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道理北海郡緊鄰東萊郡,如果高夔去剿匪,直接率軍前往東萊除了距離近,更能以最快的速度解除匪患,但這畢竟不是他攻打徐州,而是青州內部的情況,就不能直接越過青州刺史袁譚,不然袁譚一旦斤斤計較的話,不僅是他會被穿小鞋,高夔剿匪同樣不會太順利。


    而讓高夔先到臨淄,雖然剿匪的速度會慢些,但裏子麵子全都顧忌到了,他也就可以放心了,東萊或者說徐州的事情也就算徹底和他無關了,雖然這看起來有些不負責任,可他實在不願因為這些事情分心,現在有高夔和袁譚,到時候有文醜,他們去操心就好了,至於他,主要的關注點還是在琅琊。


    雖然關羽的出現讓他所有的部署功虧一簣,可他並不甘心,他還想做出些改變,不想就這麽放棄大好的時機,每日裏他都會往琅琊派出斥候,進行偵查,想要找到徐州軍的破綻,但可惜,關羽的防守不僅滴水不漏,而且固若金湯,他找不到任何機會。


    而相比於有些可惜的高覽,此刻高夔則率領冀州軍浩浩蕩蕩進入了樂安郡,一路向東,朝著東萊郡的方向而去。..


    在隊伍最前麵,正是此行的主將高夔,因為袁譚的一番話,讓他這一行始終處在興奮狀態,但是隨著進入樂安郡之後,他的臉色便開始變得陰沉起來,很恐怖。


    雖然在冀州時常聽聞臧霸將青州治理的不錯,但是這一路過來所見到的景象卻讓他對這樣的傳聞嗤之以鼻,到處都是荒無人煙的破敗亭裏,沒有炊煙更沒有百姓,這如果是匪寇造成的也就罷了,可這樣的情形顯然是多年形成,那蘚苔與蛛網又怎麽可能是在短時間內能出現的?


    但這一切高夔自然不會明白,現如今的青州又怎麽可能與十數年前相比擬,黃巾之亂使得青州人口銳減,而劉瀾遷移治所又幾乎把願意前往秣陵的青州百姓全都遷移了過去,現在還留在青州的百姓,充其量隻是幾十年前的十分之三,這樣的人口規模自然就造成了今日他所見到的場景,除了一些大型點的城市還有些成規模的人口,在一些亭裏之間,已經很難見到這樣大規模的聚居點了。


    是以他這一行一路所見都是破敗的房舍,荒蕪的農田。這一切看在高夔眼裏,本來就是買身為丁的苦出身,自然感同身受。原以為劉瀾會是一位像大將軍一樣的主官,但現在看起來,不過是徒有虛名,瞧他把偌大一個青州治理成什麽樣子就明白了,這一仗他變得越發有信心了,最少不像來之前那麽沒有底氣。


    如果劉瀾真的是把青州治理的很好,深受百姓愛戴,那麽他的徐州軍在青州搞破壞自然會很容易,可如果這一切都隻是假象的話,那麽此刻的東萊百姓,可不就翹首以盼王師東來?


    說實話,在他來此之前,袁譚對他的那些叮囑,他是很認真的聆聽了,但現在看起來,這位大將軍的長子其實也都是道聽途說罷了,雖然有些話他隻得不能說,但想想總不過分吧,袁譚本來就是依仗父蔭的庸碌之輩,這誰不知道,如果不是他,顏良將軍又怎麽可能戰死沙場,如果不是他,上一次青州之戰高覽將軍有怎麽可能一敗上百裏?


    如果不是他的身份和地位,如果不是這一次因緣際會之下的剿匪,高夔一輩子不想也不願與他又什麽聯係,用將軍的話說,這種人敬而遠之,你不能不搭理他,同時也不能太搭理他,到頭來隻是給自己找麻煩。


    現在好了,麻煩自己上門了,而且還是帶著他根本就無法拒絕的禮物上門了,要還是不要,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如何才能獲得最大的好處,當然人家上門看重的自然不是他這個開門的仆役,這一點他自然懂得,可是人家打把賞錢派發下來,這所謂那人錢財與人消災,他自然懂得該如何去做。


    那日離開之後,他很認真的想過,雖然有些擅自做主,可還有別的選擇嗎,現在整個冀州都在站隊,將軍想獨善其身根本就沒有可能,怎麽辦,他當然跟這將軍走,可是在跟著將軍走前,是不是應該知道,將軍是向著袁譚還是袁尚吧?


