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的擔憂不無道理,而曹操的顧慮也在情理之中,畢竟隨著關羽的出現,這一仗繼續下去,必然凶多吉少,而他們這一撤,雖然短時間內會吃虧,但卻能再一次掌握主動,不像繼續留下來隻會無比被動。
但是,張勳那邊,尤其是曹仁,對這樣的命令頗有微詞,畢竟戰況對於他們頗為有利,雖然張勳那裏有些危險,但並不足以致命,隻要再給他們一點時間,張飛必敗。
可是曹公的決定,卻讓人有些喪氣,不僅僅是他,還有士兵們,都對這樣的決定不是很理解,可曹操已經做出了決定,曹仁雖然想說什麽,可對上曹操已經變得有些銳利的眼瞳後,立時就不敢再說一句話了,壓迫感讓他放棄了詢問原因的衝動,甚至還有些逃避他的眼神,曹仁清楚,這並不是害怕,而是尊重。
曹仁撤了,臨走時,還不忘幫張勳解圍,與曹仁比起來,張勳被救下之後卻有些並不願意撤走,對此他能夠理解,戰鬥都到了這份上了,早就殺紅了眼,就這麽退了,不甘心,可是曹仁還是善意提醒了一句,都撤了,壽春軍如果不撤,那就等著龍騎軍和張飛夾擊吧,現在走,還能走,等下想走,怕是都走不了了。
曹仁把該說的都說了出來,張勳該如何選擇,是他的決定,雖然兩軍聯合,作戰聽曹操的,可別忘了他卻有著獨立指揮的權利,也就是說,如果這時候他要留下來,那麽沒人可以阻止他。
“好吧。”張勳也不傻,更何況這時候他也沒有更好的選擇,如果就張飛一支人馬,他留下來也就留下來了,可關鍵是還有龍騎軍與關羽,他留下來等著人家殺嗎?剛才的猶豫,充其量不過是不甘心,覺得曹操太謹慎了,其實還能再給他們一些時間,畢竟從戚縣過來,還需要一段距離。
可曹操之所以選擇撤退,就是因為關羽短時間內無法到來,而不管是龍騎軍還是張飛兵力有限又攔不下他們,如果再拖一段時間,關羽近在咫尺了,再撤,來得及?
到時候別說撤了,隻怕怎麽保命都得徒呼奈何了。
這番話,好在是從曹仁口中得知的,如果是去質問曹操,那可就太丟臉了,連這麽基本的道理都看不出來。
他確實得慶幸,因為這番對話就他二人,所以並不會被別人聽到,也不會被他人知曉,至於曹仁會如何想,又會不會如長舌婦一樣宣傳,無所謂。
當然更多的還是短短的接觸,清楚曹仁不是這樣的人:“曹將軍,你說如果我們剛才能夠擊敗張飛,還會撤嗎?”
“不知道,應該同樣還會撤退吧。”曹仁很認真的想了想,雖然連他自己都不敢肯定,可是現實如此,關羽的攝山營出現終歸都是一大危險,如果沒有這一場大戰,和他們直接開戰還好說,可經過與張飛趙雲的短兵相接後再與關羽交鋒,這本身就對他們的部隊是一個極大的考驗,所以最好還是先避敵鋒芒,先讓士兵退到一個安全的地方,稍作調整,再來與其接戰,反而更有勝算。
張勳沉默了,其實像這類的假設,是他以往很不屑的,但今日也不知道怎麽會突然問了這樣一句,但現實就是這樣,首先要接受,不過有一句話曹仁說的不錯,連勝利都要先撤退,更何況剛才,他們的情況還有些危險。
他不傻,一個張飛都讓他有些捉襟見肘,號稱劉瀾帳下最強的攝山營會有多麽難對付不言而喻,到時候留下來隻會更凶險,可同樣的道理,暫且撤退難道就安全了嗎?
