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軍連續兩日沒有來攻城,這樣的消息可以說是非常振奮人心了,如果第一日沒有來攻城,或許還可以猜測他們是不是有其他的意圖,但連續兩日沒有來攻城,那就說明他們很可能已經放棄甚至是打算撤兵了。
廬江上下全都處在喜悅的氛圍之中,接下來的幾日或許就會決定這場戰爭的走向,但與無比激動的士兵們比起來,劉勳和紀靈則要冷靜的多,因為他們非常明白,這段時間裏,徐州軍一直在挖掘地道,說他們就這樣無功而返要離開,絕不可能,最少也要等到地道功虧一簣之後,不然豈不是前功盡棄,說不通,所以二人一致認為,這件事有古怪,而古怪極有可能是因為地道可能馬上就要挖通了。
二人不僅沒有任何的高翔舉動,反而讓探查地道的士兵日夜緊盯著,隻要翁口一旦傳來異常,第一時間進行破壞,其實他們的已經進行了挖掘,現在就是要確定具體方位,到時候水火夾攻,讓他們功虧一簣!
~~~~~~~~~~~
廬江一戰,是徹徹底底給張頜幾人上了一出哀兵必勝的戲碼,在全方位實力不敵的環境下,他們堅持了下來,而當他們打算利用地道的一刻,地道被全部發現,功虧一簣,這迫使張頜、張遼以及太史慈三人做出了強攻的決定,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廬江城必須攻下。
這可不僅僅是太史慈立下軍令狀這般簡單,對於三人來說,以及上升到了榮譽之戰,如果這一仗他們拿不下來,對於他們來說,也就沒有什麽未來可言了,三人的決定從來沒有像今日這樣目標一致過,這是頭一次,但絕對不會是第一次,也許他們需要感謝紀靈和劉勳,如果不是因為外部的矛盾,他們三人或許永遠也不會團結。
正是因為有著共同的目標,讓他們三個性格迥異不同的人能夠真正攜手,在之前他們其實就做過這樣的探討,如果地道也失敗了,就隻要強攻,而如今地道失敗了,不僅失敗還損失了不少人,這讓他們前功盡棄,當務之急,他們已經沒有其他選擇了。
“無論如何都必須攻破廬江!”太史慈是他們三人之中心情最為急切的那個,一躍而起,立即就打算出兵:“這一仗我部位先鋒,若戰到最後一人還未攻下廬江,那麽就有勞兩位將軍了。”
張頜和張遼對視了一眼,意思非常的冒險,他們兩個這麽可能讓他幹出這麽魯莽的事情呢,張頜示意著太史慈先坐下來,而張遼更是親自走到他身邊,把他按在了跪墊之上,這件事關係著你我三人的命運,千萬不能急,這個時候如果連我們自己都亂了方寸,那你們說還有誰能幫得了我們?
太史慈落座之後,悵然若失,道:“廬江城,說白了不過中縣,他的城牆是高是厚,可再高再厚還能比得了徐州比得了沛縣?我們現在這足足五萬人馬,早就應該直接攻城了,耽誤了這麽久的時間,士氣耗盡了不說,計劃一個個全都功虧一簣,窩囊!你說,這事傳回去,讓他們怎麽看咱仨,丟人啊,所以我現在的態度就一個,不管付出多大的傷亡代價,也必須要拿下廬江,何況我還立下了軍令狀!不是攻下廬江,就是我死在廬江城下,這事沒有什麽可商量的餘地了。”
太史慈沒有什麽餘地給他二人選擇,而現在也確實沒有什麽可轉圜的餘地了,除了強攻,還能商議出什麽狗屁的好辦法來,商議不出來了,要能商議出來,早他娘的商議出辦法了,還用等到現在,所以說啊太史慈也懶得在多說什麽了,直接把自己的態度表明,不管你們願不願意,他反正是就一個念頭,那就是強攻廬江,當然假如二人真的能想出什麽好的辦法則另當別論。
二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都鴉雀無聲了,最後張遼站了起來,朝張頜說道:“子義將軍已經表態了,那我也表個態吧,這一仗要麽拿下廬江,要麽就死在廬江,我的態度也和子義將軍一樣,與其窩囊回去丟人現眼,倒不如在此做個決斷,也好回去被人看笑話,丟不起這個人!”
