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譚對於主簿所說的這番話非常認可,尤其是因為壽春的事情上他出力最大,因此得到袁家的認可,這件事情上雖然受到父親的讚許,可是他卻知曉因為父親和袁術的關係,父親和家族的關係非常嚴峻,可對於他做這些事卻沒有任何怨言,反而還頗為讚許,這是為何,不管是袁譚還是青州的所有幕僚們都猜不透,這才有了後來他從鄴城打聽,隻不過鄴城沒有消息傳來,但是父親的書信卻來了。
內容隻有一個,就是兄弟不管到了任何時候,絕不能有兄弟鬩牆的事情發生。
兄弟鬩與牆,這句話特別顯眼,甚至當時所看到內容,今天想想,也就隻要這句話能夠讓他記住,父親的大度以及他對他們兄弟之間的期許令袁譚終於明白了父親的深意,隻是他是絕對不會輕易讓出世子的位置,放棄對世子之位的競爭。
當年父親從雒陽遠逃渤海,其他的兩個兄弟都還小,隻有他跟著父親身邊,這之後因為袁術的原因,家人遭到了驅趕,族產更被充公,甚至連每年的祭祖大典都再也沒有機會回到汝南,這樣的情況,他是絕對不允許再次發生,而現在父親已經奠定了他在袁家的地位,沒有人能夠再去撼動他,甚至現在區區袁家已經再難入父親之眼,所以日後他與兄弟們所爭奪的可不隻是袁家家主的位置,而是天下。
那個位置就如同袁家家主之位一樣,隻能有一個人,而這個人必須是他,他不希望自己的兒孫有朝一日同樣被驅逐出鄴城,這情況一定不會發生,而今天主簿的那番話可以說讓他吃了一粒定心丸,現在上上下下對他的支持,讓他底氣十足。
鄴城內部有沮授、荀湛這樣的謀主為他奔走,他還有什麽可擔心的,而且沮授和荀湛這樣的謀主,其才能他是知曉的,有他們在,父親絕對不會不考慮他們的態度,但是在大將軍府以及漢庭一路摸爬滾打的袁紹對這類事情太了解了。
當年的大將軍府,有多少人是因為劉辨是長子的身份才支持史侯?又有多少人是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這一切他看得太清楚了,當時或許他不會想到有一天自己會遇到相同的情況,會與靈帝有類似的苦惱,因此既然見過了之前他們扶立史侯的齷蹉,所以當世家們再一次以立嫡長子這所謂的傳統來要求他的一刻,他才會感到害怕。
當他的身份標簽是世家的時候,他做這一切都心安理得,這本來就是正常不過的爭取利益,但是當身份地位發生改變之後,就不同了,甚至他還感受到了世家的威脅,而這幾乎靈帝當時的情況一模一樣。
靈帝更喜歡董侯,情況與他喜歡三子袁尚一模一樣,但因為世家的原因,而堅持不立嫡長子,也一樣。
主簿為袁譚分析的是很到位,但是有些話他卻知道自己是該說還是不該說,就好像後麵這番世家的影響力大,但是主公對世家的態度卻已經發生轉變的話卻絕對不能說,不然這會讓袁譚失去雄心,畢竟這是一場長期的較量,世家的支持有不利的一麵,但是卻不能否認他積極的一麵,甚至袁尚為了能得到世家更多的支持,都有些不擇手段了,所以有世家支持並不可怕,關鍵還是看自己的能力和實力,如果真到了無比強大的地步,那麽大將軍就一定不敢輕視,最後繼位世子的也就一定會是公子袁譚。
而下一步,說白了就是壽春之戰,雖然壽春之戰已經無法改變,雖然袁術必敗無疑,但是壽春之戰之後呢,下一步冀州的方向會是哪裏,重心有沒有變化這才是關鍵,而如果能夠知曉大將軍的意圖,那就更好了,當然這類消息一定不能從鄴城獲知,不然沒有任何意義,反而還會讓大將軍覺得身邊到處都是刺史的眼線,所以猜透大將軍,非常困難,但是下一步的計劃一旦猜透,那效果會十分有用,那時隻要上表,就一定會讓大將軍覺得父子之間心有靈犀,多出彩啊。
