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當初徐庶的堅持還真是起到了關鍵作用,不然的話,現在張飛和魯肅直接前往沛縣,他一下子還真就不知道該如何防備曹操了,不過現在簡單了,有張飛坐鎮,不管曹操的後手是什麽,都不怕,而解決了曹操,劉瀾可不會坐視壽春軍不管,而這就需要調動魯肅的濡須大營了,而劉瀾的想法其實很簡單,就是趁著壽春兵力空虛之時,截斷壽春與張勳的聯係。
而於此同時,劉瀾也已經傳令到琅琊,黃忠會率兵先到臨沂,時刻監視袁軍的同時等待關羽攝山營,如果在這之前袁紹有所異動的話,那麽他們將會第一時間抵達陽都,進行布防,以逸待勞。
如果關羽在袁軍進攻之前抵達,那麽他們會一切都會按部就班,在袁軍出兵進入琅琊且沒有反應過來時,發起突然襲擊,勢必要以雷霆手段結束戰爭,絕不能變成持久甚至是消耗戰,這不符合徐州的利益,而且也會對徐州極為不利。
要想讓徐州之戰盡快結束,與顏良這一戰至關重要,甚至劉瀾都有打算親自前往前線,統帥三軍與顏良進行交戰,畢竟這一仗太重要了,但徐庶卻強烈反對,畢竟沛縣的變數還很大,他必須坐鎮徐州,進行統籌,不然讓徐庶坐鎮徐州,雖然效果也許不會太差,但是在調兵遣將這一點上,顯然他的分量可無法與劉瀾比擬的。
而且最近幾年,劉瀾都是以這樣的身份出現,坐鎮中軍,統籌各部,而在他的調度之下,幾位將領都很完美的宛城了自己的任務,就結果來說,是相當不錯的,所以劉瀾應該更相信幾位大將,給予他們充分的信任,而不是還像從前那樣親自上戰場,那樣將領的優勢發揮不出來,而劉瀾的大局觀和調度也要大打折扣。
而且徐庶也很有自知之明,他這位軍師,給劉瀾出謀劃策沒問題,畢竟最後是由劉瀾下達命令,但若是他來負責這些事情的話,那麽幾位將領心中是否會服氣,真不好說。
徐庶強烈反對,劉瀾心裏明白,當然他隻是將他的反對與以往的情況進行聯係,認為他的身為與以往不同,不能再親冒矢石,做任何冒險的事情,劉瀾隻好妥協。
其實現在徐州,尤其是關羽等人的成長,他到不到前線還真就無關緊要,他們沒有任何一人辜負劉瀾的厚望,如果說從前是劉瀾一個人扛著龍騎軍前進的話,那麽現在是他們扛著徐州前進,而且沒有一次讓他失望,雖然偶有失敗,會有損失,但是他們卻用最終的勝利來向自己證明,他們是當世最優秀的將領,沒有之一。
這就是他們現在的態度。
一個個都是優秀的將領,一個個都能夠獨當一麵,劉瀾對他們是真的滿意,雖然在他們還‘默默無名’時,劉瀾就給予了他們極大的信任,但是大家都知道,也心知肚明,正是因為劉瀾無條件的信任,他們在能夠從戰爭中學習戰爭,從戰爭中逐漸成熟,不然的話,他們不會有今日,就好像許褚,最多不過是成為一員猛將,但永遠都在主公的光輝之下。
當然了,許褚是特殊情況,在當時劉瀾在張飛和許褚進行選擇,選出了後者成為近衛統領,而另一人才有資格獨立領兵,並不是許褚無能,隻是他更合適近衛,這個原因曾經還讓張飛苦惱了好久,蓋因在這之前,許褚的職位可一直都是他,但現在,你若是問張飛,他必然會說,他更喜歡留在主公身邊,不過這顯然是昧心之語罷了。
對與顏良交戰,其實劉瀾還真有些擔心,那就是臧霸與關羽的關係,二人不能說有什麽矛盾吧,但是臧霸若不聽他的,擅自出擊還是有可能的,如果最終因此而導致兵敗,那劉瀾就算是後悔都來不及,所以徐庶對於用臧霸突襲北海郡的想法,劉瀾是十分支持的,雖然結果很可能不會出現因為北海被收回,顏良就要下令撤兵的情況,但是對冀州軍士氣顯然會是一次沉重打擊,而最最重要的一點是,如鯁在喉的滋味足以動搖冀州軍軍心,甚至導致部隊因此而崩潰,事實上,冀州軍內部的紛爭,兩種聲音的出現必定會導致攻打徐州出現分歧,不然的話,顏良不會傻到把部隊一分為三,所以這一戰看起來困難,但機會反而要比對付曹操的機會更大。
