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徐晃,很多人對他並不是很了解,畢竟他一直在遼東,對於他在劉?33??這次封職排在關羽之上很多人都很有意見,尤其是像周倉、裴元紹這樣的將領,不理解徐晃何德何能居然排在關羽之上,要知道關羽為徐州做出的貢獻,那可是有目共睹的,而徐晃不過是在遼東防禦防禦異族,並沒有多大貢獻。
可以說這樣的說法甚囂塵上,可直到此刻關平才終於明白徐晃為何會受到劉瀾如此重視了,原來他當年是其副將,而且當年討董時關於二人誰隨劉瀾南下他是找兩人商議的,最後是徐晃放棄了南下的幾乎,關羽這才成了軍中第一人。
而且通過關羽剛才的表述,徐晃自劉瀾入草原時就隨在他身邊,後來更是與劉瀾一手建立礦山軍,也就是如今徐州軍的前身,還名聲顯赫的龍騎軍就是那個時期創建,可知如今他名震華夏,曾經是他主將的徐晃又是何等風采?
“真想快點見到他!”
“他推崇古之戰陣,我喜歡攻守推演,我二人可謂惺惺相惜,除了劉瀾當年也隻有他能折服我了,我二人是分不出一個高下來的,就像一個人和他的影子,怎麽可能分得出來呢,不過他非用刀而是用斧,如果也是用刀,那我二人就更像了,我這幾年,在主公身邊所立戰功無數,可若換了他,照樣也能,徐州軍不少將士說主公賞罰不明被我知道了將他們當眾鞭撻三十。”
關羽笑了笑:“在徐州,言論自由,士兵可以暢所欲言,連主公都沒有製止他們,我卻
鞭撻他們就是因為他們質疑徐晃的同時就等於質疑我,若非當年他主動要求留在遼東,他也就不會被埋沒。”其實有一點關羽沒有說,那就是當年遼東的形式必須要有一大將鎮守,而當年的關羽確實不太適合,並非是張遼刻意讓他,而是遼東非他鎮守不可,當時遼東從公孫度手中奪來不久,讓關羽留下來未必就能鎮得住宵小。
“原來如此!”聽到不少往事,關平這終於明白徐晃與關羽二人之間的關係,畢竟都是一個戰壕裏的袍澤,外人不清楚,他自己心裏能沒數嗎,至於劉瀾更是懶得理會這樣的質疑聲,分得那麽清楚幹嘛,如果真要分得清清楚楚,就軍功資曆來說那他關羽和徐晃都算不得什麽,若非戰死,張正才算是真正的第一人。
“不過既然要教我青龍刀法,那怎麽也要給我打造一把稱手的兵器吧?類似你手中的青龍偃月刀,不過你那把分量太重了,我用的話,四十斤五十斤就是極限了。”
關羽伸手撫髯,神情是發自肺腑的和藹,雖然父子二人打小就沒在一起生活過,可畢竟是親生的兒子提出來的要求,能不盡力去辦,其實就算他不說,關羽也有此想法:“我會傳書給伯固,讓他的在兵器監給你打造一柄大刀,如果你有特別的要求,可以告訴我,我會盡量讓他辦到。”
沒有哪個父親不是望子成龍的,他和金錠的孩子都已經這麽大了,而且還是這麽一塊好材料,他怎麽可能讓其荒廢了,再說他關羽的兒子,不說出人頭地吧,可也不能做個公卿子弟整天無所事事吧?
