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盟祭天大殿後眾路諸侯返回各自屯軍行營休憩,等待夜食才會前往曹操行轅慶賀會盟並商議下一步的具體行動計劃。


    會盟後,最為興致高昂之人非袁紹莫屬,為了避嫌,他雖住在曹操行轅卻不能親自前去感謝他這位好友力推他承盟主之位,是以一回到營帳便派人送去了一口寶劍給曹操。寶劍不是無名之劍,乃是演義中那把與青釭劍齊名寶劍倚天。


    曹操對袁紹這口寶劍垂涎已久,久求不得,如今袁紹割愛,立時拔出倚天舞動起來,一套劍法下來,發現使者久久未走,詢問之下,原來袁紹還有一封手書,接過展開,本以為裏麵內容無非又是些感謝的話,可打開帛紙後卻發現並非如此,除了對時局的一些分析外,就是對此次聯兵討董擔憂之情,在信中更是詢問曹操一旦討董不順有什麽地方可以據守?


    曹操立時打響火石與火鐮,將帛布書信焚毀,同時找出一張新的帛紙,在其中龍飛鳳舞寫了四個字:全力以赴。


    也許是兩人出身環境的不同,又或者是性格使然,曹操就像實幹家,如果要幹一件事情,就會千方百計把它幹好,而袁紹呢,就顯得畏手畏腳,想事情總是未慮勝先慮敗,這謹慎性格雖然看似是老成持重,可在勝算隻有五五開甚至是三七開需要放手一搏時,那就成了優柔寡斷,反而束縛了手腳,而曹操全力以赴四字無疑就是再勸他不要考慮那麽多,飯要一口一口的吃,事也要一件一件去辦,現在與其去想後路問題,倒不如多放些心思想想如何才能剿滅董卓。


    曹操四字用心良苦,可他那位老友顯然誤會他的意思,反而又回書一封再次打探他的真實想法,而在這封心中更是寫了如下一段話:‘若我(袁紹)南據黃河,北守燕、代。兼有烏丸、鮮卑之眾,然後南向爭奪天下,這樣也許就可以成功吧!’


    曹操看完,微微一笑。卻讓信使直接回去,他沒有什麽要寫的了,不想使者卻說沒有寫的說也成,從使者的表現來看,不用問。這位對他十分了解的發小早已預料到他會如此,曹操被逼住了,不得已說了‘可行’兩字,使者方才離開。


    得到曹操答複之後袁紹十分滿意,他這個想法在心中冒出許久,可卻又無法對身邊謀士明言,隻能請教這位聰慧老友,如今得到答複,立時躺倒開始休息,美美睡了幾個時辰的午覺。起來之後,精神越發旺盛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此話用在現在的袁紹身上最為恰當。


    袁紹睡前已經派人布置宴會大帳,到他醒時已經布置妥當,一直等到日落西山時,飯菜酒食以及埃幾木枰也都準備布置妥當後,這才派人敲響了升帳的大鼓,咚咚咚,鼓聲如道道悶雷響起,各路諸侯紛紛穿戴整齊向曹操行轅而來。而頭一位來到行轅者自然是曹操和劉瀾。


    自打選定袁紹為盟主,袁紹就決定會盟時暫居在曹操行轅,為此各路諸侯隻能再次改變駐地,原來大軍是一字排開。如今為表尊重,以曹操行轅為點,在四周設營,是以鼓聲一響,眾諸侯用了不到一刻鍾便紛紛趕到了大帳。


    轅門前曹操特意為袁紹安排了兩列持戟甲士,其實是袁紹要求。虛榮心作怪,之所以對我宣稱乃曹操特意安排不過是為了好聽,不然不都會想他這盟主剛上位就擺起了架子?可若是曹操安排,這就不是袁紹裝叉而是曹操在照顧他這位盟主的麵子罷了,這樣諸位諸侯反倒不好有什麽對袁紹的偏見,反而還覺得曹操安排周到。


    不僅周到,而且細致入微,可以說袁紹這位聯軍盟主的排場直追王侯了。


    轅門處列六排二十四位持戟甲士,以二字形從轅門行成了一條縱深甬道直至宴會中軍大帳,而在這一路之上,更以紅氈鋪地,隆重無比。而在大帳之內,卻又用柔軟的羊羔皮替代了紅氈。


    大帳坐北朝南,西側擺玉案、木枰九張,東側擺玉案、木枰十張,為顯袁紹盟主權勢,主座特運來沙土墊高要比眾諸侯位高出三尺餘,四周掛滿紅綢,豪華無比,而在諸侯座後,都有一口酒瓿,熱氣蒸騰。十九口酒瓿旁恭候著十九名頗有姿色侍女侍候。而此時在大帳之內除了恭候的侍女外還有一隊樂師窩在一角提早到來準備,守鍾抱器,表情肅然,正跪坐著調試音準。


    安靜的大賬很快迎來了十七路諸侯,當先到的已有交代乃曹操和劉瀾,司禮官引兩人入賬並邀請曹操坐在了右一位,當引劉瀾坐向右十位時,曹操臉一沉何止了司禮官,讓他將劉瀾的位置改為右二位。