這一切徐庶以及分析的很清楚了,劉瀾也經過深思熟慮最後拍板,如果說沛縣是敵強我弱的話,那麽在與袁紹作戰方麵,劉瀾刻意將局麵變成我強敵弱的局部優勢局麵,再加上領兵將領關羽和顏良對比,勝負明顯。
而事到如今,隨著將關羽攝山營北調之後,劉瀾已經沒有任何可以選擇的機會,因為他沒有哪怕一絲一毫的援軍可以求助,隻能靠在徐州屯集的十萬大軍,應付雙線,本就顯得捉襟見肘,所以就像徐庶說的那樣,主防一頭是很明智的,但是袁紹的背信卻讓他們不可能再選擇與曹操消耗,不然這將變成愚蠢的決定,不僅守住徐州的機會變小了,甚至還會變成將中原拱手相讓給他而隨著時間推移,那麽最終問鼎天下之人,非袁紹莫屬。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劉瀾能怎麽辦?
他隻能選擇接受徐庶的建議,為此甚至要打破前不久的計劃,徹底推翻重來,這樣一來,他之前所做的努力都變成了泡影,但有弊也有利。
首先,我們這一仗要是把袁紹打痛了,那麽在不收回青州的前提之下,袁紹的選項就隻會變成曹操一個,而曹操則會變成我們的屏障,這樣,袁紹會千方百計去想如何攻打兗州,而我們則也有了主公的精力,去奪取整個南方,而這就是對我們的利,大利。
但如果這一仗我們敗了,那麽結果已經很明顯不過,他們將退到秣陵,而青徐不保後,下一個將會是遼東,劉瀾毫不懷疑袁紹會走這一步,而不是進攻秣陵,相比於遼東馬場,秣陵對於袁紹的吸引力,不大。
~~~~~~~~~~
此時,在沛縣外,沛縣守軍堅守不出,而連著叫陣兩日的曹軍在第三日突然變得安靜起來,士兵們齊齊返回到軍營之中,再也沒有任何一人前來挑戰。
雙方度過了相安無事的第三日,就在很多人以為,這樣的局麵會一直持續下去的時候,曹操和他的親兵以及大將們出現在城外,而徐盛也在第一時間登上了沛縣城樓。
這不是徐盛第一次徐曹操見麵,早在第一次徐州之戰時,徐盛就在劉瀾身邊有幸一睹曹操尊容,是個讓人看不透的人,當時的曹操因為是來從中說合,所以徐盛對他的印象還比較中肯,但此刻,他眼中的曹操無疑是那種奸猾的狐狸模樣,隻是當他看到那支數百人的小規模部隊之時,眼中卻不自覺露出了憂慮之色,身為主將,他很明白曹操前後兩次出現在沛縣城下的原因,初來乍到的曹操,看的不過是沛縣的城防,而這一次他出現,則是在尋找沛縣的破綻。
而這以為著,曹軍很可能甚至很快就要攻城了,對於攻城戰,徐盛不害怕,他之所以憂慮,完全是因為不知會有多少沛縣守軍,因此而喪命。
在曹操身邊的兩人他同樣熟悉,一名是膀大腰圓,昨日還在叫陣的典韋,另一麵則是背著弓箭,傳說箭術百發百中的夏侯淵,夏侯淵的兵刃乃是在兵器譜排名三十的眉間刀,長九尺,重六十八斤,刀身狹長,因刀尖似眉,所以叫眉尖刀,但相比於他武器的普普通通,他背上的那把長弓卻是大有來頭,養由基弓,傳聞乃是春秋時代神箭手養由基所用的寶弓,是當世箭術高手做夢都希望得到的寶弓。
如果兵器譜中有弓箭的排名的話,那麽夏侯淵這把弓箭可絕不會像他的兵刃排名那麽靠後,最不濟也能躋身前十,若在加上夏侯淵箭術的加成,排名進入前五也不是沒有可能,而在曹操身邊的另外其人,徐盛就有些孤陋寡聞了,每一人能認得出來,當然這也是因為距離太遠的緣故,畢竟他們的辨識度可沒有這三人高。
“攻城器械都已經準備好了,明天也該攻一下沛縣,看看他們的防守厚度了。”城樓下方的曹操並沒有發現此刻城樓之上有人正在關注著他的一舉一動,對身邊幾人說道。