“那你說,接下來父親會做出什麽樣的部署呢?”袁譚詢問主簿道。
“兩種可能性,一是徹底將劉瀾剿滅,二是穩住徐州,圖謀中原。”主簿眯著眼說道。
袁譚點了點頭,笑道:“父親做出這兩種選擇的可能非常大,不過我所知曉的情況卻是父親對曹操攻打河內非常生氣,甚至已經開始謀劃進攻中原的事情了,從這些情報來看,接下來父親十有八九會出兵中原,攻打兗州和豫州。”
“這些消息卑職也聽說了,但是卑職覺得可能性並不大,首先現在劉瀾的殘餘實力就在廣陵,而且還有一部分在壽春,反觀我軍主力則在徐州休整數月,正是兵強馬壯之時,如果這時候出兵,我覺得也一定是出兵廣陵,擊敗劉瀾最好,就算是將其打過長江也不錯,那個時候最少劉瀾將無力再圖徐州,隻能向吳郡、會稽發展,我們則可以安心攻打曹操。所以這是卑職心裏認為的最好結果,反之如果我們這時候選擇與曹操反目,那麽曹操在走投無路之時,隻能繼續與劉瀾聯手下去,我們的勝算又能有多大呢?可如果攻打廣陵的話,不管曹操的反應如何,是出兵還是不出兵,對我們來說都是非常有利的,所以卑職覺得拿下廣陵乃是首先,而大將軍的選擇勢必也會更傾向高覽。”
袁譚沉思片刻道:“你說得很有道理,不過父親的心思哪是這麽容易就被猜到的,如你所言,攻打廣陵確實是不錯的選擇,甚至可以說是全天下人都清楚的選擇,既然人人都知曉這是對冀州最有利的選擇,那麽劉瀾自然也會清楚,那我問你,我們攻打廣陵之時,劉瀾會沒有防備嗎?一定會,以劉瀾的實力,文醜真的能獨自戰勝劉瀾?我看未必,而父親心中也明白,這件事會非常困難,用兵之道,虛則實之,實則虛之,聲東而擊西,若是我,當天下人,尤其是我們的對手都知道我們要打廣陵而開始嚴防死守的時候,那絕對不能真的這樣做,做了就一定不會討到好處,就算勝也一定是慘勝,那麽當我們與劉瀾兩敗俱傷之後,坐收漁利的隻會也隻能是曹操。
換言之,如果當全天下人都覺得我們要打廣陵,可我們偏偏出其不意,殺了曹操一個措手不及之時,那又會是一個什麽情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消滅曹操,不給劉瀾和曹操任何反應的時間,等劉瀾反應過來之後,我們已經奪下了兗州和豫州,他就是想助曹操一臂之力也已為時已晚,那個時候,我們在與劉瀾爭奪廣陵,底氣就更足了,就算一直與他們耗著拖著,最後也一定能夠將劉瀾耗死拖垮,你說是你的想法對冀州更為有利呢,還是我說的這些對冀州更為有利呢?”袁譚頗為自信的說道。
“自然是刺殺深謀遠慮,卑職不及也。”主簿說這句話有沒有恭維的意思在裏邊,肯定有,但更多的還是由衷的佩服,因為他仔細想了想,如果一切都能夠按照刺史所設想的一切發展的話,那攻打中原顯然才是最佳的選擇。
“這件事非同小可,既然你說必須要與父親一致,那首先我們就不能盲目,必須要慎重考慮,最好我們內部先確定,然後再和文醜那邊通通氣,看看他的態度,如果一致,我們就立即傳書回去,如果不一致,我們就聽聽文醜有何高見。”
“卑職自愧不如。”
“好了,今天就這樣吧,我有些累了,你也就退下吧。”
“諾,卑職這就告退了。”
“嗯,別忘了明天把所有人都招過來,商議下這件事,看看他們的態度如何。“
