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符,再給我一次機全,這回我將親自上陣,若拿不牛首山,我提頭來見!”周瑜聽說孫策打算分兵助周瑜攻打牛首山後第一時間親自趕往秣陵城下,他必須要阻止孫策,說不定這本就是劉瀾要等的機會,如果他一旦分兵,勢必會給劉瀾機會,那時丹陽的戰事也就沒有任何懸念了。
看著從未像今日這樣如此激動的周瑜,孫策隻好改變主意,妥協,道:“好吧,那就這樣,你在打一次牛首山吧,不過不管是否能拿下牛首山,你務必都要保證牛渚的安全,不然的話……”孫策留下的空白餘韻周瑜如何不明白,雖然現在攻打牛首山是當務之急,每個人都心急如焚,可牛渚的意義卻更為關鍵,這也是為何孫策最後決定分兵的原因,不能因為牛首山而削弱了牛渚防守,可既然周瑜為此事都親自來了,那麽他也就順勢答應了他。
其實分兵的事情他也有些擔憂,畢竟這很可能就是劉瀾最想看到的,分敵之軍後,以他們現有在秣陵的兵力,能可能都不會堅持兩天,就會被劉瀾主力擊潰。
而且現在的秣陵城已經不足為懼,攻破秣陵城隻是時機的問題,如果這個時間分兵,百害而無一利。
勸服了孫策後,周瑜返回了牛首山,隻做了一句話的動員:“第一個攻入徐州軍寨者,賞萬金,升三級。”這一回周瑜自督促一萬大軍,向小小的牛首山徐州軍發起自開戰一來最為猛烈的一次進攻。
多日的鏖戰,牛首山下早已屍積如山,而今日,在周瑜的指揮下經過了半日的衝鋒仍沒有攻下牛首山,反而在這半日的時間內又付出了足足三千人的傷亡,此刻上山的狹窄山道上到處都是堆滿了的密集死屍,鮮血流淌著,如同小溪一般。
相比於孫策軍,徐州軍同樣付出了慘重傷亡,三千徐州軍經過數日來的征戰此時以不足一千人,而這一千人,不僅要麵對牛首山正麵來敵,還要應對從後方翻山而來的孫策軍,此時此刻,他們準備的巨石早已耗盡,所攜帶的弩箭也所剩無幾,沒有人能保證他們還能撐多久,包括張頜。
但他始終沒有向主公求援,既然到此,所有人都明白他們肩負的重任,他們不會有援救,而他們卻要在此駐守到最後,最後,也許是秣陵之戰結束,也有可能是戰死沙場也。
孫策軍退了足足兩個時辰了,對於始終沒有再發起進攻的孫策軍,張頜臉上絲毫沒有任何輕鬆的意味,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下一次孫策軍的進攻隻會更加凶猛,回頭對親衛,道:“告訴南邊的兄弟們,敵軍下一次進攻必然更為猛練,讓他們抓緊時間休息!“
“諾!”親兵領命後向西南麵小道駐守的部隊奔去。
~~~~~~~~~~~~~~~
呂布軍中計,在撤退之際被趙雲圍困包圍在豐縣的消息與袁耀幾乎是同一天傳到袁術耳中,盡管在袁術內部對呂布會敗在徐州軍手中,但袁耀差點被俘卻徹底讓袁術暴怒了,為兒報仇,袁術自然不會因為這一件事就真會不顧後果,而是隨著徐州戰場的被扭轉,袁術必須要想辦法來改變劣勢,而恰巧這時袁耀的出現,徹底成為了導火索。
但袁術並沒有盲目,而是將張勳招到了議事廳內,房間之內,隻有他一人對於增兵徐州,這件事關係重大,他必須要考慮利益關係,所以他就要首先征詢尚在壽春的頭號大將,至於出兵與否,全在張勳一言而決,隻要他同意,那麽袁術自然也就會答應。
這是對張勳的信任,同樣也是對他指揮作戰才能的肯定,張勳進入議事廳,見到愁眉不展的袁術,道:“主公,勝敗乃兵家常事,主公無須太過在意。”進入議事廳的張勳施禮過後道。
袁術本身乃統兵大將,自然明白勝敗乃兵家常事的道理,可是他還是長長歎了口氣,道:“可是此次出兵徐州,三軍屢戰屢敗,如今呂布又被困在豐縣,我軍如之奈何?”
