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覽想到的,審配自然也想到了,隻不過他可不敢像高覽這樣指向明顯的瞄準誰,畢竟在一切水落石出之前,有些論斷還是不要先入為主最好,退一步來說,就算你已經十分肯定某個人,想要指出他的內鬼身份,那也得拿出有力的證據不是,不然一切都白搭,不僅不可能讓主公相信你的說辭,反而還會背上一個妒賢嫉能的名聲,使大將軍對他更加信任,這樣一來,就太得不償失了。
而且高覽這樣直指沮授,首先他是不承認的,雖然兩人在一些方麵上有分歧,尤其是立儲立世子上麵分歧深重,可畢竟從韓馥時期兩人就在一起,對沮授還是很了解的,他這人在大將軍如此信任之下,完全沒有必要暗結劉瀾。
似他現在這樣的身份,錢財早已是身外之物,對他來說,沒有任何意義,所以劉瀾就就是想收買他,都沒這個可能,反而在有了今天這樣的地位之後,名聲才是他甚至是審配自己這類人最為看重的,試問這時候的沮授愛惜羽毛都來不及,又怎麽可能做出這類的事情來,完全就沒有道理,也說不通,就算說出來,也沒人相信。
所以這件事要麽就是劉瀾有別的渠道探來了消息,要麽就是他有著能夠瞬間傳回消息的能力,後者的可能性不大,除非他會費,而前者才是他更為相信的,畢竟別忘了那被金財迷了心竅的許攸,似這等毫無廉恥更無下線的肮髒之輩,做出什麽樣的事情都不意外。
這些年來,光他知道的,許攸光是在糧秣這一項上貪墨了就最少數十萬五銖,全部換成了金銀之物,據聽聞他專門在自己的臥室設置了一間暗室,長寬五十平,堆滿了黃白財貨,每夜睡覺之前,總會先瞧一眼才能安心休息。
對這樣的嗜好,許攸曾經透露過,他愛錢,但不愛五銖錢,五銖錢雖好,但在這樣的亂世,幾百萬的五銖遠沒有金銀攜帶方便,如果出現意外,這些錢,他一份都不可能帶走,但是換成了這些黃金白銀就不同了,雖然二物很難直接在市麵流通,購置物品,可是每個縣城之內都會有邸店,隻要進行兌換就能夠獲取五銖錢。
所以帶著這些黃白之物,遠比五銖錢更為方便,而且五銖錢也很容易貶值,尤其是在董卓鑄小錢之後,關西地區的錢荒逐步蔓延到中原冀州地區,物價飛漲,甚至現在在一些地區,連原本的五銖錢都不流通了,百姓開始以最原始的方式進行以物易物。
這樣的情況在冀州還不算嚴重,可在曹操控製的地區,卻泛濫成災,曹操曾經下大力氣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可是根本就無從下手,當然這裏麵自然是劉瀾出力最大了,但劉瀾的作用其實根本就並不是最為主要的一點,因為就整個曆史之上,曹操都沒有解決好這個問題,所以劉瀾如果知道這一情況的話,想必也就不會那麽不遺餘力的把郡內沒收的小錢全部運到許都了。
雖然效果一樣,但是正因為劉瀾的努力,才使得曹操治下通貨膨脹快速爆發,現在的曹操治下,不僅僅是缺少糧食,幾乎所有軍用的物資都缺乏,這樣一來,曹操內部因經濟問題造成的問題就顯得格外嚴重,而他能做的,要麽就是解決問題,要麽就是轉移矛盾,顯然現在的曹操隻能把這一切都歸咎在劉瀾身上。
他把司隸的情況歸咎與董卓之禍,而兗州、豫州則是因為劉瀾從中作梗大肆破壞之故,所以想要過上好的生活,首先就要先消滅劉瀾奪取徐州,而這也是為什麽在對付劉瀾這件事情上,總是能夠讓兗豫二州的百姓如此士氣高漲。