也未必。
但有一點必須要清楚,退到一個更為安全的地方,擺開陣勢與敵交戰,雖然不會有多大的勝算,但最少不會像現在這樣。
張飛以及趙雲的出現,說明了這裏十有八九是他們一早就選好的決戰點,在這裏與敵交鋒,沒有任何勝算,可若是退到了豐縣一代,哪裏可是他們的控製區,雖然曾經一度為劉瀾戰領,但最少現在為他們所控製,如果布置,他們說了算,也就是說,戰場的主動權在他們手上掌握著。
而且劉瀾真的做好了與他們徹底決戰的準備,是個未知數,他到底敢不敢大舉來犯?其實是要打上一個問號的。
如果劉瀾真要進攻,那麽他們也就沒有後路可言了,不管是對曹操還是對張勳來說,已經無路可退了,隻能殊死一戰。
所謂上下同欲者勝,張勳回顧他們接連失利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內部的分化,以及與盟友直接的不信任,現在好了,真到了那一部,誰還會勾心鬥角,可不就是上下同欲嘛,在這樣的前提下,大家鐵板一塊,豈有不勝的道理?
部隊開始撤離,雖然趙雲以及張飛不斷襲擾,但在夏侯淵的指揮下,卻始終沒有讓他們得逞,部隊就這樣一路順風順水的撤離著,一天之後,終於抵達了豐縣境內,但部隊並沒有進城,而是在城外安營紮寨,曹軍和壽春軍分別立起了兩座大營,營柵選用粗木,並設置了鹿角以及挖了陷坑,一切都是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卻有絕對堅固。
這一下,曹軍與壽春軍算是徹底安全了,最少張勳是這樣認為的,而曹操可不會如此想,到了這裏,其實反而才是最危險的,因為劉瀾的部隊一旦出現,那勢必就說明是真的要和他們不死不休了。
他不停派出斥候去打探消息,不管徐州有任何的風吹草動都要匯報,其實他現在是真的有些不想和劉瀾拚命了。
沒這個底氣,這一仗雖然是他牽頭,可真正讓他動心的關鍵卻是袁紹,沒有他出兵,曹操也不會去招惹劉瀾,可結果,劉瀾卻把青州讓了出來,把他的計劃都給破壞了,而最後當他想借袁譚殊死一搏時,沒想到顏良又敗了。
這一仗太過於點子背了,尤其是好不容易下定決心出兵了,結果在沛縣眼瞅著勝利在望了,關羽又出現了,這種感覺可不太好,尤其是對於對兵陰陽有所涉獵的曹操來說,更像是上天的某種暗示,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他可不想繼續與劉瀾戰鬥下去,更別說與徐州軍決一死戰了。
就在這樣的提心吊膽之下,一連二日過去,斥候來來回回無數波,偵查範圍雖然一直劇縣在豐縣境內,可畢竟豐縣與沛縣距離很近,偵查距離足夠了,結果連著兩天關羽和徐州軍都沒能出現,要麽這件事就有點蹊蹺了,要麽就是他們放棄進攻了,要麽關羽來得有些慢,他們還沒有匯合,或是剛剛匯合。既然這樣,那他就派人多盯著,反正絕不能疏忽大意,越是這樣的時候,越不能疏忽,也許關羽就想著讓自己放鬆呢。
而對此,郭嘉有著不一樣的看法,他始終認為關羽都已經來了,就不會輕易放棄,這麽著也要給我們一些震懾,畢竟這幾年,尤其是第二次徐州之戰的不了了之,會讓劉瀾覺得正是他的主動求和,讓我們覺得徐州可欺,而他這一回,就是要學對付顏良,給我們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警告。
現在敵軍不是不打算來鳳縣,而是一定在有著一個巨大的陰謀在醞釀著,可以說他們現在處於暗處,而我們則在明麵上,關羽要進攻的話,肯定會選擇一個他認為的絕佳時機,最好是能夠一舉攻破我軍的時機。