不過讓他感到自豪和欣慰的卻是他能主動提出當兵,他自然要趁著這次機會,好好磨練磨練他,這小子的脾氣簡直和他一個尿性,可正因為知曉自身性格,他才迫切想他入軍營,尤其是像他這樣性格的人,對任何人都冷漠,可這看似無情的表現,卻是內心最至情至義。
隻是現在這些還沒有被發掘出來,而當他到了軍營裏,在袍澤情誼的感召下,如果運氣好再經曆一場戰爭,那可就太好了,到時候成功挖掘,就是天大的福氣。
這點完全與當年的關羽一模一樣,剛開始參軍的時候,他和徐晃的關係多差啊,聽說公明還曾經跑到主公麵前說什麽也不要他這個兵,為什麽?還不是因為這個性格當初和帳下士兵搞不好關係。
可後來呢,不就是一場戰爭過後讓他逐漸產生了變化,到後來劉瀾當著徐晃的麵開玩笑的要調走他,結果呢,死活不肯放人,甚至寧願給他當副手。
可見當兵對他的改變有多大,而且若非這段經曆,他的青龍刀法也不可能獲得質的提升,青龍刀法,重勢重守,可最後說白了還是一個重情重意,如果連情都不近,到頭來談什麽正道,最後還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這麽多年,他遇到的對手很多,身邊的高手也很多,什麽張飛趙雲許褚張頜,哪個人的招式都很玄妙,可不管多玄妙,最後終歸逃不脫一個情意。
關平猶豫了一下,道:“與其傳書,不如我親自走一遭。”
“那你要等幾天。”關羽本來打算實話實說,說用不了半個月就要前往秣陵了,可最後還是沒有說出來,雖然關平是他的兒子,可此事屬於絕密,主公沒有公布,他怎麽敢提前泄露出來?
雖然這事現在不算什麽秘密,可他這個人就是這樣,別人說他管不住,他要做到自己不泄露,畢竟他現在這個位置,雖然徐晃在他之前,可畢竟在遼東,他還是徐州的第二人,被主公知曉了,以後主公還怎麽敢跟他商量一些要事大事。
“等幾天?”關平說不出的不爽,畢竟還是少年性子,風風火火的,被拒絕了臉上掛不住,可對此關羽卻裝作視而不見,不可能能改變初衷,畢竟歐冶堅不比他人,如果不爽書信而是要親自去見他,那可不能直接讓這小子去,而是他關羽親自帶著他過去,不然太不像話了。
歐冶堅這樣的冶鐵大師,那可不是誰都給親手打造兵刃的,至今也就四把,屠龍刀;青龍偃月刀、丈八蛇矛、兩刃斧,這小子如果子敬去了一旦拿著雞毛當令箭,熱鬧了老伯固,就算是他親自上門,也別想得一把趁手兵刃。
雖然如今的徐州風氣已經不怎麽歧視工匠與商戶了,可他畢竟不是一直在徐州,來自呂布軍,而呂布到了豐縣頭一件事就是取締了對工商的一切優惠,可見呂布有這樣的想法,首先一定是下麵的人強烈要求,不然他不可能事無巨細什麽事情都了解。
“不要多問,有些事該你知道自然會讓你知道,不該你知道最好不要多問,你隻需知曉到時我親自帶著你過去,想要打造一柄什麽樣的大刀,你可以當麵跟歐耶大師說。“
“真的。”聽了這話,關平臉上才終於緩和了下來,不過雖然關羽一句多餘的話都沒說,但有一點他卻察覺到了,他要帶他一起去,也就是前往秣陵,以關羽的身份,是絕不可能離開徐州的,除非……
難道傳聞是真的,當徐州傳出因為呂布偷襲而將治所遷到相對安全的秣陵一刻的時候,關平對這謠言是嗤之以鼻的,簡直就是棄本逐末,得不償失的決定,更何況秣陵難道就是安全的?
要是安全,那劉繇也不會被趕跑?
更何況遷移郡治到秣陵雖然遠離了曹操的威脅,可又會在袁術與孫策的威脅之下,並沒有真正的安全,如果徐州有一支強大的水軍他收回這話,正因為沒有,他才會得出如此結論,不然的話,秣陵之戰時,劉瀾也不會在丹陽拖那麽久。
如果這番話被劉瀾聽到,甚至是對關羽當麵說出來,那得到的評價一定是年輕人看問題太片麵,徐州城與秣陵城各有優勢,可就安全上,秣陵一定要超過徐州城,首要一點就是因為長江天塹,雖然守長江等同於不設防,可畢竟算是一道天然屏障,這是徐州所無法比擬的,被突然偷襲的事情不會再發生。
其次,麵對袁術與孫策說白了就等於麵對袁術,二人是一體的,最少沒有拿下秣陵的孫策現在還不敢與袁術翻臉,而相對於將治所置在袁術的威脅之下還是曹操之下這是個很簡單的選擇題。
所以遷移治所出於安全的考量是最重要的因素,其次則是劉瀾對江南的改革計劃,這一宏偉藍圖將在未來數年內讓江南超越冀州地位,當劉瀾提出此話時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這是他在癡人說夢。
還處在刀耕火種期的江南怎麽可能超越中原?超越冀州,畢竟現在的南方不比後世,就好似有人說要把西部發展的比東部沿海城市更好,沒有人相信,冀州二百多年第一的位置怎麽可能被荒蕪的江南取代?