愚昧的百姓不明所以,他們隻以為自己的生活都是因為劉瀾,這件事情本來十分好理解,可是在曹操大力的渲染之下,當然這也有著其政治需要,畢竟他要對劉瀾用兵,所以這才使得百姓深信不疑,他們吃不飽穿不暖的原因都是因為劉瀾。
劉瀾成為了惡魔的化身,是造成兗州豫州百姓貧窮的關鍵,也許有些百姓能夠看到沛郡的富庶,可又會變成是小沛能有今天的規模,就是榨幹了我們,他們是在喝我們的血吃我們的肉。
曹操的宣傳讓他的地位越發崇高,尤其是在部隊之中,但也因此,劉瀾被塑造成了惡人的形象之後,曹操用兵的可選性也就不是那麽多了,畢竟這麽一個深仇大恨的敵人就在眼前,自然要用兵也是先殺他。
在宛城的失利確實有這樣的原因,部隊的情緒很難調動,可換個角度來說,在對付劉瀾的時候,卻有能士氣高昂,甚至有時候根本都不用動員,隻要直接告訴部隊要對劉瀾用兵了,這樣的情況讓曹操也頗為無奈,可從他為了穩定內部編造了那麽一個謊言之後,就不得不繼續編織第二個第三個甚至更多的謊言,所以才會有現在這樣一個局麵。
審配在這一瞬間想到了許多,但有一點卻是他不可能忽略的,那就是這件事情他不認為是沮授做的,反而是許攸,但他缺乏證據,所以此行他回去會暗中調查,當然如果有高覽先書麵向主公匯報之後,那麽他就可以順理成章的想主公要求,隻要主公應允,那麽一切就變得簡單,他相信一定能夠從中找到許攸暗中勾結劉瀾的蛛絲馬跡。
但審配在這一方麵上其實和當年的田豐一樣,都太過自負了,他以為一切都在掌握之中,都都會很快解決,可一切又那是那麽容易解決的,就好像他不希望高覽陷入為主去懷疑某一個人,可他現在何嚐不是先入為主的去懷疑許攸,隻不過兩人懷疑的對象不同各不相同罷了。
冀州內部的紛爭又將在徐州之戰前後再次上演,其實這樣的紛爭從袁紹入冀州之後就沒有停止過,從最初的勢力角逐到最後冀州河北士人一家獨大,這一切好像與天下大勢如出一轍,但是不管領先多大,隻要稍有不慎,可能就會被趕超,所以紛爭從最初的地位與話語權變成了對未來的爭奪,對世子的扶持,而紛爭也再一次變得無休無止。
隻不過這一回,卻變成了河北士人內部的一場嫡庶之爭,其實就袁紹來講,他對袁尚的喜愛遠遠超過了其他幾個兒子,在他心目中,袁尚是最合適的繼任者,或許在袁紹心目中,這位長子從小到大乃至今時今日都在遭受袁家嫡子的各種挖苦嘲諷下,才會像現在這般堅持要立袁尚也未可知。
但不論最後他做出什麽樣的決定,就現在來說,年富力強的袁紹還是沒有更多的考慮未來的事情,隻不過是好事者不斷鼓吹,他本以為,自己先把態度放出去,事情就會變得簡單,可是沒想到卻讓一切變得更複雜起來,反對聲浪起此彼伏,一度甚至支持袁譚的聲音占據了頭籌。
他開始冷靜看待問題,所以這件事情也就這樣被一拖再拖,首先在公布答案之前,他要好生培養袁尚,讓他又資格在未來坐上大將軍的位置,所以他現在就不能過早把袁尚推到前台,這些風雨,先讓他來承受,待其枝繁葉茂,一切也就會順理成章。
從他決定前往平原之時,陸續的糧草輜重就開始陸續向青州調撥,這些年來袁紹不僅在對付公孫瓚下了大力氣,同樣在冀州他囤積了充足的糧食,放眼四海,他不敢說是底子最厚的那一個,但是要支持一場大規模的戰鬥,放眼關東這些諸侯,誰都沒資格與他拚消耗。
如果能在秋收之前再把徐州的糧食搶收一番,那劉瀾就更不可能與他堅持消耗,其實打從一開始,沮授的計劃就是緩圖,就是與敵人消耗,用冀州龐大的財力一點點把他們耗死,隻要能有足夠的耐心,那麽中原遲早都會是他們的。
