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北的堅持沒有等到太史慈抵達,反而等來了夏侯惇的全軍衝鋒,土牆殺聲再起,喊聲大作,夏侯惇審時度勢,在關鍵時刻帶領曹軍對琅琊軍發起猛烈進攻,成為壓倒駱駝的那根稻草。
張北現在就算想堅持下去都不行,不然便會敗得一敗塗地,到時想抽身都難了,當即下令撤退,向塢堡而退。
琅琊軍撤退,牛慥眼睜睜看著燕賈撤出戰鬥,追擊而去,其餘諸將正要追擊,卻被夏侯惇揮手阻止了下來,倒不是他眼睜睜看著牛慥去冒險,而是他有自己的考慮,交戰許久,卻始終沒有見到太史慈的身影,這才是他為何沒有率主力追擊的原因,他有些估計會中琅琊軍的埋伏。
不是夏侯惇謹慎,而是今日一仗讓他覺得他們根本就沒有能力戰勝夏侯淵的實力,也就幹脆派牛慥去探探路,瞧瞧太史慈到底在搞什麽鬼。
這一仗曹操極其看重,尤其是對奪下開陽,在經過夏侯淵之敗後,他便不得不小心,如果連敗兩陣,那對他們的士氣軍心打擊就未免太大了,所以這一仗要取勝,還得要大勝,所以不如有一點閃失,也正是這樣,在見到牛慥追擊過去之後,他才阻止了帳下眾將,隻要隨在他們身後就可以,就算牛慥出現意外,也能及時支援過去。
很快追擊的牛慥便得到了夏侯惇的軍令,自然緊追而去,而直等他的身影即將消失的一刻,夏侯惇才吹響了進軍的號角。
張北敗下陣來,頭一次如此快的敗下陣來,較之當年廣陵與關羽一陣還快,在他的心中,再一次記住了一個人的名字。
夏侯惇。
沒想到他會如此厲害?
獨眼將軍夏侯惇厲害麽?
在張北眼中是這樣,因為他用自己去做了對比,在橫向與關羽做比較,這輩子張北勝敗的戰鬥參加了不少,但最印象深刻的無疑是這兩場戰鬥,同時敗在兩人手中。
敗在關羽手中,在武榜出來之後他反而釋然了,好似能敗在他手中在正常不過,如果他勝了,反而倒不合情理了,可是夏侯惇呢,難道比關羽還猛?
如果沒有這一仗,他不信,現在他信了,也就明白了世人為何會說武榜之上的排名不足為信,現在看來這些人對武榜排名一笑置之並不是沒道理的,不過反過來看,有一點他又必須要承認,凡是能上榜單的人物,好像還真沒發現哪一個是易於之輩,甚至很多排名靠後者其實並不見得就很差,如果就拿今日的夏侯惇來看,讓張北來排名的話,不提其鬥將能耐,單就在用兵與臨戰指揮上明顯比關羽高明了不止一籌。
他說這話可一點沒有誇大,因為這就是他心中的想法,當初與關羽戰鬥的時候他還是指揮著丹陽軍,如今卻是更為精銳的琅琊軍,結果連兩個時辰都不到,便敗得一塌塗地,就這一點夏侯惇在他心中的忌憚位置就明顯高很多。
但有一點是被張北忽略的,那就是琅琊軍在此之前,真正參加過的戰鬥隻有與夏侯淵的那一仗,反觀曹軍,自討董再募新兵,尤其是青州軍的加入,戰鬥直線上升,而這數年來,曹操可不像琅琊軍那般一直在練兵,而是以戰練兵,幾乎是無歲不戰,麵對的敵人雖然實力不盡相同,但卻足以造就出一支勢不可擋的精銳之悍卒,若非夏侯淵自身的問題,琅琊軍早敗了,所以說這一仗夏侯惇取勝再正常不過。
“速度撤!”