但劉瀾有信心,沒人能理解他的信心何來,難道隻是將北方的陷阱技藝帶到南方?或者是大量搬遷遺民?
這在很多人看來是天方夜譚的想法,卻也不是沒有支持者,當然是很少的一部分,多數為將領,但其中一人的發話卻讓此事最終落實,那就是國淵,兩季稻穀是北方所不具備的,再加上出於安全考慮,此事也就在徐州內部得到了通過,接下來劉瀾要做的,就是與南方比較有影響的大氏族取得聯係,拉攏人心。
而曆史上的孫權,不就是得到南方氏族的鼎力支持才坐穩的王座麽。
而在甄儼對丹陽氏族的調查與傳來的文書中,劉瀾選中了從淮陰遷居到江東避亂的步家,步家到了江東之後生活困苦,當然還有一點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步家有一位他熟悉的少年步騭,孫權稱帝後的驃騎將軍。
在這些世家中劉瀾唯一清楚的就隻有步家,而且還是因為步騭,當聽說步家生活困頓之後,劉瀾把把主意放在了步家身上,這個時候的步家相比其他氏族是最好的選擇也是最容易拉攏的。
一切的一切都在劉瀾的計劃之中,當然在江東,他不可能一味拉攏,就像當初入徐州時拉一家打一家,最後世家都怪了,拉那些困頓的,打壓那些勢力大的,就如同劉瀾對付曹豹拉攏糜家與陳家一樣,至於張家,已經沒有多少影響力了。
但有了徐州的經曆,再加上他現在的實力不同於當年入徐州一窮二白,所以他要拉攏的是張家,限製的是糜家與陳家,而打壓的依然是曹豹,雖然有些本末倒置,但也能看出劉瀾現在的自信。
當然再說到對付這些世家時,很多人都看到了他一臉陰鷙的表情,畢竟當初用糜家與陳家是迫不得已,而現在他們卻成為徐州改革的絆腳石,為這事劉瀾直接拿糜家與陳家開刀,這才有了後來的開刀,但也是因為劉瀾的翅膀硬了,雖然不會輕易動世家,但打壓還是能的很簡單的,降糜竺的職,把陳登調到廣陵,這些手段,又有誰不直呼高明?
而江東的世家,也不能打壓太厲害了,孫策不就掛在了許貢刺客手上,當然許貢在吳郡,不屬丹陽,可這是遲早的事情,此事劉瀾會妥善處理,畢竟與世家鬥法了這麽多年,劉瀾也早已成人精了。
“現在世道變了,天下不定,武人不再像以前了,有更多的機會與話語權,當兵是王道,可不等於讀書沒有用了,不管到任何時候讀書可明智,曉仁義,尤其春秋,能夠分辨是非,我這裏有部左傳,你拿去仔細研讀。”
關平木然接過春秋左傳,對其的興致並不高,關羽見他如此模樣,微微一歎,道:“春秋自你曾祖父便研習,為父更是日夜研讀,人立於世,首要便是分辨是非,當知有所謂有所不為!”
關平訝道:“曾祖父也讀此書?”
