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開物》其書】


    有一本書被歐洲人稱為“17世紀中國的百科全書”,它包括了農業工業等各個方麵的內容,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麵麵,但這本書不是一個大官寫的,而是一個鄉野小官借自己的親見親聞而寫的。這就是《天工開物》。


    《天工開物》是明末清初的科學家宋應星的一本書,它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書中記載了明朝中葉以前,中國古代的各項技術,尤其是詳細記述了各種機械。全書分為上、中、下三篇18卷,有121幅插圖,描繪了130多項生產技術和工具的名稱、形狀、工序。


    《天工開物》強調人類要和自然相協調,人力要與自然力相配合,敘述了陶瓷、采礦、冶煉等的原料生產和製造過程,是一本內容豐富的科學技術巨著。


    到了清朝,清政府興起了文字獄。任何對清朝不滿的書都會被毀掉,《天工開物》不幸名列被毀書籍當中。民國初年,有人在查找冶煉銅礦的書籍時發現了書中提到《天工開物》。他四下搜尋這本書,但是一無所獲,又去詢問各個藏書家,也沒有一個人知道這本書。也就是說在清朝近三百年的統治之後,這本書已徹底從中國消失,連知道這本書的人都沒有。


    後來這個人在一個日本朋友家,發現了《天工開物》的日文版,後來又在日本的圖書館去查到這本書的英文、德文、法文版本。幾經周折之後,他終於在法國國家圖書館裏找到了《天工開物》的明朝原刻本,然後按照這個刻本,在中國廣為印行,《天工開物》才得以重見天日。


    【《天工開物》名言】


    傷哉貧也!欲購奇考證,而乞洛下之資,欲招致同人,商略贗真,而缺陳思之館。


    解讀:貧窮是多麽悲傷的事情埃我想買材料加以驗證,但是苦於沒有錢,想與同行們討論真偽,但是卻沒有場館。


    對做學問的人來說,最大的困難不是如何靜下心來寫作,而是沒有物質基矗連生活都沒有著落的人,很難著書立說。但是宋應星這樣一個鄉野小官,俸祿微薄,卻完成了這個宏大的工程,正所謂“又是這,事竟成”。這段寫在《天工開物》序言中的話,成了後來的讀書人有誌者繼續前進、自強不息的動力。


    【《天工開物》故事】


    <b>厚積薄發,大書乃成


    </b>


    宋應星原是一介考生,他六試參加科舉考試,都失敗而歸。他看到那些紈絝子弟們穿著林羅綢緞,卻不知道布從何來,讀書人埋首書堆,不知道老百姓的疾苦,於是改變了誌向,放棄了考試這條路。


    不過六次考試卻帶給了他另外的收獲:他六次赴京趕考,沿途見到了明朝地城的廣大和民間生活的豐富。於是他遊曆大江南北,行跡遍及江西、湖北、安徽、江蘇、山東、新疆等地。從東北捕貂到南海采珠、和田采玉,他無不向別人請教,這一點和酈道元很相似。


    為了編寫一本指導生產實際的書,他廣泛調查了農業生產情況,並對許多農業諺語作了分析考證。例如,他記載的“寸麥不怕尺水,尺麥隻怕寸水”,就有一定的科學道理。他觀察事物非常仔細,在《天工開物》中專講蠶、桑、絲、棉、紡、織這一卷時,曾親自數過每隻雌蠶蛾產卵有300多粒,沒有堆成一堆,而是自然均勻地鋪撒在紙上。


    為了弄清楚各種油料作物的出油率,宋應星到榨油坊進行調查,了解到芝麻、菜子等16種油料作物的出油率,並把調查結果記入了《天工開物?膏液卷》裏。


    宋應星善於吸取前人的科研成果。他研究蜜蜂的生活規律時,參考了《蜂記》中記述的蜂王的作用,從而把蜜蜂的活動了解得一清二楚。


    與其他的科學技術性著作不同,《天工開物》重視人與自然的協調。而宋應星本人,也是一個善於向人學習、善於和自己相處的,懂得改變人生道路的人,懂的協調的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國學入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國學入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