    司禮官一臉為難:“驍騎校尉,這是盟主早已擬定好的座次順序,下官萬萬不敢擅自變更啊。”


    “無妨。”曹操非常強硬,但劉瀾卻阻止了他,擺了擺手,道:“孟德,就別難為他了,末位就末位吧,在哪都一樣。”說著便肚子來到末位落坐了。


    曹操望著他的背影低聲歎了口氣:“不爭就不爭吧。”說著在右一位落座。


    不一時十八路諸侯全部抵達,樂師這才奏響禮樂,這一回演奏的卻乃小雅,禮樂悠揚之間,卻沒有聽到禮官呼名帳簾便被掀動了,頗為詫異,齊齊看時,卻乃是張揚還有於夫羅。


    “還彈個鳥!”張揚大喝一聲,虎目向樂師一瞪,禮樂之聲立時消失,眾諸侯表情各異,但最多的還是輕蔑的眼神,三綹長須的張揚將這一切盡收眼底,突然卻是莞爾一笑,拱手向眾諸侯施四方禮道:“張某不請自來,諸君莫怪才是。”


    說完沒有半點客氣的意思,徑直來到左側末位,指著並未擺置玉案的空地,頤指氣使:“正好在此擺上兩張玉案,容我二人就坐。”


    禮官為難的看向眾路諸侯,卻不想十幾人齊齊閉上眼睛裝作沒有看到。禮官算是看出來了,諸侯就沒人願意為他出頭,或者說就算對張揚不屑一顧,但最少在這個時候並不願因為這點小事與他鬧翻。


    禮官無奈。張揚這邊都快殺人了,被迫無奈之下隻能吩咐人手去抬玉案來,也是倒黴催的,偏偏玉案就剩下最後一張。禮官道歉著,有了位子的張揚到是沒再說什麽,可卻把於夫羅給晾在了大帳之內,好不尷尬,臉憋的通紅。狠狠瞪了一眼張揚,將怨氣都算在了與他一同前來的張揚頭上,如果他再看不出來這是張揚特意出他的糗他就白活三十年了,重重冷哼一聲,好你個張揚,你做初一,我做十五,咱們走著瞧,想著拂袖轉身而去。


    “等等。”


    就在於夫羅即將出帳的一刻,一道聲音突然響起。


    於夫羅臉色陰沉轉身。麵色瞬間肅然,這些郡守州牧他可以不放在眼裏,但唯獨一人卻不敢,那就是劉瀾,立時恭敬起來,不知他要幹什麽,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隨即就聽他說道:“來都來了,過來和我坐一席吧。”說著劉瀾朝禮官說道:“換大一點的榻總是可以的吧!”


    禮官起初有些為難,可是看到曹操點頭。立時陪著笑臉對劉瀾,道:“可以,當然可以。”


    於夫羅感謝般望了眼劉瀾,受了如此大辱他恨不得立即離開。若今日換了別人,這台階他絕不會下,可是劉瀾,尤其當年清水河一番恩怨,不敢不賣他這個麵子,來到麵前躬身感謝。


    “都為討董而來。何厚此薄彼。”


    劉瀾雖然是對於夫羅說的,可矛頭卻對向了這些個屍位素餐的郡守、州牧們,一個個翻著白眼裝聽不到,當然還是在給曹操麵子,不然的話劉瀾可就真要因為這一句話而被群起攻之了。


    不一會兒禮官便為劉瀾換了一張榻,兩人一齊入座。漢代乃跪坐,通常之下都是用一人座的小枰,而榻略大一些,可容兩人一起坐。


    兩人落座不久袁紹就到了,金盔金甲,雄姿英發。從小就是愛出風頭的性格如今坐上盟主寶座,那就更春風滿麵,雄姿英發了,在眾人的恭迎下,目不斜視,大步走上主位,在麵朝諸人的同時,各路諸侯齊齊拱手,道:“參見盟主。”


    袁紹很自然的受了禮並示意眾人落座,環視場中,在宴客名單裏可是沒有張揚與於夫羅的,可如今兩人出現在此,沒有攆人的道理,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過去了,當即吩咐開宴,酒過數巡,曹操持樽而立,言道:“今日既立盟主,各聽調遣,同扶國家,勿以強弱計較。”他這話可是意有所指,眾諸侯心知肚明,不過並未見到方才情形的袁紹卻隻當做是曹操的客套話,立時接過了話茬,道:“孟德所言不錯。”轉而望向眾諸侯,道:“紹雖不才,既承公等推為盟主,有功必賞,有罪必罰。國有常刑,軍有紀律。各宜遵守,勿得違犯。”


    “諾。”眾人齊齊起身高聲唱諾道:“我等前來會盟乃為討董大業,既定盟主,必當誠心擁戴,惟命是聽。”說話者乃河內太守王匡。


    “盟主既定,卻不知盟主有何破賊良策。”歌功頌德之際,卻有一道並不和諧的聲音響起,不是別人,正是素來瞧不起他這位庶出兄長的袁術袁公路。


    “董賊倒行逆施,如今三路聯軍會盟,董賊何堪我十七路諸侯一擊哉。”