“我也要臉,現在你們就是不說,回去之後我也能想到主公的臉色是什麽樣子的,不提主公,就是那些將軍府裏的大小官吏,不用親眼瞧我都能想到他們會是個什麽樣子的反應,冷嘲熱諷肯定免不了,所以強攻是一定的,我跟你們,我們這次就算要回去,也是風風光光的拿下壽春凱旋而回,就這樣回去,丟人!”
張頜說完,站起了身,道:“既然我們三人的意見統一了,那就來說說攻城的具體情況吧,首先子義說的不可取,這麽能讓你的部隊一直上呢,我看啊還是按照之前攻城那樣,一人輪一天,不管誰的部隊攻下廬江,功勞都是我們三人的!”
“好,就依俊義之計進行。”他們三人互相看了一眼,然後站起了神,比起之前那些時日的佯攻,這一次可是要動真格的了,而在剛才他們之間的眼神交流已經足以保證了他們這一次的絕對默契,因為從對方的兗州,他們都看到了對方的的決心,在軍中,如果一件事一個人做決定,就算去不得什麽好的結果,但也不會落一個太差的結果,甚至是兩個人,隻要能商量的來,那也一般不會出現什麽問題,但三個人就不同了,很多時候各懷心思,這是最危險的情況,往往因為各自都有小九九小算盤而導致前功盡棄。
但是在這件事情上,他們桑耳卻取得了一致,這難得嗎,這自然很難得,但意外嗎,卻一點也不意外,因為這一切都在劉瀾的預計之中,他的施壓正是讓他們三人能夠齊心協力的關鍵,如果沒有這麽大的壓力,就不會有這麽強烈的動力,如果沒有這麽強烈的動力,桑耳的目標就不會一致,拿下廬江,也就非常困難了。
這件事我們也就商議到這裏吧,雖然沒有十足的把握,但信心還是滿足的,畢竟廬江守軍不過就兩萬人,這些時日的消耗,沒死五千也得死三千人吧,這樣的一個兵力,他們真要搏命的話,拿下廬江的概率還是蠻大的。
當然了,張頜其實還有一個最後的辦法,他們三人的部隊,說白了都是被打亂再次整編的,如果到時候還拿不下廬江,那麽就隻要一個辦法了,暫時先把部隊再重新調回來,用原來的人馬,對此張頜的信心是非常強的,比起並州軍和秣陵軍,他的部隊更為精銳,戰鬥力更強,那個時候由他們攻城,奪下壽春的概率可能才是最大的。
當然,如果不到萬不得已的之時,他是不會提出這個建議的,但是這絕對是最後的嚐試,如果連這個計劃都失敗了,那張頜也就徹底沒了辦法了,當然他最希望的還是不要出現這樣的情況,最好他們直接就把廬江給打下來。
“不過這一次攻城,我們都不能太衝動,經過這幾日大家其實也都看得出來,城內的那兩人可以說是老謀深算了,如果不是他,廬江肯定早就被攻破了,所以啊這件事我們要攻城,也一定要商議好了,決不能草率,而且我們之前攻城是佯攻,就隻是攻打廬江一名城樓,真要強攻的話,這樣隻攻打一麵是不行的,必須要三麵攻城,哪怕其他兩麵是佯攻,隻有這樣才能夠徹底保證能夠攻下廬江,不然他們隻要全力防守一座城樓,那就太輕鬆容易了。“
本來都已經商議完了,就等著第二日強攻廬江了,甚至太史慈都打算轉身離開,可是這個時候張遼突然又開口叮囑了起來,他的話雖然牢騷了一些,但卻非常的關鍵,圍三闕一,也隻有這樣才能徹底保證攻下廬江。”
本來打算要離開的太史慈又坐了下來:“文遠說的不錯,這打仗嗎,不就是我們想辦法讓敵人不痛快,敵人想辦法讓我們不舒服,最後再拚盡全力,砍誰笑到最後。不過雖然戰場向來都是九死一生,可如何能成為一生,才是關鍵,文遠剛才說的雖然不是完全之策,甚至還是大家都明白的,但他的提醒最少可以在明天攻城的時候讓廬江城的守軍不痛快,隻要他們敢分兵,那我們正麵進攻的部隊壓力就會下,攻下廬江的可能性就會大增。”