可這一切因為顏良之死而改變,袁紹必須要表現出自己的態度來,而且在擊敗了公孫瓚之後,他也迫切的想要向世人展現自己龐大的實力,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大舉進攻徐州就變成了勢在必行,而且是刻不容緩。
這一決定可以說是冀州武人最想要看到的局麵,也許這期間會有一些風險,可是隻要準備得當,那麽就絕不會有什麽意外發生。
劉瀾是有實力,但是他還沒有那個資格同時與曹操還有他們開戰。
而隨著高覽南下袁紹現身之後,也等於宣高了第一階段的成果,接下來他和文醜就要在平原唱響第二段,結果如何已經不重要了,關鍵是文醜具體要什麽時候開始率軍出征,而這個時間則無比重要,晚了無法與高覽那邊形成配合,加入高覽拿下琅琊,而這時候文醜還沒有抵達,那麽反應迅速的劉瀾如果在文醜抵達前再收回琅琊的話,那他們的所有計劃就都功虧一簣了。
而出兵的時間也不能早,太早,劉瀾得知消息恰巧又是在高覽未進攻琅琊之前,劉瀾及時調兵遣將,到時候導致高覽無法攻破琅琊,同樣會讓他們損失慘重,所有這個時間點對他們來說極為重要。
這一日就在袁紹升帳與文醜等將領商議著出兵的具體時間之時,卻沒想到高覽從劇縣傳來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
所有人來之前都聽說了,袁紹當時大發雷霆,可沒人知曉,到底是發生了什麽大事,來的魯肅,可以看到將領們低聲交談,甚至進入議事廳內,也是喧囂無比,這樣的情況在鄴城的時候雖然很常見,可大多都是不同勢力與不同勢力的針尖對麥芒,而死現在這樣,都在談論一件事情的情況卻很久沒有發生了。
而且與鄴城的時候有些不同,在鄴城,文職官吏眾多,他們聲音小,就算互相爭鬥,聲音也不會太大,在這樣的氛圍之下,武將們自然有所收斂,而現在的情況是武將的天下,武將多而文職少,這邊一人聲音大一點,那邊一人的聲音立時就蓋過了他,立時之間屋內的聲音便徹底的亂了,吵嚷高喝,哪裏有一點這裏是議事廳的樣子,簡直就是菜市場,到處都是叫賣的攤販,別提有多熱鬧了。
沮授隨袁紹一同而來,看著這情況直皺眉頭,而如今乃是軍中第一號人物的文醜,也要比以往收斂許多,如果是麴義顏良當權時,那麽在人群裏叫嚷最凶的那個人一定是他,可現在他卻和沮授兩人一左一右安靜的的坐著,具體的情況雖然還不得而知,但是那種不妙的感覺卻一直在內心纏繞著,無比擔憂。
在眼前這個時候,能讓大將軍如此動怒,聽說直接打翻了案幾,如此動怒可不常見,幾乎是從未有過,而隨後這此升帳,更是說明了事態的緊急,其實就袁紹來說,不管是他身邊還是大將軍府內,都沒有什麽秘密可言,有些事情發生,多少人都盯著呢,暗中打聽,希望能夠得知消息之後好有所表現,可這一回,除了聽到這些不值一提的情報,幾乎沒什麽消息傳出,可見這事兒非同一般。
但隻要稍微心思縝密點,就可以猜到到底是什麽情況讓他如此動怒,在眼下這個攻打徐州的大前提下,除了徐州發生變故,沒有第二種可能,雖然他們現在和劉瀾在關東的情況就好像當年和公孫瓚的情況,一山不容二虎,其中一人必須從這個世上消失,但是劉瀾不比公孫瓚,哪那麽容易對付,這期間出現任何意外都不算意外,甚至出現任何被動的局麵,也都可能。
隻是讓二人有些頭疼的是,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出現了什麽意外?