這樣的機會郭嘉仔細分析,他們並沒有明顯的疏漏,應該沒有留下任何破綻,可是這智商在他們眼中的防禦固若金湯,但在關羽眼中又會是個什麽樣子,還不清楚,也許在他們眼中萬無一失,可能在關羽眼中,到處都是破綻也說不定呢。
所以在郭嘉的建議之下,不管是壽春軍還是兗州軍,部隊與將領一旦要保持高度警惕,絕不能有任何大意,如果徐州軍出現,一定要頑強作戰,千萬不要怕傷亡,不然的話,大軍都完蛋。
~~~~~~~~~~~
對於徐州的將領們,行軍作戰時都有著各自的一些獨特嗜好,比如說劉瀾是習慣走到哪都把書帶到哪的那種,一口木箱子,除了換洗衣物就是厚厚的竹簡了,而張飛行軍時,什麽也不帶,換洗衣服如果不是夏侯涓給他裝上,他帶都不會帶,但是有一物,那可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美酒。
而趙雲的情況則不同,喜歡與帳下將領在帳內投壺,至於關羽,則是下戰棋,這一特殊的喜好從最初與徐晃搭檔開始養成,當時的兩人一個一個善守一個善攻。
善攻的徐晃往往能夠出奇製勝,而善守的關羽又有時讓徐晃舉步維艱,這時候的兩人,可以說正是通過戰棋推演,使得他倆能夠短時間內走上前台的一個重要因素,雖然戰棋與投壺一樣都隻是遊戲。
但其背後都有著一定的特殊意義,就好像投壺,這是因射箭而延伸來的遊戲,而戰棋,同樣更像是墨家攻守推演,雖然對戰場的參考性微乎其微,但無疑卻能夠使雙方在很短的世家內做出最為正確的判斷與決定。
所以這對二人日後領兵作戰起到了極大的作用,也正因為這樣的原因,所以關羽這些年來不管到哪,戰棋都是必備之物,隻可惜,黃巾三傑每一個精通此道的,好不容易來了個張南,又被他舉薦到了主公麵前。
可以說他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找到能夠與他一戰高下的對手了,好在最後陳鳳出現了,雖然他是初學,但是對戰棋的領悟還是很快的,雖然每一次都被關羽殺敗,但每一次都有進步。
這絕對是關羽樂見的情況,如果隻是把他當做遊戲,那麽這棋不下也罷,可如果把棋枰當做戰場,可以引起你的思考,那麽就算是輸了,也能夠有所收獲。顯然陳鳳得到了關羽的肯定,他已經成為了合格者。
關羽開始頻繁找他下將棋,從開始讓車馬炮,到後來一子不讓,陳鳳的進步讓關羽吃驚,對這位部下,更是充滿信心,他已經很少見到這一有天賦的年輕人了,上一次說這話的人,還是劉瀾。
也確實,當初的關羽也許是因為對攻守推演的熟悉,所以在戰棋上表現出了極強的天賦,很快就在軍中成為無敵的存在,如果不是徐晃的話,他相信沒有人能是他的對手。
但是此刻,他發現陳鳳和當年的自薦真的是太像了,雖然兩人的棋路不同,關羽更保守一點,而成則像喜歡,大開大合,看上去就像是年輕人下的棋,有血性,但他有與徐晃有一點不一樣的是,陳鳳對於小卒卻很少用,也許這還是因為他對棋子不太熟悉的原因,但以陳鳳的悟性,應該很快就能明白,小卒其實有得時候往往決定最後的走向。
收起了棋枰,因為趙雲到了,他遣退了陳鳳,迎進來了子龍和翼德。他和張飛在梧縣分別,又在沛縣匯合,可與趙雲,上一次見麵還是一年之前的第二次徐州之戰。
