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瀾是過江龍,呂布也是過江龍,因大漢朝施行三互法的關係,縱觀漢末各大諸侯無有一人是在本郡成事,陶謙劉瀾所在徐州,曹操呂布所在的豫州,袁氏兄弟所在的冀州與揚州,而在這些人之中,又要數劉表呂布這兩頭過江龍最為稱讚,兩人幾乎都是單槍匹馬最後的結局看似劉表更好些,可借助地頭蛇的劉表最後的結局並不見得就比呂布強多少。
荊州地頭蛇中首推無疑是號稱天下第一蔡,傳承了二百多年的荊州蔡氏,有此一家支持就足夠劉表立足荊州了更何況荊州世家一邊倒支持,雖然最後內部分崩離析,可如今卻讓劉表坐穩了荊州。而反觀兗州,中原地區,世家門閥眾多,打從一開始就戰隊,到後來呂布勢若後更是直接將他拋棄,不然又怎麽可能因為一場蝗災就敗得一塌塗地,完全是失去了世家的支持。
所以說這個時代得世家之心方能成事,在這一點上呂布絕對是諸多諸侯中最落下風的那個,就拿同樣是武人出身的劉瀾來說,他與呂布的經曆何其相似,都是從小吏走向前台,可是劉瀾早已受到世人尊敬,更在徐州風生水起,而呂布還背負著各種罵名,你可以說著是因為掌握輿論的袁紹因為當年冀州之事而引到輿論,可是與呂布的這點小過節比起來,他和劉瀾的仇才是深仇大恨,為何他無法引到劉瀾的輿論?
所以說袁紹從中作梗尤其原因,但關鍵還是呂布自己始終沒有改善天下人對他的看法,在偃武修文的漢帝國,成為人人喊打的那一個自然不過。
就比如今次徐州一戰,部署不可謂不周密,換做任何一人,張遼都相信徐州早已易主,可是他們最後卻功虧一簣,從表麵看,這是劉瀾回援及時,可是可背地裏的暗流湧動又有幾人能看到?
若不是徐州城內的地頭氏族們齊齊出人出力,拖住了呂布攻下徐州城的時間,劉瀾能及時趕得回來?再換個角度,如果徐州城內支持他們的不是隻一個曹氏,徐州城不就能夠輕易被奪下了,就算有氏族頑抗,又能掀起多大的浪花來?
這些才是關鍵之中的關鍵,哪怕你能讓氏族旁觀坐視不理,徐州一戰也早就結束了,所以說徐州之敗不是敗在劉瀾,而是敗在這些地頭蛇,這樣看來,呂布從頭至尾就根本算不上一條過江龍,連過江蟲都都不算,以他的聲望,就算能奪下幾座縣城,也絕不會守住,這就是他們在兗州失敗的原因,張遼看得清清楚楚,陳宮呂布又何嚐不是,可偏偏又毫無半點辦法去改變現狀,而這才是最讓人心碎的,也難怪呂布最後會在豐縣自暴自棄,連他自己都不相信還能守住豐縣。
最後若不是陳宮點醒了他,最後若還是還有曹性還可借助,讓溫侯抱著一絲希望的話,呂布與他們早就誇了,而在當時,豐縣內部矛盾越來越大,若不是對徐州開戰轉移了矛盾,使內部短暫凝合的話,已經有很多人離開了,在這裏麵,八健將中就有半數,甚至連當時的張遼都無法肯定自己最後會不會也拍拍屁股走人,雖然這看上去挺無恥的,也是他最反感的,可是他真的不敢保證,最少在呂布****沉淪之時。
而在他們之中,他隻得有一人始終會跟隨呂布,那就是高順,呂布對高順,絕不是最好,甚至對他還有些提放,用他但並不信他,可高順卻對他忠心耿耿,這有呂布慧眼識珠發掘他的恩情,可追根究底,其實還是這世上沒有幾人能真正了解他,雖然呂布也一樣,但呂布敢放權,可是呂布最高明的一點卻又用陳宮防著他,所以不管高順如何,終究成不了氣候,威脅不到呂布在徐州軍的聲望。
在這一點上張遼不好多加評價,可有一點呂布卻沒做好,那就是不分場合對陳宮的褒獎與對高順的打壓,這就好比正室與侍妾爭寵,成功激起了幾位健將的不滿,紅眼病使得內部分化嚴重。
這樣的局麵成為軍中痼疾,如果陳宮有藺相如之氣度,一場將相和說不得還真能化解這些根本就算不上什麽的恩怨糾葛,可偏生陳宮生就一副剛直烈壯的性格,言語之間不得罪人就是幸事,又怎麽可能與高順相逢一笑泯恩仇呢?