“何止是讀這麽簡單,更勇春秋之義教你的祖父。”
看著手中的春秋左傳,關平輕哦了一聲,還真沒想到讀春秋原來始曾祖關審。
珍而重之將左傳收起,捧在懷心,如果隻是關羽看,便要求他也看,那關平可不會真看,可聽聞看春秋始於曾祖關審,對關家來說是一種傳承時,他就不能不重視起來。
而就在這時,屋外突然傳來了周倉的聲響:“將軍,陳果來了,說主公傳令,您是見還是……”
“胡鬧,我說不見外人,又沒啥不受主公之令了!”(未完待續。)
可以說這樣的說法甚囂塵上,可直到此刻關平才終於明白徐晃為何會受到劉瀾如此重視了,原來他當年是其副將,而且當年討董時關於二人誰隨劉瀾南下他是找兩人商議的,最後是徐晃放棄了南下的幾乎,關羽這才成了軍中第一人。
而且通過關羽剛才的表述,徐晃自劉瀾入草原時就隨在他身邊,後來更是與劉瀾一手建立礦山軍,也就是如今徐州軍的前身,還名聲顯赫的龍騎軍就是那個時期創建,可知如今他名震華夏,曾經是他主將的徐晃又是何等風采?
“真想快點見到他!”
“他推崇古之戰陣,我喜歡攻守推演,我二人可謂惺惺相惜,除了劉瀾當年也隻有他能折服我了,我二人是分不出一個高下來的,就像一個人和他的影子,怎麽可能分得出來呢,不過他非用刀而是用斧,如果也是用刀,那我二人就更像了,我這幾年,在主公身邊所立戰功無數,可若換了他,照樣也能,徐州軍不少將士說主公賞罰不明被我知道了將他們當眾鞭撻三十。”
關羽笑了笑:“在徐州,言論自由,士兵可以暢所欲言,連主公都沒有製止他們,我卻
鞭撻他們就是因為他們質疑徐晃的同時就等於質疑我,若非當年他主動要求留在遼東,他也就不會被埋沒。”其實有一點關羽沒有說,那就是當年遼東的形式必須要有一大將鎮守,而當年的關羽確實不太適合,並非是張遼刻意讓他,而是遼東非他鎮守不可,當時遼東從公孫度手中奪來不久,讓關羽留下來未必就能鎮得住宵小。
“原來如此!”聽到不少往事,關平這終於明白徐晃與關羽二人之間的關係,畢竟都是一個戰壕裏的袍澤,外人不清楚,他自己心裏能沒數嗎,至於劉瀾更是懶得理會這樣的質疑聲,分得那麽清楚幹嘛,如果真要分得清清楚楚,就軍功資曆來說那他關羽和徐晃都算不得什麽,若非戰死,張正才算是真正的第一人。
“不過既然要教我青龍刀法,那怎麽也要給我打造一把稱手的兵器吧?類似你手中的青龍偃月刀,不過你那把分量太重了,我用的話,四十斤五十斤就是極限了。”
關羽伸手撫髯,神情是發自肺腑的和藹,雖然父子二人打小就沒在一起生活過,可畢竟是親生的兒子提出來的要求,能不盡力去辦,其實就算他不說,關羽也有此想法:“我會傳書給伯固,讓他的在兵器監給你打造一柄大刀,如果你有特別的要求,可以告訴我,我會盡量讓他辦到。”
沒有哪個父親不是望子成龍的,他和金錠的孩子都已經這麽大了,而且還是這麽一塊好材料,他怎麽可能讓其荒廢了,再說他關羽的兒子,不說出人頭地吧,可也不能做個公卿子弟整天無所事事吧?