這些才是他二人現在最為看重的,難道是高覽沒有聽主公的話?又或是在冀州遇到了什麽麻煩,雖然在文醜沒有抵達青州之前,一切都暫時由高覽統籌,可別忘了山頭林立的冀州,出現任何阻擾都有可能。
這一刻,文醜想到了袁譚和審配,會不會是二人,從中作梗?
而且高覽這樣直指沮授,首先他是不承認的,雖然兩人在一些方麵上有分歧,尤其是立儲立世子上麵分歧深重,可畢竟從韓馥時期兩人就在一起,對沮授還是很了解的,他這人在大將軍如此信任之下,完全沒有必要暗結劉瀾。
似他現在這樣的身份,錢財早已是身外之物,對他來說,沒有任何意義,所以劉瀾就就是想收買他,都沒這個可能,反而在有了今天這樣的地位之後,名聲才是他甚至是審配自己這類人最為看重的,試問這時候的沮授愛惜羽毛都來不及,又怎麽可能做出這類的事情來,完全就沒有道理,也說不通,就算說出來,也沒人相信。
所以這件事要麽就是劉瀾有別的渠道探來了消息,要麽就是他有著能夠瞬間傳回消息的能力,後者的可能性不大,除非他會費,而前者才是他更為相信的,畢竟別忘了那被金財迷了心竅的許攸,似這等毫無廉恥更無下線的肮髒之輩,做出什麽樣的事情都不意外。
這些年來,光他知道的,許攸光是在糧秣這一項上貪墨了就最少數十萬五銖,全部換成了金銀之物,據聽聞他專門在自己的臥室設置了一間暗室,長寬五十平,堆滿了黃白財貨,每夜睡覺之前,總會先瞧一眼才能安心休息。
對這樣的嗜好,許攸曾經透露過,他愛錢,但不愛五銖錢,五銖錢雖好,但在這樣的亂世,幾百萬的五銖遠沒有金銀攜帶方便,如果出現意外,這些錢,他一份都不可能帶走,但是換成了這些黃金白銀就不同了,雖然二物很難直接在市麵流通,購置物品,可是每個縣城之內都會有邸店,隻要進行兌換就能夠獲取五銖錢。
所以帶著這些黃白之物,遠比五銖錢更為方便,而且五銖錢也很容易貶值,尤其是在董卓鑄小錢之後,關西地區的錢荒逐步蔓延到中原冀州地區,物價飛漲,甚至現在在一些地區,連原本的五銖錢都不流通了,百姓開始以最原始的方式進行以物易物。
這樣的情況在冀州還不算嚴重,可在曹操控製的地區,卻泛濫成災,曹操曾經下大力氣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可是根本就無從下手,當然這裏麵自然是劉瀾出力最大了,但劉瀾的作用其實根本就並不是最為主要的一點,因為就整個曆史之上,曹操都沒有解決好這個問題,所以劉瀾如果知道這一情況的話,想必也就不會那麽不遺餘力的把郡內沒收的小錢全部運到許都了。
雖然效果一樣,但是正因為劉瀾的努力,才使得曹操治下通貨膨脹快速爆發,現在的曹操治下,不僅僅是缺少糧食,幾乎所有軍用的物資都缺乏,這樣一來,曹操內部因經濟問題造成的問題就顯得格外嚴重,而他能做的,要麽就是解決問題,要麽就是轉移矛盾,顯然現在的曹操隻能把這一切都歸咎在劉瀾身上。
他把司隸的情況歸咎與董卓之禍,而兗州、豫州則是因為劉瀾從中作梗大肆破壞之故,所以想要過上好的生活,首先就要先消滅劉瀾奪取徐州,而這也是為什麽在對付劉瀾這件事情上,總是能夠讓兗豫二州的百姓如此士氣高漲。
愚昧的百姓不明所以,他們隻以為自己的生活都是因為劉瀾,這件事情本來十分好理解,可是在曹操大力的渲染之下,當然這也有著其政治需要,畢竟他要對劉瀾用兵,所以這才使得百姓深信不疑,他們吃不飽穿不暖的原因都是因為劉瀾。
劉瀾成為了惡魔的化身,是造成兗州豫州百姓貧窮的關鍵,也許有些百姓能夠看到沛郡的富庶,可又會變成是小沛能有今天的規模,就是榨幹了我們,他們是在喝我們的血吃我們的肉。