“末將請令,願為攻城大將,率本部殺上城樓,奪下沛縣。”
說話的不是別人,正是曹軍之中有名的猛將曹洪,曹洪作戰,從不畏懼生死,隻要是鼓聲響起,他就隻知奮勇向前,除了鳴金收兵,絕不會後退半步,除非戰死。
曹操看著他請戰,便爽朗大笑一聲,如果是別人請戰,那麽也許還有人會爭一爭,可在他帳下隻有曹洪和夏侯惇卻是例外,沒人敢去和他二人搶,當然除了二人因此而發生爭論:“子廉勇氣可嘉,我現在都已經迫切的想看明日子廉建立奇功,奪下沛縣了,不過人非鐵軀,我可不願我的心腹大將在沛縣的飛矢礌石之下傷到,這樣,明日我可許你指揮攻城,但你絕不能自己上陣。”
曹操可沒有半點與他商議的想法,這就是命令,而原本躍躍欲試的曹洪則根本就沒有再開口的機會,就隻能看著曹操調轉馬頭向大營反回。
曹軍大營的修築,可以說是固若金湯,防守嚴密,曹操根本就不擔心也不害怕沛縣軍來突襲,足以把他們殺回去,回到中軍轅門,卻正好看到郭嘉正在轅門下站著,等候多時,雖然不清楚他再此等自己所為何事,不過看他的反應,向來應該是好消息,翻身下馬,朝他笑道:“奉孝,有什麽好消息不成?”
“郭嘉點了點頭,道:”確實是好消息,不過曹公,還是到中軍大帳,容卑職慢慢向您匯報吧。“
“好。”
兩人相攜走進大帳,曹操在主位落座之後,郭嘉才在下首做了下來,道:“主公,剛才從青州傳來消息,袁譚已經率主力趕往城陽郡了,不過有些意外的是,袁譚並不打算繞道東海攻打蘭陵,而是要直接進攻琅琊。“
“進攻琅琊?”曹操眼睛急轉,好半晌卻冷笑了一聲,也不知是不是被袁譚氣得,郭嘉說道:“這個袁譚也太愛耍小聰明了,以為這樣就能占了琅琊?”
“不是他愛耍小聰明,是袁家人的根就如此。”曹操很不爽的說道:“我本來打算明天派曹洪攻打沛縣,現在好了,作戰的計劃要推遲了。”
曹操說完之後歎息了一聲,神情顯得極為不爽,那樣子就好像是吃到了蒼蠅一樣,別提有多惡心了,如果那袁譚能聽他的,從城陽郡南下進入東海郡,然後再攻蘭陵,與夏侯東西夾攻,切斷琅琊軍與徐州的聯係,那麽到時候他們便能夠南北夾擊琅琊,此戰隻要取勝,劉瀾必敗無疑,可現在因為袁譚突然改變計劃,曹操奔襲蘭陵的計劃就必須要進行改變,甚至不得不被迫放棄,而為了突襲蘭陵,可以說曹操已經準備多時,在費縣他已經為夏侯惇準備了主公的物資,甚至寧可克扣他帶到沛縣的部隊,也要保證夏侯惇的後勤不會出現任何意外,現在好了,這一仗因為袁譚的小聰明,不僅沒有了擊敗劉瀾的可能,反而還有可能因此遭到劉瀾的猛烈打擊。
畢竟曹操不是劉瀾肚子裏的蛔蟲,他並不知道劉瀾又改變了計劃,將主攻方向改向了顏良,所以此刻他還是以之前對劉瀾的分析來做出的判斷,而從劉瀾主動讓出青州來看,他必然是要集中主力防禦他,那麽袁紹如果攻打琅琊,很可能讓劉瀾幹脆直接撤回琅琊軍,全力來攻打他,到時候將他擊潰了,再轉向對付袁紹,那時不管是現在他與袁術的聯軍還是之後與他交手的顏良,就兵力來說,絕無與劉瀾一較高下的可能。
而於此同時,劉瀾也已經傳令到琅琊,黃忠會率兵先到臨沂,時刻監視袁軍的同時等待關羽攝山營,如果在這之前袁紹有所異動的話,那麽他們將會第一時間抵達陽都,進行布防,以逸待勞。
如果關羽在袁軍進攻之前抵達,那麽他們會一切都會按部就班,在袁軍出兵進入琅琊且沒有反應過來時,發起突然襲擊,勢必要以雷霆手段結束戰爭,絕不能變成持久甚至是消耗戰,這不符合徐州的利益,而且也會對徐州極為不利。