主簿施了一禮之後便退了下去,書房裏隻剩下袁譚自己一人,坐在矮幾前,一直望著主簿匆匆離開關上了房門才又坐了下來,他並沒有從側門返回內宅休息,而是直接寫信給文醜,與其明天聽完帳下的態度再給文醜寫這封試探他看法的書信,不如今天就提前寫好,至於先送不送到徐州並不重要,哪怕明日聽完他們的反應之後再傳也行,所以今天提前寫好,省得明天時間太過匆忙,而現在留給他的時間你就太多了,他可以有更多的時間來進行潤色,甚至來推敲每一字的合理。
其實這封信會有多大的作用他並不清楚,可因為他對文醜的了解,所以非常清楚他的態度,以他的脾氣,沒有消滅劉瀾那是肯定不會甘心的,而且還有更為要命的一件事就是顏良之死,他比任何人都想要為他報仇,是以如果問他該如何選擇的話,十有八九,文醜會選擇出兵廣陵,而不去考慮其他,更不要說什麽全局了。
所以他要知曉的或者說要試探出來的消息是文醜的態度,但關鍵還是他是不是力主出兵廣陵,如果他力主出兵廣陵的話,那麽他有八成把握,自己的建議會被父親采納,反之如果文醜也建議出兵中原攻占豫州和兗州的話,那麽這件事情父親出兵兗州的可能就就幾乎是百分百了,那麽他傳書回去也就沒有什麽顧慮了,可是這功勞嘛,也就沒有他的什麽關係了,最多也就是拉近些父子關係,或者讓父親對自己刮目相看?
因為青州的幾次失敗,父親對他失望至極,甚至他一直都覺得正因為青州的連番失利,才讓有了父親另立老三的念頭,但因為這個念頭,因為突然冒出的這個對手,雖然會讓他們兄弟內鬥,卻也讓他能夠在幾次三番的打擊之後沒有一蹶不振,反而越挫越勇,因為有了對手,所以他絕不能輕易認輸,因為有了對手,因為要保住他日後的世子甚至說句不好聽的話日後太子之位,他隻能咬緊牙關,堅持到底。
雖然他現在也清楚,想讓父親理自己為世子的可能性已經從八成變成了四成,但是袁尚想順利繼位,也不會那麽順利,而且他能因為幾仗的失利由八成變成四成,那麽也就是說他表現的足夠好的話,同樣也有可能由四成變成八成,最後再一次力壓老三,奪取世子之位,這一點他心裏非常有數。
給文醜這封信寫了很久,一直到日落朝食十分,也不過就寫了一半,可以說袁譚這份信是真的用心了,每一個字都要斟酌再三,每一段話的用詞都是反複再三寫出來的結果,將帛紙收起揣入懷中,返回了內宅,吃過夜食之後,又繼續在中堂寫信,一直到臨近子時,這才算是完成。
次日一早,袁譚起身之後就派人將府中的屬官如主簿、別駕等十多人全部招到了議事廳,他們昨天就知曉今日刺史袁譚要議事,甚至連什麽事都跟主簿打聽的一清二楚,此刻相約而來,陸續落座。
在袁譚的左右兩邊分別為別駕與主簿,二人可以說是他的左膀右臂,不僅能幹而且也深得他的信任,如今袁譚有任何事都會與二人商議,至於其他人包括治中在內,更像是擺設,袁譚也不會谘詢他們什麽,他們的責任就是負責處理一些公務罷了。
“想必今天的議題諸位也都清楚了吧,都來說說你們的看法,希望極為能夠有有好消息給我。”
幾人全都全都笑了起來:“我們都聽說了,都一致覺得主公的分析非常正確,都完全支持主公直接傳書回冀州,至於給文醜傳信,其實意義已經不大了,而且如果讓文醜要是察覺到了,那主公在大將軍麵前出風頭的可能性或許就要被文醜搶了。”
“哈哈。”袁譚笑了起來,本來想谘詢他們的意見的,沒想到他們卻已經開始擔心會被文醜察覺到意圖,得意洋洋道:“好,既然各位都如此覺得,那麽主簿就準備傳書吧,把我昨日說的完完整整傳回冀州。”
“諾!”