關羽感慨著,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因為被曹操逃掉而有些過意不去,雖然和他的關係不大,是因為曹操的警惕,可終歸曹操逃掉與他有所關聯,不過趙雲可不會對此事多說,畢竟人家要走,他們就算是想攔也攔不住,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不管是誰都得麵對現實。
而他們三人,最沒心沒肺的顯然就是張飛了,一仗損失了那麽多人,最後卻功虧一簣,這幾乎可以說是張飛獨立領兵之後損失最為慘重的一戰了,甚至比與紀靈的那場生死交鋒損失的兵力還多。
比起二人有說有笑,他現在正等待著劉瀾的反應呢,不過趙雲和關羽都為他求情了,而且他也把自己這一仗的初衷說得很明白,就是為了拖住曹操。
所以二人一直在勸慰他,不會有事的,主公不會撤銷你的兵權。
但是,張勳那邊,尤其是曹仁,對這樣的命令頗有微詞,畢竟戰況對於他們頗為有利,雖然張勳那裏有些危險,但並不足以致命,隻要再給他們一點時間,張飛必敗。
可是曹公的決定,卻讓人有些喪氣,不僅僅是他,還有士兵們,都對這樣的決定不是很理解,可曹操已經做出了決定,曹仁雖然想說什麽,可對上曹操已經變得有些銳利的眼瞳後,立時就不敢再說一句話了,壓迫感讓他放棄了詢問原因的衝動,甚至還有些逃避他的眼神,曹仁清楚,這並不是害怕,而是尊重。
曹仁撤了,臨走時,還不忘幫張勳解圍,與曹仁比起來,張勳被救下之後卻有些並不願意撤走,對此他能夠理解,戰鬥都到了這份上了,早就殺紅了眼,就這麽退了,不甘心,可是曹仁還是善意提醒了一句,都撤了,壽春軍如果不撤,那就等著龍騎軍和張飛夾擊吧,現在走,還能走,等下想走,怕是都走不了了。
曹仁把該說的都說了出來,張勳該如何選擇,是他的決定,雖然兩軍聯合,作戰聽曹操的,可別忘了他卻有著獨立指揮的權利,也就是說,如果這時候他要留下來,那麽沒人可以阻止他。
“好吧。”張勳也不傻,更何況這時候他也沒有更好的選擇,如果就張飛一支人馬,他留下來也就留下來了,可關鍵是還有龍騎軍與關羽,他留下來等著人家殺嗎?剛才的猶豫,充其量不過是不甘心,覺得曹操太謹慎了,其實還能再給他們一些時間,畢竟從戚縣過來,還需要一段距離。
可曹操之所以選擇撤退,就是因為關羽短時間內無法到來,而不管是龍騎軍還是張飛兵力有限又攔不下他們,如果再拖一段時間,關羽近在咫尺了,再撤,來得及?
到時候別說撤了,隻怕怎麽保命都得徒呼奈何了。
這番話,好在是從曹仁口中得知的,如果是去質問曹操,那可就太丟臉了,連這麽基本的道理都看不出來。
他確實得慶幸,因為這番對話就他二人,所以並不會被別人聽到,也不會被他人知曉,至於曹仁會如何想,又會不會如長舌婦一樣宣傳,無所謂。
當然更多的還是短短的接觸,清楚曹仁不是這樣的人:“曹將軍,你說如果我們剛才能夠擊敗張飛,還會撤嗎?”
“不知道,應該同樣還會撤退吧。”曹仁很認真的想了想,雖然連他自己都不敢肯定,可是現實如此,關羽的攝山營出現終歸都是一大危險,如果沒有這一場大戰,和他們直接開戰還好說,可經過與張飛趙雲的短兵相接後再與關羽交鋒,這本身就對他們的部隊是一個極大的考驗,所以最好還是先避敵鋒芒,先讓士兵退到一個安全的地方,稍作調整,再來與其接戰,反而更有勝算。
張勳沉默了,其實像這類的假設,是他以往很不屑的,但今日也不知道怎麽會突然問了這樣一句,但現實就是這樣,首先要接受,不過有一句話曹仁說的不錯,連勝利都要先撤退,更何況剛才,他們的情況還有些危險。
他不傻,一個張飛都讓他有些捉襟見肘,號稱劉瀾帳下最強的攝山營會有多麽難對付不言而喻,到時候留下來隻會更凶險,可同樣的道理,暫且撤退難道就安全了嗎?
