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軍退去了,一天的激戰就這樣過去,劉勳和紀靈眺望著徐州軍大營,喧囂的如他菜市場,從這一點就能夠看得出來,他們此時是有多麽的興奮,雖然廬江城還沒有攻下,但他們的輕鬆卻說明了徐州每一名士兵對此戰的前景都是非常看好的,或許讓他們能有這樣的表現,甚至可以猜測會不會是地道已經距離廬江城越來越近了?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麽他們會給徐州軍一個大驚喜,到時候徐州軍將會在抵達廬江之前,被煙嗆被水淹,一切都在他們的計劃之中,現在高興的徐州軍,用不了多久,會一個個哭著離開。
“看來劉太守信心十足啊。”紀靈突然稱呼劉勳的官職,這樣的表現隻是在說明他在這件事情上他是非常認真的,而劉勳也瞬間斂容,道:“對付徐州地道多虧了紀將軍,不然還真拿徐州軍沒有辦法,現在除了守住廬江城之外,我最期待的就是等他們快挖到廬江城時我們給他們的驚喜了。”
“放心吧,每日都都派人盯著大甕,隻要地下麵一有動靜,我們便水火齊攻,熏死他們,淹死他們。”
徐州軍的戰鬥力是很強,這一點他二人都清楚,如果是正麵作戰,還真就沒有多少勝算,可是現在守城對戰,好像就戰績來看,徐州軍還真沒多少光輝的成績,如果他們攻城也是行家裏手的話,或許壽春早在九江之戰時就已經易主了,何須等到現在,九江之戰的時候,隻要把張勳一擊敗,那壽春就是一馬平川,別說徐州數萬大軍壓境了,就算是一支千餘人的偏師,也能所向披靡,但關羽不僅沒拿下張勳,最後還被拖住,如果不是他金蟬脫殼,或許第三次徐州之戰劉瀾早敗了,而當今的天下格局可能也會因此而被徹底改變。
也正是因為這一戰,讓紀靈找到了對付徐州軍的辦法,雖然確實難度很大,畢竟守城戰都如此劣勢,看看包括劉勳在內所有人的表情,多麽的凝重就能知曉了,不輕鬆,也不知道當時張勳是如何擋住關羽的,想必也吃了不少苦頭,甚至紀靈還跟袁渙開玩笑說,對麵這也就是張頜和張遼二人,如果是關羽,可能廬江城早就被攻破了。
關羽此人,袁渙在雒陽時曾經有過一麵之緣,沒有交集,更不可能想到幾年之後,關羽的名聲會響徹天下,這在當時對於袁渙來說是根本不可能想到的,畢竟當時的劉瀾雖然名聲在外,可也不過是沾了月旦評的光,一個小衛青的雅號讓他名聲在外,試想連當時的劉瀾都是小人物一個,誰又能想到他身邊的那幾位會有今天這般的成績。
難以置信,當年在鳳來樓上遇到的劉瀾一行,誰能想到他們最後一個個全都名震天下呢?
不過能登上鳳來樓的,幾年間名震天下者還少嗎?
當然他袁渙除外,甚至他有時候都非常鬱悶的想,到底是鳳來樓成就了這些名將和大儒,還是這些大儒名將成就了鳳來樓,如果是鳳來樓成就了他們,那他袁渙為何到現在還隻是一文不名的幕僚?
