡單的事情,潘璋壓根就沒想到會被周善當著眾人的麵刁難,甚至他都覺得有點委屈,畢竟這種事情,任何一個人來他都能理解,但是你周善這樣一件成名的大將問出這種問題來,就讓他有點無語了,甚至搞不懂他都在想些什麽。
眼下的情況已經非常明顯了,追擊贏了又能如何?戰勝了陳到殺了所謂的叛徒又能如何,之後呢,秣陵軍主力趕到之後呢,他們又該怎麽辦,拚命去嗎?那樣和送死有什麽區別?既然沒法左右最終的戰局,那麽眼下的局勢對他們勢必就是最佳的結果,既然如此,那何不趁著陳到敗退之際選擇離開了,這樣對他們來說才是最好的選擇,反過來,追過去,勝了陳到容易,勝秣陵軍能嗎?
而真正讓他們擔憂的是,現在秣陵軍的真實情況完全是不知曉的,到底來了多少人,是誰掛將,都是未知,所以在無法確保一定能夠取得勝利的前提之下,撤出戰鬥,安全離開才是最佳的選擇。
周善也是被勝利衝昏了頭腦,那一刻他是真的忘記了眼下與之交戰的不過就是陳到的本部罷了,真正可怕的秣陵軍還在後麵,而且方才從潰軍口中也已經得到消息,他們正在趕來的途中,所以他們一旦追擊,不僅不會消滅陳到,反而還有極大的可能與秣陵軍相遇。
潘璋一句話點醒夢中人,使得周善眼中立時閃出光彩萬道,這一刻他才算是徹底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盯著他一副似有所悟的眼神中包含了太多的感謝,也許身邊的幾名將領不理解將軍為什麽前後的變化如此之大,甚至讓他們都有一頭霧水的感覺,但是很快,他們在聽完了兩人的對話之後,將他們的內容全部消化時,眼神之中也立刻發生了變化,這一刻他們不在生氣不在抱怨,甚至看著潘璋的眼神之中充滿了感激,甚至幾個人已經開始在私底下咬耳根了:“是啊,我們如果真追了過去,陳到容易,秣陵軍可就沒那麽容易對付了。”
這都是些被秣陵軍殺的丟盔棄甲,聞之色變的部隊和將領們,指望他們決死一戰,那最少得有半年甚至更久的調整,不然的話就現在這個士氣,做什麽都不容易。
“將軍,可是……”就在這時,一名偏將卻突然冒了出來,此人與芮良簡直一模一樣,完全就是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而他正是之前退回來的芮玄,隻不過他在回到孫策身邊之後立即就被連人待部隊安排給了潘璋,與他一道前來助周善一臂之力。
如果部隊追擊的話,那他也不會開口,可現在部隊要撤離了,他就變得有些激動起來:“將軍,我大哥可還在前麵與秣陵軍抵死作戰呢,您可不能不管他的安危,就這樣離開啊。”芮玄是真的牽掛兄長的安危,所以他才會在這樣一個情況之下鬥膽出列,表達著自己迫切要上前線的決心,這是一次奪取功勞的絕佳機會,可同時更是救大哥的唯一機會,如果他們就這樣撤退離開了,那大哥又怎麽辦,置之不理?
他是絕對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來,所以他看起來比任何人都憤怒,那可是他最親的大哥啊,又怎麽能眼睜睜看著他發生危險,立即朝潘璋抱拳拱手,道:“將軍,您不能不管我大哥啊,就算走也要先通知他一下再走啊,我們如果現在就離開的話,我大哥他可就必死無疑了。
“戰爭就是這樣,絕對不會因為某一人而有所改變,更何況他一句敗了,是生是死根本無從知曉,現在你要讓我救你大哥,可是他現在在哪呢,生死未卜,那這個險還有什麽必要去冒呢?
