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走了,劉瀾則在屋內背著手來回踱步,九江之戰,雖然已經提上議程,但他必須等到袁紹與曹操開戰才能發兵,對他而言,官渡之戰或許會變換一個名字,甚至連結果都會發生改變,這就是蝴蝶效應,但是他並不在乎這些,他在乎的是他如何利用這次機會,如何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這是他現在真正關心也是最為關鍵的事情了。
原本在很多人眼中會是他人生最大的一場危機,在袁紹和曹操的圍困下,自己的處境會非常的不利,但是劉瀾卻突然發現,因為袁術以此愚蠢的稱帝,危機變成了希望,一切都發生了改變。
蝴蝶效應,劉瀾非常清楚,這一切都是自己的存在而發生的改變,或者說從討董之後,曆史就已經與他所熟悉的三國亂世脫離了,那個熟悉的曆史變成了現在陌生的環境,下一刻會發生什麽,沒人知曉,包括劉瀾自己也一樣。
但總體來說,袁術稱帝的曆史或者說一些大體的發展是沒有任何變化的,袁術雄踞冀州,曹操坐鎮許都,如果有任何不同的話,那就是自己竊取了原本屬於劉備的徐州和孫策的丹陽。
而曹操和袁紹因為自己的出現其實都受到了限製,當然最大的變數還是袁術,在他的記憶之中,袁術確實是在這個時間段稱帝,但是並非是在這個時間點覆沒,曹操在拿下平阿之後便沒有再繼續南下,而是因為桃花汛返回了許都,之後對張繡發起了討伐,曹安民與典韋戰死。
如果他的記憶沒有出錯的話,當然也有可能出現偏差,畢竟他對三國演義的了解其實並沒有那麽深刻,書看過一遍,老三國新三國的連續劇看過幾回,但對三國的了解,其實更多的還是從遊戲裏所熟悉,就好像太史慈,當他在遊戲裏看到有這樣一員不遜色與關羽的大將居然出現在北海郡時,徹底懵了,因為在他的印象中,根本就不知道太史慈這個人。
所以立刻百度,才算真正知曉了太史慈,所以對於很多武將,劉瀾最初知曉也們除了一呂二趙的順口溜,便是遊戲了,所以對他們的生平或許有所了解,但真實曆史發生了什麽其實並不知曉。
當然一些畢竟出名的曆史事件他還是清楚的,而此時此刻,袁術很顯然會提前覆沒,衣帶詔在同一時期並未出現,當然還有曹操與張繡之間的恩怨,但劉瀾知道如果袁紹不出兵,那曹操一定在消滅袁術之後,不惜一切代價消滅張繡,以此確保自己後方的安全,那時候他會再次考慮在自己和袁紹之間做出選擇。
怎麽選,如何選,劉瀾想不到,就像他覺得曹操是真正的英雄反過來劉表才是狡猾的奸雄,是偽善無恥之徒一樣,都已經發生了改變,曹操成為了袁紹的馬仔,為其馬首是瞻,所以當溫恢送來冀州的那封書信之後,他就知道自己該如何選擇了。
與袁紹反目,就意味著同時與袁紹和曹操甚至還有一些他看不到的威脅反目,而與曹操反目,則隻有曹操一人,如何選擇,識時務者為俊傑,劉瀾連考慮都沒有考慮就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徐州目前就算有防禦袁曹的能力,也沒有反擊的能力,他已經快要拖垮了,打仗就是打錢糧和人口,誰的底子厚誰就能笑到最後,顯然劉瀾在三次徐州之戰中已經耗去了家底,當然與這倆諸侯比起來,劉瀾其實也就比袁紹差了那麽一點,因為他還有著背後的一些軟實力。
甄家與糜家對他的支持,之前劉瀾能靠徐州的家底為所欲為,而現在為了保衛廣陵,他不得不再一次啟用了糜竺,當然他也知道,這二人別看都是精明的政治家,可說白了還是老奸巨猾的商人,明白什麽是奇貨可居,莫說是甄豫在他還未發跡之時就像給予幫助,就算是糜竺,也一早就表態願意傾家蕩產來支持自己。