如果是他們成就了鳳來樓,可這些人在還沒有什麽名氣的適合,鳳來樓就已經名聲在外了,或許這就是互相成就吧,他甚至在想,加入當年自己不是一心想著入大將軍府,而是下定決心去跟著劉瀾,或許自己現在也是天下聞名的謀主,所以這樣的情況,說白了都是互相成就。
似關羽,如果不是跟著劉瀾,可能他現在也不會有偌大的名頭,可如果不是因為關羽這些人跟著劉瀾,或許劉瀾也很難闖出今日的名聲,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世人都說劉瀾的命好,有那麽多的猛將追隨,可卻沒有一個人去想,為何這些猛將願意跟隨劉瀾。
因為劉瀾重用的大將,很少有成名前就跟著他的,反而都是跟了他之後成名,關羽如此,張飛徐晃都是如此,甚至是那趙雲,同樣也是加入劉瀾帳下之後才在冀州之戰一鳴驚人,所以袁渙這些年始終都相信,這些人能夠名震天下,說白了都是互相成就,而他從一開始就選錯了人。
但有些話他不可能說,也不方便說,說出來也會受到不少人的白眼,是金子到哪都會發光,就算是在黃巾賊,也湧現了不少能人,而這些人也不是在漢軍揚名的啊。
對此袁渙也懶得多說什麽,他現在更關心的說白了就是廬江,劉瀾這世上不少人都認為他就是一介莽夫,然而這世上很多人都選擇忽略了他的才華,或許這世上真的沒幾個人能與他比擬,而且觀其用兵,沒有把握的事情,根本就不會輕易冒險,今天他敢接連派軍前來,就是不顧一切的要拿下廬江,而他敢如此冒險,顯然是他認為廬江不會有任何威脅的情況發生。
沒有什麽人能夠威脅到徐州軍,這般情況下,最好的攻城法其實是圍城,可是劉瀾的將領張頜們沒有這樣做,而劉瀾也沒有這樣做,不然他真的不急也不擔心的話,又為什麽派了援救過來,所以劉瀾應該是很急才對,這一點他能瞞得過全天下所有人,但是瞞不過袁渙,因為二人有交集,有交情,雖然已經很多年沒有見麵,但是有些人的脾性是不會改變,隻是收斂與克製罷了,而他相信劉瀾到了今時今日,其實早已經過了要去收斂和克製的時候。
收斂和克製,在他看到,當一個人還處於萌芽階段,沒有足夠強大的實力來保證自己安全的時候,他必須要收斂鋒芒,可到了如今劉瀾這樣的地位時,其實已經不必去顧慮這些,因為放眼天下,也沒人會對他構成任何威脅,所以他無須在藏著掖著,隱瞞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
就這一點,他就可以確定劉瀾對廬江是勢在必得,甚至非常迫切,他要幹什麽,又想幹什麽,看不透也看不懂,如果其目標直指壽春,其實完全沒必要特意繞個圈子先南下廬江,沒有意義,因為廬江一旦陷落,打草驚蛇下袁術是很有可能直接齊壽春而逃的。
這結果如果他的目標最終指向壽春,那麽現在的決定是擠不明智的,可是廬江又為何會對劉瀾的如此看重呢?顯然對於他來說,對防禦長江並沒有多少了解,或者說在這個時代包括這個時代之前的很多他這樣的人,都沒有了解,畢竟在此之前,人們看重的是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哪裏的人口,哪裏的科技以及開發程度,都不是南方所能媲美,試問,現在冀州都能號稱天下第一州,可想而知南方與北方的差距有多大。
所以在這個時代似袁渙這樣的人不會專門去研究防禦長江,所以除非劉瀾告訴他,不然他永遠也不會知曉原因。
當時紀靈就非常奇怪,沒想到袁渙對劉瀾會如此了解,甚至他的內心都開始出現了些許變化,對他更是多留了一個心眼,但隨後當知曉了他與了的淵源之後,這才釋懷,原來二人是在潁川相識,但那已是許多年前的事情了,更何況作為袁軍同族,自然是值得信任的。
但也正因為袁渙,所以紀靈了解到了一些他從前所無法了解到的一些劉瀾的事情,畢竟當時的紀靈因為自身所處環境,對於劉瀾的情況是很難得到消息的,甚至劉勳也一樣,但袁渙就不一樣了,對他這位老友,每當有他的消息時,還會多方打探,所以他對劉瀾早年間的一些事情是十分熟稔的,說起來也是如數家珍。
袁渙以其自己的見解加上較為客觀的態度,把一個他認為的劉瀾該有的樣子介紹給了二人,而這般介紹,遠遠不是市井所能聽到,市井流傳的那些更多的是經過演義,什麽樣的傳聞都有,真真假假,很難分辨,可是袁渙口中就不一樣了,大多都是真實情況,當然有沒有加工,其實二人也無從知曉。
都說知己知彼,可其實他們從一開始就根本沒有對這位對手有過太多的了解,而現在就不一樣了,經過袁渙的介紹,他們對劉瀾算得上是有了深刻的了解。
對他的評價也變得客觀起來,而這樣一來,當袁渙再次提出自己的不解時,也引起了二人的疑慮,劉瀾的目的到底是什麽?
