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曆史沒有出現偏差,那麽此時的曹操早就從壽春撤兵,當然他會在宛城在張繡手中損兵折將,包括他的大將典韋在內,全部戰死,但因為劉瀾的出現,一切都發生了改變,曹操並沒有撤兵,雖然他早就想撤出壽春的泥潭,可突然收到了劉瀾軍在廬江大劫的消息之後他知道,他必須要南下了。


    這次南下是被迫的,但卻是一早就製定好的,他得不到壽春,前提是劉瀾也得不到,而劉瀾要拿,那就得先來問問他。


    其實壽春的戰略意義並不重要,遠遠不能與兗州甚至是豫州相提並論,但曹操要奪取天下,那麽壽春無疑變成了他的後院,他又怎麽能容忍自家後院有劉瀾這樣的敵人虎視眈眈,所以他就是不想出兵南下也不行了,而且如果有可能的話,最好是搶在劉瀾之前拿下壽春,這也是在出兵之前最後的一次議事中做出的決定,大家都有著一致共識的原因。


    其實所有人都知道,困難肯定會有,從劉瀾手中搶壽春,這本來就不容易,但沒有人會輕易放棄,所有人都在努力,為的就算是不拿下壽春,也絕不能讓劉瀾拿下,這不是人性的問題,而是一旦壽春落入劉瀾之手,再想拿下壽春,絕對不會輕鬆,甚至會比拿下徐州還要困難,沒人願意見到這樣的局麵發生,為了以後少流血,現在不管多大的犧牲都值得,更何況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袁術,偽帝必須被懲戒,要警示後來人,當然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原因就是袁術手中的傳國玉璽,絕對不能再落入他人手中了,尤其是劉瀾的手中。


    袁術稱帝,他還能有辦法清剿,可劉瀾如果稱帝呢?


    曹操出兵變得順理成章,但在他迫切想要搶先抵達壽春之時,卻發生了意外,一切都因為馬延的出現發生了改變,從兩軍對峙到最後開始對壘,寸步不讓,眼瞅著刀兵相見,這樣的局麵讓曹操愁眉不展,而這個時候,偏偏所有將領都來請戰。


    將軍們已經受夠了冀州軍,他們頤指氣使的樣子好像天生就欠了他們幾百兩黃金一樣,無條件讓出道路讓冀州軍通過等等所有的一切都是應該的,麵對群情激奮的將領,曹操和所有謀主們都保持著冷靜,因為他們都明白,眼下並不是簡簡單單占道的問題,而是誰先通過的問題,一旦讓冀州軍先走,那就意味著馬延將會提前抵達壽春,這樣一來他們在去壽春的意義就失去了一半。


    帳內就剩下了包括郭嘉荀攸在內的謀主,可謂是曹操最為倚重的謀士,他們為曹操出謀劃策,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在這個時候曹操最想了解的還是該如何麵對眼下的局麵,是否該避讓。


    “如果不避讓,那麽我們勢必會與馬延開戰,而以我軍的實力,馬延根本就無還手之力,這很可能會讓袁紹出兵南下,這個可能性極大,前有河內後有馬延,如今鄴城謠言四起,司空必須要慎之又慎啊。”說話的是荀攸,他對時局的了解還是頗為清晰的,而一旦與馬延開戰的後果,就算不說其實在座的幾人都明白會是什麽。


    “公達所言非虛,但如果我們放了馬延拿下,大家以為袁紹就不會出兵兗州了嗎?”說話的是郭嘉,因為他掌握著諜報機構,有些內幕消息他要比再座的很多人都清楚,雖然他也想要避免與袁紹的正麵對決,但現在看起來好像困難重重。


    “難道真的改變不了了嗎?”曹操看向郭嘉,有些焦慮的問道,他並不希望這麽早就與袁紹展開一場大戰,雖然他明白郭嘉為什麽會這樣說,可他卻知道,袁紹的重心是廣陵,至於說攻打兗州豫州,說白了還是入主中原的觀念在作祟,而這也是讓他和郭嘉產生分歧的原因,他深信袁紹要出兵廣陵,而郭嘉卻覺得袁紹的目的是入主中原。


    在這件事情上二人誰也無法說服誰,但必須要說明的事,曹操自己包括整個許都都沒有做好準備,充足的準備,如果現在與袁紹開戰,他們沒有任何的勝算。可是郭嘉有不同的見解,與袁紹這場的戰鬥如果說他們沒有做好準備的話,那袁紹何嚐就做好了充足準備呢?