內容隻有一個,就是兄弟不管到了任何時候,絕不能有兄弟鬩牆的事情發生。
兄弟鬩與牆,這句話特別顯眼,甚至當時所看到內容,今天想想,也就隻要這句話能夠讓他記住,父親的大度以及他對他們兄弟之間的期許令袁譚終於明白了父親的深意,隻是他是絕對不會輕易讓出世子的位置,放棄對世子之位的競爭。
當年父親從雒陽遠逃渤海,其他的兩個兄弟都還小,隻有他跟著父親身邊,這之後因為袁術的原因,家人遭到了驅趕,族產更被充公,甚至連每年的祭祖大典都再也沒有機會回到汝南,這樣的情況,他是絕對不允許再次發生,而現在父親已經奠定了他在袁家的地位,沒有人能夠再去撼動他,甚至現在區區袁家已經再難入父親之眼,所以日後他與兄弟們所爭奪的可不隻是袁家家主的位置,而是天下。
那個位置就如同袁家家主之位一樣,隻能有一個人,而這個人必須是他,他不希望自己的兒孫有朝一日同樣被驅逐出鄴城,這情況一定不會發生,而今天主簿的那番話可以說讓他吃了一粒定心丸,現在上上下下對他的支持,讓他底氣十足。
鄴城內部有沮授、荀湛這樣的謀主為他奔走,他還有什麽可擔心的,而且沮授和荀湛這樣的謀主,其才能他是知曉的,有他們在,父親絕對不會不考慮他們的態度,但是在大將軍府以及漢庭一路摸爬滾打的袁紹對這類事情太了解了。
當年的大將軍府,有多少人是因為劉辨是長子的身份才支持史侯?又有多少人是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這一切他看得太清楚了,當時或許他不會想到有一天自己會遇到相同的情況,會與靈帝有類似的苦惱,因此既然見過了之前他們扶立史侯的齷蹉,所以當世家們再一次以立嫡長子這所謂的傳統來要求他的一刻,他才會感到害怕。
當他的身份標簽是世家的時候,他做這一切都心安理得,這本來就是正常不過的爭取利益,但是當身份地位發生改變之後,就不同了,甚至他還感受到了世家的威脅,而這幾乎靈帝當時的情況一模一樣。
靈帝更喜歡董侯,情況與他喜歡三子袁尚一模一樣,但因為世家的原因,而堅持不立嫡長子,也一樣。
主簿為袁譚分析的是很到位,但是有些話他卻知道自己是該說還是不該說,就好像後麵這番世家的影響力大,但是主公對世家的態度卻已經發生轉變的話卻絕對不能說,不然這會讓袁譚失去雄心,畢竟這是一場長期的較量,世家的支持有不利的一麵,但是卻不能否認他積極的一麵,甚至袁尚為了能得到世家更多的支持,都有些不擇手段了,所以有世家支持並不可怕,關鍵還是看自己的能力和實力,如果真到了無比強大的地步,那麽大將軍就一定不敢輕視,最後繼位世子的也就一定會是公子袁譚。
而下一步,說白了就是壽春之戰,雖然壽春之戰已經無法改變,雖然袁術必敗無疑,但是壽春之戰之後呢,下一步冀州的方向會是哪裏,重心有沒有變化這才是關鍵,而如果能夠知曉大將軍的意圖,那就更好了,當然這類消息一定不能從鄴城獲知,不然沒有任何意義,反而還會讓大將軍覺得身邊到處都是刺史的眼線,所以猜透大將軍,非常困難,但是下一步的計劃一旦猜透,那效果會十分有用,那時隻要上表,就一定會讓大將軍覺得父子之間心有靈犀,多出彩啊。
“那你說,接下來父親會做出什麽樣的部署呢?”袁譚詢問主簿道。
“兩種可能性,一是徹底將劉瀾剿滅,二是穩住徐州,圖謀中原。”主簿眯著眼說道。