張北親自殿後,招呼著琅琊軍將士盡快撤退,還好敵軍追來了隻是幾千人,這讓他能夠更從容的指揮部隊撤退,如果曹軍全軍追擊,那麽大的優勢,硬抗下去簡單,可像現在這麽從容就難了。
張北殿後成功擊退了牛慥一波,然後帶兵而去,沒想到正當他以為可以從容撤退時,追來的敵軍反而更多了。
他突然好似明白夏侯惇為何會派牛慥率領三千士兵追擊了。
四周遠眺,奈何四周一片曠野,如果有密林,他還真要滿足下夏侯惇,派出士兵裝一波援兵,現在也隻能歎息一陣,繼續撤退,但很快,便被追上。
擔心一將,不是別人,正是之前被他伏擊的牛慥,張北當即率兵殺回,確實有些出乎意料了,殺敗一陣之後,他以為曹軍不會在追過來了,但看來他還是想的簡單了,尤其當夏侯惇再派曹軍追來而自己始終沒有現身後他就明白夏侯惇為何這麽做了,他這是在往出誘他們的底牌呢。
如果讓夏侯惇看出龍騎軍根本就不在的話,那麽他接下來要麵對可就不是這三瓜兩棗的曹軍而是夏侯惇親率的主力了,所以現在他就隻能再破張北一陣,讓他心有餘悸,如此才能更好的撤回沂水。
當牛慥出現的一刻,張北毅然決然選擇了直接衝鋒,一馬當先直入曹軍軍中,隨後隨在他身邊的四千琅琊軍便與他一樣開始與曹軍猛烈交鋒。
張北舞動蘆葉槍,連連挑殺,血光迸出,屍倒在地,一路狂殺,將麵前曹軍一連刺殺,之前的伏擊,太過突然,一番衝殺,其實並沒有擊殺多少曹軍,曹軍幾乎是望風而逃,甚至是張北也隻是看了一個人影,就被他殺退,而此刻曹軍再次出現之後,才算是展開了一場激烈交鋒,琅琊軍在他的帶領下儼如猛虎下山直撲入羊群,手中蘆葉槍宛如長蛇,一個吐信便是一條人命,一個擺尾就是一個橫飛,一時間殺得曹軍屁滾尿流。
在張北的指揮下,琅琊軍一改之前土牆時的疲軟,如同推土機,殺得曹軍哭爹喊娘。
牛慥錯愕了,怎麽琅琊軍突然變得如此悍猛了?隨即他便看到了張北,感情是敵將太過勇猛,一路砍殺,在他的帶領下,琅琊軍方才勢如破竹,一扭馬頭,斜刺裏向著張北殺去。
這一仗,該結束了!
牛慥對取下張北首級頗有自信,可是一個交手,便被張北出水蛟龍的一槍嚇得魂飛魄散,如果隻是強他也不會這麽吃驚,實在是太強了,難道他便是太史慈?
牛慥有些心慌了,難道一直未露麵的太史慈隻是將軍未在戰場瞧見,其實他一直就在敵軍之中,不然區區一名偏將豈能有著比擬夏侯將軍的勇力?
但很快牛慥卻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因為夏侯淵的關係,曹軍開戰之初對太史慈的外貌還是多有些了解的,此人留疵而非髯,雖然用槍卻未見軒轅弓,太史慈既然號稱弓馬雄獅,就必然像夏侯淵將軍那樣,弓不離身的,所以此人一定便是夏侯將軍所說的那名隱士高人,在曹軍之中,此人雖然人人盡知,卻沒人真的當真,此刻一個交手,才知道原來傳言是真。
隻三哥回合,他便力有不逮,扭頭便撤,碰到這樣的敵人,不是他不想拚命,實在是拚下去必死無疑,他來此的目的是什麽,可不是為了追繳琅琊軍,而是要把隱沒在暗處的太史慈引出,所以完全沒必要實戰到底。
牛慥見機而逃,一時間逃得慢的曹軍便紛紛栽在了張北手中,足足二十多人瞬間斃命,這樣的恐怖戰鬥力,全憑一己之力扭轉戰果,實在恐怖,還好方才土牆之中乃是夏侯將軍親自指揮,根本就沒給張北機會。
低歎一聲,對付這種人就得夏侯將軍這樣的將領來,也難怪夏侯淵將軍會敗得那麽慘,看著他橫劈豎砍的瘋狂殺戮,張北心髒狂跳,能夠在戰場之上,須臾之間便殺數十人者,不是當世猛將怎麽可能,他都納悶為何如此猛然會未上那武榜?
