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一個下午,楊逸跪在老道士的墳前,隻是呆呆的望著老道士的墳,腦子裏滿是當年與老道士相處的點點滴滴。直到夕陽西陲,淚水流幹,雙腿麻木。
逝者已矣,活著的人卻仍要繼續活著。年紀雖輕,楊逸卻見慣了生死,早就看透了這一點,但雖是心裏明白,但仍是忍不住的悲傷,從小與老道士朝夕相處,可以說他是楊逸除了父母以外最親近的人了,是他教會了楊逸一身功夫,帶給了楊逸一個快樂的童年。
用父母給的鑰匙打開了那把古銅大鎖,楊逸推門而進。
屋裏的布局並無多大變化,迎麵香案上供著道家三清始祖的道身,這是老道士生前自己雕刻油漆的,楊逸的看法,這就是老道士糊弄外人的道具。左右兩邊的屋子都帶有土炕,也是老道士自己盤的,左邊一間老道士住,右邊一間,楊逸如果留在山上住的。兩屋還各有一些簡單的家具。
隻看老道士那身常年不換的破舊道袍,那肯定讓人覺得是一特邋遢的人,為此,楊逸沒少笑話他,但看他住的屋子,那卻是每日都收拾的幹幹淨淨,一塵不染。隻是現在,因為長日無人居住,到處積了一些薄薄的灰塵,山上空氣本潔淨,隻是確實是時日長了無人打掃的緣故。
望著屋內的東西,楊逸更是忍不住觸景生情,強忍著悲痛,開始仔仔細細打掃著屋裏的每一個角落,直到打掃的幹幹淨淨。
此岱秀山唯一上山的路就必須經過楊逸家所在的村子,因此上此山的都是楊逸村子裏的人。而老道士生前性格怪癖,除了對楊逸一家,對村內其他人則是非常冷淡,他又身有功夫,搞得後來村裏大人小孩都有些懼怕他,再加上這岱秀山除了風景好點,樹木多點,物產極不豐富,因此平日裏根本就無人上此山。老道士一去世,更是無人敢來到此處,隻有楊逸父親有時來打掃照料一下,隻是時日長了,他也來不那麽勤了。
楊逸在自己以前住的屋裏點上了老道士以前用的煤油泡子燈,這裏不可能通電,隻有用這古老的家夥照明。楊逸打算今晚就住這了,來時已告訴了父母。
煤油燈下,楊逸打開了老道士留給他的木盒。
木盒中東西不多,楊逸大體翻看了一下。幾頁書信,想必是老道士寫給他的遺言;一個信封,裏麵也是裝了一些紙頁和卡片的東西;一件無袖墨綠色背心,觸手柔滑,很有質感;還有一塊翡翠雕龍玉佩,觸手溫潤,色澤凝翠欲滴,隻看純度,楊逸就知道這是一塊翡翠中的極品,價值隻怕很是不菲。
首先楊逸打開了老道士留下的幾頁書信,字體龍飛鳳舞,確是老道士的筆跡,就著煤油燈的燈光,楊逸心情落寞的看了起來:
小逸:
當看到這封信時,隻怕為師已經不在人世了。盡管以前你很少叫我師父,但我確實也隻有你一個傳人,你就是不想當我徒弟也得當了。
當初和謝兄弟約定最多五年,就讓他放你回來,依我對他的了解,隻怕他不會不放你,但他也會將你留滿五年。
原諒為師把你‘賣’了,其實也隻是想讓你出去多鍛煉鍛煉,見見世麵,這有助於你的成長。對了,我已經交代過了,如果我有個好歹,不讓你父母通知你和謝兄弟的,一個老頭子死就死了,不值得你們再大老遠跑回來。
…
唉!老道士啊,其實我早就內心裏當你是師父了,隻是平時是故意氣你。對謝老頭你倒真是了解,隻是你本出於讓我鍛煉的目的,但這幾年風風雨雨,要不是您徒兒身手好點,隻怕早就不知道掛了多少回了。不過真是感激您這番良苦用心,自己現在也確實受益良多,隻是當自己打算退役回來好好孝敬您的時候,您卻是不在了!