三個人都沉默了下來,思考著各種可能,突然劉勳站了起來,走到了議事廳一側的巨大地圖前,手掌直接按在了徐州的方向:“會不會是這裏!”
他並沒有多大把握,說完之後就看向了二人,但是他這樣的提示,瞬間就讓二人猛然醒悟過來,這個時候或許也沒有其他更好的解釋了,除了徐州的袁紹,劉瀾還能忌憚誰呢,現在就算是告訴他們劉瀾看重廬江是因為防禦長江,可能三人也不會相信,覺得劉瀾是在騙他們。
如果不是袁紹的存在,他根本就不必太過著急,他這麽多的部隊,現在完全可以把廬江圍個水泄不通,困他們個三五月半載,廬江的糧草就會告罄,那時候廬江不攻自破,這不必強攻更穩妥。
然而他們有圍城的實力,卻沒有圍城的時間,一旦袁紹有任何的舉動,徐州就會同時在兩個戰場之上作戰,別說他要麵對的一方是袁紹了,哪怕換成是黃巾賊,同時開辟兩條戰線作戰,誰都沒有必勝的把握。
“看來這才是劉瀾如此迫切與我軍決一死戰的關鍵原因啊。”劉勳從地圖前返回,在走到紀靈身邊時說道。
“雖然我們現在才猜到劉瀾的意圖,可我們的措施從一開始就是正確的,沒有與張頜決戰,反而是死守廬江,如果我們當時貿然出擊,現在的情況隻會更糟糕。”紀靈現在對守住廬江是充滿了期待的,甚至可以說在場的三人都信心十足,隻要把徐州的地道一破壞,單純的攻城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除非徐州軍還有其他後手,而此後手又是他們現在所不知曉的,但可能嗎,如果真有這樣的能耐,廬江早就被攻下了。
“現在這樣也好,他把我們困在了這裏,可是劉瀾排到壽春的部隊何嚐不是也被我們困在了廬江不敢輕舉妄動,曹操在平阿也一樣,那換個角度來說,天子不就是徹底的安全了?”劉勳笑著說道:“看來現在的局麵不僅不那麽糟糕,反而還很不錯,至於接下來,我們就等著時機成熟,抓住徐州軍鬆懈的機會,偷襲他們一次,徹底扭轉戰局了。”
“隻守不攻,絕無勝算,現在就是要等待時機,抓住時機,一擊致命,從而扭轉廬江戰局,雖然這會有一定的冒險,可是如果張赫門地道之法失敗,而廬江又攻不下來,一旦跟他們耗下去,最後倒黴的還是他們,所以啊在守城的時候尋找戰機,才是現在的重中之重。”
“就怕到時候我們一出城,就中了徐州軍的埋伏,”袁渙不無擔心的說道,當二人都開始有些盲目自信的時候,袁渙覺得是該敲打他們一下,最少也不能現在這樣樂觀,畢竟對手不同,這可不是什麽山賊土匪,這可是徐州軍。
“這道理不用你說,我也明白,既然我之前說是尋找戰機,那就是一定看到了機會才會冒險,而不是直接就去冒險,我可不會做出任何魯莽的舉動,讓我們現在大好的形式變成空。”劉勳沉聲說道,也算是對二人表了一個態度。