這一仗擊退曹軍,隻是看著敵將再次逃走卻也心有不甘,方才他可是親自見到了燕賈傷重的模樣,聽說便是此人所致,心中遺憾之際,突然就見從敵軍側翼,東北方向竄出一直騎兵來。
隨後就見一道羽箭猶如飛鴻劃破了天際,最後如同精確製導的導彈精準無比沒入了逃跑中的牛慥戰馬身上。
此箭力道勢如千鈞,正中戰馬的一刻,戰馬腳下一軟,馬失前蹄直接便將牛慥甩飛馬下,足足向前飛了五六米,才跌倒在地麵之上。
這突然的一箭立時打破了戰場的喧囂,幾乎所有人都瞅向了那道黑色身影,隨即琅琊軍響起了雷鳴一般的歡呼聲,太史慈與龍騎軍出現了,隻是他這個時候的出現卻難讓張北露出半絲笑容。
早到晚到都很好,現在出現,才是最尷尬也是最危險的,隻是這些對於琅琊軍來說並不知曉,他們的歡呼聲響徹了曠野,望著那道熟悉的身影,幾乎所有士卒都鬆了一口氣,之前也許他們還在為退往沂水塢堡趕到前途迷茫,此刻他們齊齊露出了如釋重負的笑容,好似太史慈一來,就能在塢堡守住曹軍一般,可是那裏的水網又怎麽可能是騎軍的完美交戰場所,無法在土牆發揮騎兵的優勢,在沂水騎兵也就失去了意義,除非再後退到琅琊,龍騎軍還能有機會。
但這些,對此仗來講並不重要了,現在首要的還是要與曹軍對決,而這也是太史慈為何會眼見張北取勝還會殺出的原因。
不過就現在來看這一仗的部署算是徹底失敗了,可是這也是最無奈的選擇,就好似守長江不好守,因為你不知道敵軍會從哪渡河,同樣守琅琊,你也不會知曉曹軍到底是從臨沂來攻還是從土牆來攻甚至是其他地方,龍騎軍選擇臨沂,是最穩妥的辦法。
沒人能未卜先知。
換做任何人都會做出太史慈這樣的選擇,他沒錯,換個角度來看,如果曹操選擇從臨沂來攻的話,他現在也就會變成料事如神了。
太史慈出現,使得戰場中響起了數道呼聲,琅琊軍欣喜,曹軍同樣激動,終於出現了,兄弟們撤,快撤,這個時候牛慥更沒有再戰鬥下去的道理了,爬起身來,忍著痛便上了親兵坐騎,與親兵共坐一騎撤退,隻是他當真能逃得走嗎?
龍騎軍有兩個名字,一個叫做幽州突騎,另一個叫做龍騎重甲軍,前者是曾經輕騎兵時的廣義稱呼,後者是如今披重甲的稱呼,隻不過到黃縣剿匪,輕騎的效果更佳,所以龍騎軍並未披甲,所以太史慈帶領的三千龍騎軍完全是輕騎兵形態。
曾經輕騎龍騎軍乃是整個遼東整個幽州男兒的心中夢想,如今這些熱血男兒之中又包括了青徐青年,他們很多人背井離鄉前往遼東參軍,因為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龍騎軍,你首先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遼東軍,在經過層層選拔,滿足各方麵的苛刻條件之後,才有機會成為傳說中的‘幽州突騎’一員,隻是所處環境的製約,青徐二州百姓前往遼東入軍者步兵居多,隻有極少數的青年進入到遼東軍,可到龍騎軍萬分之一,當然這樣稀少的幾率可不隻是青徐二州的青壯,遼東幽州的年輕人也一樣,畢竟龍騎軍的規模就那麽多,以前三千人,現在擴軍之後也不過一萬二千人。
方才太史慈將牛慥射下馬來,不想他又上了親兵戰馬,眼見他就要脫離戰團逃了去,再次拉動軒轅弓,長箭剛上弦,卻不想張北斜刺裏從其身邊追了上來,獨闖龍潭,大吃一驚,急忙帶著龍騎軍狂奔而去。
