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ss=maintext>第三十一回 掃清六賊 殺盡三屍</b>
詞曰:
試問誰扶性命?全憑氣血相調。明中剝削暗中銷,皮骨如何得老。
況助腐腸之藥,又加伐性之刀。慢言大數莫能逃,多是自家送了。
右調〔西江月〕
話說唐長老,蒙造化小兒解放西行,十分感激,小行者一路上細說賭賽跳圈遇著老君指點之事,大家歡喜不盡,不覺又行了數千程途。一日,忽行到一處,因天寒日短,趕不到大鄉大村,隻望見野中有三、四家草舍人家,師徒們沒法,隻得趕到人家去借宿。此時,天色昏黑,剛走到門前,小行者正待敲門,忽聽得裏麵哭聲甚哀,忙停住了手。欲待不敲,卻又天晚了,沒別處借宿,隻得輕輕的敲了兩下,那裏邊哭得正苦,沒人聽見。隻得又敲幾下,裏麵方才走出一個老蒼頭來問道:“這時候甚人敲門打戶?”小行者應道:“是過路僧人借宿。”老蒼頭道:“這又不是大路,哪有過路僧人到此?莫非是歹人!”便開門出來看,見那小行者雷公嘴,楂耳朵,三分不象人,先嚇了一跳,再看看門外,又見豬一戒、沙彌十分醜惡,口裏就亂嚷道:“真是福無雙降,禍不單行。”折轉身往裏就走。小行者一把扯住道:“老官兒不要慌,我們不是歹人,實是大唐國來的奉旨往西天拜活佛求真解的高僧,因天晚趕不上宿頭,故來借潭府暫住一宵,明日絕早就行的。”老蒼頭聽見說不是歹人,立住了腳再看道:“老爺呀,既是高僧,怎這般嘴臉?”小行者道:“這叫做麵惡人善。”老蒼頭道:“既是遠路高僧,本該留宿,隻是我家主母今日遭了橫事,正在哀苦之時,不能接待,要借宿請到別家去吧。”小行者道:“借宿事小,且問你家主今日遭了甚麽橫事?這等悲哀?不妨細細對我說了,或者我可以救他。”老蒼頭連連搖頭道:“救不得,救不得!說也無用。”小行者道:“你且說說看,包管你救得。莫說遭了橫事,就是死了人,我有本事向閻王討了魂來還你。”老蒼頭又看看道:“老爺呀,不要哄我。”小行者道:“我們乃遠方高僧,不打誑語,怎肯哄你!”老蒼頭道:“既是這等,請少待,等我進去稟過主母,再來相請。”小行者道:“快去,快去!”老蒼頭真個跑入中堂報與主母道:“奶奶,外麵有三、四個遠方來的和尚,生得形容古怪,為著天晚要來借宿,他聽見奶奶悲哭,他說有甚苦事告訴他,他有本事救得。”那奶奶正哭得昏暈,忽然聽見說有人救得,住了哭道:“我那親兒被他盜去,此時已不知死活存亡,哪裏還救得轉來?他不過借此為名,要借住是實。”老蒼頭道:“奶奶不必狐疑,就是騙我們借住了,不過費得一頓晚齋,倘或他遠來高僧有些手段亦未可知,何不請他們進來問問。”奶奶見蒼頭說得有理,便道:“如此,快請他們進來。”老蒼頭見主母允了,便走到門前,對著唐長老師徒說道:“列位老爺,請進裏麵來。”唐長老方敢舉步進去,又分付豬一戒、沙彌道:“他家既有苦切之事,我們須要小心,不可羅唕。”大家一齊走到堂中,見那主母青鬢間著幾根白發,已是半老佳人;看見他師徒到堂,就起身含淚相迎。唐長老忙合掌問訊道:“貧僧乃大唐差往西天拜我佛如來求取真解的,路過寶方,因天晚無處棲身,故不得已擅造潭府,又適值潭府有事,多有唐突,望女菩薩恕之。”奶奶道:“列位聖僧既是遠來,沒有駐錫之處,素齋草榻,請自尊便。老身家門不幸,昔自難言。”說罷,又哀哀的哭了起來。小行者道:
“老菩薩,哭也無用,有甚事故,快與我說了,我與你商量。”奶奶帶哭說道:“老身趙氏,先夫劉種德,不幸早亡,止存下三歲一個孤子,叫做劉仁;老身忍死孀居,撫養了一十五年,受盡辛苦,今幸一十八歲才得成人,隻望他嗣續先夫一脈,不期家門不幸,好端端遭了慘禍。”小行者道:“莫不是暴病死了?”奶奶道:“若是暴病死了,留得屍首埋葬,雖然痛心也還不修。”小行者道:“這等說來,想是山中行走被虎狼吃了。”奶奶道:“老身也還薄薄有些家資,我那嬌兒,日日抱在懷裏還恐怕傷了,怎容他到山中遇見虎狼!”小行者道:“這不是,那不是,卻是為何?”那奶奶說到傷心,捶著胸,跌著腳,隻是哭。那老蒼頭在旁邊代說道:“我們這地方叫做震村,離我這震村西去五百裏有一座山,隻因山形包包裹裹象個皮囊,故俗名就叫做皮囊山。這山上近日出了三個大王,一個叫行屍大王,一個叫做立屍大王,一個叫做眠屍大王,這三屍大王慘虐異常,專喜吃生人的血肉,有人不知,往他山前過,不論老少,拿去吃了最不消說的。他手下又養著六個妖賊,一個叫做看得明,一個叫做聽得細,一個叫做嗅得清,一個叫做吮得出,一個叫做立得住,一個叫做想得到。這六個妖賊,專管替他在這山前山後數百裏內外探訪,人家生得清秀嬌嫩的好少年子弟,便悄悄乘人家不防備,往往偷盜了,獻與這三屍大王去受用。我家小主人昨夜好好睡了,今早門不開,戶不開,竟不見了,各處找尋,並無蹤影。