劉瀾能不明白他們的意思是什麽嗎,就好像冀州的世家那樣,他們是有自己的政治訴求的,這些支持拿起來容易,用起來可就紮手了,所以劉瀾一直都沒有讚成,他害怕,害怕他們尾大難出,像朱元璋除掉沈萬三一樣。
他一直在苦苦支撐,而現在終於妥協了,他得到了糜家和甄薑梁大財力世家的支持,雖然劉瀾口中說這都是借的,戰後一定會還,但他們的目的已經達到,這點前來對於兩大家族來說九牛一毛,他們需要的甚至都不是自己的感激。
他們要做的和展示給自己的,隻有一點,那就是忠臣,劉瀾直到他們什麽也不要,甚至回去之後就把自己強塞給他們的欠條撕掉之後才想明白的,如果他們二人隻是一個人撕掉了單據,那或許這裏麵還有其他原因,但同時撕毀,而沒有任何商議卻能有這樣的默契度,那這裏麵可就大有原因了。
這也是他最後得出的結論,他們要展示的是自己的忠誠,而不是讓自己去感激他們在困難時期的權利幫助,不,他們的眼光可沒那麽低,他們現在幾乎是全力在支持著自己,比任何人都要無條件的支持自己。
要什麽就給什麽,就算傾家蕩產也無妨,因為他們已經上了自己的船,下不去了,與其他的官員比起來,他們兩家是沒有可以選擇的餘地的,呀麽劉瀾成功他們做外戚,要麽和劉瀾一同覆沒,最後沒有一個有好下場。
其實甄豫一早就想好了出路,老二跟著劉瀾,他留在冀州幫襯著袁紹,到時候在把老三放在其他諸侯那裏,最後不管誰坐了天下,甄家都少不了榮華富貴,這是所有世家的一貫作風,可是最後卻陰差陽錯,連甄家都遷移到了徐州。
無極整整十萬畝良田就這樣在來到徐州之後被處理掉,隨意劉瀾用十萬畝作為回報,但甄家沒人承這個情,中山的田都是豐腴土地,而徐州呢,怎麽比,再來就是甄家在中山可以雇傭佃農,老為他們家的土地耕作,而在徐州呢,已經變成了荒地。
來到徐州,對甄家來講,除了躲過了袁紹的報複之外,並沒有獲得相應的好處,甚至隨著徐州的失守,他這徐州城內最大的土財主又不得不遠遁秣陵,可徐州的土地,卻成了荒地,下一次要奪回土地指不定什麽時候呢。
但秣陵的大建設,劉瀾瘋狂大膽的魄力讓甄家終於緩了過來,跟著了,最後最不濟那也是富家翁啊,何況劉瀾為了補償他們二人,已經把紡織廠、成衣廠等等工廠全都交給了二人,這個時候,無法繼續支持戰鬥的劉瀾想到了大舅哥們,有二人在,有二人慷慨解囊,在這個世界上,劉瀾還真的不怕誰,就算是與所有諸侯為敵也無妨,有二人的財力支持著,這是他的倚仗,也是其他諸侯所無法比擬的一點。
以前劉瀾不願意,想靠自己來改變一切,而眼下他不想也不行,用徐庶的話說,既然有這個條件,又何苦難為自己,其實想想何嚐不是這樣,不給二人實權,讓他們去從商,說白了不就是為自己服務嗎,難道因為自己不花他們一分錢,最後失利了,大家一起完蛋了就好?
他算是想通了,不管是甄家糜家還是那些靠著自己起家的老部下,說白了大家其實早就在一條船上了,大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也是人家跟你,圖上麵不就是一個光宗耀祖一個陰萌子孫嘛。
劉瀾終於意識到了自己以往有些太多天真了,所以當錢糧吃緊之後,他也就徹底聽從了敘述的勸說,認可了之前並不認同的理論,他夠幸運了,畢竟甄家和糜家一直都願意對他慷慨解囊,如果當年漢武帝時期,能有這樣的世家為其慷慨解囊,那還有什麽桑弘羊,更沒有什麽鹽鐵專營了。
劉瀾沒有任何保證,甚至連姿態都沒給二人,但是什麽都不表示比任何表示在二人心裏都管用,記在心裏永遠比放在口中更讓二人安心,更何況他們還是親家,是內親,難道還有比這更親密的關係?