當年張北在笮融帳下時太史慈對他並沒有多大的印象,就算他被收到自己帳下之後其實最初也沒多重視他,直到神亭嶺,直到東萊郡,張北展現的才能讓他驚為天人,這樣的人才,給他太史慈當親衛當真是屈才了,他要為主公舉賢,甚至甘願當他的副將,可是出於種種原因,張北不同意,而且甘願居於幕後,他幾次三番聞訊他的苦衷,如果是因為當年廣陵的事情,他可有在主公麵前力保他平安無事,可是他卻搖頭說不是,再往下問,他又什麽都不說,反正就一直說現在的樣子就很好。(未完待續。)
張北現在就算想堅持下去都不行,不然便會敗得一敗塗地,到時想抽身都難了,當即下令撤退,向塢堡而退。
琅琊軍撤退,牛慥眼睜睜看著燕賈撤出戰鬥,追擊而去,其餘諸將正要追擊,卻被夏侯惇揮手阻止了下來,倒不是他眼睜睜看著牛慥去冒險,而是他有自己的考慮,交戰許久,卻始終沒有見到太史慈的身影,這才是他為何沒有率主力追擊的原因,他有些估計會中琅琊軍的埋伏。
不是夏侯惇謹慎,而是今日一仗讓他覺得他們根本就沒有能力戰勝夏侯淵的實力,也就幹脆派牛慥去探探路,瞧瞧太史慈到底在搞什麽鬼。
這一仗曹操極其看重,尤其是對奪下開陽,在經過夏侯淵之敗後,他便不得不小心,如果連敗兩陣,那對他們的士氣軍心打擊就未免太大了,所以這一仗要取勝,還得要大勝,所以不如有一點閃失,也正是這樣,在見到牛慥追擊過去之後,他才阻止了帳下眾將,隻要隨在他們身後就可以,就算牛慥出現意外,也能及時支援過去。
很快追擊的牛慥便得到了夏侯惇的軍令,自然緊追而去,而直等他的身影即將消失的一刻,夏侯惇才吹響了進軍的號角。
張北敗下陣來,頭一次如此快的敗下陣來,較之當年廣陵與關羽一陣還快,在他的心中,再一次記住了一個人的名字。
夏侯惇。
沒想到他會如此厲害?
獨眼將軍夏侯惇厲害麽?
在張北眼中是這樣,因為他用自己去做了對比,在橫向與關羽做比較,這輩子張北勝敗的戰鬥參加了不少,但最印象深刻的無疑是這兩場戰鬥,同時敗在兩人手中。
敗在關羽手中,在武榜出來之後他反而釋然了,好似能敗在他手中在正常不過,如果他勝了,反而倒不合情理了,可是夏侯惇呢,難道比關羽還猛?
如果沒有這一仗,他不信,現在他信了,也就明白了世人為何會說武榜之上的排名不足為信,現在看來這些人對武榜排名一笑置之並不是沒道理的,不過反過來看,有一點他又必須要承認,凡是能上榜單的人物,好像還真沒發現哪一個是易於之輩,甚至很多排名靠後者其實並不見得就很差,如果就拿今日的夏侯惇來看,讓張北來排名的話,不提其鬥將能耐,單就在用兵與臨戰指揮上明顯比關羽高明了不止一籌。
他說這話可一點沒有誇大,因為這就是他心中的想法,當初與關羽戰鬥的時候他還是指揮著丹陽軍,如今卻是更為精銳的琅琊軍,結果連兩個時辰都不到,便敗得一塌塗地,就這一點夏侯惇在他心中的忌憚位置就明顯高很多。
但有一點是被張北忽略的,那就是琅琊軍在此之前,真正參加過的戰鬥隻有與夏侯淵的那一仗,反觀曹軍,自討董再募新兵,尤其是青州軍的加入,戰鬥直線上升,而這數年來,曹操可不像琅琊軍那般一直在練兵,而是以戰練兵,幾乎是無歲不戰,麵對的敵人雖然實力不盡相同,但卻足以造就出一支勢不可擋的精銳之悍卒,若非夏侯淵自身的問題,琅琊軍早敗了,所以說這一仗夏侯惇取勝再正常不過。
“速度撤!”