午間,曾有人來報說,在五十裏艮村地方,撞見這六個妖賊用繩索牽著二、三十個少年後生望著西去,親眼看見小主人也在內,這一去定是獻與三屍大王吃了,豈不是慘禍!”小行者道:“既有人看見來報,怎不叫人趕上去追了轉來。”老蒼頭道:“那六個妖賊皆是有手段的惡人,若去趕他,隻好送與他湊數,誰有本事奪得他的轉來?”小行者道:“既是午間有人看見在五十裏上,此時不過走得一百裏罷了。此處離著皮囊山五百裏,料想還未曾獻與三屍大王吃哩!我去替你奪了轉來何如?”那奶奶聽見說替他奪了回來,便不顧好歹跪在地下隻是磕頭道:“老爺果能奪得轉來,便是萬代陰功!我老身情願賣盡田園,以報大恩。”小行者笑道:“些些小事,誰要你謝。”老蒼頭道:“老爺果能肯去,趕家裏的驢子恐怕走得慢,等我到前村張大戶家借一匹馬來,與老爺騎了去還快些。”小行者笑道:“若是騎馬,極快也要走一夜,豈不誤事?不消,不消!我自會走。”唐長老道:“履真呀,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你果能救得,須要連夜去方好。”小行者道:“不打緊,我就去。”奶奶道:“老爺要去,也須用一頓飽齋。”便連連催齋。小行者道:“不消催,你收拾下,我去了來吃吧。”一麵說一麵將身一縱,早不知去多遠了。那奶奶與老蒼頭看見是飛升的活佛,又驚又喜,隻是磕頭不題。
卻說小行者,略跳一跳,早已去了百餘裏路,在半空中睜開火眼金睛一路找尋,並不見蹤影。原來那六個妖賊雖會東西打探,卻隻好自家一身來來去去,今牽著許多人,哪裏有手段攝他們去?因眾人走不動,就在八十裏上一個古廟中歇下,將眾人都藏在廟中,他六人卻攔廟門坐下。不期小行者找尋轉來,找尋到廟門口,看見六個妖賊詫詫異異,耳朵內取出金箍鐵棒,大叫一聲道:“好六賊!怎自家的色香臭味都不去管,卻來盜人家的血肉去奉承死屍!不要走,吃我一棒。”六妖賊無意中忽然看見,大家都嚇得魂不附體,又因久在鄉村偷盜,幾個愚夫愚婦沒人與他相抗,故不曾帶得兵器,一時手腳無措,隻影得一影,各自逃命。小行者再撤棒欲打時,六個妖賊早已逃得無影無蹤。
小行者見六妖賊走了,便推開廟門往裏找尋,隻見長繩短索鎖係著二、三十個少年,都在一堆啼哭哩!遂問道:“哪一個是劉種德的兒子劉仁?”隻見內中一個少年連聲答應道:
“我是劉仁,老爺是誰?為何問我?”小行者道:“我乃唐朝聖僧,是你母親趙氏請我來救你的。眾妖賊已被我打走了,你可快跟我回去。”劉仁道:“繩索縛得牢牢的,如何走得動?”小行者道:“不打緊。”即用手一指,身上的繩索俱已盡斷。劉仁身子鬆了,忙跟著小行者就走。眾少年看見,都一齊喊叫起來道:“活羅漢老爺!望一視同仁都救救吧。”小行者道:“不要叫,我來救你們。”又用手一指,眾人的繩索俱一時斷脫在地。眾少年得了性命,都圍著小行者不住的磕頭。小行者道:“不要拜,且跟我來,帶你們回去。”遂大家一齊湧出廟外。小行者叫眾少年都閉了眼,望著巽地上呼了一口氣,吹作一陣狂風,就地將眾少年撮起,不消一刻工夫,早已到了劉家堂前天井內。二、三十人一時齊落下來,擠了一階,慌得趙氏不知頭腦,劉仁早走上前扯著趙氏大哭道:“母親,孩兒得了性命回來了。”趙氏看見這一喜,真是:
燈前乍見猶疑夢,膝下牽衣始信真。
母子二人哭一回,笑一回,又重新跪著小行者隻是磕頭,眾少年也都跪在地下,磕頭如搗蒜。小行者道:“不消拜了,且問你眾人俱是哪裏人?”眾少年道:“都是近村人。”小行者道:“可認得回家的路麽?”眾少年回說:“都認得的。”小行者道:“既認得,都回去吧!早早回家,免得親人記掛。”眾少年又磕了許多頭方一哄散去。正是:
牽去愁如入肆羊,放來喜過開籠雀。
眾少年散去,劉家的齋方才備完,擺了上來,請他師徒受用。趙氏道:“方才老爺們說去了來吃齋,我想來往一、二百裏路,隻認作取笑之言,不期果然真是活佛菩薩。”豬一戒道:“我這師兄原是替玉皇大帝當鋪兵出身的,莫說一、二百裏,就是一、二千裏,一、二萬裏,他也隻消一會工夫。”小行者聽了道:“呆子莫胡說!快吃了齋去睡,明日好早走。”趙氏母子歡喜不盡。須臾齋罷,就請他師徒四人到上房裏去安寢不題。
卻說那六個妖賊,被小行者打散得東躲西藏,不敢出頭,隻等小行者去了半晌,方才一個個依舊鑽了出來,大家商量道:“我們費了無數氣力方盜得這些血食,隻望獻與三位大王去請功,不知哪裏三不知走出這個和尚來,奪了轉去,甚覺可恨。”看得明道:“我看這和尚尖嘴縮腮,手裏拿著一條被棒,有些認得他,卻一時想不起。”想得起道:“我細細想來,莫非就是昔年我們剪徑時被他打死的那個孫行者麽?”看得明道:“有些象他。”聽得細道:“若果是他,卻惹他不得。”立得住道:“是不是我們也孩到震村去訪訪,若果真是他,我們雖不敢去惹他,也須報與三位大王知道。等他去尋他,我們隻消坐觀成敗,又可見我們請功之意。”大家齊說道:“有理,有理。”遂乘著夜裏無人,悄悄的一陣風都來到震村打探。