有些事情,需要總結,但是這一次廬江之戰,需要總結的地方太多,首先在攻城的時候,雖然看起來是圍三闕一,三麵包圍著廬江,但真正攻城的時候卻隻攻打一路,這一點他也明白,那是因為張頜與張遼最初部隊兵力不足所致,不可能做到三麵同時進攻,所以隻能采取強攻一路的辦法。
這一點在太史慈看來其實是最為關鍵的,但是因為某些不可抗因素在,對於明知道打不下的城市非但無法選擇放棄繞道離開反而還必須留在此處進行圍城,雖然看起來廬江成了甕中之鱉,但他們卻對廬江束手無措。
當然還有一點就是低估了壽春軍的戰鬥力,這一點其實連太史慈都要包含在內的,對付曾經的手下敗將,他們三個人的想法其實都是一樣的,那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情,可是真正交手之後才發覺,壽春軍在守城之時,依托城牆是非常有戰鬥力的,這個時候可以說他們之間的差距是極其微弱的,有這個結果,也理所應當。
接下來三人又細說了一會兒,太史慈和張遼這才離開,而當太史慈進入自己的的軍帳時,張北已經等候多時了,問道:“如何,他們什麽態度?“
太史慈進賬的一刻,並沒有任何表情,張北一瞬間很難通過他的臉色就看出他此刻的心情,更不要說剛才大帳內的情況了,也正因為這樣,所以他的內心變得更焦急了,迫切的想要知曉剛才他們的議事結果如何。
“我們取得了一致,目標也一致,不拿下廬江誓不罷兵,對張遼我不太了解,跟他沒打過什麽交道,但是通過這些日子的接觸和議事時他的冷靜,可以看得出他的頭腦非常的清楚,是個用腦用兵的人,而張頜則不同了,這半年多來我們先是在吳郡鬧得矛盾重重,現在又到了壽春,你說著是不是就是主公所謂不是冤家不聚頭?”
太史慈說著說著,也不知道想起了什麽,突然噗嗤一聲笑了起來,嚴肅的麵上變得和緩了許多,張北則跟著他笑說道:“或許是吧,或許是兄弟越打越親呢也說不定呢?“有些時候還真是說不清,兩個互相看不順眼的人,也許最後會變成最交好的朋友,但也有可能會打死不相往來,但現在連太史慈也越來越覺得張北這個說法靠譜。
“是啊,張頜這個人,別看他粗魯些,可是他這個人的心思卻比較重,說實話碰上這樣的人,我不僅不喜歡而且還非常的討厭,可現在看起來,好像張頜也不是那麽招人恨。“
“末將早就說了,張頜這個人啊,還是很好相處的,最少要比關將軍好相處吧?”張北這話意味深長,畢竟論起難相處,又有誰能比的上關羽呢,可偏生太史慈和關羽之間惺惺相惜,就私交這一點甚至連張頜都比之不了。
連關羽都能處的融僑,更何況是張頜呢,所以他一直認為他二人隻要能把話說清楚了,把誤會說明白了,一切的誤會都會迎刃而解,但可惜在吳郡的時候沒有這樣的機會,到秣陵的時候同樣也沒這個可能,結果沒想到來了廬江,反而讓兩人有所和緩。
真是意外。
“不要在說他了,我們還是相信明天的攻城吧,明天可是我們打頭一陣,就算拿不下廬江,也一定要打出氣勢。”
廬江上下全都處在喜悅的氛圍之中,接下來的幾日或許就會決定這場戰爭的走向,但與無比激動的士兵們比起來,劉勳和紀靈則要冷靜的多,因為他們非常明白,這段時間裏,徐州軍一直在挖掘地道,說他們就這樣無功而返要離開,絕不可能,最少也要等到地道功虧一簣之後,不然豈不是前功盡棄,說不通,所以二人一致認為,這件事有古怪,而古怪極有可能是因為地道可能馬上就要挖通了。
二人不僅沒有任何的高翔舉動,反而讓探查地道的士兵日夜緊盯著,隻要翁口一旦傳來異常,第一時間進行破壞,其實他們的已經進行了挖掘,現在就是要確定具體方位,到時候水火夾攻,讓他們功虧一簣!