袁譚點了點頭,笑道:“父親做出這兩種選擇的可能非常大,不過我所知曉的情況卻是父親對曹操攻打河內非常生氣,甚至已經開始謀劃進攻中原的事情了,從這些情報來看,接下來父親十有八九會出兵中原,攻打兗州和豫州。”
“這些消息卑職也聽說了,但是卑職覺得可能性並不大,首先現在劉瀾的殘餘實力就在廣陵,而且還有一部分在壽春,反觀我軍主力則在徐州休整數月,正是兵強馬壯之時,如果這時候出兵,我覺得也一定是出兵廣陵,擊敗劉瀾最好,就算是將其打過長江也不錯,那個時候最少劉瀾將無力再圖徐州,隻能向吳郡、會稽發展,我們則可以安心攻打曹操。所以這是卑職心裏認為的最好結果,反之如果我們這時候選擇與曹操反目,那麽曹操在走投無路之時,隻能繼續與劉瀾聯手下去,我們的勝算又能有多大呢?可如果攻打廣陵的話,不管曹操的反應如何,是出兵還是不出兵,對我們來說都是非常有利的,所以卑職覺得拿下廣陵乃是首先,而大將軍的選擇勢必也會更傾向高覽。”
袁譚沉思片刻道:“你說得很有道理,不過父親的心思哪是這麽容易就被猜到的,如你所言,攻打廣陵確實是不錯的選擇,甚至可以說是全天下人都清楚的選擇,既然人人都知曉這是對冀州最有利的選擇,那麽劉瀾自然也會清楚,那我問你,我們攻打廣陵之時,劉瀾會沒有防備嗎?一定會,以劉瀾的實力,文醜真的能獨自戰勝劉瀾?我看未必,而父親心中也明白,這件事會非常困難,用兵之道,虛則實之,實則虛之,聲東而擊西,若是我,當天下人,尤其是我們的對手都知道我們要打廣陵而開始嚴防死守的時候,那絕對不能真的這樣做,做了就一定不會討到好處,就算勝也一定是慘勝,那麽當我們與劉瀾兩敗俱傷之後,坐收漁利的隻會也隻能是曹操。
換言之,如果當全天下人都覺得我們要打廣陵,可我們偏偏出其不意,殺了曹操一個措手不及之時,那又會是一個什麽情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消滅曹操,不給劉瀾和曹操任何反應的時間,等劉瀾反應過來之後,我們已經奪下了兗州和豫州,他就是想助曹操一臂之力也已為時已晚,那個時候,我們在與劉瀾爭奪廣陵,底氣就更足了,就算一直與他們耗著拖著,最後也一定能夠將劉瀾耗死拖垮,你說是你的想法對冀州更為有利呢,還是我說的這些對冀州更為有利呢?”袁譚頗為自信的說道。
“自然是刺殺深謀遠慮,卑職不及也。”主簿說這句話有沒有恭維的意思在裏邊,肯定有,但更多的還是由衷的佩服,因為他仔細想了想,如果一切都能夠按照刺史所設想的一切發展的話,那攻打中原顯然才是最佳的選擇。
“這件事非同小可,既然你說必須要與父親一致,那首先我們就不能盲目,必須要慎重考慮,最好我們內部先確定,然後再和文醜那邊通通氣,看看他的態度,如果一致,我們就立即傳書回去,如果不一致,我們就聽聽文醜有何高見。”
“卑職自愧不如。”
“好了,今天就這樣吧,我有些累了,你也就退下吧。”
“諾,卑職這就告退了。”
“嗯,別忘了明天把所有人都招過來,商議下這件事,看看他們的態度如何。“
主簿施了一禮之後便退了下去,書房裏隻剩下袁譚自己一人,坐在矮幾前,一直望著主簿匆匆離開關上了房門才又坐了下來,他並沒有從側門返回內宅休息,而是直接寫信給文醜,與其明天聽完帳下的態度再給文醜寫這封試探他看法的書信,不如今天就提前寫好,至於先送不送到徐州並不重要,哪怕明日聽完他們的反應之後再傳也行,所以今天提前寫好,省得明天時間太過匆忙,而現在留給他的時間你就太多了,他可以有更多的時間來進行潤色,甚至來推敲每一字的合理。