他們這六賊是慣打聽的,不消半個時辰,都打聽得明明白白。又一陣風直趕到皮囊山來見三屍大王。這三屍大王是時常受這六賊供獻慣的,今夜聽見說六賊要見,隻道又有什麽供獻來了,忙叫喚他進來。六賊走到麵前,行屍大王就先開口問道:“你們這時候忙忙急急來做什麽?”六賊齊稟道:“小的們感三位大王收錄門下,無以報德,連日在各鄉村采取二、三十個血食,上獻三位大王;不期行至半路,忽被一個和尚倚強都搶奪了回去,故特來報知。”三位大王聽了,俱各咬分切齒大怒道:“什麽和尚敢大膽擅奪我們口裏的血食?你們可曾打聽這個和尚如今在哪裏?叫甚名字?好讓我們去拿來,碎屍萬段,以報此仇。”六賊又稟道:“小的們俱細細訪知,這和尚就是當年跟唐三藏往西天求經的孫行者的後人,叫做孫小行者,他如今又兜攬了一個唐僧,往西天去求解,因天晚了在劉家借宿,知道劉家的兒子是我們盜人,他倚著有些本事就出尖兒,趕到半路,將我六人一頓鐵棒打走了,把眾人都搶奪了回去,如今現在劉家,以為有功,詐他的飲食吃哩!”三屍大王聽了大怒道:“這和尚如此可恨,定要拿他來報仇!”眠屍大王問道:“不但拿他來報仇,還有妙處。”行屍大王問道:“還有什麽妙處?”眠屍大王道:“我聞得當年孫行者跟隨求經的唐三藏,乃十世修行的高僧,吃他一塊肉,可以延壽一紀。今日孫小行者跟隨求解的唐僧,雖不知修行幾世,諒來必定也是一個高僧,吃他一塊肉定然也能延壽,我們去一並拿來受用,豈不妙似吃那些俗人。”行屍大王與立屍大王俱歡喜道:“算計甚妙,我們就到劉家去拿人。”六賊聽見說要到劉家拿人,又上前稟道:“大王不消去,我打聽得他有三個徒弟,除了孫小行者,還有一個豬一戒,一個沙彌,都也有些手段,若到劉家去與他賭鬥,未必盡捉得住;況這四個和尚西行求解,少不得要在山前經過,三位大王隻消坐在山中設個計策,以逸待勞,管情都是三位大王口中之食。”三屍大王聽了大喜道:“他既有三個徒弟,我們三個大王,一個對一個調開了與他廝殺,你們六人卻乘空兒將他師父拿到洞中,等我們回來,趁新鮮受用,豈不美哉!”當時三個大王派定行屍大王做頭一陣,去敵孫小行者;立屍大工做第二陣,去敵豬一戒;眠屍大王做第三陣,去敵沙彌;六賊潛伏山坳中,單捉唐長老。算計定了,各各收拾等待不題。
卻說唐長老師徒在劉家安寢了一夜,次早起來就要走路,怎奈劉家母子苦苦留住,備盛齋相請。不多時,眾少年的父母、親戚都來叩謝,這家請,那家邀,唐長老苦苦推辭,也纏了三日方得出門。又走了四、五日,方到得皮囊山前,小行者與豬一戒、沙彌算計道:“前日那幾個毛賊,雖被我一頓鐵棒打得無影無蹤,卻未曾打死除根。從來做壞人的直要壞到底,決不肯改過自新,他見我放走了他的人,必然要結連這皮囊山的三屍妖怪來報仇,我們今日過山也須防備。”豬一戒慌張道:“怎生防備?”小行者道:“我們三個怕什麽?隻要防備師父莫要著了他的手。”沙彌道:“你二人專管殺妖精,我一人單管保師父就是了。”小行者道:“有理,有理!”大家算計定了,遂趕著唐長老的馬竟進山來。此時,三屍大王已打聽明白,等他師徒入山走到半路,那行屍大王手持鋼刀,忽然從山腰中跳出來,大罵道:“賊禿驢!你有本事救他人之死,今日自家死到頭上卻叫誰救?不要走,且吃吾一刀。”舉刀照小行者當頭砍來。小行者忙將鐵棒架住道:“你這妖精想是什麽三屍麽?”行屍大王道:“你既聞我大名,何不早早受死?”小行者道:“別個妖精不關利害,還可饒恕,你這三屍乃道家之賊,斷斷饒恕不得!我的死倒未必在頭上,隻怕你的死到在眼前了。”舉鐵棒劈麵就打。這一場好殺,真個利害。但見:
一個是寶刀,一個是鐵棒。寶刀閃一閃,現偃月青龍;鐵棒展一展,吐鑽天黑蟒。黑蟒飛來,不問是妖是怪,一例消除;青龍落去,任他為佛為僧,也都殺害。這和尚衛道心堅,欲把三屍痛戮;那妖魔吃人念切,要將五體生吞。生吞不著,空垂饞口之涎;痛戮何曾,枉放熱心之火。
那妖魔與小行者才殺不上十數合,那立屍大王忽又從山頭上跳下來,竟撲唐僧。豬一戒看見,忙舉釘耙迎住,罵道:“瞎妖精!要尋死不到豬老爺這裏來,卻思量到哪裏去?”立屍大王也不回言,舉起鉞斧劈胸就砍。這一場廝殺,卻也不善。怎見得?但見:
一個是宣花鉞斧,一個是九齒釘耙。鉞斧晃一晃,迸萬點星光;釘耙築一築,吐九條霞彩。霞彩九條,莫說三屍,就是千屍也築做肉泥;星光萬點,休言一戒,便是百戒也砍成血醬。你道我狠,我道你惡,兩下裏無半點善心;你思量要捉,我思量要拿,一霎時有千條詭計。萬斧千耙,苦貪賭鬥;半斤八兩,未見輸贏。
豬一戒與立屍大王戰不上十餘合,忽山嘴裏又跳出一個眠屍大王,手挺長槍,直奔唐長老刺來。沙彌看見小行者與豬一戒都有對手廝殺,隻得也掣出禪杖來,將長槍撥開,回手就打。
