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其書】
很多人以為“內經”是講人體內在規律的,於是就將《黃帝內經》列為內科的書,但專家解釋說,它其實是一部講“內求”的書。“內求”,就是為了使生命健康長壽,而不斷去提升人體的內部秩序和氣血。與“內求”相反的是“外求”,就是通過吃藥、手術來治玻《黃帝內經》提倡調理身心以治愈疾玻
《黃帝內經》出現在戰國時期,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中醫理論書。它總結了春秋至戰國的醫療經驗,並包含了一些天文、曆算、生物、地理、心理方麵的知識,運用陰陽、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論,對人體的解剖、生理、病理及疾病診斷、治療與預防做了全麵的闡述。
《黃帝內經》詳細闡述如何感受五髒六腑的狀態和氣血的流動,通過調整氣血、經絡和髒腑,來保持健康。這本書培養了很多著名的中醫,比如中國古代著名的醫學家張仲景、華佗、孫思邈、李時珍等,都鑽研過這本醫書。
【《黃帝內經》名言】
不治已病治未玻
解讀:治療不應該是針對已經病了的,而是針對還沒有病的。這種觀點雖然是針對醫學治療而言的,但其實它對我們為人處世也有指導意義。已經做錯了的事情就不要再去後悔,而要把這個教訓放在預防下次出現問題上。
凡刺之法,先必本於神。
解讀:必須全麵了解病人的精神狀態之後,才可根據具體情況有選擇地施與針刺治療。救一個萬念俱灰的人,先要救他的心,其他的治療才有功效。
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
解讀:智慧的人養生,要順應四季來適應寒暑氣候,要心平氣和、自得其樂,順應陰陽的道理。養生不是要好吃好喝,而是一種順應自然、內心寧靜的境界。內心無憂無慮的人,才會長壽而快樂。
老壯不同氣。
解讀:老年人和壯年人營衛之氣的盛衰不同。男子和女子患病的原因和症狀也可能不同。因此要區別對待,一個人的年齡、喜好、高矮胖瘦,都是重要的信息。
一陰一陽謂之道。
解讀:陰陽兩方麵不偏不倚,才能接近自然的規律。如果偏陰偏陽,那就是病態,中醫的目的就是調整陰陽,達到“平”的狀態,到了“和”的狀態,病就治好了。
【《黃帝內經》故事】
<b>消失的《黃帝外經》
</b>
據說與《黃帝內經》相對應的還有一本醫書,叫做《黃帝外經》。它沒有流傳下來,但後人為它編了很多故事。
黃帝時期,除了雷公和岐伯這兩個醫生外,還有一位名醫叫俞跗(音父)。他的醫術高明,擅長外科手術。據說,他治病一般不用湯藥、石針和按摩,而是診斷清楚病因後,如果要做手術,就用刀子劃開皮膚,解剖肌肉,結紮。
有一次,俞跗過河時,看到幾個人從河裏打撈一個溺水而亡的女人,他們正準備埋葬。俞跗上前詢問死者掉進水裏多長時間了,抬屍體的人說剛掉進水裏不久,是撈上來的時候斷氣的。俞跗就讓他們把屍體放在地上,先是給死者把了脈,又看了看死者的眼睛,然後讓人找來一條草繩,捆住女人的雙腳,倒吊在樹上。
一開始大家都不理解俞跗為什麽要這樣做,但是女人剛一吊起,就大口大口地往外吐水。直到她停止吐水,俞跗才叫人慢慢將她解下來,仰麵朝天放在地上。俞跗用雙手幫助女人的胸脯恢複呼吸的節奏。他拔掉自己的幾根頭發,放在死者鼻孔上觀察,發現發絲緩緩地動了動,便對身邊的人說:“她活過來了,抬回家好好休養吧!”