不過讓他感到自豪和欣慰的卻是他能主動提出當兵,他自然要趁著這次機會,好好磨練磨練他,這小子的脾氣簡直和他一個尿性,可正因為知曉自身性格,他才迫切想他入軍營,尤其是像他這樣性格的人,對任何人都冷漠,可這看似無情的表現,卻是內心最至情至義。
隻是現在這些還沒有被發掘出來,而當他到了軍營裏,在袍澤情誼的感召下,如果運氣好再經曆一場戰爭,那可就太好了,到時候成功挖掘,就是天大的福氣。
這點完全與當年的關羽一模一樣,剛開始參軍的時候,他和徐晃的關係多差啊,聽說公明還曾經跑到主公麵前說什麽也不要他這個兵,為什麽?還不是因為這個性格當初和帳下士兵搞不好關係。
可後來呢,不就是一場戰爭過後讓他逐漸產生了變化,到後來劉瀾當著徐晃的麵開玩笑的要調走他,結果呢,死活不肯放人,甚至寧願給他當副手。
可見當兵對他的改變有多大,而且若非這段經曆,他的青龍刀法也不可能獲得質的提升,青龍刀法,重勢重守,可最後說白了還是一個重情重意,如果連情都不近,到頭來談什麽正道,最後還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這麽多年,他遇到的對手很多,身邊的高手也很多,什麽張飛趙雲許褚張頜,哪個人的招式都很玄妙,可不管多玄妙,最後終歸逃不脫一個情意。
關平猶豫了一下,道:“與其傳書,不如我親自走一遭。”
“那你要等幾天。”關羽本來打算實話實說,說用不了半個月就要前往秣陵了,可最後還是沒有說出來,雖然關平是他的兒子,可此事屬於絕密,主公沒有公布,他怎麽敢提前泄露出來?
雖然這事現在不算什麽秘密,可他這個人就是這樣,別人說他管不住,他要做到自己不泄露,畢竟他現在這個位置,雖然徐晃在他之前,可畢竟在遼東,他還是徐州的第二人,被主公知曉了,以後主公還怎麽敢跟他商量一些要事大事。
“等幾天?”關平說不出的不爽,畢竟還是少年性子,風風火火的,被拒絕了臉上掛不住,可對此關羽卻裝作視而不見,不可能能改變初衷,畢竟歐冶堅不比他人,如果不爽書信而是要親自去見他,那可不能直接讓這小子去,而是他關羽親自帶著他過去,不然太不像話了。
歐冶堅這樣的冶鐵大師,那可不是誰都給親手打造兵刃的,至今也就四把,屠龍刀;青龍偃月刀、丈八蛇矛、兩刃斧,這小子如果子敬去了一旦拿著雞毛當令箭,熱鬧了老伯固,就算是他親自上門,也別想得一把趁手兵刃。
雖然如今的徐州風氣已經不怎麽歧視工匠與商戶了,可他畢竟不是一直在徐州,來自呂布軍,而呂布到了豐縣頭一件事就是取締了對工商的一切優惠,可見呂布有這樣的想法,首先一定是下麵的人強烈要求,不然他不可能事無巨細什麽事情都了解。
“不要多問,有些事該你知道自然會讓你知道,不該你知道最好不要多問,你隻需知曉到時我親自帶著你過去,想要打造一柄什麽樣的大刀,你可以當麵跟歐耶大師說。“
“真的。”聽了這話,關平臉上才終於緩和了下來,不過雖然關羽一句多餘的話都沒說,但有一點他卻察覺到了,他要帶他一起去,也就是前往秣陵,以關羽的身份,是絕不可能離開徐州的,除非……
難道傳聞是真的,當徐州傳出因為呂布偷襲而將治所遷到相對安全的秣陵一刻的時候,關平對這謠言是嗤之以鼻的,簡直就是棄本逐末,得不償失的決定,更何況秣陵難道就是安全的?
要是安全,那劉繇也不會被趕跑?
更何況遷移郡治到秣陵雖然遠離了曹操的威脅,可又會在袁術與孫策的威脅之下,並沒有真正的安全,如果徐州有一支強大的水軍他收回這話,正因為沒有,他才會得出如此結論,不然的話,秣陵之戰時,劉瀾也不會在丹陽拖那麽久。
如果這番話被劉瀾聽到,甚至是對關羽當麵說出來,那得到的評價一定是年輕人看問題太片麵,徐州城與秣陵城各有優勢,可就安全上,秣陵一定要超過徐州城,首要一點就是因為長江天塹,雖然守長江等同於不設防,可畢竟算是一道天然屏障,這是徐州所無法比擬的,被突然偷襲的事情不會再發生。
其次,麵對袁術與孫策說白了就等於麵對袁術,二人是一體的,最少沒有拿下秣陵的孫策現在還不敢與袁術翻臉,而相對於將治所置在袁術的威脅之下還是曹操之下這是個很簡單的選擇題。
所以遷移治所出於安全的考量是最重要的因素,其次則是劉瀾對江南的改革計劃,這一宏偉藍圖將在未來數年內讓江南超越冀州地位,當劉瀾提出此話時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這是他在癡人說夢。
還處在刀耕火種期的江南怎麽可能超越中原?超越冀州,畢竟現在的南方不比後世,就好似有人說要把西部發展的比東部沿海城市更好,沒有人相信,冀州二百多年第一的位置怎麽可能被荒蕪的江南取代?