    相比於袁紹,他們反而更占優勢,畢竟是在自己的控製範圍內作戰,不管是軍事還是後勤都有著天然保障,反之再看袁紹,根本無法與他們相提並論,如果真要說他們之間到底是誰沒有做好戰爭的準備,那現在一定是袁紹。


    所以他的態度很明確,如果這一仗無法避免,那麽他們就該讓這一仗提前到來,而不是等袁紹做好了萬無一失的準備,不僅在軍事和後勤上有所保障,還有可能連戰略上的同盟都對他進行保障,他最害怕的就是那個時候,連劉瀾都向著袁紹,那才是真正可怕的。


    所以在郭嘉的眼中,現在或許他們沒有準備好,反過來袁紹也沒有準備好,這時開戰,因為地利人和的因素他們反而占據優勢,反之讓袁紹準備充足,那戰鬥才會真正變得困難和對他們不利。


    現在的局麵,最好的選擇就是拿下馬延,然後搶占壽春,用壽春為代價,換來與劉瀾真正的結盟,至於其他對冀州繼續退讓,不僅會失去了袁術以及他手中的傳國玉璽,還會失去壽春,那時候袁紹拿壽春沒有任何意義,是完全有可能用它為代價換來劉瀾的中立,那時候當戰爭從三人變成兩人的時候,才是真正的危機。


    郭嘉言之鑿鑿,好像他一句能夠看到了未來會發生什麽一樣,但必須要說,他這樣有些激動的話,卻讓曹操冷靜了下來,反觀其他幾人,除了荀攸在認真思考,其他人都在冷眼旁觀,或者眼神中流露出來了一絲輕蔑與不屑。


    他們不是一路人,也永遠不可能是一路人,更何況文人相輕自古皆然,隻不過郭嘉的風頭太勁了,雖然風言風語很多,雖然不少人也都在搬弄是非,但是曹操很清楚,也很冷靜,他沒想那麽多,也不會聽信什麽讒言,原因很簡單,郭嘉這個人很簡單,沒有宗族勢力,也沒有軍方勢力,這樣的人對他構不成任何威脅!


    與其相信他們的閑言碎語,曹操更想知道的是郭嘉到底觸碰了這些人多少利益,何至於讓他們這般憤慨,除之而後快?


    一切都被他看在眼裏,但曹操並沒有發作,隻是很認真的點了點頭,他把剛才郭嘉的分析很仔細的考慮了一番後,道:“你說的這個情況我也明白,但我必須聲明一點,那就是我們絕對不能挑起戰爭。“


    這是曹操的底線,袁紹吧是要奪取中原嗎,那就如郭嘉所說的一樣,他會用各種手段賴逼迫劉瀾遠離,不能摻和進來,也就是說要麽將其消滅,要麽用其它的一些方式換取,而剛才郭嘉的提醒讓他覺得可能性很大,慷他人之慨,用壽春作為誘餌,再用出兵廣陵為刀,雙管齊下逼劉瀾就範,他還有選擇嗎?


    沒有,他沒有任何選擇,隻能接受,不然被消滅的隻能是他,不過這或許隻是袁紹的一廂情願,因為劉瀾不會不清楚唇亡齒寒的道理,如果他接受了袁紹的提議,那當自己被消滅之後,他也就沒有了任何抵擋的能力。


    曹操敲擊著矮幾,好半晌,才突然問道:“如果我們現在與劉瀾聯係,與他加固聯盟,一旦袁紹出兵廣陵,我們會出兵協助,你們說劉瀾還會接受袁紹的提議嗎?”