~~~~~~~~~~~
廬江一戰,是徹徹底底給張頜幾人上了一出哀兵必勝的戲碼,在全方位實力不敵的環境下,他們堅持了下來,而當他們打算利用地道的一刻,地道被全部發現,功虧一簣,這迫使張頜、張遼以及太史慈三人做出了強攻的決定,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廬江城必須攻下。
這可不僅僅是太史慈立下軍令狀這般簡單,對於三人來說,以及上升到了榮譽之戰,如果這一仗他們拿不下來,對於他們來說,也就沒有什麽未來可言了,三人的決定從來沒有像今日這樣目標一致過,這是頭一次,但絕對不會是第一次,也許他們需要感謝紀靈和劉勳,如果不是因為外部的矛盾,他們三人或許永遠也不會團結。
正是因為有著共同的目標,讓他們三個性格迥異不同的人能夠真正攜手,在之前他們其實就做過這樣的探討,如果地道也失敗了,就隻要強攻,而如今地道失敗了,不僅失敗還損失了不少人,這讓他們前功盡棄,當務之急,他們已經沒有其他選擇了。
“無論如何都必須攻破廬江!”太史慈是他們三人之中心情最為急切的那個,一躍而起,立即就打算出兵:“這一仗我部位先鋒,若戰到最後一人還未攻下廬江,那麽就有勞兩位將軍了。”
張頜和張遼對視了一眼,意思非常的冒險,他們兩個這麽可能讓他幹出這麽魯莽的事情呢,張頜示意著太史慈先坐下來,而張遼更是親自走到他身邊,把他按在了跪墊之上,這件事關係著你我三人的命運,千萬不能急,這個時候如果連我們自己都亂了方寸,那你們說還有誰能幫得了我們?
太史慈落座之後,悵然若失,道:“廬江城,說白了不過中縣,他的城牆是高是厚,可再高再厚還能比得了徐州比得了沛縣?我們現在這足足五萬人馬,早就應該直接攻城了,耽誤了這麽久的時間,士氣耗盡了不說,計劃一個個全都功虧一簣,窩囊!你說,這事傳回去,讓他們怎麽看咱仨,丟人啊,所以我現在的態度就一個,不管付出多大的傷亡代價,也必須要拿下廬江,何況我還立下了軍令狀!不是攻下廬江,就是我死在廬江城下,這事沒有什麽可商量的餘地了。”
太史慈沒有什麽餘地給他二人選擇,而現在也確實沒有什麽可轉圜的餘地了,除了強攻,還能商議出什麽狗屁的好辦法來,商議不出來了,要能商議出來,早他娘的商議出辦法了,還用等到現在,所以說啊太史慈也懶得在多說什麽了,直接把自己的態度表明,不管你們願不願意,他反正是就一個念頭,那就是強攻廬江,當然假如二人真的能想出什麽好的辦法則另當別論。
二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都鴉雀無聲了,最後張遼站了起來,朝張頜說道:“子義將軍已經表態了,那我也表個態吧,這一仗要麽拿下廬江,要麽就死在廬江,我的態度也和子義將軍一樣,與其窩囊回去丟人現眼,倒不如在此做個決斷,也好回去被人看笑話,丟不起這個人!”
