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瀾兵分思路退出彭城,朝呂縣而去,至於能不能迷惑到高覽其實劉瀾並不在意,他甚至巴不得高覽能猜到他的意圖直奔呂縣而來,那樣就會就會省卻很多麻煩,因為在他決定退出彭城之前,就已經讓已經南下至下邳城內的周倉前往呂縣接應徐庶等人,現在徐庶們被安全送到下邳,並繼續南下撤離,而周倉卻留在了呂縣,一旦他抵達呂縣之後,就會與其匯合,到那個時候高覽隻要趕來,他就敢保證將其消滅在呂縣。


    他相信也無比確定,那個時候趙雲會趕來,最少騎兵會趕來呂縣,而曹操則因為大部隊行動,很難及時抵達,而這個時間差就會給他機會,但高覽如果沒有追來的話,劉瀾是絕不敢冒險返回彭城的,那樣曹操可能在趙雲抵達一天之後就會趕來,得不償失。


    在劉瀾撤出彭城半日之後,高覽夏侯惇與日落時分趕到彭城,再次之前二人已經知曉了劉瀾撤退的消息,但其分兵四路而走,顯然是在迷惑他們,可不管他如何迷惑,終歸要從其中一個方向離開,西去進入沛郡蕭縣,南下進入梧縣西麵則是呂縣北上則是徐州城,而他們從徐州城的方向過來,首先可以排除劉瀾從此處撤離的可能了,而進入沛郡蕭縣,兩人同意不認為劉瀾在現在的情況之下會做出這樣不太明智的選擇,隻要他去了蕭縣那就是羊入虎口,所以兩人一致認為除非劉瀾不想活了,不然絕不會選這一條路撤退。


    那麽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梧縣還是呂縣,目標鎖定在此,當即招來斥候查問,其實這幾個地方高覽一早就派出斥候偵查,雖然當時還不可能判定劉瀾到底會去哪裏,但是有些細節還是可以瞧出一些端倪,就好像當時他和夏侯惇都沒有注意的一個細節此時再從斥候口中說出來時,也就立時瞧出了一些端倪。


    斥候偵查時,梧縣沒有任何異常,駐軍還是隻有不過區區三千人的郡國兵,但是呂縣卻又大規模的調動,駐軍居然多出了好幾千,當時呂縣增強駐軍,因為與下邳較勁,而他們又在良城縣的原因,對這些情報不以為意,可能隻是正常的調兵舉動,但是現在再看,情況就不同了。


    在當時的情況之下,如果真的要調兵,也應該是增加良城駐軍甚至是下邳駐軍,可往呂縣增兵就有些古怪了。


    “不出意外,劉瀾就在呂縣無疑了。”


    二人幾乎異口同聲,而在高覽看向夏侯惇的一刻,後者又補了一句:“別忘了良城的周倉,你我之前一直奇怪為何我們轉向徐州城時他居然不帶攝山營追來,現在看來,他們極有可能也在呂縣。”


    這個念頭其實二人都有,但卻沒有像現在這樣肯定,如果周倉真的在呂縣,他那幾萬人的攝山營一旦和劉瀾匯合,那可就不得了了,兵力上並不比他們少多少,之前想著一舉殲滅劉瀾也變成奢望。


    攝山營可不比劉瀾現在率領的烏合之眾,那可是徐州真正的精銳,戰力強悍,貿然追過去肯定危險重重,而且二人最初商定,就追到彭城,之後不管劉瀾跑到哪裏都不再理會,先拿下徐州城之後與曹操會和,再商議追擊劉瀾還是北上開城。


    高覽態度堅決,而夏侯惇有些心有不甘,如果不是劉瀾而是換個其他人,他也就放棄了,偏生是劉瀾,這樣的誘惑太強了,就這樣放跑他,是在心有不甘,可他也清楚,呂縣現在就是狼窟,沒有百分百的把握一旦冒險過去肯定會遭受到劉瀾猛烈反擊,甚至他猜測劉瀾之前一係列的部署,可能就是為了把他們吸引到呂縣,在哪裏與他做最後的決戰。


    這一點上高覽其實和他想到了一塊,但經曆過青州大敗的高覽又不敢確定,如果劉瀾再撤呢?