    如果將軍還是想置身事外,那麽他就不得不提醒將軍現在的局勢,必須要站隊了,不僅是為了眼下,更是為了日後,現在選其中一人站隊,對他們日後隻有百利而無一害,而如果還想著獨善其身,那麽日後不管是誰掌權,哪裏還有他們的機會?


    道理淺顯,當然同意也會有風險,如果站錯隊,那麽日後同意萬劫不複,所以他自然不會替將軍拿主意,但如果將軍需要,他會做一些分析,供將軍參考。


    一路而來,終於找到了有人煙的亭裏,都遭遇到了匪寇的襲擾,與縣令稍作打聽,都隻是一些小規模的悍匪,規模最大的也不過千把人,都被當地直接剿滅的差不多了,剩下逃走了幾百人也成不了氣候,所以無需他們進行清剿。


    更何況在縣令眼中,樂安郡的匪寇不過都是些烏合之眾罷了,人數少也沒什麽戰鬥力,試想這些在郡國兵麵前都吃了大虧的強盜,聽聞他率領大兵前來,早望風而逃了,現在真正關鍵而且凶險的乃是東萊,那裏的匪寇才是心腹大患。


    雖然樂安郡的郡守與縣令們對東萊的情況所知也不是太多,但是高夔此行可絕不會輕鬆,畢竟這些人如果有實力,那麽就不可能那麽容易剿滅,如果不是他的對手,那麽也會一早逃之夭夭,絕不可能在東萊坐以待斃,等著高夔來剿滅他們。


    所以高夔此行可一點不輕鬆。


    部隊繼續向東萊趕去,連行三日,距離東萊越來越近,就在部隊即將進入東萊之時,偵查情報的探馬突然返回,看到他們的一刻,他的眉頭突然一皺,還不等斥候翻身下馬已經開口問道:“發生了什麽事?”


    來人一看就是之前經曆過一番大戰,身上沾染著已經凝固了的血跡,而且足足百人的斥候小隊此刻卻隻有他一人返回,他心裏猜到發生什麽了,甚至都已經做好了全部陣亡的準備了。


    或者逃回來的斥候幾乎帶著哭腔把他們在東萊郡內遭遇強匪突襲的情況說了一遍,這些強匪作戰有素,根本就不是尋常的土匪強盜可比,更像是正規部隊,可以肯定他們非徐州軍莫屬了,什麽山賊強匪,不過就是個幌子罷了,不然這世上絕不可能有任何一座山頭的強盜能把他們這些訓練有素的斥候斬盡殺絕,如果不是其他人掩護,讓他率先逃離回來報信,可能他們這一百人無一人能夠生還。


    這些情況高夔自然十分清楚,可他每天皺起的關鍵原因,還是因為東萊的情況遠比他想象中要困難,人家就守在當利盧鄉兩縣,進可攻退可守,就等著他們主動上門來呢,而且從斥候的匯報而來,已經嚴陣以待了,最少後路是想好了,畢竟當利縣就臨大海(渤海),成功防禦了他們,則繼續留在東萊甚至開始向樂安郡拓展,如果實力沒有太國懸殊,則可以徐徐後退,東萊東西跨度深,且戰且退,好打著呢。如果實力太過懸殊,一戰就把他們擊敗,那他可以肯定,這些人絕不會在東萊停留直接就從當利乘船撤離。


    高夔眼珠一轉,當即下令部隊暫停前進,在原地安營紮寨,這個時候,剿匪已經不是那麽重要了,或者說在摸不清徐州軍虛實之前,絕不能貿然進入東萊郡,所以他下令撤兵,就是要把敵軍的注意力吸引到他這邊來。