“我也要臉,現在你們就是不說,回去之後我也能想到主公的臉色是什麽樣子的,不提主公,就是那些將軍府裏的大小官吏,不用親眼瞧我都能想到他們會是個什麽樣子的反應,冷嘲熱諷肯定免不了,所以強攻是一定的,我跟你們,我們這次就算要回去,也是風風光光的拿下壽春凱旋而回,就這樣回去,丟人!”
張頜說完,站起了身,道:“既然我們三人的意見統一了,那就來說說攻城的具體情況吧,首先子義說的不可取,這麽能讓你的部隊一直上呢,我看啊還是按照之前攻城那樣,一人輪一天,不管誰的部隊攻下廬江,功勞都是我們三人的!”
“好,就依俊義之計進行。”他們三人互相看了一眼,然後站起了神,比起之前那些時日的佯攻,這一次可是要動真格的了,而在剛才他們之間的眼神交流已經足以保證了他們這一次的絕對默契,因為從對方的兗州,他們都看到了對方的的決心,在軍中,如果一件事一個人做決定,就算去不得什麽好的結果,但也不會落一個太差的結果,甚至是兩個人,隻要能商量的來,那也一般不會出現什麽問題,但三個人就不同了,很多時候各懷心思,這是最危險的情況,往往因為各自都有小九九小算盤而導致前功盡棄。
但是在這件事情上,他們桑耳卻取得了一致,這難得嗎,這自然很難得,但意外嗎,卻一點也不意外,因為這一切都在劉瀾的預計之中,他的施壓正是讓他們三人能夠齊心協力的關鍵,如果沒有這麽大的壓力,就不會有這麽強烈的動力,如果沒有這麽強烈的動力,桑耳的目標就不會一致,拿下廬江,也就非常困難了。
這件事我們也就商議到這裏吧,雖然沒有十足的把握,但信心還是滿足的,畢竟廬江守軍不過就兩萬人,這些時日的消耗,沒死五千也得死三千人吧,這樣的一個兵力,他們真要搏命的話,拿下廬江的概率還是蠻大的。
當然了,張頜其實還有一個最後的辦法,他們三人的部隊,說白了都是被打亂再次整編的,如果到時候還拿不下廬江,那麽就隻要一個辦法了,暫時先把部隊再重新調回來,用原來的人馬,對此張頜的信心是非常強的,比起並州軍和秣陵軍,他的部隊更為精銳,戰鬥力更強,那個時候由他們攻城,奪下壽春的概率可能才是最大的。
當然,如果不到萬不得已的之時,他是不會提出這個建議的,但是這絕對是最後的嚐試,如果連這個計劃都失敗了,那張頜也就徹底沒了辦法了,當然他最希望的還是不要出現這樣的情況,最好他們直接就把廬江給打下來。
“不過這一次攻城,我們都不能太衝動,經過這幾日大家其實也都看得出來,城內的那兩人可以說是老謀深算了,如果不是他,廬江肯定早就被攻破了,所以啊這件事我們要攻城,也一定要商議好了,決不能草率,而且我們之前攻城是佯攻,就隻是攻打廬江一名城樓,真要強攻的話,這樣隻攻打一麵是不行的,必須要三麵攻城,哪怕其他兩麵是佯攻,隻有這樣才能夠徹底保證能夠攻下廬江,不然他們隻要全力防守一座城樓,那就太輕鬆容易了。“
本來都已經商議完了,就等著第二日強攻廬江了,甚至太史慈都打算轉身離開,可是這個時候張遼突然又開口叮囑了起來,他的話雖然牢騷了一些,但卻非常的關鍵,圍三闕一,也隻有這樣才能徹底保證攻下廬江。”
本來打算要離開的太史慈又坐了下來:“文遠說的不錯,這打仗嗎,不就是我們想辦法讓敵人不痛快,敵人想辦法讓我們不舒服,最後再拚盡全力,砍誰笑到最後。不過雖然戰場向來都是九死一生,可如何能成為一生,才是關鍵,文遠剛才說的雖然不是完全之策,甚至還是大家都明白的,但他的提醒最少可以在明天攻城的時候讓廬江城的守軍不痛快,隻要他們敢分兵,那我們正麵進攻的部隊壓力就會下,攻下廬江的可能性就會大增。”