    就好像當初臧霸一直推到東莞郡之後對他進行突然一擊,隻要他們敢一直追下去,這樣的可能隨時都會出現。


    不管是下邳還是廣陵,這都是劉瀾設下詭計和埋伏的絕佳選擇,就算他們派出斥候前麵探路,也不會查出任何異常。


    當年他們在奪下東莞郡的時候,不也是沒有察覺到任何異常的情況,誰又能想到臧霸壓根就沒把主力部隊撤出,在夜間一邊奪下城門一邊突然襲擊了郡守府,然後裏應外合就這樣擊潰了他。


    雖然有些難以啟齒,可這就是他之前遇到的情況,他們這樣一路追擊,別說是他們了連士兵都不會再把徐州軍當回事,所謂驕兵必敗,一旦鬆懈到那個時候還不是一潰千裏?


    “知曉了。”夏侯惇點點頭,雖然不甘,但聽了高覽這番話也不敢貿然追擊了:“那我們就穩紮穩打,匯合了曹公,再商議進軍之事。”


    夏侯惇與高覽告辭,回到了自己的軍營,傳達命令:“傳令下去,部隊進行休整,明日一早北上攻打徐州城。”


    “北上?”親兵聽到這樣一道命令,一遲疑,有些疑惑:“將軍就這麽放棄不追劉瀾了?”


    “高覽怕中了劉瀾的詭計,我覺得他的擔心不無道理,所以就同意了。”夏侯惇在主位落座後道。


    “那高覽被劉瀾嚇破了膽,如果他當真有這個能耐會棄了徐州城和彭城?反正末將是不信。”


    “你懂什麽!”夏侯惇雙眸圓睜,瞪了親兵一眼,罵罵咧咧道:“現在徐州還沒丟呢,就算丟了他的主力還在,隻要找準機會擊敗我們,別說是彭城徐州城了,就算是青州都能奪回來,現在劉瀾要幹什麽,你看不出來,吾焉能看不出來,他就是要把各郡縣都讓給我們,讓我們分兵駐紮,而他呢則把分散在各郡縣內的部隊全部集結,此消彼長,別說他設計伏擊我們,就算是直接來進攻都有可能。”


    “可連徐州城都丟了,劉瀾帳下的士兵哪還有什麽士氣,將軍這樣說未免太瞧得起那劉瀾了。”


    夏侯惇哼聲道:“話雖這樣說,可你忘了當年青州之戰高覽是如何被殺得丟盔棄甲逃回冀州的了嗎?劉瀾既然用過這樣誘敵深入的詭計,就還會再用,沒什麽不可能,反倒是我們,一旦一直追擊下去,距離曹公又遠,到時候極有可能出現前追不上劉瀾後又沒有曹公援軍的情況,到時候發生什麽情況都有可能。”


    “原來如此。”親兵這才算是被說服。


    “好了,下去傳令取吧。”


    “諾。”


    ~~~~~~~~~~~~~~~


    第二日一早,高覽夏侯惇即率兵北上,二人並沒有去占領彭城,更沒有分兵去駐守,劉瀾棄了,他們也不急著占,啥時候確定劉瀾跑了,再占不遲,當然在現在的局勢之下,二人也不好因為誰占彭城而翻臉,所以都不占是最好的選擇,如果有一方要占,反而會因為利益而出現裂痕。


    這樣的情況太正常了,甚至可能出現你如果占彭城,那我就得占徐州的情況,那樣一來,他敢肯定沒人會去搶什麽徐州,矛盾隻會加深,現在這樣沒有利益也就沒有私心,就為了擊敗劉瀾,順心的很。


    一路北上,向徐州城而去,當然還不忘傳消息給曹操,可二人才剛派出人去,這邊曹操就已經派人前來了。


    擊潰了趙雲,主力部隊在占據了沛縣之後正想著彭城連夜趕來,務必要攔下劉瀾,屆時將其徹底擊敗在彭城。


    這一消息讓二人苦笑連連,如果早知道這個情況,他們就不該這麽急著趕過來,到時候與曹操約定一同殺向彭城,就算劉瀾撤,也大可追擊,哪還去管他在呂縣有沒有什麽部署和埋伏。


    二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中苦笑,眼中都是無語,這才剛下令開拔,結果又得傳令原地駐紮,好在二人都不是那種死要麵子之人,當即下令部隊返回了彭城,而夏侯惇依然在城外紮營,高覽則在城內布放,等待曹操趕來。