要想讓徐州之戰盡快結束,與顏良這一戰至關重要,甚至劉瀾都有打算親自前往前線,統帥三軍與顏良進行交戰,畢竟這一仗太重要了,但徐庶卻強烈反對,畢竟沛縣的變數還很大,他必須坐鎮徐州,進行統籌,不然讓徐庶坐鎮徐州,雖然效果也許不會太差,但是在調兵遣將這一點上,顯然他的分量可無法與劉瀾比擬的。
而且最近幾年,劉瀾都是以這樣的身份出現,坐鎮中軍,統籌各部,而在他的調度之下,幾位將領都很完美的宛城了自己的任務,就結果來說,是相當不錯的,所以劉瀾應該更相信幾位大將,給予他們充分的信任,而不是還像從前那樣親自上戰場,那樣將領的優勢發揮不出來,而劉瀾的大局觀和調度也要大打折扣。
而且徐庶也很有自知之明,他這位軍師,給劉瀾出謀劃策沒問題,畢竟最後是由劉瀾下達命令,但若是他來負責這些事情的話,那麽幾位將領心中是否會服氣,真不好說。
徐庶強烈反對,劉瀾心裏明白,當然他隻是將他的反對與以往的情況進行聯係,認為他的身為與以往不同,不能再親冒矢石,做任何冒險的事情,劉瀾隻好妥協。
其實現在徐州,尤其是關羽等人的成長,他到不到前線還真就無關緊要,他們沒有任何一人辜負劉瀾的厚望,如果說從前是劉瀾一個人扛著龍騎軍前進的話,那麽現在是他們扛著徐州前進,而且沒有一次讓他失望,雖然偶有失敗,會有損失,但是他們卻用最終的勝利來向自己證明,他們是當世最優秀的將領,沒有之一。
這就是他們現在的態度。
一個個都是優秀的將領,一個個都能夠獨當一麵,劉瀾對他們是真的滿意,雖然在他們還‘默默無名’時,劉瀾就給予了他們極大的信任,但是大家都知道,也心知肚明,正是因為劉瀾無條件的信任,他們在能夠從戰爭中學習戰爭,從戰爭中逐漸成熟,不然的話,他們不會有今日,就好像許褚,最多不過是成為一員猛將,但永遠都在主公的光輝之下。
當然了,許褚是特殊情況,在當時劉瀾在張飛和許褚進行選擇,選出了後者成為近衛統領,而另一人才有資格獨立領兵,並不是許褚無能,隻是他更合適近衛,這個原因曾經還讓張飛苦惱了好久,蓋因在這之前,許褚的職位可一直都是他,但現在,你若是問張飛,他必然會說,他更喜歡留在主公身邊,不過這顯然是昧心之語罷了。
對與顏良交戰,其實劉瀾還真有些擔心,那就是臧霸與關羽的關係,二人不能說有什麽矛盾吧,但是臧霸若不聽他的,擅自出擊還是有可能的,如果最終因此而導致兵敗,那劉瀾就算是後悔都來不及,所以徐庶對於用臧霸突襲北海郡的想法,劉瀾是十分支持的,雖然結果很可能不會出現因為北海被收回,顏良就要下令撤兵的情況,但是對冀州軍士氣顯然會是一次沉重打擊,而最最重要的一點是,如鯁在喉的滋味足以動搖冀州軍軍心,甚至導致部隊因此而崩潰,事實上,冀州軍內部的紛爭,兩種聲音的出現必定會導致攻打徐州出現分歧,不然的話,顏良不會傻到把部隊一分為三,所以這一戰看起來困難,但機會反而要比對付曹操的機會更大。
這一切徐庶以及分析的很清楚了,劉瀾也經過深思熟慮最後拍板,如果說沛縣是敵強我弱的話,那麽在與袁紹作戰方麵,劉瀾刻意將局麵變成我強敵弱的局部優勢局麵,再加上領兵將領關羽和顏良對比,勝負明顯。
而事到如今,隨著將關羽攝山營北調之後,劉瀾已經沒有任何可以選擇的機會,因為他沒有哪怕一絲一毫的援軍可以求助,隻能靠在徐州屯集的十萬大軍,應付雙線,本就顯得捉襟見肘,所以就像徐庶說的那樣,主防一頭是很明智的,但是袁紹的背信卻讓他們不可能再選擇與曹操消耗,不然這將變成愚蠢的決定,不僅守住徐州的機會變小了,甚至還會變成將中原拱手相讓給他而隨著時間推移,那麽最終問鼎天下之人,非袁紹莫屬。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劉瀾能怎麽辦?