在俞跗晚年的時候,黃帝曾派倉頜雷公、岐伯三人整理俞跗的醫術。他們花了很長的時間,纂成卷目,但是,還沒有來得及公布於眾,倉頡就去世了。後來,俞跗的兒子俞執,繼續修訂父親的醫書。不幸全家遭到了大火,房屋、醫書和俞家上下,都一起化為灰燼。而被燒毀的那本醫書,就是《黃帝外經》。
很多人以為“內經”是講人體內在規律的,於是就將《黃帝內經》列為內科的書,但專家解釋說,它其實是一部講“內求”的書。“內求”,就是為了使生命健康長壽,而不斷去提升人體的內部秩序和氣血。與“內求”相反的是“外求”,就是通過吃藥、手術來治玻《黃帝內經》提倡調理身心以治愈疾玻
《黃帝內經》出現在戰國時期,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中醫理論書。它總結了春秋至戰國的醫療經驗,並包含了一些天文、曆算、生物、地理、心理方麵的知識,運用陰陽、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論,對人體的解剖、生理、病理及疾病診斷、治療與預防做了全麵的闡述。
《黃帝內經》詳細闡述如何感受五髒六腑的狀態和氣血的流動,通過調整氣血、經絡和髒腑,來保持健康。這本書培養了很多著名的中醫,比如中國古代著名的醫學家張仲景、華佗、孫思邈、李時珍等,都鑽研過這本醫書。
【《黃帝內經》名言】
不治已病治未玻
解讀:治療不應該是針對已經病了的,而是針對還沒有病的。這種觀點雖然是針對醫學治療而言的,但其實它對我們為人處世也有指導意義。已經做錯了的事情就不要再去後悔,而要把這個教訓放在預防下次出現問題上。
凡刺之法,先必本於神。
解讀:必須全麵了解病人的精神狀態之後,才可根據具體情況有選擇地施與針刺治療。救一個萬念俱灰的人,先要救他的心,其他的治療才有功效。
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
解讀:智慧的人養生,要順應四季來適應寒暑氣候,要心平氣和、自得其樂,順應陰陽的道理。養生不是要好吃好喝,而是一種順應自然、內心寧靜的境界。內心無憂無慮的人,才會長壽而快樂。
老壯不同氣。
解讀:老年人和壯年人營衛之氣的盛衰不同。男子和女子患病的原因和症狀也可能不同。因此要區別對待,一個人的年齡、喜好、高矮胖瘦,都是重要的信息。
一陰一陽謂之道。
解讀:陰陽兩方麵不偏不倚,才能接近自然的規律。如果偏陰偏陽,那就是病態,中醫的目的就是調整陰陽,達到“平”的狀態,到了“和”的狀態,病就治好了。
【《黃帝內經》故事】
<b>消失的《黃帝外經》
</b>
據說與《黃帝內經》相對應的還有一本醫書,叫做《黃帝外經》。它沒有流傳下來,但後人為它編了很多故事。
黃帝時期,除了雷公和岐伯這兩個醫生外,還有一位名醫叫俞跗(音父)。他的醫術高明,擅長外科手術。據說,他治病一般不用湯藥、石針和按摩,而是診斷清楚病因後,如果要做手術,就用刀子劃開皮膚,解剖肌肉,結紮。
有一次,俞跗過河時,看到幾個人從河裏打撈一個溺水而亡的女人,他們正準備埋葬。俞跗上前詢問死者掉進水裏多長時間了,抬屍體的人說剛掉進水裏不久,是撈上來的時候斷氣的。俞跗就讓他們把屍體放在地上,先是給死者把了脈,又看了看死者的眼睛,然後讓人找來一條草繩,捆住女人的雙腳,倒吊在樹上。
一開始大家都不理解俞跗為什麽要這樣做,但是女人剛一吊起,就大口大口地往外吐水。直到她停止吐水,俞跗才叫人慢慢將她解下來,仰麵朝天放在地上。俞跗用雙手幫助女人的胸脯恢複呼吸的節奏。他拔掉自己的幾根頭發,放在死者鼻孔上觀察,發現發絲緩緩地動了動,便對身邊的人說:“她活過來了,抬回家好好休養吧!”
在俞跗晚年的時候,黃帝曾派倉頜雷公、岐伯三人整理俞跗的醫術。他們花了很長的時間,纂成卷目,但是,還沒有來得及公布於眾,倉頡就去世了。後來,俞跗的兒子俞執,繼續修訂父親的醫書。不幸全家遭到了大火,房屋、醫書和俞家上下,都一起化為灰燼。而被燒毀的那本醫書,就是《黃帝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