何況大漢朝偃武修文的大環境下,身為文人,還是海內名士的陳宮怎麽可能向以高順為首的一眾武夫低頭,所以兗州之敗,有蝗災收成不足,糧食不濟的原因,有氏族倒戈的原因,但更有帳下將校不作為的原因。
開始他們放水,就是要讓主公知曉陳宮雖然厲害,可他們更為重要,所以大家對待陳宮的出謀劃策多有放水,就等著一起看他的笑話,潑他的髒水。
到後來,局麵變得越來越糟糕,再想全力以赴也已為時已晚,武夫為自己的‘自私’收到了應有的慘敗,可當初那信誓旦旦恨不得將陳宮收輟死的心情卻依然沒變,各種指摘陳宮瞎指揮,若不是他,又怎麽可能會是現在這個模樣。
那時的情況因為局麵被動保命要緊所以還不算太過激烈,這樣的情況一直到豐縣之戰後徹底爆發,所有武人幾乎像瘋狗一樣將所有的責任都推倒了陳宮頭上,恨不得清君側,將陳宮全家都殺光才好。
這才有了呂布整日買醉,若非關鍵時刻陳宮與他一番暢談,有傳聞說陳宮妥協,可呂布頂住了壓力,但不管真相如何,最後呂布終於露麵,找到了一個平衡,最後更是以進攻徐州城徹底轉移了矛盾,讓大家看到希望。
可是他張遼又如何看不出陳宮與高順之間的矛盾不過是兩人為呂布背了鍋,這一切誰都怪不了,隻怪呂布多疑。
在這樣的主公帳內效命,絕對不會成就大事,所以張遼才會在人心不定之際產生離開的想法,而最後沒有成行,正是因為呂布決定再次攻打徐州,這就讓他絕不可能在這個時刻投到劉瀾帳下,雖然關羽無數次對他拋出橄欖枝,可是他真的無法麵對與溫侯交戰的情形發生,至於投到別人帳中,他從未想過,就好似高順隻有留在溫侯帳中才能發揮出自己的才能一樣,這世上,從討董時,從他還隻是一名小校時就被認可的隻有三人,一位呂布,再有就是劉瀾與關羽。
如果伯樂與之千裏馬,他要嘶鳴,也隻會對伯樂而嘶,要走,自然也隻會去往伯樂處,不然明珠暗投,去往他處,不說受盡白眼貶低,最少內心這一關就過不去,所以還就不如繼續留在呂布軍中明知呂布就要垮了,被自己人整垮,人性善惡,他現在隻看到了黑的一麵,所以他留下來盡忠就成了他最好也是最後的選擇。
張遼在徐州軍的重重圍困之下轉身忘了眼快速離去的溫侯,他的背景很快消失,被徐州軍擋住了視線。
收回了視線,輕輕一笑,好似就要得償所願一樣,哪有一絲害怕自己就要葬身沙場,巴不得來個敵將將他一刀斬殺,馬革裹屍。
可是張遼孤身的身影卻好似被徐州軍完全忽視了一般,根本就沒有任何人向他殺來,全都去追呂布與並州狼騎去了。
逃出徐州城的呂布又一次當了喪家犬,這些年如此狼狽的場景在他身上無數次發生,好似時間根本就沒變過,他依然還是那個呂布,從長安逃出,從冀州逃出,從兗州逃出。
曆曆在目,心中所恨之人,從李傕郭汜變作袁紹曹操到現在的劉瀾,都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可這都五六年過去了,莫說新仇就是舊怨也不知何時才能得報。
他比任何人都想都希望有朝一日讓上述幾人向他當年一樣品嚐喪家犬的滋味,可這隻是心中最美的願望,到現在他再一次對前路趕到迷茫,不知未來在哪裏,他現在這個樣子,又談何複仇?