屢戰屢敗,讓袁術有些不願再與劉瀾繼續戰鬥下去了,他有些打退堂鼓的想法,至於出兵,還是因為各方麵的壓力造成的,所以說現在他必須要讓主公看到希望,看到最後勝利的希望,隻有為他重拾信心,這一仗才有可能反敗為勝,或者不會敗得太慘。
“主公,早在劉瀾入主徐州時,末將就為您分析過,劉瀾所率領的遼東軍,戰鬥力遠遠要強過於我軍這在當時來看是不爭的事情,袁術也明白這一點,畢竟劉瀾的遼東軍常年與胡人交戰,在幽州,就算是婦孺都能夠乘騎彎弓,可像壽春這樣的地方,承平日久,百姓不識兵馬多年,就算招募而來,也都是沒有什麽戰鬥經驗,需要從頭操練,也正因為如此,劉瀾手下能征善戰的大將極多,徐晃、關羽、張飛、趙雲、許褚、張頜等等正因為他們的存在,再加上原遼東軍,便能夠輕鬆將徐州軍組建成一支戰鬥力強橫的部隊,畢竟在徐州軍中,佰長以上的軍官大多都乃原先遼東軍,他們識金鼓令旗,懂陣型兵馬,操練起新兵便極其簡單。
而他們,能稱得上大將者,就這麽幾位,能真正如關羽這樣,能夠獨自領兵東走西走者其實就隻有張勳一人,可他卻又需要坐鎮中軍,所以在當時,他勸說了袁術目標隻以劉繇為主,與劉瀾最少在短期內要保持著密切的關係。
可有一句話,張勳卻並沒有說,劉瀾要對付最好早對付,不然就一直與他保持密切,因為戰將乃至於謀臣的差距,給自己時間,其實更像是給對方以時間,而從隨後的發展來看,劉瀾在收拾徐州這一爛攤子的同時還訓練出了一支極為精銳的部隊,再加上內部謀臣的努力,徐州一郡,正在此煥發出勃勃生機,徹底走向了複蘇,甚至比陶謙治下變得更為強大,而反觀壽春,雖一直在穩步發展,並按照張勳的規劃占據了廬江、進攻了丹陽,可是劉瀾的突然進入,卻徹底打亂了他們的方針,這時候他就算明知道勝算不大,可想不應戰也不能了,在加上某些人的自以為是,這一仗敗得不意外。
可是要扭轉戰局,卻很困難,他今日來的目的,也很奇怪,如果主公強硬出兵,他必然會勸他咱不出兵,同樣的如果主公不願出兵,他反之則會勸他出兵,可像現在,主公完全就拿不定出兵與否,卻讓他堅定了出兵的信念,主公的猶豫,是害怕了,這樣的苗頭絕不能有,不管如何,就兵力與物資,劉瀾都無法與之相提並論,一旦發自內心的怕了,日後可就難在於劉瀾一較高下了。
“元章,按照我們的規劃,這仗不能大,現在打,沒有了任何的勝算,可不打,我兒袁耀、紀靈那邊說不過去,我現在是想打又不敢打,沒有了底氣了,怕再敗的話,劉瀾的部隊就真要殺到壽春城下了。”
“主公,我們有機會,沒你想的那麽嚴重,而且現在我們不能停,停,則給予了劉瀾充裕的時間,讓他能夠從容應對丹陽的戰局,一旦丹陽之戰結束,劉瀾八成就會與我們徹底翻臉,那時可就是我們給了劉瀾擊敗我們的機會,所以末將以為,我軍現在不僅不能與劉瀾停戰,還要全力出擊,對此,末將有一個方案,如果主公願意,或許我們能夠挽回頹勢,扭轉戰局。”
“哦?”袁術立時來了精神,抬起頭,目光灼灼的看著他,在聽到有一線希望的一刻,袁術比任何人都希望能夠把握住,連忙問道:“元章你快說,到底是什麽方案?”