“打是肯定要打,但決定出兵最少也要我們三人之中兩人同意才行,不然確實有些冒險了。”紀靈眼觀鼻,鼻觀心,可是劉勳,且對他投去了一個意會的眼神,兩人決定,換個角度來說,隻要他二人覺得時機成熟,就可以出兵,完全可以甩開袁渙,當然如果他和紀靈有了分歧,那麽也可以由袁渙來決定二人最終做出哪一種選擇,所以他這個提議,確實不錯。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麽他們會給徐州軍一個大驚喜,到時候徐州軍將會在抵達廬江之前,被煙嗆被水淹,一切都在他們的計劃之中,現在高興的徐州軍,用不了多久,會一個個哭著離開。
“看來劉太守信心十足啊。”紀靈突然稱呼劉勳的官職,這樣的表現隻是在說明他在這件事情上他是非常認真的,而劉勳也瞬間斂容,道:“對付徐州地道多虧了紀將軍,不然還真拿徐州軍沒有辦法,現在除了守住廬江城之外,我最期待的就是等他們快挖到廬江城時我們給他們的驚喜了。”
“放心吧,每日都都派人盯著大甕,隻要地下麵一有動靜,我們便水火齊攻,熏死他們,淹死他們。”
徐州軍的戰鬥力是很強,這一點他二人都清楚,如果是正麵作戰,還真就沒有多少勝算,可是現在守城對戰,好像就戰績來看,徐州軍還真沒多少光輝的成績,如果他們攻城也是行家裏手的話,或許壽春早在九江之戰時就已經易主了,何須等到現在,九江之戰的時候,隻要把張勳一擊敗,那壽春就是一馬平川,別說徐州數萬大軍壓境了,就算是一支千餘人的偏師,也能所向披靡,但關羽不僅沒拿下張勳,最後還被拖住,如果不是他金蟬脫殼,或許第三次徐州之戰劉瀾早敗了,而當今的天下格局可能也會因此而被徹底改變。
也正是因為這一戰,讓紀靈找到了對付徐州軍的辦法,雖然確實難度很大,畢竟守城戰都如此劣勢,看看包括劉勳在內所有人的表情,多麽的凝重就能知曉了,不輕鬆,也不知道當時張勳是如何擋住關羽的,想必也吃了不少苦頭,甚至紀靈還跟袁渙開玩笑說,對麵這也就是張頜和張遼二人,如果是關羽,可能廬江城早就被攻破了。
關羽此人,袁渙在雒陽時曾經有過一麵之緣,沒有交集,更不可能想到幾年之後,關羽的名聲會響徹天下,這在當時對於袁渙來說是根本不可能想到的,畢竟當時的劉瀾雖然名聲在外,可也不過是沾了月旦評的光,一個小衛青的雅號讓他名聲在外,試想連當時的劉瀾都是小人物一個,誰又能想到他身邊的那幾位會有今天這般的成績。
難以置信,當年在鳳來樓上遇到的劉瀾一行,誰能想到他們最後一個個全都名震天下呢?
不過能登上鳳來樓的,幾年間名震天下者還少嗎?
當然他袁渙除外,甚至他有時候都非常鬱悶的想,到底是鳳來樓成就了這些名將和大儒,還是這些大儒名將成就了鳳來樓,如果是鳳來樓成就了他們,那他袁渙為何到現在還隻是一文不名的幕僚?