曹操的宣傳讓他的地位越發崇高,尤其是在部隊之中,但也因此,劉瀾被塑造成了惡人的形象之後,曹操用兵的可選性也就不是那麽多了,畢竟這麽一個深仇大恨的敵人就在眼前,自然要用兵也是先殺他。
在宛城的失利確實有這樣的原因,部隊的情緒很難調動,可換個角度來說,在對付劉瀾的時候,卻有能士氣高昂,甚至有時候根本都不用動員,隻要直接告訴部隊要對劉瀾用兵了,這樣的情況讓曹操也頗為無奈,可從他為了穩定內部編造了那麽一個謊言之後,就不得不繼續編織第二個第三個甚至更多的謊言,所以才會有現在這樣一個局麵。
審配在這一瞬間想到了許多,但有一點卻是他不可能忽略的,那就是這件事情他不認為是沮授做的,反而是許攸,但他缺乏證據,所以此行他回去會暗中調查,當然如果有高覽先書麵向主公匯報之後,那麽他就可以順理成章的想主公要求,隻要主公應允,那麽一切就變得簡單,他相信一定能夠從中找到許攸暗中勾結劉瀾的蛛絲馬跡。
但審配在這一方麵上其實和當年的田豐一樣,都太過自負了,他以為一切都在掌握之中,都都會很快解決,可一切又那是那麽容易解決的,就好像他不希望高覽陷入為主去懷疑某一個人,可他現在何嚐不是先入為主的去懷疑許攸,隻不過兩人懷疑的對象不同各不相同罷了。
冀州內部的紛爭又將在徐州之戰前後再次上演,其實這樣的紛爭從袁紹入冀州之後就沒有停止過,從最初的勢力角逐到最後冀州河北士人一家獨大,這一切好像與天下大勢如出一轍,但是不管領先多大,隻要稍有不慎,可能就會被趕超,所以紛爭從最初的地位與話語權變成了對未來的爭奪,對世子的扶持,而紛爭也再一次變得無休無止。
隻不過這一回,卻變成了河北士人內部的一場嫡庶之爭,其實就袁紹來講,他對袁尚的喜愛遠遠超過了其他幾個兒子,在他心目中,袁尚是最合適的繼任者,或許在袁紹心目中,這位長子從小到大乃至今時今日都在遭受袁家嫡子的各種挖苦嘲諷下,才會像現在這般堅持要立袁尚也未可知。
但不論最後他做出什麽樣的決定,就現在來說,年富力強的袁紹還是沒有更多的考慮未來的事情,隻不過是好事者不斷鼓吹,他本以為,自己先把態度放出去,事情就會變得簡單,可是沒想到卻讓一切變得更複雜起來,反對聲浪起此彼伏,一度甚至支持袁譚的聲音占據了頭籌。
他開始冷靜看待問題,所以這件事情也就這樣被一拖再拖,首先在公布答案之前,他要好生培養袁尚,讓他又資格在未來坐上大將軍的位置,所以他現在就不能過早把袁尚推到前台,這些風雨,先讓他來承受,待其枝繁葉茂,一切也就會順理成章。
從他決定前往平原之時,陸續的糧草輜重就開始陸續向青州調撥,這些年來袁紹不僅在對付公孫瓚下了大力氣,同樣在冀州他囤積了充足的糧食,放眼四海,他不敢說是底子最厚的那一個,但是要支持一場大規模的戰鬥,放眼關東這些諸侯,誰都沒資格與他拚消耗。
如果能在秋收之前再把徐州的糧食搶收一番,那劉瀾就更不可能與他堅持消耗,其實打從一開始,沮授的計劃就是緩圖,就是與敵人消耗,用冀州龐大的財力一點點把他們耗死,隻要能有足夠的耐心,那麽中原遲早都會是他們的。
可這一切因為顏良之死而改變,袁紹必須要表現出自己的態度來,而且在擊敗了公孫瓚之後,他也迫切的想要向世人展現自己龐大的實力,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大舉進攻徐州就變成了勢在必行,而且是刻不容緩。