他隻能選擇接受徐庶的建議,為此甚至要打破前不久的計劃,徹底推翻重來,這樣一來,他之前所做的努力都變成了泡影,但有弊也有利。
首先,我們這一仗要是把袁紹打痛了,那麽在不收回青州的前提之下,袁紹的選項就隻會變成曹操一個,而曹操則會變成我們的屏障,這樣,袁紹會千方百計去想如何攻打兗州,而我們則也有了主公的精力,去奪取整個南方,而這就是對我們的利,大利。
但如果這一仗我們敗了,那麽結果已經很明顯不過,他們將退到秣陵,而青徐不保後,下一個將會是遼東,劉瀾毫不懷疑袁紹會走這一步,而不是進攻秣陵,相比於遼東馬場,秣陵對於袁紹的吸引力,不大。
~~~~~~~~~~
此時,在沛縣外,沛縣守軍堅守不出,而連著叫陣兩日的曹軍在第三日突然變得安靜起來,士兵們齊齊返回到軍營之中,再也沒有任何一人前來挑戰。
雙方度過了相安無事的第三日,就在很多人以為,這樣的局麵會一直持續下去的時候,曹操和他的親兵以及大將們出現在城外,而徐盛也在第一時間登上了沛縣城樓。
這不是徐盛第一次徐曹操見麵,早在第一次徐州之戰時,徐盛就在劉瀾身邊有幸一睹曹操尊容,是個讓人看不透的人,當時的曹操因為是來從中說合,所以徐盛對他的印象還比較中肯,但此刻,他眼中的曹操無疑是那種奸猾的狐狸模樣,隻是當他看到那支數百人的小規模部隊之時,眼中卻不自覺露出了憂慮之色,身為主將,他很明白曹操前後兩次出現在沛縣城下的原因,初來乍到的曹操,看的不過是沛縣的城防,而這一次他出現,則是在尋找沛縣的破綻。
而這以為著,曹軍很可能甚至很快就要攻城了,對於攻城戰,徐盛不害怕,他之所以憂慮,完全是因為不知會有多少沛縣守軍,因此而喪命。
在曹操身邊的兩人他同樣熟悉,一名是膀大腰圓,昨日還在叫陣的典韋,另一麵則是背著弓箭,傳說箭術百發百中的夏侯淵,夏侯淵的兵刃乃是在兵器譜排名三十的眉間刀,長九尺,重六十八斤,刀身狹長,因刀尖似眉,所以叫眉尖刀,但相比於他武器的普普通通,他背上的那把長弓卻是大有來頭,養由基弓,傳聞乃是春秋時代神箭手養由基所用的寶弓,是當世箭術高手做夢都希望得到的寶弓。
如果兵器譜中有弓箭的排名的話,那麽夏侯淵這把弓箭可絕不會像他的兵刃排名那麽靠後,最不濟也能躋身前十,若在加上夏侯淵箭術的加成,排名進入前五也不是沒有可能,而在曹操身邊的另外其人,徐盛就有些孤陋寡聞了,每一人能認得出來,當然這也是因為距離太遠的緣故,畢竟他們的辨識度可沒有這三人高。
“攻城器械都已經準備好了,明天也該攻一下沛縣,看看他們的防守厚度了。”城樓下方的曹操並沒有發現此刻城樓之上有人正在關注著他的一舉一動,對身邊幾人說道。
“末將請令,願為攻城大將,率本部殺上城樓,奪下沛縣。”
說話的不是別人,正是曹軍之中有名的猛將曹洪,曹洪作戰,從不畏懼生死,隻要是鼓聲響起,他就隻知奮勇向前,除了鳴金收兵,絕不會後退半步,除非戰死。