也未必。
但有一點必須要清楚,退到一個更為安全的地方,擺開陣勢與敵交戰,雖然不會有多大的勝算,但最少不會像現在這樣。
張飛以及趙雲的出現,說明了這裏十有八九是他們一早就選好的決戰點,在這裏與敵交鋒,沒有任何勝算,可若是退到了豐縣一代,哪裏可是他們的控製區,雖然曾經一度為劉瀾戰領,但最少現在為他們所控製,如果布置,他們說了算,也就是說,戰場的主動權在他們手上掌握著。
而且劉瀾真的做好了與他們徹底決戰的準備,是個未知數,他到底敢不敢大舉來犯?其實是要打上一個問號的。
如果劉瀾真要進攻,那麽他們也就沒有後路可言了,不管是對曹操還是對張勳來說,已經無路可退了,隻能殊死一戰。
所謂上下同欲者勝,張勳回顧他們接連失利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內部的分化,以及與盟友直接的不信任,現在好了,真到了那一部,誰還會勾心鬥角,可不就是上下同欲嘛,在這樣的前提下,大家鐵板一塊,豈有不勝的道理?
部隊開始撤離,雖然趙雲以及張飛不斷襲擾,但在夏侯淵的指揮下,卻始終沒有讓他們得逞,部隊就這樣一路順風順水的撤離著,一天之後,終於抵達了豐縣境內,但部隊並沒有進城,而是在城外安營紮寨,曹軍和壽春軍分別立起了兩座大營,營柵選用粗木,並設置了鹿角以及挖了陷坑,一切都是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卻有絕對堅固。
這一下,曹軍與壽春軍算是徹底安全了,最少張勳是這樣認為的,而曹操可不會如此想,到了這裏,其實反而才是最危險的,因為劉瀾的部隊一旦出現,那勢必就說明是真的要和他們不死不休了。
他不停派出斥候去打探消息,不管徐州有任何的風吹草動都要匯報,其實他現在是真的有些不想和劉瀾拚命了。
沒這個底氣,這一仗雖然是他牽頭,可真正讓他動心的關鍵卻是袁紹,沒有他出兵,曹操也不會去招惹劉瀾,可結果,劉瀾卻把青州讓了出來,把他的計劃都給破壞了,而最後當他想借袁譚殊死一搏時,沒想到顏良又敗了。
這一仗太過於點子背了,尤其是好不容易下定決心出兵了,結果在沛縣眼瞅著勝利在望了,關羽又出現了,這種感覺可不太好,尤其是對於對兵陰陽有所涉獵的曹操來說,更像是上天的某種暗示,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他可不想繼續與劉瀾戰鬥下去,更別說與徐州軍決一死戰了。
就在這樣的提心吊膽之下,一連二日過去,斥候來來回回無數波,偵查範圍雖然一直劇縣在豐縣境內,可畢竟豐縣與沛縣距離很近,偵查距離足夠了,結果連著兩天關羽和徐州軍都沒能出現,要麽這件事就有點蹊蹺了,要麽就是他們放棄進攻了,要麽關羽來得有些慢,他們還沒有匯合,或是剛剛匯合。既然這樣,那他就派人多盯著,反正絕不能疏忽大意,越是這樣的時候,越不能疏忽,也許關羽就想著讓自己放鬆呢。
而對此,郭嘉有著不一樣的看法,他始終認為關羽都已經來了,就不會輕易放棄,這麽著也要給我們一些震懾,畢竟這幾年,尤其是第二次徐州之戰的不了了之,會讓劉瀾覺得正是他的主動求和,讓我們覺得徐州可欺,而他這一回,就是要學對付顏良,給我們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警告。
現在敵軍不是不打算來鳳縣,而是一定在有著一個巨大的陰謀在醞釀著,可以說他們現在處於暗處,而我們則在明麵上,關羽要進攻的話,肯定會選擇一個他認為的絕佳時機,最好是能夠一舉攻破我軍的時機。
這樣的機會郭嘉仔細分析,他們並沒有明顯的疏漏,應該沒有留下任何破綻,可是這智商在他們眼中的防禦固若金湯,但在關羽眼中又會是個什麽樣子,還不清楚,也許在他們眼中萬無一失,可能在關羽眼中,到處都是破綻也說不定呢。