楊逸看著信心裏想著,眼睛又有些濕潤。隻怕他這兩天流的淚比他從生下來到現在都要留的多。
定定心思,楊逸繼續看著書信:
自從十幾年前來到這,就看中了這個地方,多少年四處漂泊,心也疲了,就有了在此處終老的想法,後來又遇到了你。
知道當年那些上山來玩耍的小孩們,為師為什麽單單看中了你麽?就因為你這孩子心地善良,別的孩子見到我時總是罵我,用磚塊扔我。隻有你當時沒有覺得我髒,覺得我怪,阻止了別的孩子,還從家裏拿東西給我吃。
一直以來,為師都沒有和你說起過我的身份,你也從來沒有問過。為師本來姓方,名照熙,這名字還算文雅吧,你可要記住了,別到時候別人問起來你連師父的名字都說不上來。
事到如今,對你也沒什麽好隱瞞的了,不怕你笑話,師父年輕的時候,謀生手段其實很不光彩,是靠盜賣文物為生,那時對於這方麵國家控製得不像現在這麽嚴。後來為師翻然悔悟,深感再幹此行當是傷天害理,於是轉行做起了珠寶玉石生意,而早些年自己珍藏的最珍品文物,卻是想獻給國家。
不想,就是我一直信賴的拜把子兄弟,自小跟著我一起幹的搭檔,卻見財起意,出賣了我。
他與人勾結,趁我不備,圍了我當時住的地方。那一夜,我唯一的兒子,還有兒媳,都中槍身亡,卻隻有我這個最該死的人,仗著有些身手死裏逃生,那些文物和一些珍貴珠寶被洗劫一空,我住的地方也被一場大火付之一炬。
…
看到這,楊逸忍不住有些驚異,原來老道士年輕時是個盜墓的,看這口氣應該還是個大賊。卻沒想到改邪歸正後卻遭了自己拜把子兄弟的暗算,兒子兒媳都死於非命。
如此深仇大恨,怪不得以前老道士經常有時候瘋瘋癲癲,或者表情痛苦的發呆呢,想來一方麵是受此刻骨銘心仇恨的刺激;另一點,隻怕是因自己的所作所為連累了兒子和兒媳的喪命,他為此深懷內疚。
逝者已矣,活著的人卻仍要繼續活著。年紀雖輕,楊逸卻見慣了生死,早就看透了這一點,但雖是心裏明白,但仍是忍不住的悲傷,從小與老道士朝夕相處,可以說他是楊逸除了父母以外最親近的人了,是他教會了楊逸一身功夫,帶給了楊逸一個快樂的童年。
用父母給的鑰匙打開了那把古銅大鎖,楊逸推門而進。
屋裏的布局並無多大變化,迎麵香案上供著道家三清始祖的道身,這是老道士生前自己雕刻油漆的,楊逸的看法,這就是老道士糊弄外人的道具。左右兩邊的屋子都帶有土炕,也是老道士自己盤的,左邊一間老道士住,右邊一間,楊逸如果留在山上住的。兩屋還各有一些簡單的家具。
隻看老道士那身常年不換的破舊道袍,那肯定讓人覺得是一特邋遢的人,為此,楊逸沒少笑話他,但看他住的屋子,那卻是每日都收拾的幹幹淨淨,一塵不染。隻是現在,因為長日無人居住,到處積了一些薄薄的灰塵,山上空氣本潔淨,隻是確實是時日長了無人打掃的緣故。
望著屋內的東西,楊逸更是忍不住觸景生情,強忍著悲痛,開始仔仔細細打掃著屋裏的每一個角落,直到打掃的幹幹淨淨。
此岱秀山唯一上山的路就必須經過楊逸家所在的村子,因此上此山的都是楊逸村子裏的人。而老道士生前性格怪癖,除了對楊逸一家,對村內其他人則是非常冷淡,他又身有功夫,搞得後來村裏大人小孩都有些懼怕他,再加上這岱秀山除了風景好點,樹木多點,物產極不豐富,因此平日裏根本就無人上此山。老道士一去世,更是無人敢來到此處,隻有楊逸父親有時來打掃照料一下,隻是時日長了,他也來不那麽勤了。