眠屍大王笑道:“我看你這和尚滿臉都是晦氣,快快的逃走了還得些便宜,若要勉強丈持,隻怕你真真的晦氣上臉了。”沙彌道:“你這潑妖怪哪裏知道,我沙老爺從來是個降晦氣的祖師,任是英雄好漢,撞見我就晦氣到了;你不信,請試試看。”複舉杖照頭打來,眠屍大王撤槍相迎。這一場殺更覺利害。怎見得?但見:
一個是長槍,一個是禪杖。長槍雖丈八,刺將來隻不離方寸心窩;禪杖止一條,打下去專照著三屍頭上。緊一槍,慢一槍,惟我善於摧鋒;虛一杖,實一杖,叫人不能躲避。打不倒妖精,未可便言惟我精神;捉不住和尚,到底不知是誰晦氣。
沙彌雖與眠屍大工賭鬥,卻一心隻記掛著師父,任眠屍妖引誘,他隻不走遠。鬥不上十數合,隱隱聽得後麵人聲嘈雜,忙回頭一看,卻見有人暗算唐長老,吃了一驚,遂虛晃一禪杖,撇了眠屍妖,跑回唐長老麵前,大叫一聲道:“妖精休得無禮,我來了!”六賊看見唐長老獨自一個,便從山坳中跳出來隻望下手,不期沙彌複跑回來護持,呐聲喊,一哄又走了。眠屍大王見沙彌逃回,哪裏肯放,一直趕來。豬一戒聽見沙彌吆喝,知道是妖精暗算師父,也撇了立屍大王,撤回身來救應,卻看見眠屍妖望著沙彌隻顧前趕,他就暗想道:“不趁此時下手更待何時?”便悄悄駕雲趕到眠屍妖背後。眠屍妖一心隻想捉沙彌,不提防背後有人,沙彌對麵倒看見了,轉笑嘻嘻引他道:“趕人不可趕上,再趕趕便有人要殺你哩!”眠屍妖大叫道:“誰敢殺我?”豬一戒從背後應聲道:“我敢殺你!”當背心一釘耙,眠屍妖早已九孔流血,跌倒在地。立屍妖見豬一戒跑回,隻認做敗陣,也便隨後趕來。七八趕上,忽看見眠屍大王被一戒築死,嚇得心膽俱碎,慌了手腳,轉身就跑。不期小行者聽見背後人亂,恐怕唐長老有失,也撇了行屍妖回來救應,恰好與立屍妖撞個滿懷。立屍妖正驚得癡呆,又撞見小行者,一發慌張,亂了腳步。小行者隨手一棒,也結果了性命。行屍妖隨後趕來,遠遠望見不是勢頭,遂駕雲化風向東走了。
小行者趕到麵前,見唐長者無恙,豬一戒已打殺了眠屍妖精,大家歡喜。豬一戒道:“這三個妖怪已打殺了兩個,那六賊又無影無蹤,料無阻礙,我們趁此時保護師父過山去吧。”沙彌就收拾行李。小行者道:“且慢。”豬一戒道:“師兄叫且慢,想是要等妖精來報仇哩!”小行者道:“我們結了仇,不等他報了去,卻叫他尋別人去報,豈是個菩薩心腸?”唐長老問道:“怎尋別人報仇?”小行者道:“他拿了劉家兒子,我們救了出來,又打死他兩個妖精,我們又一道煙去了,他沒處出氣,自然要尋劉家。起初隻得一個兒子受害,如今恐怕一家都要吃苦哩!”唐長老聽了著驚道:“徒弟,是呀!若如此論來,不是救人,轉是害人了!如今卻如何區處?”小行者道:“不打緊。俗語說得好,斬草要除根。隻將這三屍殺盡,自然大道可期。”唐長老道:“三屍已殺二屍,那一屍知他躲在何處,怎生去尋他?”小行者道:“他弄風往東逃走,定然到劉家去了。”豬一戒道:“他若果然在劉家,我們三人同去,一個守前門,一個守後門,一個進去拿他,殺了便完帳。”小行者道:“我們同去拿他,倘或他知風,倒走來將師父拿去,豈不反輸一帖?莫若你二人埋伏在師父左右,等我去趕了他來,他看見師父獨坐在此,自然要下來捉拿,你們從旁出其不意,一耙一杖打殺,豈不省力?”沙彌道:“有理,有理!”遂請唐長老下了馬,到山腰懸崖中一塊大石上坐下。豬一戒與沙彌卻潛身躲在兩旁。小行者方提著鐵棒一筋鬥雲回到劉家。來到了劉家,果然見行屍大王帶領著六賊,將劉家母子並闔家大小都捉了,捆綁起來,說他請了和尚來,傷了他兩個大王,殺他一家償命。劉家闔宅啼哭震天,小行者大怒,忙落下雲頭大喝道:“好屍靈!自家死在頭上尚然不知,還要來陷害良善!不要走,吃我一棒,斷了根吧!”行屍妖看見,心上著忙,也不回手,依舊化風走了。六賊正要逃走,被小行者用棒逼住,走不脫身,隻得跪在地下求饒。小行者道:“毛賊不足辱我棒,我不打你,快解了劉家母子。”六賊連忙解放。解放完,小行者就將解下來的繩子,將六賊縛了,便道:“我也不打你,隻要你尋還我行屍妖就放你。”六賊道:“行屍失利,定回洞中去了。”小行者又分付劉家母子道:“你們隻管放心,我定與你將三屍殺盡,決不留禍根。”劉家母子拜謝不已。
小行者帶了六賊,複到皮囊山來。且說那行屍妖,果然見唐長老獨坐便下來捉拿。不期豬一戒與沙彌左右突出,登時打死,已先同師父坐在山頂上矣!大家歡喜。小行者遂帶過六賊來,請師父發放。豬一戒道:“這三屍之禍,皆六賊起的,也該打死消除。”唐長老道:“三屍易殺,六賊難除。”因分付六賊道:“我們佛法慈悲,也不殺你,隻要你自知改悔,從今以後隻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便非六賊而一五官矣!”六賊言下感悟,拜伏於地道:“蒙聖僧開示,自當洗心,一遵教誨。”唐長老聽了,大喜道:“既能改悔,何必苛求?去吧!”六賊拜謝而去。小行者方叫豬一戒挑行李,沙彌扶唐長者上馬而行。正是:
遺禍莫饒人,回頭須放手。