關羽張飛們雖然劉瀾始終都在強調著兄弟的情誼,可論起親近來,能和自己比?換句話說,就算是高祖再世,就算清理功臣,那也是這幫帶兵的,他們這種人,沒威脅,反而還得借助,就算卸磨殺驢,也不會不給活路,最不濟也能安安穩穩當個富家翁。
~~~~~~~
與此同時,當書信傳到袁熙手中的一刻,他便迫不及待的前往了鄴城,雖然不是奉調回鄴,但因為特殊使命他在抵達鄴城之後就住進了驛館,等候父親的召見,但是當他住進驛館的同一時刻,袁尚的人便找到他,傳達了命令,命其不必住進驛館,可以直接回家居住。
父親前幾天去了平原,這幾日就會返回,但母親很想他,聽說他到了鄴城之後便迫不及待的想要見他,可是袁熙最終還是拒絕了去袁尚的好意,沒有去見自己的母親,他要在驛館等待父親返回。
袁熙並沒想到會是這樣一個局麵,但是他一句能夠猜到這裏麵或許有自己這個好弟弟的原因,所以母親八成是被他利用了,所以他如果當真回到了將軍府,那麽當父親回來之後就會被有心人所利用,到時候他就算有再大的功勞,也百口莫辯。
他並沒有看到使者在轉身的那一刻眼中露出的寒芒,但是他的眼睛卻閃爍著精光,隨即住進了驛館,而使者一路返回了將軍府,去見了袁尚,看著他匆匆走了出來,雖然並沒有看到二哥的身影,但袁尚還是在猶豫了一下後問了下情況。
使者把驛館發生的一切添油加醋說了一遍,話很難聽,他沒想到二哥居然說了這麽多,對他的誤會是如此之深,不管怎樣,他現在都是鄴侯,父親不在他是監國,相當於太子,他如此釋放好意,完全是因為母親,如果不是母親想兒子,他是絕對不會接受母親的要求的,可是他同意了,最後二哥卻拒絕了,他生氣了,非常的憤怒:“他難道就當著所有人的麵說出害怕我加害與他嗎?”
這些話那是說給使者聽的,更不是說給自己聽的,那是說給天下人是說給母親聽的,他恨不得現在就派人去把他抓起來問一問他,憑什麽如此汙蔑自己,可是最後他卻歎了口氣,“好吧,你退下吧!”
如果自己真這麽做了,母親不會原諒自己,父親更不會饒了自己,天下人也會戳破自己的脊梁,父親的諄諄教誨還言猶在耳,他是絕對不會上當的,更不會給任何人以口實,如果真派人過去,那才是二哥現在巴不得出現的局麵呢。
“哼,你想讓我抓你,我偏不,你想讓我殺你,我偏不殺,以後永遠也不殺,我會把你禁足,你不是喜歡在驛館待著嗎,那以後我會讓你永遠待在驛館!”他說著從議事廳轉身走了出來,這些話,雖然是心裏話,但更多還是氣話,畢竟他的年紀還是太輕了些,容易衝動,再過個兩三年,就會好多了。
袁尚除了議事廳,到了後宅去見了母親,雖然非常生氣,可是當看到母親的一刻,他還是非常乖巧的幫著已經年近五十的老母親揉捏起了肩膀,如同兒時一般膩在他的膝下。
“你二哥呢?”