所以在郭嘉的建議之下,不管是壽春軍還是兗州軍,部隊與將領一旦要保持高度警惕,絕不能有任何大意,如果徐州軍出現,一定要頑強作戰,千萬不要怕傷亡,不然的話,大軍都完蛋。
~~~~~~~~~~~
對於徐州的將領們,行軍作戰時都有著各自的一些獨特嗜好,比如說劉瀾是習慣走到哪都把書帶到哪的那種,一口木箱子,除了換洗衣物就是厚厚的竹簡了,而張飛行軍時,什麽也不帶,換洗衣服如果不是夏侯涓給他裝上,他帶都不會帶,但是有一物,那可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美酒。
而趙雲的情況則不同,喜歡與帳下將領在帳內投壺,至於關羽,則是下戰棋,這一特殊的喜好從最初與徐晃搭檔開始養成,當時的兩人一個一個善守一個善攻。
善攻的徐晃往往能夠出奇製勝,而善守的關羽又有時讓徐晃舉步維艱,這時候的兩人,可以說正是通過戰棋推演,使得他倆能夠短時間內走上前台的一個重要因素,雖然戰棋與投壺一樣都隻是遊戲。
但其背後都有著一定的特殊意義,就好像投壺,這是因射箭而延伸來的遊戲,而戰棋,同樣更像是墨家攻守推演,雖然對戰場的參考性微乎其微,但無疑卻能夠使雙方在很短的世家內做出最為正確的判斷與決定。
所以這對二人日後領兵作戰起到了極大的作用,也正因為這樣的原因,所以關羽這些年來不管到哪,戰棋都是必備之物,隻可惜,黃巾三傑每一個精通此道的,好不容易來了個張南,又被他舉薦到了主公麵前。
可以說他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找到能夠與他一戰高下的對手了,好在最後陳鳳出現了,雖然他是初學,但是對戰棋的領悟還是很快的,雖然每一次都被關羽殺敗,但每一次都有進步。
這絕對是關羽樂見的情況,如果隻是把他當做遊戲,那麽這棋不下也罷,可如果把棋枰當做戰場,可以引起你的思考,那麽就算是輸了,也能夠有所收獲。顯然陳鳳得到了關羽的肯定,他已經成為了合格者。
關羽開始頻繁找他下將棋,從開始讓車馬炮,到後來一子不讓,陳鳳的進步讓關羽吃驚,對這位部下,更是充滿信心,他已經很少見到這一有天賦的年輕人了,上一次說這話的人,還是劉瀾。
也確實,當初的關羽也許是因為對攻守推演的熟悉,所以在戰棋上表現出了極強的天賦,很快就在軍中成為無敵的存在,如果不是徐晃的話,他相信沒有人能是他的對手。
但是此刻,他發現陳鳳和當年的自薦真的是太像了,雖然兩人的棋路不同,關羽更保守一點,而成則像喜歡,大開大合,看上去就像是年輕人下的棋,有血性,但他有與徐晃有一點不一樣的是,陳鳳對於小卒卻很少用,也許這還是因為他對棋子不太熟悉的原因,但以陳鳳的悟性,應該很快就能明白,小卒其實有得時候往往決定最後的走向。
收起了棋枰,因為趙雲到了,他遣退了陳鳳,迎進來了子龍和翼德。他和張飛在梧縣分別,又在沛縣匯合,可與趙雲,上一次見麵還是一年之前的第二次徐州之戰。
關羽感慨著,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因為被曹操逃掉而有些過意不去,雖然和他的關係不大,是因為曹操的警惕,可終歸曹操逃掉與他有所關聯,不過趙雲可不會對此事多說,畢竟人家要走,他們就算是想攔也攔不住,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不管是誰都得麵對現實。
而他們三人,最沒心沒肺的顯然就是張飛了,一仗損失了那麽多人,最後卻功虧一簣,這幾乎可以說是張飛獨立領兵之後損失最為慘重的一戰了,甚至比與紀靈的那場生死交鋒損失的兵力還多。
比起二人有說有笑,他現在正等待著劉瀾的反應呢,不過趙雲和關羽都為他求情了,而且他也把自己這一仗的初衷說得很明白,就是為了拖住曹操。
所以二人一直在勸慰他,不會有事的,主公不會撤銷你的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