如果是他們成就了鳳來樓,可這些人在還沒有什麽名氣的適合,鳳來樓就已經名聲在外了,或許這就是互相成就吧,他甚至在想,加入當年自己不是一心想著入大將軍府,而是下定決心去跟著劉瀾,或許自己現在也是天下聞名的謀主,所以這樣的情況,說白了都是互相成就。
似關羽,如果不是跟著劉瀾,可能他現在也不會有偌大的名頭,可如果不是因為關羽這些人跟著劉瀾,或許劉瀾也很難闖出今日的名聲,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世人都說劉瀾的命好,有那麽多的猛將追隨,可卻沒有一個人去想,為何這些猛將願意跟隨劉瀾。
因為劉瀾重用的大將,很少有成名前就跟著他的,反而都是跟了他之後成名,關羽如此,張飛徐晃都是如此,甚至是那趙雲,同樣也是加入劉瀾帳下之後才在冀州之戰一鳴驚人,所以袁渙這些年始終都相信,這些人能夠名震天下,說白了都是互相成就,而他從一開始就選錯了人。
但有些話他不可能說,也不方便說,說出來也會受到不少人的白眼,是金子到哪都會發光,就算是在黃巾賊,也湧現了不少能人,而這些人也不是在漢軍揚名的啊。
對此袁渙也懶得多說什麽,他現在更關心的說白了就是廬江,劉瀾這世上不少人都認為他就是一介莽夫,然而這世上很多人都選擇忽略了他的才華,或許這世上真的沒幾個人能與他比擬,而且觀其用兵,沒有把握的事情,根本就不會輕易冒險,今天他敢接連派軍前來,就是不顧一切的要拿下廬江,而他敢如此冒險,顯然是他認為廬江不會有任何威脅的情況發生。
沒有什麽人能夠威脅到徐州軍,這般情況下,最好的攻城法其實是圍城,可是劉瀾的將領張頜們沒有這樣做,而劉瀾也沒有這樣做,不然他真的不急也不擔心的話,又為什麽派了援救過來,所以劉瀾應該是很急才對,這一點他能瞞得過全天下所有人,但是瞞不過袁渙,因為二人有交集,有交情,雖然已經很多年沒有見麵,但是有些人的脾性是不會改變,隻是收斂與克製罷了,而他相信劉瀾到了今時今日,其實早已經過了要去收斂和克製的時候。
收斂和克製,在他看到,當一個人還處於萌芽階段,沒有足夠強大的實力來保證自己安全的時候,他必須要收斂鋒芒,可到了如今劉瀾這樣的地位時,其實已經不必去顧慮這些,因為放眼天下,也沒人會對他構成任何威脅,所以他無須在藏著掖著,隱瞞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
就這一點,他就可以確定劉瀾對廬江是勢在必得,甚至非常迫切,他要幹什麽,又想幹什麽,看不透也看不懂,如果其目標直指壽春,其實完全沒必要特意繞個圈子先南下廬江,沒有意義,因為廬江一旦陷落,打草驚蛇下袁術是很有可能直接齊壽春而逃的。
這結果如果他的目標最終指向壽春,那麽現在的決定是擠不明智的,可是廬江又為何會對劉瀾的如此看重呢?顯然對於他來說,對防禦長江並沒有多少了解,或者說在這個時代包括這個時代之前的很多他這樣的人,都沒有了解,畢竟在此之前,人們看重的是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哪裏的人口,哪裏的科技以及開發程度,都不是南方所能媲美,試問,現在冀州都能號稱天下第一州,可想而知南方與北方的差距有多大。
所以在這個時代似袁渙這樣的人不會專門去研究防禦長江,所以除非劉瀾告訴他,不然他永遠也不會知曉原因。
當時紀靈就非常奇怪,沒想到袁渙對劉瀾會如此了解,甚至他的內心都開始出現了些許變化,對他更是多留了一個心眼,但隨後當知曉了他與了的淵源之後,這才釋懷,原來二人是在潁川相識,但那已是許多年前的事情了,更何況作為袁軍同族,自然是值得信任的。
但也正因為袁渙,所以紀靈了解到了一些他從前所無法了解到的一些劉瀾的事情,畢竟當時的紀靈因為自身所處環境,對於劉瀾的情況是很難得到消息的,甚至劉勳也一樣,但袁渙就不一樣了,對他這位老友,每當有他的消息時,還會多方打探,所以他對劉瀾早年間的一些事情是十分熟稔的,說起來也是如數家珍。
袁渙以其自己的見解加上較為客觀的態度,把一個他認為的劉瀾該有的樣子介紹給了二人,而這般介紹,遠遠不是市井所能聽到,市井流傳的那些更多的是經過演義,什麽樣的傳聞都有,真真假假,很難分辨,可是袁渙口中就不一樣了,大多都是真實情況,當然有沒有加工,其實二人也無從知曉。
都說知己知彼,可其實他們從一開始就根本沒有對這位對手有過太多的了解,而現在就不一樣了,經過袁渙的介紹,他們對劉瀾算得上是有了深刻的了解。
對他的評價也變得客觀起來,而這樣一來,當袁渙再次提出自己的不解時,也引起了二人的疑慮,劉瀾的目的到底是什麽?