張北親自殿後,招呼著琅琊軍將士盡快撤退,還好敵軍追來了隻是幾千人,這讓他能夠更從容的指揮部隊撤退,如果曹軍全軍追擊,那麽大的優勢,硬抗下去簡單,可像現在這麽從容就難了。
張北殿後成功擊退了牛慥一波,然後帶兵而去,沒想到正當他以為可以從容撤退時,追來的敵軍反而更多了。
他突然好似明白夏侯惇為何會派牛慥率領三千士兵追擊了。
四周遠眺,奈何四周一片曠野,如果有密林,他還真要滿足下夏侯惇,派出士兵裝一波援兵,現在也隻能歎息一陣,繼續撤退,但很快,便被追上。
擔心一將,不是別人,正是之前被他伏擊的牛慥,張北當即率兵殺回,確實有些出乎意料了,殺敗一陣之後,他以為曹軍不會在追過來了,但看來他還是想的簡單了,尤其當夏侯惇再派曹軍追來而自己始終沒有現身後他就明白夏侯惇為何這麽做了,他這是在往出誘他們的底牌呢。
如果讓夏侯惇看出龍騎軍根本就不在的話,那麽他接下來要麵對可就不是這三瓜兩棗的曹軍而是夏侯惇親率的主力了,所以現在他就隻能再破張北一陣,讓他心有餘悸,如此才能更好的撤回沂水。
當牛慥出現的一刻,張北毅然決然選擇了直接衝鋒,一馬當先直入曹軍軍中,隨後隨在他身邊的四千琅琊軍便與他一樣開始與曹軍猛烈交鋒。
張北舞動蘆葉槍,連連挑殺,血光迸出,屍倒在地,一路狂殺,將麵前曹軍一連刺殺,之前的伏擊,太過突然,一番衝殺,其實並沒有擊殺多少曹軍,曹軍幾乎是望風而逃,甚至是張北也隻是看了一個人影,就被他殺退,而此刻曹軍再次出現之後,才算是展開了一場激烈交鋒,琅琊軍在他的帶領下儼如猛虎下山直撲入羊群,手中蘆葉槍宛如長蛇,一個吐信便是一條人命,一個擺尾就是一個橫飛,一時間殺得曹軍屁滾尿流。
在張北的指揮下,琅琊軍一改之前土牆時的疲軟,如同推土機,殺得曹軍哭爹喊娘。
牛慥錯愕了,怎麽琅琊軍突然變得如此悍猛了?隨即他便看到了張北,感情是敵將太過勇猛,一路砍殺,在他的帶領下,琅琊軍方才勢如破竹,一扭馬頭,斜刺裏向著張北殺去。
這一仗,該結束了!
牛慥對取下張北首級頗有自信,可是一個交手,便被張北出水蛟龍的一槍嚇得魂飛魄散,如果隻是強他也不會這麽吃驚,實在是太強了,難道他便是太史慈?
牛慥有些心慌了,難道一直未露麵的太史慈隻是將軍未在戰場瞧見,其實他一直就在敵軍之中,不然區區一名偏將豈能有著比擬夏侯將軍的勇力?
但很快牛慥卻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因為夏侯淵的關係,曹軍開戰之初對太史慈的外貌還是多有些了解的,此人留疵而非髯,雖然用槍卻未見軒轅弓,太史慈既然號稱弓馬雄獅,就必然像夏侯淵將軍那樣,弓不離身的,所以此人一定便是夏侯將軍所說的那名隱士高人,在曹軍之中,此人雖然人人盡知,卻沒人真的當真,此刻一個交手,才知道原來傳言是真。
隻三哥回合,他便力有不逮,扭頭便撤,碰到這樣的敵人,不是他不想拚命,實在是拚下去必死無疑,他來此的目的是什麽,可不是為了追繳琅琊軍,而是要把隱沒在暗處的太史慈引出,所以完全沒必要實戰到底。
牛慥見機而逃,一時間逃得慢的曹軍便紛紛栽在了張北手中,足足二十多人瞬間斃命,這樣的恐怖戰鬥力,全憑一己之力扭轉戰果,實在恐怖,還好方才土牆之中乃是夏侯將軍親自指揮,根本就沒給張北機會。
低歎一聲,對付這種人就得夏侯將軍這樣的將領來,也難怪夏侯淵將軍會敗得那麽慘,看著他橫劈豎砍的瘋狂殺戮,張北心髒狂跳,能夠在戰場之上,須臾之間便殺數十人者,不是當世猛將怎麽可能,他都納悶為何如此猛然會未上那武榜?