但劉瀾有信心,沒人能理解他的信心何來,難道隻是將北方的陷阱技藝帶到南方?或者是大量搬遷遺民?
這在很多人看來是天方夜譚的想法,卻也不是沒有支持者,當然是很少的一部分,多數為將領,但其中一人的發話卻讓此事最終落實,那就是國淵,兩季稻穀是北方所不具備的,再加上出於安全考慮,此事也就在徐州內部得到了通過,接下來劉瀾要做的,就是與南方比較有影響的大氏族取得聯係,拉攏人心。
而曆史上的孫權,不就是得到南方氏族的鼎力支持才坐穩的王座麽。
而在甄儼對丹陽氏族的調查與傳來的文書中,劉瀾選中了從淮陰遷居到江東避亂的步家,步家到了江東之後生活困苦,當然還有一點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步家有一位他熟悉的少年步騭,孫權稱帝後的驃騎將軍。
在這些世家中劉瀾唯一清楚的就隻有步家,而且還是因為步騭,當聽說步家生活困頓之後,劉瀾把把主意放在了步家身上,這個時候的步家相比其他氏族是最好的選擇也是最容易拉攏的。
一切的一切都在劉瀾的計劃之中,當然在江東,他不可能一味拉攏,就像當初入徐州時拉一家打一家,最後世家都怪了,拉那些困頓的,打壓那些勢力大的,就如同劉瀾對付曹豹拉攏糜家與陳家一樣,至於張家,已經沒有多少影響力了。
但有了徐州的經曆,再加上他現在的實力不同於當年入徐州一窮二白,所以他要拉攏的是張家,限製的是糜家與陳家,而打壓的依然是曹豹,雖然有些本末倒置,但也能看出劉瀾現在的自信。
當然再說到對付這些世家時,很多人都看到了他一臉陰鷙的表情,畢竟當初用糜家與陳家是迫不得已,而現在他們卻成為徐州改革的絆腳石,為這事劉瀾直接拿糜家與陳家開刀,這才有了後來的開刀,但也是因為劉瀾的翅膀硬了,雖然不會輕易動世家,但打壓還是能的很簡單的,降糜竺的職,把陳登調到廣陵,這些手段,又有誰不直呼高明?
而江東的世家,也不能打壓太厲害了,孫策不就掛在了許貢刺客手上,當然許貢在吳郡,不屬丹陽,可這是遲早的事情,此事劉瀾會妥善處理,畢竟與世家鬥法了這麽多年,劉瀾也早已成人精了。
“現在世道變了,天下不定,武人不再像以前了,有更多的機會與話語權,當兵是王道,可不等於讀書沒有用了,不管到任何時候讀書可明智,曉仁義,尤其春秋,能夠分辨是非,我這裏有部左傳,你拿去仔細研讀。”
關平木然接過春秋左傳,對其的興致並不高,關羽見他如此模樣,微微一歎,道:“春秋自你曾祖父便研習,為父更是日夜研讀,人立於世,首要便是分辨是非,當知有所謂有所不為!”
關平訝道:“曾祖父也讀此書?”
“何止是讀這麽簡單,更勇春秋之義教你的祖父。”
看著手中的春秋左傳,關平輕哦了一聲,還真沒想到讀春秋原來始曾祖關審。
珍而重之將左傳收起,捧在懷心,如果隻是關羽看,便要求他也看,那關平可不會真看,可聽聞看春秋始於曾祖關審,對關家來說是一種傳承時,他就不能不重視起來。
而就在這時,屋外突然傳來了周倉的聲響:“將軍,陳果來了,說主公傳令,您是見還是……”
“胡鬧,我說不見外人,又沒啥不受主公之令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