三個人都沉默了下來,思考著各種可能,突然劉勳站了起來,走到了議事廳一側的巨大地圖前,手掌直接按在了徐州的方向:“會不會是這裏!”
他並沒有多大把握,說完之後就看向了二人,但是他這樣的提示,瞬間就讓二人猛然醒悟過來,這個時候或許也沒有其他更好的解釋了,除了徐州的袁紹,劉瀾還能忌憚誰呢,現在就算是告訴他們劉瀾看重廬江是因為防禦長江,可能三人也不會相信,覺得劉瀾是在騙他們。
如果不是袁紹的存在,他根本就不必太過著急,他這麽多的部隊,現在完全可以把廬江圍個水泄不通,困他們個三五月半載,廬江的糧草就會告罄,那時候廬江不攻自破,這不必強攻更穩妥。
然而他們有圍城的實力,卻沒有圍城的時間,一旦袁紹有任何的舉動,徐州就會同時在兩個戰場之上作戰,別說他要麵對的一方是袁紹了,哪怕換成是黃巾賊,同時開辟兩條戰線作戰,誰都沒有必勝的把握。
“看來這才是劉瀾如此迫切與我軍決一死戰的關鍵原因啊。”劉勳從地圖前返回,在走到紀靈身邊時說道。
“雖然我們現在才猜到劉瀾的意圖,可我們的措施從一開始就是正確的,沒有與張頜決戰,反而是死守廬江,如果我們當時貿然出擊,現在的情況隻會更糟糕。”紀靈現在對守住廬江是充滿了期待的,甚至可以說在場的三人都信心十足,隻要把徐州的地道一破壞,單純的攻城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除非徐州軍還有其他後手,而此後手又是他們現在所不知曉的,但可能嗎,如果真有這樣的能耐,廬江早就被攻下了。
“現在這樣也好,他把我們困在了這裏,可是劉瀾排到壽春的部隊何嚐不是也被我們困在了廬江不敢輕舉妄動,曹操在平阿也一樣,那換個角度來說,天子不就是徹底的安全了?”劉勳笑著說道:“看來現在的局麵不僅不那麽糟糕,反而還很不錯,至於接下來,我們就等著時機成熟,抓住徐州軍鬆懈的機會,偷襲他們一次,徹底扭轉戰局了。”
“隻守不攻,絕無勝算,現在就是要等待時機,抓住時機,一擊致命,從而扭轉廬江戰局,雖然這會有一定的冒險,可是如果張赫門地道之法失敗,而廬江又攻不下來,一旦跟他們耗下去,最後倒黴的還是他們,所以啊在守城的時候尋找戰機,才是現在的重中之重。”
“就怕到時候我們一出城,就中了徐州軍的埋伏,”袁渙不無擔心的說道,當二人都開始有些盲目自信的時候,袁渙覺得是該敲打他們一下,最少也不能現在這樣樂觀,畢竟對手不同,這可不是什麽山賊土匪,這可是徐州軍。
“這道理不用你說,我也明白,既然我之前說是尋找戰機,那就是一定看到了機會才會冒險,而不是直接就去冒險,我可不會做出任何魯莽的舉動,讓我們現在大好的形式變成空。”劉勳沉聲說道,也算是對二人表了一個態度。
“打是肯定要打,但決定出兵最少也要我們三人之中兩人同意才行,不然確實有些冒險了。”紀靈眼觀鼻,鼻觀心,可是劉勳,且對他投去了一個意會的眼神,兩人決定,換個角度來說,隻要他二人覺得時機成熟,就可以出兵,完全可以甩開袁渙,當然如果他和紀靈有了分歧,那麽也可以由袁渙來決定二人最終做出哪一種選擇,所以他這個提議,確實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