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曹操進攻沛縣的計劃,劉瀾和關羽算得上是不謀而合了,雖然隻是一個大膽猜測,並不能確定,但是兩人顯然都有著某種默契,一致認為曹操會佯攻沛縣,那麽這個調子定下了之後,就需要找到他的真實用意,到底要打哪裏,所在在為了確保萬無一失的前提之下,劉瀾選擇了用關羽防禦沛縣的同時協防下邳的策略,而劉瀾或者說趙雲則是防禦徐州城東莞郡的同時協防沛縣,這樣一來,在黃忠守琅琊、張飛重心放在廣陵和下邳的情況之下,可以說徐州這盤棋已經足夠安全。


    最少從安全的角度來說,已經大概率的讓徐州萬無一失了,至於可能出現的一些紕漏劉瀾不否認,不可能真的防禦住曹操的進攻,但是盡可能的做到徐州不被大規模破壞就算是他們在防禦上做到了最好。


    這完全是劉瀾處於徐州的利益在考慮,畢竟最初他這樣做完全就是在竭力阻止曹操攻打徐州,他不想開戰,不管是不是因為匆匆結束九江之戰的原因,他並不想繼續戰鬥下去,沒意義也沒必要,當然更重要的原因還是他想借刀殺人,說白了,就算袁紹不來攻他,他也會把青州讓出去的,從公孫瓚敗亡之後,這件事情就一直在他的日程上,隻是早與晚的情況罷了。


    而這一回因為九江之戰結束便急急轉到徐州之戰,則加速了劉瀾讓出青州的計劃,可以說現在的劉瀾就是要千方百計破壞原本關東鐵板一塊的諸侯聯盟。而青州則是那個可以擾亂局勢的誘餌。


    當然如果隻是誘餌的話,自然就有可能不會上鉤,但這世上最複雜的就是人心,在利益麵前,也許袁紹和他身邊的謀士早已經揣摩透了他的心思,可是在利益麵前,尤其是在曹劉之間爭論不休的當口,劉瀾這一手示好足夠打破現狀,使得袁紹打破了某些人一直努力維持現在的美夢。


    從結果來看,送出青州必然是弊大於利,但如果真的能使曹袁交戰的話,那麽劉瀾從中獲取的好處,自然就又變成利大於弊。


    而這一切才是劉瀾真正的用意,把曹操留給袁紹,那麽他就能夠有一個更穩定的壞境去發展,尤其可以在袁曹交兵時,漁翁得利。


    身邊周倉和管亥低聲私語,背著手的關羽擺擺手,兩人立時安靜下來,關羽轉身走到主位坐下,道:“主公的的意圖已經很明顯了,雖然無法得知曹操的真正意圖,不過進攻沛縣的可能性確實最大,所以我的意見是,一旦敵人果真攻打沛縣,則我率主力與周倉救援沛縣,而管亥則率領本部駐守梧縣,你和裴元慶一樣,一定要守住梧縣最少三天,到時候我便會率主力趕回來。關羽說著頓了一下又道:”如果他們並沒有來下邳或是彭城國的話,雖然我們的作戰計劃不需要調整,但還是要有所針對。”


    與關羽一同落座的管亥沉聲問道:“卻不知將軍打算如何針對曹軍?”剛才關羽已經說過了,曹操不打可能會來下邳或是彭城國,他們留下來就是以防萬一,但是他們知道關羽越是反複確定,曹操就越不大可能來。


    所以要聽得懂真話和反話,曹操來攻他們是返回,做好針對則是真話。


    但是想針對可沒那麽簡單,其實這主要還是看曹軍出現在什麽地方,如果是徐州城,那就好辦了,到時候他們就可以直接去救援徐州城,從側翼對曹軍施壓,說不定還能把他們包圍呢,但要是他們打的是東海和琅琊的話,那麽這個針對更像是進攻兗州直撲曹操腹地,他和裴元慶的兩萬人馬到了兗州豫州,那可就真的大展拳腳了,第二次徐州之戰,張飛的驚豔將會發生在他和裴元紹的身上。


    關羽沉思片刻道:“具體情況就是這麽個情況,如果出現任何意外的話,首先還是要等待我的命令,如果情況不明,還是得你們自己來拿主意,但終歸,如果我真去了沛縣的話,你們主要還是以隨機應變為主。”