英雄氣短,老將白頭,到如今縱橫沙場二十載,少年時的豪情好似再也不複,曾經仇恨讓他發憤圖強,而如今仇恨好似在也難以讓他湧起想要成功的豪情,可是徐州軍的緊追而來,卻又燃起了呂布心中的血腥,隻要今日不死,讓他留著有用之身,來日新仇舊恨,他一定要一一報回來。
雖然這番話已經說過無數遍,並且無一成為事實,但在此時此刻,這番心理安慰卻變成了唯一能讓他堅持下去的動機,他不能死,必須活下來,讓劉瀾品嚐一回喪家犬的滋味。
雖然他知道以劉瀾如今的情況,他很難做到,可是讓他品嚐死亡的滋味並不難。
在中原,劉瀾的敵人不必他呂布少,而隨著他如今的失勢,劉瀾就會變成如今的他,袁氏兄弟不會放過他,曹操必定會越發忌憚他,三大諸侯夾擊下的劉瀾又如何能夠生存下來?
所以現在看似是他呂布狼狽,倒不如說是劉瀾的黴運即將到來,而他,則能夠借此時機潛伏舔傷,重整旗鼓。
借雞生蛋,這是呂布重新崛起的不二法門,可是以他現在的處境,他能到哪?環顧周圍,劉瀾,袁氏兄弟與曹操那一個不是將他逼到絕路的那個仇人?想借雞生蛋比他現在逃出徐州更難。
可是他終歸要找一落腳處,那麽唯一能去處,也就變成了袁紹與曹操,而根據消息,袁紹在青州大敗,已經退到了北海,這一路想過去,根本就不可能,所以他現在唯一能有希望逃出生天之處,就是曹操的兗州,而相比於袁氏兄弟,曹操的實力最弱,也最有可能收容他。
而曹操會不會收留呂布呢?
若從演義來說,他在白門樓心動了。若非大耳作梗,曹操必然會饒呂布,可見如果呂布來投曹操也未必會傷他。而且以曹操的度量來看,他也絕不會對呂布如何,張繡對他有殺子之仇,最後也安然無恙,曹操在其投降之後並沒有為難他,所以沒有大耳進言,就更不會處置他了。
至於呂布想在曹操處借雞生蛋,簡直就是癡心妄想,以曹操的精明,最後八成的結果絕不會是呂布再次崛起,一定會變成呂布成為曹操豢養之鷹犬。
呂布太不自知,更不了解他的對手之可怕,不過就現在來說,這個世上,真正能把曹操當做大敵的,隻怕除了劉瀾也不會有第二人了。
不是曹操不強,實在是袁氏兄弟太強大。
呂布駕馭赤兔馬快速飛奔,臉上掛滿了疲憊之色,可是身後的嘶喊聲近在咫尺,雖然看不到,可卻聽得異常清晰,呂布頻頻回頭張望,很害怕那些個如跗骨之蛆般的徐州軍追殺過來。
現在的他早已不是之前在徐州拚死氣蓋世的呂布了,所謂敗軍之將,不可以言勇,再圍殺來,必死無疑,現在他所希望的就是趁著徐州軍尚未追來之際盡快離開這該死的徐州。
可猛然之間,他突然想到了一件事,家眷!為了安全起見,他讓張遼將所有將領家屬轉移出了豐縣,並安排給秦宜祿看護,如果他現在走了,一旦張遼被迫投降,那家人豈不是就將陷入危險之中?