“主公,第一步我們要集結主力,援救呂布。”
“援救呂布?”袁術有些想不過,紀靈是親兒子,袁術是幹兒子,隻有一個呂布是外人,要援也該援倆兒子,怎麽反而援這不相幹的人呢?
“呂布現在被困,必然殊死一搏,反之紀靈他現在就駐紮在豫州,裏沛縣不願,主公大可將其招至沛縣,如此一來,三路大軍與劉瀾相抗,就算不勝,也不會輕易就敗,而孫策那邊,則更像是無底洞,我軍前往,未必能扭轉局勢,反而還會成為炮灰,畢竟孫策的戰鬥意誌難與呂布相比。”
“那孫策?”
袁術點點頭,盡管心中有些不甘,但他也明張勳說得有很有道理,現在願意也能夠與劉瀾死拚者,卻是隻有呂布的部隊了,他也就索性接受了他的建議。點頭,道:“既然如此,那麽此次出兵之事就全權交由元章你來處理了,我會全力配合你,不管你有什麽要求,我會盡最大的努力滿足你!”
張勳又道:“主公,隻有如此,並不能真正的扭轉局勢,現在還需要主公您表達一個態度,隻有如此我們才能反敗為勝。”
“態度?”袁術有些不解了。
“禍水東引,主公,這個時候,單考我軍與呂布,已經很難反敗為勝,所以想要徹底擊潰劉瀾,最好的辦法就是禍水東引,這就需要我們再尋強大的盟友,而這個時候,能幫助我們將禍水東引者,除了呂布,就隻有袁紹了。”
袁術陰晴不定,好半晌,才一字一頓,道:“你的意思是說,曹!操?”
“是!”張勳點了點頭,道:“但曹操確實並不是關鍵,真正能改變局勢者,乃是袁紹。”
“袁庶子?”袁術一下子愣住了,這樣的提議,早在數月前他兒子袁耀就提議過,隻不過當時他並沒有對張勳提及,沒想到今日卻又被他提了出來。
其實,袁耀回來,頭一個拜會的就是張勳,而張勳給他的建議便是聯合袁紹,但可惜,如他所料,袁術是不可能同意的,但是現在的情況又與數月前不同了,這一回他在提出來,袁術不能說一定會拒絕,但他卻一定會仔細考慮,而就像現在這樣,他也確實在考慮這一決定可能,這對張勳來說已經是最好的局麵了,最少主公對聯合袁紹已經不是最初那般排斥了。
“主公。”在這關鍵的時刻,他必須要說些什麽來堅定主公的信念,緩緩開口說道:“袁紹幾次三番敗於劉瀾之手,他比任何人都恨劉瀾,可是他現在已經沒有了與劉瀾交鋒的勇氣,如果主公出麵,書信聯合,那麽袁紹就一定會考慮,因為他比任何人都希望劉瀾這大敵失敗,同樣,他也比任何人都想得到世人的肯定,而主公您的這封書信,將讓他做出出兵的決定。”
與其說袁紹想要滅劉瀾,倒不如說他更看重自己這封示弱的書信,為了展現他才算袁氏的頭麵,他必須要出兵,可是好麵子的袁術又豈會在袁紹的麵前示弱呢,當即他就表示了寧戰死絕不會向袁庶子示弱。
但張勳接下來的話卻說動了他,因為這件事本身就不是主公您示弱,這封書信大可以子敬的名義去寫,這樣就為主公保留了麵子,可這並不重要,因為能奪取徐州,占據丹陽,才是符合主公最大的利益,隻有如此,隻有親自擊敗袁紹,那時才是真正的證明,如果主公一旦敗了,那麽獲得巨大聲望的隻會是袁紹,現在主公的示弱,隻不過是為了日後更好的將他踩在腳下,就好比高祖劉邦之於項羽,隻有笑到最後,才能笑得最好!
“你說的這些我都明白,可是。”袁術輕聲說道:“就我所知,袁紹的主力正在右北平與公孫瓚大戰,而去年的青州之戰,袁紹足足損失了數萬人,最後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才與劉瀾和解,現在就算我向他求援,他還有多少兵力出兵?他還有多大的膽量出兵?”張勳說服了他,可是他卻另有考慮,不管是自己寫這封書信還是張勳親筆去寫,其實都代表了他,如果袁紹看了,隻是應付,而不出兵,甚至還借此書信嘲笑自己,那他豈不是損失的更大麽?