他不願意來,畢竟二哥現在與以往不同了,他是幽州刺史,是娘的兒子,也是父親的任命的刺史,回來述職,未見大將軍,是萬萬不敢先行回家的。袁尚非但沒有在母親麵前說半句二哥的壞話,反而還一直在為他開脫,這讓母親甚是感動,看到他們兄弟如此相親相愛,可以說這是天下所有母親最希望看到的一幕了。
“唉,既然你二哥不願來見為娘,那就由著他吧,等見了你們父親,在來見娘也不晚。”雖然娘親看起來好像沒什麽不同,但他幽幽說出這番話的時候,他看得出娘親心裏還是有些不舒服的。
原本在很多人眼中會是他人生最大的一場危機,在袁紹和曹操的圍困下,自己的處境會非常的不利,但是劉瀾卻突然發現,因為袁術以此愚蠢的稱帝,危機變成了希望,一切都發生了改變。
蝴蝶效應,劉瀾非常清楚,這一切都是自己的存在而發生的改變,或者說從討董之後,曆史就已經與他所熟悉的三國亂世脫離了,那個熟悉的曆史變成了現在陌生的環境,下一刻會發生什麽,沒人知曉,包括劉瀾自己也一樣。
但總體來說,袁術稱帝的曆史或者說一些大體的發展是沒有任何變化的,袁術雄踞冀州,曹操坐鎮許都,如果有任何不同的話,那就是自己竊取了原本屬於劉備的徐州和孫策的丹陽。
而曹操和袁紹因為自己的出現其實都受到了限製,當然最大的變數還是袁術,在他的記憶之中,袁術確實是在這個時間段稱帝,但是並非是在這個時間點覆沒,曹操在拿下平阿之後便沒有再繼續南下,而是因為桃花汛返回了許都,之後對張繡發起了討伐,曹安民與典韋戰死。
如果他的記憶沒有出錯的話,當然也有可能出現偏差,畢竟他對三國演義的了解其實並沒有那麽深刻,書看過一遍,老三國新三國的連續劇看過幾回,但對三國的了解,其實更多的還是從遊戲裏所熟悉,就好像太史慈,當他在遊戲裏看到有這樣一員不遜色與關羽的大將居然出現在北海郡時,徹底懵了,因為在他的印象中,根本就不知道太史慈這個人。
所以立刻百度,才算真正知曉了太史慈,所以對於很多武將,劉瀾最初知曉也們除了一呂二趙的順口溜,便是遊戲了,所以對他們的生平或許有所了解,但真實曆史發生了什麽其實並不知曉。
當然一些畢竟出名的曆史事件他還是清楚的,而此時此刻,袁術很顯然會提前覆沒,衣帶詔在同一時期並未出現,當然還有曹操與張繡之間的恩怨,但劉瀾知道如果袁紹不出兵,那曹操一定在消滅袁術之後,不惜一切代價消滅張繡,以此確保自己後方的安全,那時候他會再次考慮在自己和袁紹之間做出選擇。
怎麽選,如何選,劉瀾想不到,就像他覺得曹操是真正的英雄反過來劉表才是狡猾的奸雄,是偽善無恥之徒一樣,都已經發生了改變,曹操成為了袁紹的馬仔,為其馬首是瞻,所以當溫恢送來冀州的那封書信之後,他就知道自己該如何選擇了。
與袁紹反目,就意味著同時與袁紹和曹操甚至還有一些他看不到的威脅反目,而與曹操反目,則隻有曹操一人,如何選擇,識時務者為俊傑,劉瀾連考慮都沒有考慮就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徐州目前就算有防禦袁曹的能力,也沒有反擊的能力,他已經快要拖垮了,打仗就是打錢糧和人口,誰的底子厚誰就能笑到最後,顯然劉瀾在三次徐州之戰中已經耗去了家底,當然與這倆諸侯比起來,劉瀾其實也就比袁紹差了那麽一點,因為他還有著背後的一些軟實力。
甄家與糜家對他的支持,之前劉瀾能靠徐州的家底為所欲為,而現在為了保衛廣陵,他不得不再一次啟用了糜竺,當然他也知道,這二人別看都是精明的政治家,可說白了還是老奸巨猾的商人,明白什麽是奇貨可居,莫說是甄豫在他還未發跡之時就像給予幫助,就算是糜竺,也一早就表態願意傾家蕩產來支持自己。