    你們不是已經布置好了戰場等著我來自投羅網嗎,那他就偏不如你所願,到時候看你會不會自亂陣腳,如果自亂陣腳,那他再尋機殲滅,如果沒有那麽也會把徐州軍的注意力全都吸引到他的身上來,那麽他就可以在暗中悄悄潛入東萊,然後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高夔雖然是家兵出身,可他這些年歲高覽南征北戰,對兵法韜略也算是了如指掌不然高覽也不會讓他領兵前來,其實說起來高夔的情況和張飛帳下燕將十八騎有些相似之處,都是在張飛沒有投軍之前的家兵,賣身入府,看門護院,而在他們的家主投軍之後也隨著家主一道投軍。


    他們雖然最初都是從小卒做起,但是卻與大多新兵不同,他們都有著一身過人的本領,隨著家主的升遷,他們自然也就水漲船高,就好像現在的燕將十八騎,無一例外都在張飛帳下做著偏將裨將,而且又因為身份的不同,更是深受他們的信任。


    可以說,這些人甚至要比自己的家人更可靠,而且又因為能長隨主將左右,對兵書韜略都有所涉及,拿出來都是領兵的主,當真是一把好手,尤其是燕將十八騎,雖然說他們的位置沒有宗寇張萍高,可就能耐,可一點不比他們差。


    一切都按照高夔的指令有序進展著,現在就等著看東萊徐州軍的反應了,而在同一時刻,派出了使節前往青州後,郭圖則將潁川係的諸多大佬全部召集到自己的府邸之中。首當其衝就是辛毗兄弟,一時之間濟濟一堂,他們此次所要商議的話題,則是之前郭圖極力拉攏的南陽係。


    與南陽係聯盟,這件事其實一早就提上了議程,隻不過他還沒有太大的分量,畢竟眼前這兩位兄弟好友,也是舉足輕重的人物,更何況還有荀諶在,沒這些人的支持,他的那些想法都隻是泡影罷了。


    不過他相信這件事應該可以成功,畢竟在袁紹初期,南陽係逄紀得勢的時候,他們的出現,其實對他們是一大裨益,就算是有些利益衝突,也比不了河北士人,所以拉攏他們來打壓河北係還是很容易的,而且他已經嚐試過與南陽係的人進行接觸,而且效果也不錯,如果得到再座的幾位大佬支持,那結果自不用說。


    但可惜,郭圖並不知道半月前和現在的情況大為不同,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現在的逄紀正逐漸傾向與河北士人,當然這隻是與審配之間的一些聯係。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與早就沒有了什麽聲勢的潁川係合作,還是選擇正得勢的河北係合作,換做誰都會做出最正確的選擇,而且現在的主要矛盾早就從最初的派係之間的鬥爭變為了對世子擁立的改變,顯然聰明的逄紀更懂得審時度勢,明白在這件事情上他不僅僅是要站在審配身邊與沮授田豐唱反調,更明白大將軍心中到底在想些什麽,投其所好,才是關鍵,所以他沒有道理不去支持袁尚,自然也就沒有道理不與審配合作。


    反過來,他對潁川係尤其是郭圖並沒有多少好感,反而二人還在很多事情上產生過分歧,甚至水火不容,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化幹戈為玉帛他也曾一度考慮過,但隨著審配乃至於三公子的現身,一切都改變了。


    而這一次,主公前往平原,治下大大小小的事物都由三公子親自處理,這情況就如同太子監國一般,主公的意圖已經十分明顯了,在這種情況之下,逄紀就更沒有與潁川係合作的必要了,隻不過這一切卻是現在郭圖幾人所不知曉的。


    甚至郭圖還在為上一次的交談而做著白日夢,他也不相信逄紀這等人又怎麽可能一口就答應了下來,這本身就是蹊蹺的事情,畢竟袁譚這時候可還沒有展現出多少對袁尚的壓倒優勢,在當時的情況之下,完全就是再拿他的前途做賭注,他怎麽可能不仔細考慮呢。


    至於一口答應,完全是說著客套話,在當時的情況之下,逄紀又怎麽敢去得罪袁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龍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皇叔劉司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皇叔劉司馬並收藏大漢龍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