    “末將明白了”


    關羽又對二人道:“你二人跟隨我多年,不管是能力還是軍功戰績,都首屈一指,不僅是我,連主公都幾次三番的想讓你們獨當一麵,各挑大梁,可你們兩個和裴元紹就是不答應,一直待在我身邊,既然連主公都不勉強你們,那我也就選擇尊重你們,如果我離開了去了沛縣,那麽你們兩個可就一定要小心謹慎,要知道,你們將要麵對的敵人,可不再是壽春軍了,而是曹軍,就算他們依然是壽春軍也一樣,所以千萬不能大意,不管是敵人來攻還是你們攻入兗州,這一仗一定要小心行事,務必要讓我們在第三次徐州之戰中再一次笑到最後。


    關羽說這麽多,其實就是告訴他們二人,這一回是你們證明自己表現自己的機會,以前在他的帳下,跟著他與敵人交手,立了戰功受到獎賞,很多人也隻會把功勞算到他關羽的頭上,但是這一回,他們有了獨自領兵的機會,這雖然與關羽和劉瀾之前設想的有所不同,但是這一回顯然是他們真正意義上自己有著極大自主權的一戰。


    而對他們,關羽一上來就說的很清楚了,他們有能力,也有那個能耐,如果不是他們自己不同意的話,他們早就像張頜、太史慈幾人一樣隸屬於劉瀾的將軍府,而不是關羽的中軍府。


    不過對於管亥來說,他真正的關注點卻是剛才關羽所說的那一段,就算是壽春軍也吧他們當做是曹軍,這是對敵人的重視,顯然不是那樣,壽春軍不堪一擊,幾十萬來攻打徐州都被他們擊敗了,但曹操幾萬人卻差一點就把整個琅琊給拿下來,你可以說那是因為琅琊軍不堪一擊,但是在不堪一擊,一個月不到就讓琅琊軍連戰連敗,這中間的原因不用多說也能想到。


    有些話是為了麵子,就算知道也不能去承認,說白了就是戰術上重視戰略上藐視敵人。


    管亥再一次接口說道:“將軍放心,末將一定不會大意,不管是來的壽春軍還是曹軍,都認真對待,絕不會犯輕敵的大忌。”這些年的管亥,早已從當年不懂戰略戰術的黃巾將領變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合格將軍,他當然明白曹軍和袁術軍的區別在哪裏。


    就好像他當年率領的黃巾軍,看起來人多勢眾,可是在劉瀾麵前卻不堪一擊,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因為劉瀾帳下的士兵都是經過多年交戰後留下的強者,而由這樣一支部隊組成,就算他們是三千人,也足有著三萬人的戰鬥力,所以那一仗他最初敗的也許會覺得不服氣,可是在關羽身邊越久他才知曉他當時麵對的這支軍隊是有多麽的強悍。


    而這一點,其實也是這樣,其實說起來壽春軍也夠倒黴的,本來有著類似的精銳,結果一戰被曹操絕了根,又招募了一批,又被他們給消滅了七七八八,現在號稱五萬人,說白了和以前的十多萬人沒有任何的區別,試問這樣的一支部隊,完全就是他們當年的黃巾軍,沒有任何的戰力,這樣的部隊,不提也罷。


    但是曹操的部隊,卻是經過多年戰鬥遺留下來的一支精銳,在加上優秀的將領以及盡量的裝備,這樣一支部隊雖不能說是翻版徐州軍吧,但他們的戰鬥力絕對乃當世數一數二,甚至不會比徐州軍差分毫,麵對他們,別說是他管亥了,就算是關羽也不敢有絲毫的大意,而這才是關羽叮囑他的根本原因。


    但是真正讓關羽擔心的隻這麽一點嗎,並不是,其實在第二次徐州之戰結束之後,劉瀾和眾多將領進了了一次長時間的總結,對琅琊之戰與曹操交鋒時的不利做出了多大幾十項的總結。


    首先就是徐州軍部隊發展過速,從最初三千人的龍騎軍到萬人的礦山軍再到遼東軍、徐州軍,這樣迅猛的發展勢頭,確實是很難保證部隊戰鬥力的,就算龍騎軍等老牌部隊戰鬥力不變,但餘下的部隊參差不齊卻是不爭的事實。