“改道向西!”呂布大喝一聲,帶領並州狼騎軍向西而去,突然轉向,呂布沒有說原因,狼騎軍也不敢去問,隻不過大家都從他眼中看到了異樣神色,眼中射出的火焰,是對徐州軍而出?這個時候就隻有呂布自己知道了。
希望他不會說,不然的話,他現在向西,就是死路一條。
呂布害怕張遼將一切抖摟出來,這是心胸狹隘?應該不是,但絕對是生性多疑。
如果呂布不是這樣的性子,以他與他帳下的精兵良將,在漢末亂世之中,未必不能走得更遠,而現實卻是對他最忠誠的三人,卻是他最為忌憚提防的三人。
抱著必死決心的張文遠,曆史上致死未發一言的高順,以及與高順不睦的陳宮。
雖然他是這個世上最強的男人,可最終失敗,咎由自取!(未完待續。)
荊州地頭蛇中首推無疑是號稱天下第一蔡,傳承了二百多年的荊州蔡氏,有此一家支持就足夠劉表立足荊州了更何況荊州世家一邊倒支持,雖然最後內部分崩離析,可如今卻讓劉表坐穩了荊州。而反觀兗州,中原地區,世家門閥眾多,打從一開始就戰隊,到後來呂布勢若後更是直接將他拋棄,不然又怎麽可能因為一場蝗災就敗得一塌塗地,完全是失去了世家的支持。
所以說這個時代得世家之心方能成事,在這一點上呂布絕對是諸多諸侯中最落下風的那個,就拿同樣是武人出身的劉瀾來說,他與呂布的經曆何其相似,都是從小吏走向前台,可是劉瀾早已受到世人尊敬,更在徐州風生水起,而呂布還背負著各種罵名,你可以說著是因為掌握輿論的袁紹因為當年冀州之事而引到輿論,可是與呂布的這點小過節比起來,他和劉瀾的仇才是深仇大恨,為何他無法引到劉瀾的輿論?
所以說袁紹從中作梗尤其原因,但關鍵還是呂布自己始終沒有改善天下人對他的看法,在偃武修文的漢帝國,成為人人喊打的那一個自然不過。
就比如今次徐州一戰,部署不可謂不周密,換做任何一人,張遼都相信徐州早已易主,可是他們最後卻功虧一簣,從表麵看,這是劉瀾回援及時,可是可背地裏的暗流湧動又有幾人能看到?
若不是徐州城內的地頭氏族們齊齊出人出力,拖住了呂布攻下徐州城的時間,劉瀾能及時趕得回來?再換個角度,如果徐州城內支持他們的不是隻一個曹氏,徐州城不就能夠輕易被奪下了,就算有氏族頑抗,又能掀起多大的浪花來?
這些才是關鍵之中的關鍵,哪怕你能讓氏族旁觀坐視不理,徐州一戰也早就結束了,所以說徐州之敗不是敗在劉瀾,而是敗在這些地頭蛇,這樣看來,呂布從頭至尾就根本算不上一條過江龍,連過江蟲都都不算,以他的聲望,就算能奪下幾座縣城,也絕不會守住,這就是他們在兗州失敗的原因,張遼看得清清楚楚,陳宮呂布又何嚐不是,可偏偏又毫無半點辦法去改變現狀,而這才是最讓人心碎的,也難怪呂布最後會在豐縣自暴自棄,連他自己都不相信還能守住豐縣。
最後若不是陳宮點醒了他,最後若還是還有曹性還可借助,讓溫侯抱著一絲希望的話,呂布與他們早就誇了,而在當時,豐縣內部矛盾越來越大,若不是對徐州開戰轉移了矛盾,使內部短暫凝合的話,已經有很多人離開了,在這裏麵,八健將中就有半數,甚至連當時的張遼都無法肯定自己最後會不會也拍拍屁股走人,雖然這看上去挺無恥的,也是他最反感的,可是他真的不敢保證,最少在呂布****沉淪之時。
而在他們之中,他隻得有一人始終會跟隨呂布,那就是高順,呂布對高順,絕不是最好,甚至對他還有些提放,用他但並不信他,可高順卻對他忠心耿耿,這有呂布慧眼識珠發掘他的恩情,可追根究底,其實還是這世上沒有幾人能真正了解他,雖然呂布也一樣,但呂布敢放權,可是呂布最高明的一點卻又用陳宮防著他,所以不管高順如何,終究成不了氣候,威脅不到呂布在徐州軍的聲望。
在這一點上張遼不好多加評價,可有一點呂布卻沒做好,那就是不分場合對陳宮的褒獎與對高順的打壓,這就好比正室與侍妾爭寵,成功激起了幾位健將的不滿,紅眼病使得內部分化嚴重。
這樣的局麵成為軍中痼疾,如果陳宮有藺相如之氣度,一場將相和說不得還真能化解這些根本就算不上什麽的恩怨糾葛,可偏生陳宮生就一副剛直烈壯的性格,言語之間不得罪人就是幸事,又怎麽可能與高順相逢一笑泯恩仇呢?