    “不堪一擊?”袁術心中冷笑,董賊雖然不堪一擊,可那徐榮卻一點都不好對付,在這上麵袁術可是吃了大虧的,甚至連最為依賴,有江東猛虎之稱的孫堅都敗在他的頭上,如果真將徐榮當做什麽土雞瓦犬,嘿嘿,這會盟不參與也罷,他還是繼續回他荊北魯陽伺機而動的好。


    邊上的曹操一看這倆兄弟又快吵起來了,趕忙當起了和事老,出列圓場,道:“我等此來皆是為了社稷,既然目標一致,隻要大家齊心協力,因為如何行軍列陣出現的些許爭端就不在話下了。說著掃眼眾人,做了一個四方揖道:還望諸公積極獻言獻策,好使眾諸侯早日達成共識!”


    “孟德所言不錯!”


    袁紹扶案而起,連看都沒看袁術一眼,轉向曹操一側諸侯,道:“董賊所仗者,無外乎黃河之險、闕山之峻、汜水之關,原先三部十七路諸侯各自未戰,是以才使聯軍無有寸進,如今聯軍既已聯合,想要打破董賊嚴密布防,還需從中路開花。


    要破雒陽須先破徐榮,而徐榮主力如今分散在滎陽、成皋、太穀等地,首先我與公路各派一軍出河內與魯陽牽製成皋、太穀等地之敵,而孟德與劉兗州(劉岱)、張陳留(張邈)等酸棗聯軍直抵滎陽,一戰成功敵後,成皋、太穀守軍必驚慌後退,我大軍便可順勢直抵汜水關下。


    汜水關又稱虎牢關,與演義稍有區別。初次聽聞劉瀾吃驚不少,但這麽多年他早已清楚演義與曆史的區別,雖然演義號稱七真三假,可假地方卻足夠要命。汜水關壁立千仞,南連嵩嶽,北臨黃河,唯有西南一深壑幽穀通往洛陽,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用來形容汜水關最恰當不過。


    而汜水關又是雒陽東路唯一門戶,聯軍想要進入雒陽,不走汜水關的話,就隻能從河內過黃河搶占孟津、小平津渡口,又或是袁術強攻廣成、伊闕諸山隘,但顯然以兩路聯軍的實力很難辦到,而將酸棗聯軍抽調至河內或魯陽,兵少了不濟使,兵多了必然被察覺就成了無用功,是以袁紹才想出了這麽一個中路開花的戰法,一旦酸棗東路直抵汜水關下,必定會使雒陽內的董卓恐慌,一旦迫使他抽調孟津或者是廣成守軍前來支援汜水關,那他所在的河內聯軍甚至是袁術所在的魯陽聯軍就可趁勢猛攻,不管兩路哪一方成功,便可直抵雒陽。


    這一步妙就妙在充分的算計了董卓兵力不足的因素在其中。


    董卓原有西涼鐵騎與河東軍共計十萬人,入雒陽後收西園軍與並州軍共計五萬人,董卓總兵力一共有十五人,可別忘了在討董開戰之初先與白波賊交戰河東損耗不少再加上他還要維穩雒陽秩序,這就困了他足足三到五萬人,所以董賊真正可用之兵不超過十萬,而在廣成、伊闕,胡軫統帥著一萬人馬,而與之對應的袁術也是一萬人,但被徐榮戰敗之後他現在的兵力不足七千。


    在河內袁紹一幹諸侯有三萬人馬,但有著黃河之險所以董卓隻派出了兩萬並州軍駐防,也就是說董卓有七萬人馬被分散在滎陽一線,可在滎陽一線聯軍卻集結了足足二十五萬人馬,雖然戰力底下,但如果隻攻滎陽一線的徐榮而不理成皋、太穀,畢其功於一役,必然能一戰成功,一旦破其一點,董賊必然首位不得相顧,而這就是吾三管齊下之策,若成,必定鏟除董賊!


    直等袁紹說完,眾人齊齊瞅向一側袁紹示意懸掛起來的巨幅地圖,回想著之前袁紹所謂的三管齊下之策,立時眼冒精光,齊呼一聲:“妙計,果然妙計啊!”


    尤其是一直沉思細想的曹操,雙眸立時綻放出璀璨光彩來,連眾人都看出了其中的精妙之處,那他則看到了此策精髓。酸棗聯軍戰力較弱,必須要合力攻敵方才能突破徐榮,而這第一步是較為輕鬆的一步,可關鍵卻是第二步。


    汜水關城高牆堅,酸棗聯軍強行攻破必然損失慘重,是以袁紹的真正目的卻聯軍以聲勢震懾汜水關而非強攻汜水關,一旦迫使董卓抽調其它方向的守軍來援,那河內與魯陽兩個方向的聯軍就可以從容進攻,而這才是三管齊下的精華所在。(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龍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皇叔劉司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皇叔劉司馬並收藏大漢龍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