唐長老師徒此去畢竟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詞曰:
試問誰扶性命?全憑氣血相調。明中剝削暗中銷,皮骨如何得老。
況助腐腸之藥,又加伐性之刀。慢言大數莫能逃,多是自家送了。
右調〔西江月〕
話說唐長老,蒙造化小兒解放西行,十分感激,小行者一路上細說賭賽跳圈遇著老君指點之事,大家歡喜不盡,不覺又行了數千程途。一日,忽行到一處,因天寒日短,趕不到大鄉大村,隻望見野中有三、四家草舍人家,師徒們沒法,隻得趕到人家去借宿。此時,天色昏黑,剛走到門前,小行者正待敲門,忽聽得裏麵哭聲甚哀,忙停住了手。欲待不敲,卻又天晚了,沒別處借宿,隻得輕輕的敲了兩下,那裏邊哭得正苦,沒人聽見。隻得又敲幾下,裏麵方才走出一個老蒼頭來問道:“這時候甚人敲門打戶?”小行者應道:“是過路僧人借宿。”老蒼頭道:“這又不是大路,哪有過路僧人到此?莫非是歹人!”便開門出來看,見那小行者雷公嘴,楂耳朵,三分不象人,先嚇了一跳,再看看門外,又見豬一戒、沙彌十分醜惡,口裏就亂嚷道:“真是福無雙降,禍不單行。”折轉身往裏就走。小行者一把扯住道:“老官兒不要慌,我們不是歹人,實是大唐國來的奉旨往西天拜活佛求真解的高僧,因天晚趕不上宿頭,故來借潭府暫住一宵,明日絕早就行的。”老蒼頭聽見說不是歹人,立住了腳再看道:“老爺呀,既是高僧,怎這般嘴臉?”小行者道:“這叫做麵惡人善。”老蒼頭道:“既是遠路高僧,本該留宿,隻是我家主母今日遭了橫事,正在哀苦之時,不能接待,要借宿請到別家去吧。”小行者道:“借宿事小,且問你家主今日遭了甚麽橫事?這等悲哀?不妨細細對我說了,或者我可以救他。”老蒼頭連連搖頭道:“救不得,救不得!說也無用。”小行者道:“你且說說看,包管你救得。莫說遭了橫事,就是死了人,我有本事向閻王討了魂來還你。”老蒼頭又看看道:“老爺呀,不要哄我。”小行者道:“我們乃遠方高僧,不打誑語,怎肯哄你!”老蒼頭道:“既是這等,請少待,等我進去稟過主母,再來相請。”小行者道:“快去,快去!”老蒼頭真個跑入中堂報與主母道:“奶奶,外麵有三、四個遠方來的和尚,生得形容古怪,為著天晚要來借宿,他聽見奶奶悲哭,他說有甚苦事告訴他,他有本事救得。”那奶奶正哭得昏暈,忽然聽見說有人救得,住了哭道:“我那親兒被他盜去,此時已不知死活存亡,哪裏還救得轉來?他不過借此為名,要借住是實。”老蒼頭道:“奶奶不必狐疑,就是騙我們借住了,不過費得一頓晚齋,倘或他遠來高僧有些手段亦未可知,何不請他們進來問問。”奶奶見蒼頭說得有理,便道:“如此,快請他們進來。”老蒼頭見主母允了,便走到門前,對著唐長老師徒說道:“列位老爺,請進裏麵來。”唐長老方敢舉步進去,又分付豬一戒、沙彌道:“他家既有苦切之事,我們須要小心,不可羅唕。”大家一齊走到堂中,見那主母青鬢間著幾根白發,已是半老佳人;看見他師徒到堂,就起身含淚相迎。唐長老忙合掌問訊道:“貧僧乃大唐差往西天拜我佛如來求取真解的,路過寶方,因天晚無處棲身,故不得已擅造潭府,又適值潭府有事,多有唐突,望女菩薩恕之。”奶奶道:“列位聖僧既是遠來,沒有駐錫之處,素齋草榻,請自尊便。老身家門不幸,昔自難言。”說罷,又哀哀的哭了起來。小行者道:
“老菩薩,哭也無用,有甚事故,快與我說了,我與你商量。”奶奶帶哭說道:“老身趙氏,先夫劉種德,不幸早亡,止存下三歲一個孤子,叫做劉仁;老身忍死孀居,撫養了一十五年,受盡辛苦,今幸一十八歲才得成人,隻望他嗣續先夫一脈,不期家門不幸,好端端遭了慘禍。”小行者道:“莫不是暴病死了?”奶奶道:“若是暴病死了,留得屍首埋葬,雖然痛心也還不修。”小行者道:“這等說來,想是山中行走被虎狼吃了。”奶奶道:“老身也還薄薄有些家資,我那嬌兒,日日抱在懷裏還恐怕傷了,怎容他到山中遇見虎狼!”小行者道:“這不是,那不是,卻是為何?”那奶奶說到傷心,捶著胸,跌著腳,隻是哭。那老蒼頭在旁邊代說道:“我們這地方叫做震村,離我這震村西去五百裏有一座山,隻因山形包包裹裹象個皮囊,故俗名就叫做皮囊山。這山上近日出了三個大王,一個叫行屍大王,一個叫做立屍大王,一個叫做眠屍大王,這三屍大王慘虐異常,專喜吃生人的血肉,有人不知,往他山前過,不論老少,拿去吃了最不消說的。他手下又養著六個妖賊,一個叫做看得明,一個叫做聽得細,一個叫做嗅得清,一個叫做吮得出,一個叫做立得住,一個叫做想得到。這六個妖賊,專管替他在這山前山後數百裏內外探訪,人家生得清秀嬌嫩的好少年子弟,便悄悄乘人家不防備,往往偷盜了,獻與這三屍大王去受用。我家小主人昨夜好好睡了,今早門不開,戶不開,竟不見了,各處找尋,並無蹤影。午間,曾有人來報說,在五十裏艮村地方,撞見這六個妖賊用繩索牽著二、三十個少年後生望著西去,親眼看見小主人也在內,這一去定是獻與三屍大王吃了,豈不是慘禍!”