曹操看著他請戰,便爽朗大笑一聲,如果是別人請戰,那麽也許還有人會爭一爭,可在他帳下隻有曹洪和夏侯惇卻是例外,沒人敢去和他二人搶,當然除了二人因此而發生爭論:“子廉勇氣可嘉,我現在都已經迫切的想看明日子廉建立奇功,奪下沛縣了,不過人非鐵軀,我可不願我的心腹大將在沛縣的飛矢礌石之下傷到,這樣,明日我可許你指揮攻城,但你絕不能自己上陣。”
曹操可沒有半點與他商議的想法,這就是命令,而原本躍躍欲試的曹洪則根本就沒有再開口的機會,就隻能看著曹操調轉馬頭向大營反回。
曹軍大營的修築,可以說是固若金湯,防守嚴密,曹操根本就不擔心也不害怕沛縣軍來突襲,足以把他們殺回去,回到中軍轅門,卻正好看到郭嘉正在轅門下站著,等候多時,雖然不清楚他再此等自己所為何事,不過看他的反應,向來應該是好消息,翻身下馬,朝他笑道:“奉孝,有什麽好消息不成?”
“郭嘉點了點頭,道:”確實是好消息,不過曹公,還是到中軍大帳,容卑職慢慢向您匯報吧。“
“好。”
兩人相攜走進大帳,曹操在主位落座之後,郭嘉才在下首做了下來,道:“主公,剛才從青州傳來消息,袁譚已經率主力趕往城陽郡了,不過有些意外的是,袁譚並不打算繞道東海攻打蘭陵,而是要直接進攻琅琊。“
“進攻琅琊?”曹操眼睛急轉,好半晌卻冷笑了一聲,也不知是不是被袁譚氣得,郭嘉說道:“這個袁譚也太愛耍小聰明了,以為這樣就能占了琅琊?”
“不是他愛耍小聰明,是袁家人的根就如此。”曹操很不爽的說道:“我本來打算明天派曹洪攻打沛縣,現在好了,作戰的計劃要推遲了。”
曹操說完之後歎息了一聲,神情顯得極為不爽,那樣子就好像是吃到了蒼蠅一樣,別提有多惡心了,如果那袁譚能聽他的,從城陽郡南下進入東海郡,然後再攻蘭陵,與夏侯東西夾攻,切斷琅琊軍與徐州的聯係,那麽到時候他們便能夠南北夾擊琅琊,此戰隻要取勝,劉瀾必敗無疑,可現在因為袁譚突然改變計劃,曹操奔襲蘭陵的計劃就必須要進行改變,甚至不得不被迫放棄,而為了突襲蘭陵,可以說曹操已經準備多時,在費縣他已經為夏侯惇準備了主公的物資,甚至寧可克扣他帶到沛縣的部隊,也要保證夏侯惇的後勤不會出現任何意外,現在好了,這一仗因為袁譚的小聰明,不僅沒有了擊敗劉瀾的可能,反而還有可能因此遭到劉瀾的猛烈打擊。
畢竟曹操不是劉瀾肚子裏的蛔蟲,他並不知道劉瀾又改變了計劃,將主攻方向改向了顏良,所以此刻他還是以之前對劉瀾的分析來做出的判斷,而從劉瀾主動讓出青州來看,他必然是要集中主力防禦他,那麽袁紹如果攻打琅琊,很可能讓劉瀾幹脆直接撤回琅琊軍,全力來攻打他,到時候將他擊潰了,再轉向對付袁紹,那時不管是現在他與袁術的聯軍還是之後與他交手的顏良,就兵力來說,絕無與劉瀾一較高下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