其實這封信會有多大的作用他並不清楚,可因為他對文醜的了解,所以非常清楚他的態度,以他的脾氣,沒有消滅劉瀾那是肯定不會甘心的,而且還有更為要命的一件事就是顏良之死,他比任何人都想要為他報仇,是以如果問他該如何選擇的話,十有八九,文醜會選擇出兵廣陵,而不去考慮其他,更不要說什麽全局了。
所以他要知曉的或者說要試探出來的消息是文醜的態度,但關鍵還是他是不是力主出兵廣陵,如果他力主出兵廣陵的話,那麽他有八成把握,自己的建議會被父親采納,反之如果文醜也建議出兵中原攻占豫州和兗州的話,那麽這件事情父親出兵兗州的可能就就幾乎是百分百了,那麽他傳書回去也就沒有什麽顧慮了,可是這功勞嘛,也就沒有他的什麽關係了,最多也就是拉近些父子關係,或者讓父親對自己刮目相看?
因為青州的幾次失敗,父親對他失望至極,甚至他一直都覺得正因為青州的連番失利,才讓有了父親另立老三的念頭,但因為這個念頭,因為突然冒出的這個對手,雖然會讓他們兄弟內鬥,卻也讓他能夠在幾次三番的打擊之後沒有一蹶不振,反而越挫越勇,因為有了對手,所以他絕不能輕易認輸,因為有了對手,因為要保住他日後的世子甚至說句不好聽的話日後太子之位,他隻能咬緊牙關,堅持到底。
雖然他現在也清楚,想讓父親理自己為世子的可能性已經從八成變成了四成,但是袁尚想順利繼位,也不會那麽順利,而且他能因為幾仗的失利由八成變成四成,那麽也就是說他表現的足夠好的話,同樣也有可能由四成變成八成,最後再一次力壓老三,奪取世子之位,這一點他心裏非常有數。
給文醜這封信寫了很久,一直到日落朝食十分,也不過就寫了一半,可以說袁譚這份信是真的用心了,每一個字都要斟酌再三,每一段話的用詞都是反複再三寫出來的結果,將帛紙收起揣入懷中,返回了內宅,吃過夜食之後,又繼續在中堂寫信,一直到臨近子時,這才算是完成。
次日一早,袁譚起身之後就派人將府中的屬官如主簿、別駕等十多人全部招到了議事廳,他們昨天就知曉今日刺史袁譚要議事,甚至連什麽事都跟主簿打聽的一清二楚,此刻相約而來,陸續落座。
在袁譚的左右兩邊分別為別駕與主簿,二人可以說是他的左膀右臂,不僅能幹而且也深得他的信任,如今袁譚有任何事都會與二人商議,至於其他人包括治中在內,更像是擺設,袁譚也不會谘詢他們什麽,他們的責任就是負責處理一些公務罷了。
“想必今天的議題諸位也都清楚了吧,都來說說你們的看法,希望極為能夠有有好消息給我。”
幾人全都全都笑了起來:“我們都聽說了,都一致覺得主公的分析非常正確,都完全支持主公直接傳書回冀州,至於給文醜傳信,其實意義已經不大了,而且如果讓文醜要是察覺到了,那主公在大將軍麵前出風頭的可能性或許就要被文醜搶了。”
“哈哈。”袁譚笑了起來,本來想谘詢他們的意見的,沒想到他們卻已經開始擔心會被文醜察覺到意圖,得意洋洋道:“好,既然各位都如此覺得,那麽主簿就準備傳書吧,把我昨日說的完完整整傳回冀州。”
“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