小行者道:“既有人看見來報,怎不叫人趕上去追了轉來。”老蒼頭道:“那六個妖賊皆是有手段的惡人,若去趕他,隻好送與他湊數,誰有本事奪得他的轉來?”小行者道:“既是午間有人看見在五十裏上,此時不過走得一百裏罷了。此處離著皮囊山五百裏,料想還未曾獻與三屍大王吃哩!我去替你奪了轉來何如?”那奶奶聽見說替他奪了回來,便不顧好歹跪在地下隻是磕頭道:“老爺果能奪得轉來,便是萬代陰功!我老身情願賣盡田園,以報大恩。”小行者笑道:“些些小事,誰要你謝。”老蒼頭道:“老爺果能肯去,趕家裏的驢子恐怕走得慢,等我到前村張大戶家借一匹馬來,與老爺騎了去還快些。”小行者笑道:“若是騎馬,極快也要走一夜,豈不誤事?不消,不消!我自會走。”唐長老道:“履真呀,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你果能救得,須要連夜去方好。”小行者道:“不打緊,我就去。”奶奶道:“老爺要去,也須用一頓飽齋。”便連連催齋。小行者道:“不消催,你收拾下,我去了來吃吧。”一麵說一麵將身一縱,早不知去多遠了。那奶奶與老蒼頭看見是飛升的活佛,又驚又喜,隻是磕頭不題。
卻說小行者,略跳一跳,早已去了百餘裏路,在半空中睜開火眼金睛一路找尋,並不見蹤影。原來那六個妖賊雖會東西打探,卻隻好自家一身來來去去,今牽著許多人,哪裏有手段攝他們去?因眾人走不動,就在八十裏上一個古廟中歇下,將眾人都藏在廟中,他六人卻攔廟門坐下。不期小行者找尋轉來,找尋到廟門口,看見六個妖賊詫詫異異,耳朵內取出金箍鐵棒,大叫一聲道:“好六賊!怎自家的色香臭味都不去管,卻來盜人家的血肉去奉承死屍!不要走,吃我一棒。”六妖賊無意中忽然看見,大家都嚇得魂不附體,又因久在鄉村偷盜,幾個愚夫愚婦沒人與他相抗,故不曾帶得兵器,一時手腳無措,隻影得一影,各自逃命。小行者再撤棒欲打時,六個妖賊早已逃得無影無蹤。
小行者見六妖賊走了,便推開廟門往裏找尋,隻見長繩短索鎖係著二、三十個少年,都在一堆啼哭哩!遂問道:“哪一個是劉種德的兒子劉仁?”隻見內中一個少年連聲答應道:
“我是劉仁,老爺是誰?為何問我?”小行者道:“我乃唐朝聖僧,是你母親趙氏請我來救你的。眾妖賊已被我打走了,你可快跟我回去。”劉仁道:“繩索縛得牢牢的,如何走得動?”小行者道:“不打緊。”即用手一指,身上的繩索俱已盡斷。劉仁身子鬆了,忙跟著小行者就走。眾少年看見,都一齊喊叫起來道:“活羅漢老爺!望一視同仁都救救吧。”小行者道:“不要叫,我來救你們。”又用手一指,眾人的繩索俱一時斷脫在地。眾少年得了性命,都圍著小行者不住的磕頭。小行者道:“不要拜,且跟我來,帶你們回去。”遂大家一齊湧出廟外。小行者叫眾少年都閉了眼,望著巽地上呼了一口氣,吹作一陣狂風,就地將眾少年撮起,不消一刻工夫,早已到了劉家堂前天井內。二、三十人一時齊落下來,擠了一階,慌得趙氏不知頭腦,劉仁早走上前扯著趙氏大哭道:“母親,孩兒得了性命回來了。”趙氏看見這一喜,真是:
燈前乍見猶疑夢,膝下牽衣始信真。
母子二人哭一回,笑一回,又重新跪著小行者隻是磕頭,眾少年也都跪在地下,磕頭如搗蒜。小行者道:“不消拜了,且問你眾人俱是哪裏人?”眾少年道:“都是近村人。”小行者道:“可認得回家的路麽?”眾少年回說:“都認得的。”小行者道:“既認得,都回去吧!早早回家,免得親人記掛。”眾少年又磕了許多頭方一哄散去。正是:
牽去愁如入肆羊,放來喜過開籠雀。
眾少年散去,劉家的齋方才備完,擺了上來,請他師徒受用。趙氏道:“方才老爺們說去了來吃齋,我想來往一、二百裏路,隻認作取笑之言,不期果然真是活佛菩薩。”豬一戒道:“我這師兄原是替玉皇大帝當鋪兵出身的,莫說一、二百裏,就是一、二千裏,一、二萬裏,他也隻消一會工夫。”小行者聽了道:“呆子莫胡說!快吃了齋去睡,明日好早走。”趙氏母子歡喜不盡。須臾齋罷,就請他師徒四人到上房裏去安寢不題。
卻說那六個妖賊,被小行者打散得東躲西藏,不敢出頭,隻等小行者去了半晌,方才一個個依舊鑽了出來,大家商量道:“我們費了無數氣力方盜得這些血食,隻望獻與三位大王去請功,不知哪裏三不知走出這個和尚來,奪了轉去,甚覺可恨。”看得明道:“我看這和尚尖嘴縮腮,手裏拿著一條被棒,有些認得他,卻一時想不起。”想得起道:“我細細想來,莫非就是昔年我們剪徑時被他打死的那個孫行者麽?”看得明道:“有些象他。”聽得細道:“若果是他,卻惹他不得。”立得住道:“是不是我們也孩到震村去訪訪,若果真是他,我們雖不敢去惹他,也須報與三位大王知道。等他去尋他,我們隻消坐觀成敗,又可見我們請功之意。”大家齊說道:“有理,有理。”遂乘著夜裏無人,悄悄的一陣風都來到震村打探。他們這六賊是慣打聽的,不消半個時辰,都打聽得明明白白。又一陣風直趕到皮囊山來見三屍大王。