對此,他可不能不考慮清楚。(未完待續。)
看著從未像今日這樣如此激動的周瑜,孫策隻好改變主意,妥協,道:“好吧,那就這樣,你在打一次牛首山吧,不過不管是否能拿下牛首山,你務必都要保證牛渚的安全,不然的話……”孫策留下的空白餘韻周瑜如何不明白,雖然現在攻打牛首山是當務之急,每個人都心急如焚,可牛渚的意義卻更為關鍵,這也是為何孫策最後決定分兵的原因,不能因為牛首山而削弱了牛渚防守,可既然周瑜為此事都親自來了,那麽他也就順勢答應了他。
其實分兵的事情他也有些擔憂,畢竟這很可能就是劉瀾最想看到的,分敵之軍後,以他們現有在秣陵的兵力,能可能都不會堅持兩天,就會被劉瀾主力擊潰。
而且現在的秣陵城已經不足為懼,攻破秣陵城隻是時機的問題,如果這個時間分兵,百害而無一利。
勸服了孫策後,周瑜返回了牛首山,隻做了一句話的動員:“第一個攻入徐州軍寨者,賞萬金,升三級。”這一回周瑜自督促一萬大軍,向小小的牛首山徐州軍發起自開戰一來最為猛烈的一次進攻。
多日的鏖戰,牛首山下早已屍積如山,而今日,在周瑜的指揮下經過了半日的衝鋒仍沒有攻下牛首山,反而在這半日的時間內又付出了足足三千人的傷亡,此刻上山的狹窄山道上到處都是堆滿了的密集死屍,鮮血流淌著,如同小溪一般。
相比於孫策軍,徐州軍同樣付出了慘重傷亡,三千徐州軍經過數日來的征戰此時以不足一千人,而這一千人,不僅要麵對牛首山正麵來敵,還要應對從後方翻山而來的孫策軍,此時此刻,他們準備的巨石早已耗盡,所攜帶的弩箭也所剩無幾,沒有人能保證他們還能撐多久,包括張頜。
但他始終沒有向主公求援,既然到此,所有人都明白他們肩負的重任,他們不會有援救,而他們卻要在此駐守到最後,最後,也許是秣陵之戰結束,也有可能是戰死沙場也。
孫策軍退了足足兩個時辰了,對於始終沒有再發起進攻的孫策軍,張頜臉上絲毫沒有任何輕鬆的意味,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下一次孫策軍的進攻隻會更加凶猛,回頭對親衛,道:“告訴南邊的兄弟們,敵軍下一次進攻必然更為猛練,讓他們抓緊時間休息!“
“諾!”親兵領命後向西南麵小道駐守的部隊奔去。
~~~~~~~~~~~~~~~
呂布軍中計,在撤退之際被趙雲圍困包圍在豐縣的消息與袁耀幾乎是同一天傳到袁術耳中,盡管在袁術內部對呂布會敗在徐州軍手中,但袁耀差點被俘卻徹底讓袁術暴怒了,為兒報仇,袁術自然不會因為這一件事就真會不顧後果,而是隨著徐州戰場的被扭轉,袁術必須要想辦法來改變劣勢,而恰巧這時袁耀的出現,徹底成為了導火索。
但袁術並沒有盲目,而是將張勳招到了議事廳內,房間之內,隻有他一人對於增兵徐州,這件事關係重大,他必須要考慮利益關係,所以他就要首先征詢尚在壽春的頭號大將,至於出兵與否,全在張勳一言而決,隻要他同意,那麽袁術自然也就會答應。
這是對張勳的信任,同樣也是對他指揮作戰才能的肯定,張勳進入議事廳,見到愁眉不展的袁術,道:“主公,勝敗乃兵家常事,主公無須太過在意。”進入議事廳的張勳施禮過後道。
袁術本身乃統兵大將,自然明白勝敗乃兵家常事的道理,可是他還是長長歎了口氣,道:“可是此次出兵徐州,三軍屢戰屢敗,如今呂布又被困在豐縣,我軍如之奈何?”