劉瀾能不明白他們的意思是什麽嗎,就好像冀州的世家那樣,他們是有自己的政治訴求的,這些支持拿起來容易,用起來可就紮手了,所以劉瀾一直都沒有讚成,他害怕,害怕他們尾大難出,像朱元璋除掉沈萬三一樣。
他一直在苦苦支撐,而現在終於妥協了,他得到了糜家和甄薑梁大財力世家的支持,雖然劉瀾口中說這都是借的,戰後一定會還,但他們的目的已經達到,這點前來對於兩大家族來說九牛一毛,他們需要的甚至都不是自己的感激。
他們要做的和展示給自己的,隻有一點,那就是忠臣,劉瀾直到他們什麽也不要,甚至回去之後就把自己強塞給他們的欠條撕掉之後才想明白的,如果他們二人隻是一個人撕掉了單據,那或許這裏麵還有其他原因,但同時撕毀,而沒有任何商議卻能有這樣的默契度,那這裏麵可就大有原因了。
這也是他最後得出的結論,他們要展示的是自己的忠誠,而不是讓自己去感激他們在困難時期的權利幫助,不,他們的眼光可沒那麽低,他們現在幾乎是全力在支持著自己,比任何人都要無條件的支持自己。
要什麽就給什麽,就算傾家蕩產也無妨,因為他們已經上了自己的船,下不去了,與其他的官員比起來,他們兩家是沒有可以選擇的餘地的,呀麽劉瀾成功他們做外戚,要麽和劉瀾一同覆沒,最後沒有一個有好下場。
其實甄豫一早就想好了出路,老二跟著劉瀾,他留在冀州幫襯著袁紹,到時候在把老三放在其他諸侯那裏,最後不管誰坐了天下,甄家都少不了榮華富貴,這是所有世家的一貫作風,可是最後卻陰差陽錯,連甄家都遷移到了徐州。
無極整整十萬畝良田就這樣在來到徐州之後被處理掉,隨意劉瀾用十萬畝作為回報,但甄家沒人承這個情,中山的田都是豐腴土地,而徐州呢,怎麽比,再來就是甄家在中山可以雇傭佃農,老為他們家的土地耕作,而在徐州呢,已經變成了荒地。
來到徐州,對甄家來講,除了躲過了袁紹的報複之外,並沒有獲得相應的好處,甚至隨著徐州的失守,他這徐州城內最大的土財主又不得不遠遁秣陵,可徐州的土地,卻成了荒地,下一次要奪回土地指不定什麽時候呢。
但秣陵的大建設,劉瀾瘋狂大膽的魄力讓甄家終於緩了過來,跟著了,最後最不濟那也是富家翁啊,何況劉瀾為了補償他們二人,已經把紡織廠、成衣廠等等工廠全都交給了二人,這個時候,無法繼續支持戰鬥的劉瀾想到了大舅哥們,有二人在,有二人慷慨解囊,在這個世界上,劉瀾還真的不怕誰,就算是與所有諸侯為敵也無妨,有二人的財力支持著,這是他的倚仗,也是其他諸侯所無法比擬的一點。
以前劉瀾不願意,想靠自己來改變一切,而眼下他不想也不行,用徐庶的話說,既然有這個條件,又何苦難為自己,其實想想何嚐不是這樣,不給二人實權,讓他們去從商,說白了不就是為自己服務嗎,難道因為自己不花他們一分錢,最後失利了,大家一起完蛋了就好?
他算是想通了,不管是甄家糜家還是那些靠著自己起家的老部下,說白了大家其實早就在一條船上了,大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也是人家跟你,圖上麵不就是一個光宗耀祖一個陰萌子孫嘛。
劉瀾終於意識到了自己以往有些太多天真了,所以當錢糧吃緊之後,他也就徹底聽從了敘述的勸說,認可了之前並不認同的理論,他夠幸運了,畢竟甄家和糜家一直都願意對他慷慨解囊,如果當年漢武帝時期,能有這樣的世家為其慷慨解囊,那還有什麽桑弘羊,更沒有什麽鹽鐵專營了。
劉瀾沒有任何保證,甚至連姿態都沒給二人,但是什麽都不表示比任何表示在二人心裏都管用,記在心裏永遠比放在口中更讓二人安心,更何況他們還是親家,是內親,難道還有比這更親密的關係?