“沒有必要?潘璋我大哥的死活可能對你們沒什麽必要,但對我,很重要!”芮玄麵孔突然變得極其猙獰憤怒,就好像一頭發怒的獅子要擇人而噬一般,幾乎是咆哮說道:“你周善是否忘記了當年在丹陽,你和張飛的那場大戰,如果不是我大哥把你背著離開,你早就死在戰場之上,還你潘璋,你能有今天如果不是我大哥,你能被二將軍賞識?你們兩個一個對生死袍澤置之不理,另一個對恩人不問不顧,還美其名曰顧全大局,我看你們都是忘恩負義之人!
忘恩負義,這就是此刻芮玄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想法,調轉馬頭,大吼一聲:“願意去救芮良者,隨我走!”
“我看誰敢!”潘璋靠山刀高高一舉,氣吞萬裏,盯著四周兵丁,瞬間所有人都蔫了,之前還有些群情激奮的人叫囂著要去救芮良,這一刻他們都不敢說話了,甚至耷拉著腦袋,連頭都不敢抬起來,躲避著芮玄那要殺人一樣的眼神。
“好,很好!”芮玄算是終於看透了人心,讓人感動的是人心,讓人寒心的也同樣是人心,他算是受教了,在不到二十歲的年紀嚐到了什麽是人情冷暖世態炎涼,可他卻忽略了一點,那就是什麽才是大局。
當他說潘璋與周善忘恩負義的一刻,他卻忽略了他自己本身說這番話的立場與感情,因為在說這番話的時候,不管是潘璋還是周善始終都是以中立立場來做出自己的選擇,反之芮玄的立場則因為大哥深處陷阱而難以做到中立,所以他所處的位置上,他要做的事情自然是正確無疑的。
可潘璋與周善呢,難道他們不去就錯了,當然沒有錯,因為他們的立場中立,所以他們自然要從大局出發,所以此刻除非是孫策陷入這樣的絕境之中,不然還了任何人來,他們都不會去冒險,別說是什麽恩人芮良了,就算是親生父親他們也不會去搭救。
因為這關係到的可不是幾個人的安危,而是上萬人的生死,而一旦他們有任何意外,那主公身邊看就隻有不到一萬人了,而這些人裏,還有一大半是水軍之中的老弱病殘,根本就沒有多少戰鬥力,所以他們的出發點也沒有錯,錯的治所他們與芮玄的立場不同,關心與關注的角度不同罷了。
“你們不去,我自己去!”芮玄是真的氣急了,甚至覺得自己當眾遭受到了奇恥大辱,年輕人就是這樣,丟臉麵子就算是想放棄也必須要硬著眉頭去上了,不然隻會更加受到他們的嘲諷。
潘璋和周善好言相勸,但這都是一些無用功,相反他們開口勸隻會更加刺激到芮玄,眼見他徑直離去,兩人就算還要做最後的努力,卻也隻能放棄,不在去阻攔他離開,也沒有用,就算把他打暈帶走,也隻會讓他更加恨自己,索性不如讓他自己想做什麽就做什麽吧,是死是活那就不是他們能決定的了,當然二人心中最希望發生的其實還是希望他能夠吃些虧後安全回來,這樣也算是一種成長,隻有這樣,他才能夠在日後再次發生類似的情況時,能夠冷靜的做出正確的決斷,而不是冒失的去把部隊帶往火坑,讓他們一同去殉葬。
士兵們何其無辜,本來有活下去的機會,卻因為他的魯莽而喪命,這哪裏是瘋狂,這簡直就是愚蠢,看著他離開,周善氣得破口大罵,但他似乎卻忘記了自己一開始可是比芮玄還要激動,但最少他當時所想並沒有參雜著任何私人立場,完全是為了九江軍更好,可是當他明白了潘璋的想法後,這樣的念頭也就隨風而散了。
而其他人也都差不多,當時想著的都多少有些奔著搶功勞去的現在呢,沒人再去想了,安全離開鍵盤才是重中之重,至於拔得頭籌,隻能留在下回,不過此時他們的心中,卻為芮家兄弟而牽掛,希望他們能活著回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