    這一點是不爭的事實,沒有人會反對,而想要改變這樣的局麵,其實並不是很容易,短時間內如果就能練出一直精銳致師,那這世上都是精銳了,哪裏還有強弱之風呢。


    所以想要改變,需要時間。


    而劉瀾提出的一點不同,則是他自身的體驗和感觸,那就是這些年來,真正能對他們構成威脅的敵人不多。


    在他看來,能稱得上強敵者,最初討董時的徐榮、袁紹軍的麴義但他們的情況卻都是兵少而精,將領優秀,尤其是後者,幾乎讓龍騎軍栽了一個大跟頭,反觀剩下他們所遇到的對手,不管是袁術還是袁紹,都隻是兵力多而不是戰力高。


    但必須要說一句,當時他們麵對的袁紹軍並非是冀州主力,所以輕鬆取勝完全在預料之中。


    有些話是為了麵子,就算知道也不能去承認,說白了就是戰術上重視戰略上藐視敵人。


    管亥再一次接口說道:“將軍放心,末將一定不會大意,不管是來的壽春軍還是曹軍,都認真對待,絕不會犯輕敵的大忌。”這些年的管亥,早已從當年不懂戰略戰術的黃巾將領變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合格將軍,他當然明白曹軍和袁術軍的區別在哪裏。


    就好像他當年率領的黃巾軍,看起來人多勢眾,可是在劉瀾麵前卻不堪一擊,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因為劉瀾帳下的士兵都是經過多年交戰後留下的強者,而由這樣一支部隊組成,就算他們是三千人,也足有著三萬人的戰鬥力,所以那一仗他最初敗的也許會覺得不服氣,可是在關羽身邊越久他才知曉他當時麵對的這支軍隊是有多麽的強悍。


    而這一點,其實也是這樣,其實說起來壽春軍也夠倒黴的,本來有著類似的精銳,結果一戰被曹操絕了根,又招募了一批,又被他們給消滅了七七八八,現在號稱五萬人,說白了和以前的十多萬人沒有任何的區別,試問這樣的一支部隊,完全就是他們當年的黃巾軍,沒有任何的戰力,這樣的部隊,不提也罷。


    但是曹操的部隊,卻是經過多年戰鬥遺留下來的一支精銳,在加上優秀的將領以及盡量的裝備,這樣一支部隊雖不能說是翻版徐州軍吧,但他們的戰鬥力絕對乃當世數一數二,甚至不會比徐州軍差分毫,麵對他們,別說是他管亥了,就算是關羽也不敢有絲毫的大意,而這才是關羽叮囑他的根本原因。


    但是真正讓關羽擔心的隻這麽一點嗎,並不是,其實在第二次徐州之戰結束之後,劉瀾和眾多將領進了了一次長時間的總結,對琅琊之戰與曹操交鋒時的不利做出了多大幾十項的總結。


    首先就是徐州軍部隊發展過速,從最初三千人的龍騎軍到萬人的礦山軍再到遼東軍、徐州軍,這樣迅猛的發展勢頭,確實是很難保證部隊戰鬥力的,就算龍騎軍等老牌部隊戰鬥力不變,但餘下的部隊參差不齊卻是不爭的事實。


    這一點是不爭的事實,沒有人會反對,而想要改變這樣的局麵,其實並不是很容易,短時間內如果就能練出一直精銳致師,那這世上都是精銳了,哪裏還有強弱之風呢。


    所以想要改變,需要時間。


    而劉瀾提出的一點不同,則是他自身的體驗和感觸,那就是這些年來,真正能對他們構成威脅的敵人不多。


    在他看來,能稱得上強敵者,最初討董時的徐榮、袁紹軍的麴義但他們的情況卻都是兵少而精,將領優秀,尤其是後者,幾乎讓龍騎軍栽了一個大跟頭,反觀剩下他們所遇到的對手,不管是袁術還是袁紹,都隻是兵力多而不是戰力高。


    但必須要說一句,當時他們麵對的袁紹軍並非是冀州主力,所以輕鬆取勝完全在預料之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龍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皇叔劉司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皇叔劉司馬並收藏大漢龍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