屢戰屢敗,讓袁術有些不願再與劉瀾繼續戰鬥下去了,他有些打退堂鼓的想法,至於出兵,還是因為各方麵的壓力造成的,所以說現在他必須要讓主公看到希望,看到最後勝利的希望,隻有為他重拾信心,這一仗才有可能反敗為勝,或者不會敗得太慘。
“主公,早在劉瀾入主徐州時,末將就為您分析過,劉瀾所率領的遼東軍,戰鬥力遠遠要強過於我軍這在當時來看是不爭的事情,袁術也明白這一點,畢竟劉瀾的遼東軍常年與胡人交戰,在幽州,就算是婦孺都能夠乘騎彎弓,可像壽春這樣的地方,承平日久,百姓不識兵馬多年,就算招募而來,也都是沒有什麽戰鬥經驗,需要從頭操練,也正因為如此,劉瀾手下能征善戰的大將極多,徐晃、關羽、張飛、趙雲、許褚、張頜等等正因為他們的存在,再加上原遼東軍,便能夠輕鬆將徐州軍組建成一支戰鬥力強橫的部隊,畢竟在徐州軍中,佰長以上的軍官大多都乃原先遼東軍,他們識金鼓令旗,懂陣型兵馬,操練起新兵便極其簡單。
而他們,能稱得上大將者,就這麽幾位,能真正如關羽這樣,能夠獨自領兵東走西走者其實就隻有張勳一人,可他卻又需要坐鎮中軍,所以在當時,他勸說了袁術目標隻以劉繇為主,與劉瀾最少在短期內要保持著密切的關係。
可有一句話,張勳卻並沒有說,劉瀾要對付最好早對付,不然就一直與他保持密切,因為戰將乃至於謀臣的差距,給自己時間,其實更像是給對方以時間,而從隨後的發展來看,劉瀾在收拾徐州這一爛攤子的同時還訓練出了一支極為精銳的部隊,再加上內部謀臣的努力,徐州一郡,正在此煥發出勃勃生機,徹底走向了複蘇,甚至比陶謙治下變得更為強大,而反觀壽春,雖一直在穩步發展,並按照張勳的規劃占據了廬江、進攻了丹陽,可是劉瀾的突然進入,卻徹底打亂了他們的方針,這時候他就算明知道勝算不大,可想不應戰也不能了,在加上某些人的自以為是,這一仗敗得不意外。
可是要扭轉戰局,卻很困難,他今日來的目的,也很奇怪,如果主公強硬出兵,他必然會勸他咱不出兵,同樣的如果主公不願出兵,他反之則會勸他出兵,可像現在,主公完全就拿不定出兵與否,卻讓他堅定了出兵的信念,主公的猶豫,是害怕了,這樣的苗頭絕不能有,不管如何,就兵力與物資,劉瀾都無法與之相提並論,一旦發自內心的怕了,日後可就難在於劉瀾一較高下了。
“元章,按照我們的規劃,這仗不能大,現在打,沒有了任何的勝算,可不打,我兒袁耀、紀靈那邊說不過去,我現在是想打又不敢打,沒有了底氣了,怕再敗的話,劉瀾的部隊就真要殺到壽春城下了。”
“主公,我們有機會,沒你想的那麽嚴重,而且現在我們不能停,停,則給予了劉瀾充裕的時間,讓他能夠從容應對丹陽的戰局,一旦丹陽之戰結束,劉瀾八成就會與我們徹底翻臉,那時可就是我們給了劉瀾擊敗我們的機會,所以末將以為,我軍現在不僅不能與劉瀾停戰,還要全力出擊,對此,末將有一個方案,如果主公願意,或許我們能夠挽回頹勢,扭轉戰局。”
“哦?”袁術立時來了精神,抬起頭,目光灼灼的看著他,在聽到有一線希望的一刻,袁術比任何人都希望能夠把握住,連忙問道:“元章你快說,到底是什麽方案?”
“主公,第一步我們要集結主力,援救呂布。”
“援救呂布?”袁術有些想不過,紀靈是親兒子,袁術是幹兒子,隻有一個呂布是外人,要援也該援倆兒子,怎麽反而援這不相幹的人呢?