何況大漢朝偃武修文的大環境下,身為文人,還是海內名士的陳宮怎麽可能向以高順為首的一眾武夫低頭,所以兗州之敗,有蝗災收成不足,糧食不濟的原因,有氏族倒戈的原因,但更有帳下將校不作為的原因。
開始他們放水,就是要讓主公知曉陳宮雖然厲害,可他們更為重要,所以大家對待陳宮的出謀劃策多有放水,就等著一起看他的笑話,潑他的髒水。
到後來,局麵變得越來越糟糕,再想全力以赴也已為時已晚,武夫為自己的‘自私’收到了應有的慘敗,可當初那信誓旦旦恨不得將陳宮收輟死的心情卻依然沒變,各種指摘陳宮瞎指揮,若不是他,又怎麽可能會是現在這個模樣。
那時的情況因為局麵被動保命要緊所以還不算太過激烈,這樣的情況一直到豐縣之戰後徹底爆發,所有武人幾乎像瘋狗一樣將所有的責任都推倒了陳宮頭上,恨不得清君側,將陳宮全家都殺光才好。
這才有了呂布整日買醉,若非關鍵時刻陳宮與他一番暢談,有傳聞說陳宮妥協,可呂布頂住了壓力,但不管真相如何,最後呂布終於露麵,找到了一個平衡,最後更是以進攻徐州城徹底轉移了矛盾,讓大家看到希望。
可是他張遼又如何看不出陳宮與高順之間的矛盾不過是兩人為呂布背了鍋,這一切誰都怪不了,隻怪呂布多疑。
在這樣的主公帳內效命,絕對不會成就大事,所以張遼才會在人心不定之際產生離開的想法,而最後沒有成行,正是因為呂布決定再次攻打徐州,這就讓他絕不可能在這個時刻投到劉瀾帳下,雖然關羽無數次對他拋出橄欖枝,可是他真的無法麵對與溫侯交戰的情形發生,至於投到別人帳中,他從未想過,就好似高順隻有留在溫侯帳中才能發揮出自己的才能一樣,這世上,從討董時,從他還隻是一名小校時就被認可的隻有三人,一位呂布,再有就是劉瀾與關羽。
如果伯樂與之千裏馬,他要嘶鳴,也隻會對伯樂而嘶,要走,自然也隻會去往伯樂處,不然明珠暗投,去往他處,不說受盡白眼貶低,最少內心這一關就過不去,所以還就不如繼續留在呂布軍中明知呂布就要垮了,被自己人整垮,人性善惡,他現在隻看到了黑的一麵,所以他留下來盡忠就成了他最好也是最後的選擇。
張遼在徐州軍的重重圍困之下轉身忘了眼快速離去的溫侯,他的背景很快消失,被徐州軍擋住了視線。
收回了視線,輕輕一笑,好似就要得償所願一樣,哪有一絲害怕自己就要葬身沙場,巴不得來個敵將將他一刀斬殺,馬革裹屍。
可是張遼孤身的身影卻好似被徐州軍完全忽視了一般,根本就沒有任何人向他殺來,全都去追呂布與並州狼騎去了。
逃出徐州城的呂布又一次當了喪家犬,這些年如此狼狽的場景在他身上無數次發生,好似時間根本就沒變過,他依然還是那個呂布,從長安逃出,從冀州逃出,從兗州逃出。
曆曆在目,心中所恨之人,從李傕郭汜變作袁紹曹操到現在的劉瀾,都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可這都五六年過去了,莫說新仇就是舊怨也不知何時才能得報。
他比任何人都想都希望有朝一日讓上述幾人向他當年一樣品嚐喪家犬的滋味,可這隻是心中最美的願望,到現在他再一次對前路趕到迷茫,不知未來在哪裏,他現在這個樣子,又談何複仇?