有些事情,需要總結,但是這一次廬江之戰,需要總結的地方太多,首先在攻城的時候,雖然看起來是圍三闕一,三麵包圍著廬江,但真正攻城的時候卻隻攻打一路,這一點他也明白,那是因為張頜與張遼最初部隊兵力不足所致,不可能做到三麵同時進攻,所以隻能采取強攻一路的辦法。
這一點在太史慈看來其實是最為關鍵的,但是因為某些不可抗因素在,對於明知道打不下的城市非但無法選擇放棄繞道離開反而還必須留在此處進行圍城,雖然看起來廬江成了甕中之鱉,但他們卻對廬江束手無措。
當然還有一點就是低估了壽春軍的戰鬥力,這一點其實連太史慈都要包含在內的,對付曾經的手下敗將,他們三個人的想法其實都是一樣的,那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情,可是真正交手之後才發覺,壽春軍在守城之時,依托城牆是非常有戰鬥力的,這個時候可以說他們之間的差距是極其微弱的,有這個結果,也理所應當。
接下來三人又細說了一會兒,太史慈和張遼這才離開,而當太史慈進入自己的的軍帳時,張北已經等候多時了,問道:“如何,他們什麽態度?“
太史慈進賬的一刻,並沒有任何表情,張北一瞬間很難通過他的臉色就看出他此刻的心情,更不要說剛才大帳內的情況了,也正因為這樣,所以他的內心變得更焦急了,迫切的想要知曉剛才他們的議事結果如何。
“我們取得了一致,目標也一致,不拿下廬江誓不罷兵,對張遼我不太了解,跟他沒打過什麽交道,但是通過這些日子的接觸和議事時他的冷靜,可以看得出他的頭腦非常的清楚,是個用腦用兵的人,而張頜則不同了,這半年多來我們先是在吳郡鬧得矛盾重重,現在又到了壽春,你說著是不是就是主公所謂不是冤家不聚頭?”
太史慈說著說著,也不知道想起了什麽,突然噗嗤一聲笑了起來,嚴肅的麵上變得和緩了許多,張北則跟著他笑說道:“或許是吧,或許是兄弟越打越親呢也說不定呢?“有些時候還真是說不清,兩個互相看不順眼的人,也許最後會變成最交好的朋友,但也有可能會打死不相往來,但現在連太史慈也越來越覺得張北這個說法靠譜。
“是啊,張頜這個人,別看他粗魯些,可是他這個人的心思卻比較重,說實話碰上這樣的人,我不僅不喜歡而且還非常的討厭,可現在看起來,好像張頜也不是那麽招人恨。“
“末將早就說了,張頜這個人啊,還是很好相處的,最少要比關將軍好相處吧?”張北這話意味深長,畢竟論起難相處,又有誰能比的上關羽呢,可偏生太史慈和關羽之間惺惺相惜,就私交這一點甚至連張頜都比之不了。
連關羽都能處的融僑,更何況是張頜呢,所以他一直認為他二人隻要能把話說清楚了,把誤會說明白了,一切的誤會都會迎刃而解,但可惜在吳郡的時候沒有這樣的機會,到秣陵的時候同樣也沒這個可能,結果沒想到來了廬江,反而讓兩人有所和緩。
真是意外。
“不要在說他了,我們還是相信明天的攻城吧,明天可是我們打頭一陣,就算拿不下廬江,也一定要打出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