這三屍大王是時常受這六賊供獻慣的,今夜聽見說六賊要見,隻道又有什麽供獻來了,忙叫喚他進來。六賊走到麵前,行屍大王就先開口問道:“你們這時候忙忙急急來做什麽?”六賊齊稟道:“小的們感三位大王收錄門下,無以報德,連日在各鄉村采取二、三十個血食,上獻三位大王;不期行至半路,忽被一個和尚倚強都搶奪了回去,故特來報知。”三位大王聽了,俱各咬分切齒大怒道:“什麽和尚敢大膽擅奪我們口裏的血食?你們可曾打聽這個和尚如今在哪裏?叫甚名字?好讓我們去拿來,碎屍萬段,以報此仇。”六賊又稟道:“小的們俱細細訪知,這和尚就是當年跟唐三藏往西天求經的孫行者的後人,叫做孫小行者,他如今又兜攬了一個唐僧,往西天去求解,因天晚了在劉家借宿,知道劉家的兒子是我們盜人,他倚著有些本事就出尖兒,趕到半路,將我六人一頓鐵棒打走了,把眾人都搶奪了回去,如今現在劉家,以為有功,詐他的飲食吃哩!”三屍大王聽了大怒道:“這和尚如此可恨,定要拿他來報仇!”眠屍大王問道:“不但拿他來報仇,還有妙處。”行屍大王問道:“還有什麽妙處?”眠屍大王道:“我聞得當年孫行者跟隨求經的唐三藏,乃十世修行的高僧,吃他一塊肉,可以延壽一紀。今日孫小行者跟隨求解的唐僧,雖不知修行幾世,諒來必定也是一個高僧,吃他一塊肉定然也能延壽,我們去一並拿來受用,豈不妙似吃那些俗人。”行屍大王與立屍大王俱歡喜道:“算計甚妙,我們就到劉家去拿人。”六賊聽見說要到劉家拿人,又上前稟道:“大王不消去,我打聽得他有三個徒弟,除了孫小行者,還有一個豬一戒,一個沙彌,都也有些手段,若到劉家去與他賭鬥,未必盡捉得住;況這四個和尚西行求解,少不得要在山前經過,三位大王隻消坐在山中設個計策,以逸待勞,管情都是三位大王口中之食。”三屍大王聽了大喜道:“他既有三個徒弟,我們三個大王,一個對一個調開了與他廝殺,你們六人卻乘空兒將他師父拿到洞中,等我們回來,趁新鮮受用,豈不美哉!”當時三個大王派定行屍大王做頭一陣,去敵孫小行者;立屍大工做第二陣,去敵豬一戒;眠屍大王做第三陣,去敵沙彌;六賊潛伏山坳中,單捉唐長老。算計定了,各各收拾等待不題。
卻說唐長老師徒在劉家安寢了一夜,次早起來就要走路,怎奈劉家母子苦苦留住,備盛齋相請。不多時,眾少年的父母、親戚都來叩謝,這家請,那家邀,唐長老苦苦推辭,也纏了三日方得出門。又走了四、五日,方到得皮囊山前,小行者與豬一戒、沙彌算計道:“前日那幾個毛賊,雖被我一頓鐵棒打得無影無蹤,卻未曾打死除根。從來做壞人的直要壞到底,決不肯改過自新,他見我放走了他的人,必然要結連這皮囊山的三屍妖怪來報仇,我們今日過山也須防備。”豬一戒慌張道:“怎生防備?”小行者道:“我們三個怕什麽?隻要防備師父莫要著了他的手。”沙彌道:“你二人專管殺妖精,我一人單管保師父就是了。”小行者道:“有理,有理!”大家算計定了,遂趕著唐長老的馬竟進山來。此時,三屍大王已打聽明白,等他師徒入山走到半路,那行屍大王手持鋼刀,忽然從山腰中跳出來,大罵道:“賊禿驢!你有本事救他人之死,今日自家死到頭上卻叫誰救?不要走,且吃吾一刀。”舉刀照小行者當頭砍來。小行者忙將鐵棒架住道:“你這妖精想是什麽三屍麽?”行屍大王道:“你既聞我大名,何不早早受死?”小行者道:“別個妖精不關利害,還可饒恕,你這三屍乃道家之賊,斷斷饒恕不得!我的死倒未必在頭上,隻怕你的死到在眼前了。”舉鐵棒劈麵就打。這一場好殺,真個利害。但見:
一個是寶刀,一個是鐵棒。寶刀閃一閃,現偃月青龍;鐵棒展一展,吐鑽天黑蟒。黑蟒飛來,不問是妖是怪,一例消除;青龍落去,任他為佛為僧,也都殺害。這和尚衛道心堅,欲把三屍痛戮;那妖魔吃人念切,要將五體生吞。生吞不著,空垂饞口之涎;痛戮何曾,枉放熱心之火。
那妖魔與小行者才殺不上十數合,那立屍大王忽又從山頭上跳下來,竟撲唐僧。豬一戒看見,忙舉釘耙迎住,罵道:“瞎妖精!要尋死不到豬老爺這裏來,卻思量到哪裏去?”立屍大王也不回言,舉起鉞斧劈胸就砍。這一場廝殺,卻也不善。怎見得?但見:
一個是宣花鉞斧,一個是九齒釘耙。鉞斧晃一晃,迸萬點星光;釘耙築一築,吐九條霞彩。霞彩九條,莫說三屍,就是千屍也築做肉泥;星光萬點,休言一戒,便是百戒也砍成血醬。你道我狠,我道你惡,兩下裏無半點善心;你思量要捉,我思量要拿,一霎時有千條詭計。萬斧千耙,苦貪賭鬥;半斤八兩,未見輸贏。
豬一戒與立屍大王戰不上十餘合,忽山嘴裏又跳出一個眠屍大王,手挺長槍,直奔唐長老刺來。沙彌看見小行者與豬一戒都有對手廝殺,隻得也掣出禪杖來,將長槍撥開,回手就打。
眠屍大王笑道:“我看你這和尚滿臉都是晦氣,快快的逃走了還得些便宜,若要勉強丈持,隻怕你真真的晦氣上臉了。”沙彌道:“你這潑妖怪哪裏知道,我沙老爺從來是個降晦氣的祖師,任是英雄好漢,撞見我就晦氣到了;你不信,請試試看。”複舉杖照頭打來,眠屍大王撤槍相迎。這一場殺更覺利害。怎見得?但見:
一個是長槍,一個是禪杖。長槍雖丈八,刺將來隻不離方寸心窩;禪杖止一條,打下去專照著三屍頭上。緊一槍,慢一槍,惟我善於摧鋒;虛一杖,實一杖,叫人不能躲避。打不倒妖精,未可便言惟我精神;捉不住和尚,到底不知是誰晦氣。
沙彌雖與眠屍大工賭鬥,卻一心隻記掛著師父,任眠屍妖引誘,他隻不走遠。鬥不上十數合,隱隱聽得後麵人聲嘈雜,忙回頭一看,卻見有人暗算唐長老,吃了一驚,遂虛晃一禪杖,撇了眠屍妖,跑回唐長老麵前,大叫一聲道:“妖精休得無禮,我來了!”六賊看見唐長老獨自一個,便從山坳中跳出來隻望下手,不期沙彌複跑回來護持,呐聲喊,一哄又走了。眠屍大王見沙彌逃回,哪裏肯放,一直趕來。豬一戒聽見沙彌吆喝,知道是妖精暗算師父,也撇了立屍大王,撤回身來救應,卻看見眠屍妖望著沙彌隻顧前趕,他就暗想道:“不趁此時下手更待何時?”便悄悄駕雲趕到眠屍妖背後。眠屍妖一心隻想捉沙彌,不提防背後有人,沙彌對麵倒看見了,轉笑嘻嘻引他道:“趕人不可趕上,再趕趕便有人要殺你哩!”眠屍妖大叫道:“誰敢殺我?”豬一戒從背後應聲道:“我敢殺你!”當背心一釘耙,眠屍妖早已九孔流血,跌倒在地。立屍妖見豬一戒跑回,隻認做敗陣,也便隨後趕來。七八趕上,忽看見眠屍大王被一戒築死,嚇得心膽俱碎,慌了手腳,轉身就跑。不期小行者聽見背後人亂,恐怕唐長老有失,也撇了行屍妖回來救應,恰好與立屍妖撞個滿懷。立屍妖正驚得癡呆,又撞見小行者,一發慌張,亂了腳步。小行者隨手一棒,也結果了性命。行屍妖隨後趕來,遠遠望見不是勢頭,遂駕雲化風向東走了。
小行者趕到麵前,見唐長者無恙,豬一戒已打殺了眠屍妖精,大家歡喜。豬一戒道:“這三個妖怪已打殺了兩個,那六賊又無影無蹤,料無阻礙,我們趁此時保護師父過山去吧。”沙彌就收拾行李。小行者道:“且慢。”豬一戒道:“師兄叫且慢,想是要等妖精來報仇哩!”小行者道:“我們結了仇,不等他報了去,卻叫他尋別人去報,豈是個菩薩心腸?”唐長老問道:“怎尋別人報仇?”小行者道:“他拿了劉家兒子,我們救了出來,又打死他兩個妖精,我們又一道煙去了,他沒處出氣,自然要尋劉家。起初隻得一個兒子受害,如今恐怕一家都要吃苦哩!”唐長老聽了著驚道:“徒弟,是呀!若如此論來,不是救人,轉是害人了!如今卻如何區處?”小行者道:“不打緊。俗語說得好,斬草要除根。隻將這三屍殺盡,自然大道可期。”唐長老道:“三屍已殺二屍,那一屍知他躲在何處,怎生去尋他?”小行者道:“他弄風往東逃走,定然到劉家去了。”豬一戒道:“他若果然在劉家,我們三人同去,一個守前門,一個守後門,一個進去拿他,殺了便完帳。”小行者道:“我們同去拿他,倘或他知風,倒走來將師父拿去,豈不反輸一帖?莫若你二人埋伏在師父左右,等我去趕了他來,他看見師父獨坐在此,自然要下來捉拿,你們從旁出其不意,一耙一杖打殺,豈不省力?”沙彌道:“有理,有理!”遂請唐長老下了馬,到山腰懸崖中一塊大石上坐下。豬一戒與沙彌卻潛身躲在兩旁。小行者方提著鐵棒一筋鬥雲回到劉家。來到了劉家,果然見行屍大王帶領著六賊,將劉家母子並闔家大小都捉了,捆綁起來,說他請了和尚來,傷了他兩個大王,殺他一家償命。劉家闔宅啼哭震天,小行者大怒,忙落下雲頭大喝道:“好屍靈!自家死在頭上尚然不知,還要來陷害良善!不要走,吃我一棒,斷了根吧!”行屍妖看見,心上著忙,也不回手,依舊化風走了。六賊正要逃走,被小行者用棒逼住,走不脫身,隻得跪在地下求饒。小行者道:“毛賊不足辱我棒,我不打你,快解了劉家母子。”六賊連忙解放。解放完,小行者就將解下來的繩子,將六賊縛了,便道:“我也不打你,隻要你尋還我行屍妖就放你。”六賊道:“行屍失利,定回洞中去了。”小行者又分付劉家母子道:“你們隻管放心,我定與你將三屍殺盡,決不留禍根。”劉家母子拜謝不已。
小行者帶了六賊,複到皮囊山來。且說那行屍妖,果然見唐長老獨坐便下來捉拿。不期豬一戒與沙彌左右突出,登時打死,已先同師父坐在山頂上矣!大家歡喜。小行者遂帶過六賊來,請師父發放。豬一戒道:“這三屍之禍,皆六賊起的,也該打死消除。”唐長老道:“三屍易殺,六賊難除。”因分付六賊道:“我們佛法慈悲,也不殺你,隻要你自知改悔,從今以後隻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便非六賊而一五官矣!”六賊言下感悟,拜伏於地道:“蒙聖僧開示,自當洗心,一遵教誨。”唐長老聽了,大喜道:“既能改悔,何必苛求?去吧!”六賊拜謝而去。小行者方叫豬一戒挑行李,沙彌扶唐長者上馬而行。正是:
遺禍莫饒人,回頭須放手。
唐長老師徒此去畢竟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