這一決定可以說是冀州武人最想要看到的局麵,也許這期間會有一些風險,可是隻要準備得當,那麽就絕不會有什麽意外發生。
劉瀾是有實力,但是他還沒有那個資格同時與曹操還有他們開戰。
而隨著高覽南下袁紹現身之後,也等於宣高了第一階段的成果,接下來他和文醜就要在平原唱響第二段,結果如何已經不重要了,關鍵是文醜具體要什麽時候開始率軍出征,而這個時間則無比重要,晚了無法與高覽那邊形成配合,加入高覽拿下琅琊,而這時候文醜還沒有抵達,那麽反應迅速的劉瀾如果在文醜抵達前再收回琅琊的話,那他們的所有計劃就都功虧一簣了。
而出兵的時間也不能早,太早,劉瀾得知消息恰巧又是在高覽未進攻琅琊之前,劉瀾及時調兵遣將,到時候導致高覽無法攻破琅琊,同樣會讓他們損失慘重,所有這個時間點對他們來說極為重要。
這一日就在袁紹升帳與文醜等將領商議著出兵的具體時間之時,卻沒想到高覽從劇縣傳來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
所有人來之前都聽說了,袁紹當時大發雷霆,可沒人知曉,到底是發生了什麽大事,來的魯肅,可以看到將領們低聲交談,甚至進入議事廳內,也是喧囂無比,這樣的情況在鄴城的時候雖然很常見,可大多都是不同勢力與不同勢力的針尖對麥芒,而死現在這樣,都在談論一件事情的情況卻很久沒有發生了。
而且與鄴城的時候有些不同,在鄴城,文職官吏眾多,他們聲音小,就算互相爭鬥,聲音也不會太大,在這樣的氛圍之下,武將們自然有所收斂,而現在的情況是武將的天下,武將多而文職少,這邊一人聲音大一點,那邊一人的聲音立時就蓋過了他,立時之間屋內的聲音便徹底的亂了,吵嚷高喝,哪裏有一點這裏是議事廳的樣子,簡直就是菜市場,到處都是叫賣的攤販,別提有多熱鬧了。
沮授隨袁紹一同而來,看著這情況直皺眉頭,而如今乃是軍中第一號人物的文醜,也要比以往收斂許多,如果是麴義顏良當權時,那麽在人群裏叫嚷最凶的那個人一定是他,可現在他卻和沮授兩人一左一右安靜的的坐著,具體的情況雖然還不得而知,但是那種不妙的感覺卻一直在內心纏繞著,無比擔憂。
在眼前這個時候,能讓大將軍如此動怒,聽說直接打翻了案幾,如此動怒可不常見,幾乎是從未有過,而隨後這此升帳,更是說明了事態的緊急,其實就袁紹來說,不管是他身邊還是大將軍府內,都沒有什麽秘密可言,有些事情發生,多少人都盯著呢,暗中打聽,希望能夠得知消息之後好有所表現,可這一回,除了聽到這些不值一提的情報,幾乎沒什麽消息傳出,可見這事兒非同一般。
但隻要稍微心思縝密點,就可以猜到到底是什麽情況讓他如此動怒,在眼下這個攻打徐州的大前提下,除了徐州發生變故,沒有第二種可能,雖然他們現在和劉瀾在關東的情況就好像當年和公孫瓚的情況,一山不容二虎,其中一人必須從這個世上消失,但是劉瀾不比公孫瓚,哪那麽容易對付,這期間出現任何意外都不算意外,甚至出現任何被動的局麵,也都可能。
隻是讓二人有些頭疼的是,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出現了什麽意外?
這些才是他二人現在最為看重的,難道是高覽沒有聽主公的話?又或是在冀州遇到了什麽麻煩,雖然在文醜沒有抵達青州之前,一切都暫時由高覽統籌,可別忘了山頭林立的冀州,出現任何阻擾都有可能。
這一刻,文醜想到了袁譚和審配,會不會是二人,從中作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