    ~~~~~~~~~~~~~~


    呂縣縣令,單子春當過,張南也當過甚至連陳矯也當過,而這些人幾乎都是從呂縣縣令的位置上節節高升,可以說這幾年來,誰如果有可能被提拔,呂縣縣令幾率是最大的,而現在在位上的呂縣縣令則乃是大儒鄭玄之孫鄭小同。


    鄭小同父親死於黃巾之亂,打小跟著祖父,可在劉瀾遷移治所時因為袁紹的征召,眼瞅著孫兒及冠,鄭玄不想把他帶往冀州,最終最初決定將常年跟隨自己的孫子留在了劉瀾身邊,而在當時的情況之下,因為人才的缺乏,劉瀾對鄭小同的才華是十分看好的,隻不過他需要和其他的官吏一樣,從小吏幹起。


    畢竟他太年輕了,才及冠,劉瀾也不敢直接就讓他從縣令郡守做起,就好像陳群其實也一樣是從幕僚做起。其實劉瀾當時更希望他能做自己的主簿,但他還是想到鄉裏去,鄉舉裏選,這本來就是儒家推崇的選官製度,而作為大儒鄭玄之孫,自然要身體力行。


    一年半的時間,從亭長到縣長再到被調到呂縣做縣令,劉瀾帳下都明白,能在呂縣當縣令,鄭小同遲早高升做彭城國相。


    雖然沒有多少人明白劉瀾為什麽如此看重呂縣,每每都把一些他看好的官員調到這裏為縣令,這感覺就好像呂縣是他的親衛營一樣,隻有在此接受鍛煉後,尤其是那些副都督,往往都會在各軍中成為獨當一麵的大將。


    這樣的情況太正常了,甚至可能出現你如果占彭城,那我就得占徐州的情況,那樣一來,他敢肯定沒人會去搶什麽徐州,矛盾隻會加深,現在這樣沒有利益也就沒有私心,就為了擊敗劉瀾,順心的很。


    一路北上,向徐州城而去,當然還不忘傳消息給曹操,可二人才剛派出人去,這邊曹操就已經派人前來了。


    擊潰了趙雲,主力部隊在占據了沛縣之後正想著彭城連夜趕來,務必要攔下劉瀾,屆時將其徹底擊敗在彭城。


    這一消息讓二人苦笑連連,如果早知道這個情況,他們就不該這麽急著趕過來,到時候與曹操約定一同殺向彭城,就算劉瀾撤,也大可追擊,哪還去管他在呂縣有沒有什麽部署和埋伏。


    二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中苦笑,眼中都是無語,這才剛下令開拔,結果又得傳令原地駐紮,好在二人都不是那種死要麵子之人,當即下令部隊返回了彭城,而夏侯惇依然在城外紮營,高覽則在城內布放,等待曹操趕來。


    ~~~~~~~~~~~~~~


    呂縣縣令,單子春當過,張南也當過甚至連陳矯也當過,而這些人幾乎都是從呂縣縣令的位置上節節高升,可以說這幾年來,誰如果有可能被提拔,呂縣縣令幾率是最大的,而現在在位上的呂縣縣令則乃是大儒鄭玄之孫鄭小同。


    鄭小同父親死於黃巾之亂,打小跟著祖父,可在劉瀾遷移治所時因為袁紹的征召,眼瞅著孫兒及冠,鄭玄不想把他帶往冀州,最終最初決定將常年跟隨自己的孫子留在了劉瀾身邊,而在當時的情況之下,因為人才的缺乏,劉瀾對鄭小同的才華是十分看好的,隻不過他需要和其他的官吏一樣,從小吏幹起。


    畢竟他太年輕了,才及冠,劉瀾也不敢直接就讓他從縣令郡守做起,就好像陳群其實也一樣是從幕僚做起。其實劉瀾當時更希望他能做自己的主簿,但他還是想到鄉裏去,鄉舉裏選,這本來就是儒家推崇的選官製度,而作為大儒鄭玄之孫,自然要身體力行。


    一年半的時間,從亭長到縣長再到被調到呂縣做縣令,劉瀾帳下都明白,能在呂縣當縣令,鄭小同遲早高升做彭城國相。


    雖然沒有多少人明白劉瀾為什麽如此看重呂縣,每每都把一些他看好的官員調到這裏為縣令,這感覺就好像呂縣是他的親衛營一樣,隻有在此接受鍛煉後,尤其是那些副都督,往往都會在各軍中成為獨當一麵的大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龍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皇叔劉司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皇叔劉司馬並收藏大漢龍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