    如果曆史沒有出現偏差,那麽此時的曹操早就從壽春撤兵,當然他會在宛城在張繡手中損兵折將,包括他的大將典韋在內,全部戰死,但因為劉瀾的出現,一切都發生了改變,曹操並沒有撤兵,雖然他早就想撤出壽春的泥潭,可突然收到了劉瀾軍在廬江大劫的消息之後他知道,他必須要南下了。


    這次南下是被迫的,但卻是一早就製定好的,他得不到壽春,前提是劉瀾也得不到,而劉瀾要拿,那就得先來問問他。


    其實壽春的戰略意義並不重要,遠遠不能與兗州甚至是豫州相提並論,但曹操要奪取天下,那麽壽春無疑變成了他的後院,他又怎麽能容忍自家後院有劉瀾這樣的敵人虎視眈眈,所以他就是不想出兵南下也不行了,而且如果有可能的話,最好是搶在劉瀾之前拿下壽春,這也是在出兵之前最後的一次議事中做出的決定,大家都有著一致共識的原因。


    其實所有人都知道,困難肯定會有,從劉瀾手中搶壽春,這本來就不容易,但沒有人會輕易放棄,所有人都在努力,為的就算是不拿下壽春,也絕不能讓劉瀾拿下,這不是人性的問題,而是一旦壽春落入劉瀾之手,再想拿下壽春,絕對不會輕鬆,甚至會比拿下徐州還要困難,沒人願意見到這樣的局麵發生,為了以後少流血,現在不管多大的犧牲都值得,更何況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袁術,偽帝必須被懲戒,要警示後來人,當然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原因就是袁術手中的傳國玉璽,絕對不能再落入他人手中了,尤其是劉瀾的手中。


    袁術稱帝,他還能有辦法清剿,可劉瀾如果稱帝呢?


    曹操出兵變得順理成章,但在他迫切想要搶先抵達壽春之時,卻發生了意外,一切都因為馬延的出現發生了改變,從兩軍對峙到最後開始對壘,寸步不讓,眼瞅著刀兵相見,這樣的局麵讓曹操愁眉不展,而這個時候,偏偏所有將領都來請戰。


    將軍們已經受夠了冀州軍,他們頤指氣使的樣子好像天生就欠了他們幾百兩黃金一樣,無條件讓出道路讓冀州軍通過等等所有的一切都是應該的,麵對群情激奮的將領,曹操和所有謀主們都保持著冷靜,因為他們都明白,眼下並不是簡簡單單占道的問題,而是誰先通過的問題,一旦讓冀州軍先走,那就意味著馬延將會提前抵達壽春,這樣一來他們在去壽春的意義就失去了一半。


    帳內就剩下了包括郭嘉荀攸在內的謀主,可謂是曹操最為倚重的謀士,他們為曹操出謀劃策,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在這個時候曹操最想了解的還是該如何麵對眼下的局麵,是否該避讓。


    “如果不避讓,那麽我們勢必會與馬延開戰,而以我軍的實力,馬延根本就無還手之力,這很可能會讓袁紹出兵南下,這個可能性極大,前有河內後有馬延,如今鄴城謠言四起,司空必須要慎之又慎啊。”說話的是荀攸,他對時局的了解還是頗為清晰的,而一旦與馬延開戰的後果,就算不說其實在座的幾人都明白會是什麽。


    “公達所言非虛,但如果我們放了馬延拿下,大家以為袁紹就不會出兵兗州了嗎?”說話的是郭嘉,因為他掌握著諜報機構,有些內幕消息他要比再座的很多人都清楚,雖然他也想要避免與袁紹的正麵對決,但現在看起來好像困難重重。


    “難道真的改變不了了嗎?”曹操看向郭嘉,有些焦慮的問道,他並不希望這麽早就與袁紹展開一場大戰,雖然他明白郭嘉為什麽會這樣說,可他卻知道,袁紹的重心是廣陵,至於說攻打兗州豫州,說白了還是入主中原的觀念在作祟,而這也是讓他和郭嘉產生分歧的原因,他深信袁紹要出兵廣陵,而郭嘉卻覺得袁紹的目的是入主中原。


    在這件事情上二人誰也無法說服誰,但必須要說明的事,曹操自己包括整個許都都沒有做好準備,充足的準備,如果現在與袁紹開戰,他們沒有任何的勝算。可是郭嘉有不同的見解,與袁紹這場的戰鬥如果說他們沒有做好準備的話,那袁紹何嚐就做好了充足準備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龍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皇叔劉司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皇叔劉司馬並收藏大漢龍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