楊逸在自己以前住的屋裏點上了老道士以前用的煤油泡子燈,這裏不可能通電,隻有用這古老的家夥照明。楊逸打算今晚就住這了,來時已告訴了父母。
煤油燈下,楊逸打開了老道士留給他的木盒。
木盒中東西不多,楊逸大體翻看了一下。幾頁書信,想必是老道士寫給他的遺言;一個信封,裏麵也是裝了一些紙頁和卡片的東西;一件無袖墨綠色背心,觸手柔滑,很有質感;還有一塊翡翠雕龍玉佩,觸手溫潤,色澤凝翠欲滴,隻看純度,楊逸就知道這是一塊翡翠中的極品,價值隻怕很是不菲。
首先楊逸打開了老道士留下的幾頁書信,字體龍飛鳳舞,確是老道士的筆跡,就著煤油燈的燈光,楊逸心情落寞的看了起來:
小逸:
當看到這封信時,隻怕為師已經不在人世了。盡管以前你很少叫我師父,但我確實也隻有你一個傳人,你就是不想當我徒弟也得當了。
當初和謝兄弟約定最多五年,就讓他放你回來,依我對他的了解,隻怕他不會不放你,但他也會將你留滿五年。
原諒為師把你‘賣’了,其實也隻是想讓你出去多鍛煉鍛煉,見見世麵,這有助於你的成長。對了,我已經交代過了,如果我有個好歹,不讓你父母通知你和謝兄弟的,一個老頭子死就死了,不值得你們再大老遠跑回來。
…
唉!老道士啊,其實我早就內心裏當你是師父了,隻是平時是故意氣你。對謝老頭你倒真是了解,隻是你本出於讓我鍛煉的目的,但這幾年風風雨雨,要不是您徒兒身手好點,隻怕早就不知道掛了多少回了。不過真是感激您這番良苦用心,自己現在也確實受益良多,隻是當自己打算退役回來好好孝敬您的時候,您卻是不在了!
楊逸看著信心裏想著,眼睛又有些濕潤。隻怕他這兩天流的淚比他從生下來到現在都要留的多。
定定心思,楊逸繼續看著書信:
自從十幾年前來到這,就看中了這個地方,多少年四處漂泊,心也疲了,就有了在此處終老的想法,後來又遇到了你。
知道當年那些上山來玩耍的小孩們,為師為什麽單單看中了你麽?就因為你這孩子心地善良,別的孩子見到我時總是罵我,用磚塊扔我。隻有你當時沒有覺得我髒,覺得我怪,阻止了別的孩子,還從家裏拿東西給我吃。
一直以來,為師都沒有和你說起過我的身份,你也從來沒有問過。為師本來姓方,名照熙,這名字還算文雅吧,你可要記住了,別到時候別人問起來你連師父的名字都說不上來。
事到如今,對你也沒什麽好隱瞞的了,不怕你笑話,師父年輕的時候,謀生手段其實很不光彩,是靠盜賣文物為生,那時對於這方麵國家控製得不像現在這麽嚴。後來為師翻然悔悟,深感再幹此行當是傷天害理,於是轉行做起了珠寶玉石生意,而早些年自己珍藏的最珍品文物,卻是想獻給國家。
不想,就是我一直信賴的拜把子兄弟,自小跟著我一起幹的搭檔,卻見財起意,出賣了我。
他與人勾結,趁我不備,圍了我當時住的地方。那一夜,我唯一的兒子,還有兒媳,都中槍身亡,卻隻有我這個最該死的人,仗著有些身手死裏逃生,那些文物和一些珍貴珠寶被洗劫一空,我住的地方也被一場大火付之一炬。
…
看到這,楊逸忍不住有些驚異,原來老道士年輕時是個盜墓的,看這口氣應該還是個大賊。卻沒想到改邪歸正後卻遭了自己拜把子兄弟的暗算,兒子兒媳都死於非命。
如此深仇大恨,怪不得以前老道士經常有時候瘋瘋癲癲,或者表情痛苦的發呆呢,想來一方麵是受此刻骨銘心仇恨的刺激;另一點,隻怕是因自己的所作所為連累了兒子和兒媳的喪命,他為此深懷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