關羽張飛們雖然劉瀾始終都在強調著兄弟的情誼,可論起親近來,能和自己比?換句話說,就算是高祖再世,就算清理功臣,那也是這幫帶兵的,他們這種人,沒威脅,反而還得借助,就算卸磨殺驢,也不會不給活路,最不濟也能安安穩穩當個富家翁。
~~~~~~~
與此同時,當書信傳到袁熙手中的一刻,他便迫不及待的前往了鄴城,雖然不是奉調回鄴,但因為特殊使命他在抵達鄴城之後就住進了驛館,等候父親的召見,但是當他住進驛館的同一時刻,袁尚的人便找到他,傳達了命令,命其不必住進驛館,可以直接回家居住。
父親前幾天去了平原,這幾日就會返回,但母親很想他,聽說他到了鄴城之後便迫不及待的想要見他,可是袁熙最終還是拒絕了去袁尚的好意,沒有去見自己的母親,他要在驛館等待父親返回。
袁熙並沒想到會是這樣一個局麵,但是他一句能夠猜到這裏麵或許有自己這個好弟弟的原因,所以母親八成是被他利用了,所以他如果當真回到了將軍府,那麽當父親回來之後就會被有心人所利用,到時候他就算有再大的功勞,也百口莫辯。
他並沒有看到使者在轉身的那一刻眼中露出的寒芒,但是他的眼睛卻閃爍著精光,隨即住進了驛館,而使者一路返回了將軍府,去見了袁尚,看著他匆匆走了出來,雖然並沒有看到二哥的身影,但袁尚還是在猶豫了一下後問了下情況。
使者把驛館發生的一切添油加醋說了一遍,話很難聽,他沒想到二哥居然說了這麽多,對他的誤會是如此之深,不管怎樣,他現在都是鄴侯,父親不在他是監國,相當於太子,他如此釋放好意,完全是因為母親,如果不是母親想兒子,他是絕對不會接受母親的要求的,可是他同意了,最後二哥卻拒絕了,他生氣了,非常的憤怒:“他難道就當著所有人的麵說出害怕我加害與他嗎?”
這些話那是說給使者聽的,更不是說給自己聽的,那是說給天下人是說給母親聽的,他恨不得現在就派人去把他抓起來問一問他,憑什麽如此汙蔑自己,可是最後他卻歎了口氣,“好吧,你退下吧!”
如果自己真這麽做了,母親不會原諒自己,父親更不會饒了自己,天下人也會戳破自己的脊梁,父親的諄諄教誨還言猶在耳,他是絕對不會上當的,更不會給任何人以口實,如果真派人過去,那才是二哥現在巴不得出現的局麵呢。
“哼,你想讓我抓你,我偏不,你想讓我殺你,我偏不殺,以後永遠也不殺,我會把你禁足,你不是喜歡在驛館待著嗎,那以後我會讓你永遠待在驛館!”他說著從議事廳轉身走了出來,這些話,雖然是心裏話,但更多還是氣話,畢竟他的年紀還是太輕了些,容易衝動,再過個兩三年,就會好多了。
袁尚除了議事廳,到了後宅去見了母親,雖然非常生氣,可是當看到母親的一刻,他還是非常乖巧的幫著已經年近五十的老母親揉捏起了肩膀,如同兒時一般膩在他的膝下。
“你二哥呢?”
他不願意來,畢竟二哥現在與以往不同了,他是幽州刺史,是娘的兒子,也是父親的任命的刺史,回來述職,未見大將軍,是萬萬不敢先行回家的。袁尚非但沒有在母親麵前說半句二哥的壞話,反而還一直在為他開脫,這讓母親甚是感動,看到他們兄弟如此相親相愛,可以說這是天下所有母親最希望看到的一幕了。
“唉,既然你二哥不願來見為娘,那就由著他吧,等見了你們父親,在來見娘也不晚。”雖然娘親看起來好像沒什麽不同,但他幽幽說出這番話的時候,他看得出娘親心裏還是有些不舒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