這一仗擊退曹軍,隻是看著敵將再次逃走卻也心有不甘,方才他可是親自見到了燕賈傷重的模樣,聽說便是此人所致,心中遺憾之際,突然就見從敵軍側翼,東北方向竄出一直騎兵來。
隨後就見一道羽箭猶如飛鴻劃破了天際,最後如同精確製導的導彈精準無比沒入了逃跑中的牛慥戰馬身上。
此箭力道勢如千鈞,正中戰馬的一刻,戰馬腳下一軟,馬失前蹄直接便將牛慥甩飛馬下,足足向前飛了五六米,才跌倒在地麵之上。
這突然的一箭立時打破了戰場的喧囂,幾乎所有人都瞅向了那道黑色身影,隨即琅琊軍響起了雷鳴一般的歡呼聲,太史慈與龍騎軍出現了,隻是他這個時候的出現卻難讓張北露出半絲笑容。
早到晚到都很好,現在出現,才是最尷尬也是最危險的,隻是這些對於琅琊軍來說並不知曉,他們的歡呼聲響徹了曠野,望著那道熟悉的身影,幾乎所有士卒都鬆了一口氣,之前也許他們還在為退往沂水塢堡趕到前途迷茫,此刻他們齊齊露出了如釋重負的笑容,好似太史慈一來,就能在塢堡守住曹軍一般,可是那裏的水網又怎麽可能是騎軍的完美交戰場所,無法在土牆發揮騎兵的優勢,在沂水騎兵也就失去了意義,除非再後退到琅琊,龍騎軍還能有機會。
但這些,對此仗來講並不重要了,現在首要的還是要與曹軍對決,而這也是太史慈為何會眼見張北取勝還會殺出的原因。
不過就現在來看這一仗的部署算是徹底失敗了,可是這也是最無奈的選擇,就好似守長江不好守,因為你不知道敵軍會從哪渡河,同樣守琅琊,你也不會知曉曹軍到底是從臨沂來攻還是從土牆來攻甚至是其他地方,龍騎軍選擇臨沂,是最穩妥的辦法。
沒人能未卜先知。
換做任何人都會做出太史慈這樣的選擇,他沒錯,換個角度來看,如果曹操選擇從臨沂來攻的話,他現在也就會變成料事如神了。
太史慈出現,使得戰場中響起了數道呼聲,琅琊軍欣喜,曹軍同樣激動,終於出現了,兄弟們撤,快撤,這個時候牛慥更沒有再戰鬥下去的道理了,爬起身來,忍著痛便上了親兵坐騎,與親兵共坐一騎撤退,隻是他當真能逃得走嗎?
龍騎軍有兩個名字,一個叫做幽州突騎,另一個叫做龍騎重甲軍,前者是曾經輕騎兵時的廣義稱呼,後者是如今披重甲的稱呼,隻不過到黃縣剿匪,輕騎的效果更佳,所以龍騎軍並未披甲,所以太史慈帶領的三千龍騎軍完全是輕騎兵形態。
曾經輕騎龍騎軍乃是整個遼東整個幽州男兒的心中夢想,如今這些熱血男兒之中又包括了青徐青年,他們很多人背井離鄉前往遼東參軍,因為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龍騎軍,你首先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遼東軍,在經過層層選拔,滿足各方麵的苛刻條件之後,才有機會成為傳說中的‘幽州突騎’一員,隻是所處環境的製約,青徐二州百姓前往遼東入軍者步兵居多,隻有極少數的青年進入到遼東軍,可到龍騎軍萬分之一,當然這樣稀少的幾率可不隻是青徐二州的青壯,遼東幽州的年輕人也一樣,畢竟龍騎軍的規模就那麽多,以前三千人,現在擴軍之後也不過一萬二千人。
方才太史慈將牛慥射下馬來,不想他又上了親兵戰馬,眼見他就要脫離戰團逃了去,再次拉動軒轅弓,長箭剛上弦,卻不想張北斜刺裏從其身邊追了上來,獨闖龍潭,大吃一驚,急忙帶著龍騎軍狂奔而去。
當年張北在笮融帳下時太史慈對他並沒有多大的印象,就算他被收到自己帳下之後其實最初也沒多重視他,直到神亭嶺,直到東萊郡,張北展現的才能讓他驚為天人,這樣的人才,給他太史慈當親衛當真是屈才了,他要為主公舉賢,甚至甘願當他的副將,可是出於種種原因,張北不同意,而且甘願居於幕後,他幾次三番聞訊他的苦衷,如果是因為當年廣陵的事情,他可有在主公麵前力保他平安無事,可是他卻搖頭說不是,再往下問,他又什麽都不說,反正就一直說現在的樣子就很好。(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