“呂布現在被困,必然殊死一搏,反之紀靈他現在就駐紮在豫州,裏沛縣不願,主公大可將其招至沛縣,如此一來,三路大軍與劉瀾相抗,就算不勝,也不會輕易就敗,而孫策那邊,則更像是無底洞,我軍前往,未必能扭轉局勢,反而還會成為炮灰,畢竟孫策的戰鬥意誌難與呂布相比。”
“那孫策?”
袁術點點頭,盡管心中有些不甘,但他也明張勳說得有很有道理,現在願意也能夠與劉瀾死拚者,卻是隻有呂布的部隊了,他也就索性接受了他的建議。點頭,道:“既然如此,那麽此次出兵之事就全權交由元章你來處理了,我會全力配合你,不管你有什麽要求,我會盡最大的努力滿足你!”
張勳又道:“主公,隻有如此,並不能真正的扭轉局勢,現在還需要主公您表達一個態度,隻有如此我們才能反敗為勝。”
“態度?”袁術有些不解了。
“禍水東引,主公,這個時候,單考我軍與呂布,已經很難反敗為勝,所以想要徹底擊潰劉瀾,最好的辦法就是禍水東引,這就需要我們再尋強大的盟友,而這個時候,能幫助我們將禍水東引者,除了呂布,就隻有袁紹了。”
袁術陰晴不定,好半晌,才一字一頓,道:“你的意思是說,曹!操?”
“是!”張勳點了點頭,道:“但曹操確實並不是關鍵,真正能改變局勢者,乃是袁紹。”
“袁庶子?”袁術一下子愣住了,這樣的提議,早在數月前他兒子袁耀就提議過,隻不過當時他並沒有對張勳提及,沒想到今日卻又被他提了出來。
其實,袁耀回來,頭一個拜會的就是張勳,而張勳給他的建議便是聯合袁紹,但可惜,如他所料,袁術是不可能同意的,但是現在的情況又與數月前不同了,這一回他在提出來,袁術不能說一定會拒絕,但他卻一定會仔細考慮,而就像現在這樣,他也確實在考慮這一決定可能,這對張勳來說已經是最好的局麵了,最少主公對聯合袁紹已經不是最初那般排斥了。
“主公。”在這關鍵的時刻,他必須要說些什麽來堅定主公的信念,緩緩開口說道:“袁紹幾次三番敗於劉瀾之手,他比任何人都恨劉瀾,可是他現在已經沒有了與劉瀾交鋒的勇氣,如果主公出麵,書信聯合,那麽袁紹就一定會考慮,因為他比任何人都希望劉瀾這大敵失敗,同樣,他也比任何人都想得到世人的肯定,而主公您的這封書信,將讓他做出出兵的決定。”
與其說袁紹想要滅劉瀾,倒不如說他更看重自己這封示弱的書信,為了展現他才算袁氏的頭麵,他必須要出兵,可是好麵子的袁術又豈會在袁紹的麵前示弱呢,當即他就表示了寧戰死絕不會向袁庶子示弱。
但張勳接下來的話卻說動了他,因為這件事本身就不是主公您示弱,這封書信大可以子敬的名義去寫,這樣就為主公保留了麵子,可這並不重要,因為能奪取徐州,占據丹陽,才是符合主公最大的利益,隻有如此,隻有親自擊敗袁紹,那時才是真正的證明,如果主公一旦敗了,那麽獲得巨大聲望的隻會是袁紹,現在主公的示弱,隻不過是為了日後更好的將他踩在腳下,就好比高祖劉邦之於項羽,隻有笑到最後,才能笑得最好!
“你說的這些我都明白,可是。”袁術輕聲說道:“就我所知,袁紹的主力正在右北平與公孫瓚大戰,而去年的青州之戰,袁紹足足損失了數萬人,最後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才與劉瀾和解,現在就算我向他求援,他還有多少兵力出兵?他還有多大的膽量出兵?”張勳說服了他,可是他卻另有考慮,不管是自己寫這封書信還是張勳親筆去寫,其實都代表了他,如果袁紹看了,隻是應付,而不出兵,甚至還借此書信嘲笑自己,那他豈不是損失的更大麽?
對此,他可不能不考慮清楚。(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