英雄氣短,老將白頭,到如今縱橫沙場二十載,少年時的豪情好似再也不複,曾經仇恨讓他發憤圖強,而如今仇恨好似在也難以讓他湧起想要成功的豪情,可是徐州軍的緊追而來,卻又燃起了呂布心中的血腥,隻要今日不死,讓他留著有用之身,來日新仇舊恨,他一定要一一報回來。
雖然這番話已經說過無數遍,並且無一成為事實,但在此時此刻,這番心理安慰卻變成了唯一能讓他堅持下去的動機,他不能死,必須活下來,讓劉瀾品嚐一回喪家犬的滋味。
雖然他知道以劉瀾如今的情況,他很難做到,可是讓他品嚐死亡的滋味並不難。
在中原,劉瀾的敵人不必他呂布少,而隨著他如今的失勢,劉瀾就會變成如今的他,袁氏兄弟不會放過他,曹操必定會越發忌憚他,三大諸侯夾擊下的劉瀾又如何能夠生存下來?
所以現在看似是他呂布狼狽,倒不如說是劉瀾的黴運即將到來,而他,則能夠借此時機潛伏舔傷,重整旗鼓。
借雞生蛋,這是呂布重新崛起的不二法門,可是以他現在的處境,他能到哪?環顧周圍,劉瀾,袁氏兄弟與曹操那一個不是將他逼到絕路的那個仇人?想借雞生蛋比他現在逃出徐州更難。
可是他終歸要找一落腳處,那麽唯一能去處,也就變成了袁紹與曹操,而根據消息,袁紹在青州大敗,已經退到了北海,這一路想過去,根本就不可能,所以他現在唯一能有希望逃出生天之處,就是曹操的兗州,而相比於袁氏兄弟,曹操的實力最弱,也最有可能收容他。
而曹操會不會收留呂布呢?
若從演義來說,他在白門樓心動了。若非大耳作梗,曹操必然會饒呂布,可見如果呂布來投曹操也未必會傷他。而且以曹操的度量來看,他也絕不會對呂布如何,張繡對他有殺子之仇,最後也安然無恙,曹操在其投降之後並沒有為難他,所以沒有大耳進言,就更不會處置他了。
至於呂布想在曹操處借雞生蛋,簡直就是癡心妄想,以曹操的精明,最後八成的結果絕不會是呂布再次崛起,一定會變成呂布成為曹操豢養之鷹犬。
呂布太不自知,更不了解他的對手之可怕,不過就現在來說,這個世上,真正能把曹操當做大敵的,隻怕除了劉瀾也不會有第二人了。
不是曹操不強,實在是袁氏兄弟太強大。
呂布駕馭赤兔馬快速飛奔,臉上掛滿了疲憊之色,可是身後的嘶喊聲近在咫尺,雖然看不到,可卻聽得異常清晰,呂布頻頻回頭張望,很害怕那些個如跗骨之蛆般的徐州軍追殺過來。
現在的他早已不是之前在徐州拚死氣蓋世的呂布了,所謂敗軍之將,不可以言勇,再圍殺來,必死無疑,現在他所希望的就是趁著徐州軍尚未追來之際盡快離開這該死的徐州。
可猛然之間,他突然想到了一件事,家眷!為了安全起見,他讓張遼將所有將領家屬轉移出了豐縣,並安排給秦宜祿看護,如果他現在走了,一旦張遼被迫投降,那家人豈不是就將陷入危險之中?
“改道向西!”呂布大喝一聲,帶領並州狼騎軍向西而去,突然轉向,呂布沒有說原因,狼騎軍也不敢去問,隻不過大家都從他眼中看到了異樣神色,眼中射出的火焰,是對徐州軍而出?這個時候就隻有呂布自己知道了。
希望他不會說,不然的話,他現在向西,就是死路一條。
呂布害怕張遼將一切抖摟出來,這是心胸狹隘?應該不是,但絕對是生性多疑。
如果呂布不是這樣的性子,以他與他帳下的精兵良將,在漢末亂世之中,未必不能走得更遠,而現實卻是對他最忠誠的三人,卻是他最為忌憚提防的三人。
抱著必死決心的張文遠,曆史上致死未發一言的高順,以及與高順不睦的陳宮。
雖然他是這個世上最強的男人,可最終失敗,咎由自取!(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