砒石-藥材


    為礦物砷華arsenolite的礦石,或由毒砂(硫砷鐵礦)、雄黃等含砷礦物的加工品。主產於江西、湖南、廣東、貴州等地。藥材分白砒與紅砒,二者三氧化二砷(as2o3)的含量均在96%以上,但前者更純,後者尚含少量硫化砷等紅色礦物質。藥用以紅砒為主。砒石升華的精製品即砒霜。砒石又名信石、人言。


    【藥性】辛,大熱。有大毒。歸肺、肝經。


    【功效】外用攻毒殺蟲,蝕瘡去腐;內服劫痰平喘,截瘧。


    【應用】


    1.腐肉不脫之惡瘡,瘰鬁,頑癬,牙疳,痔瘡。本品外用具攻毒殺蟲,蝕死肌,去腐肉之功。雖可單用貼敷,因易中毒且引起劇烈疼痛,故多配其他藥物以輕其劑緩其毒。若治惡瘡日久,可配硫黃、苦參、附子、蠟同用,調油為膏,柳枝煎湯洗瘡後外塗,如砒霜膏(《聖惠方》)。若配明礬、雄黃、乳香為細末,可治瘰鬁、疔瘡等,如三品一條槍(《外科正宗》)。


    2.寒痰哮喘。本品味辛大熱,內服能祛寒劫痰平喘。主治寒痰喘咳,久治不愈,可配淡豆豉為丸服,如紫金丹(《普濟本事方》)。


    此外,古方還用治瘧疾,現已少用。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研末撒敷,宜作複方散劑或入膏藥、藥撚用。內服一次0.002~0.004g,入丸、散服。


    【使用注意】本品劇毒,內服宜慎;外用亦應注意,以防局部吸收中毒。孕婦忌服。不可作酒劑服。忌火煆。


    【古籍摘要】


    1.《日華子本草》:“治瘧疾、腎氣。帶辟蚤虱。”


    2.《本草綱目》:“除齁喘積痢,爛肉,蝕瘀腐瘰鬁。”又“蝕癰疽敗肉,枯痔殺蟲。”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白砒和砒霜主要成分為三氧化二砷(as2o3),紅砒尚含少量硫化砷(as2s)等。


    2.藥理作用:砒石有殺滅微生物、瘧原蟲及阿米巴原蟲作用。對癌細胞有特定的毒性,主要通過誘導細胞凋亡殺傷白血病細胞,對急性早幼粒性白血病細胞有誘導分化作用,三氧化二砷還能誘導人肝癌細胞凋亡和明顯抑製肝癌細胞增殖,也可誘導多發性骨髓癌細胞凋亡。小量砒石可促進蛋白質合成,活躍骨髓造血機能,促使紅細胞及血色素新生。另外,還有抗組織胺及平喘作用。


    3.臨床研究:據報道,用砒石或經適當配伍治療早期宮頸癌、皮膚癌、神經性皮炎、皸裂瘡、哮喘、肛瘺、牙痛等多種疾病,均取得良好療效。近年還報道:用三氧化二砷注射液1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300~500ml內靜滴,日1次,治療急性早幼粒性白血病72例,其中初治者30例,有效率90%,複發性及難治者42例,有效率64.2%(中華血液學雜誌,1996,2∶50);用紅砒研極細粉末,每次2~3g,加白開水60~80ml,放入小燒瓶內,置乙醇燈上煮沸,用其蒸汽熏勞宮穴,先健側後患側,每次熏20~30分鍾,日1次,10天1療程,治療頸淋巴結核151例,治愈90例(中醫外治雜誌,1992,3∶24);用白砒石0.6g,浸入高度白酒60ml,2天後用生薑蘸藥液擦患處,日3次,每次1~3分鍾,治療斑禿200餘例,效果良好(浙江中醫雜誌,1986,3∶133)。此外,又可用治汗斑、濕疹、酒齇鼻等多種病症,以及作牙髓失活劑。


    4.不良反應:三氧化二砷有極大毒性,口服5mg以上即可中毒,20~200mg可致死,口服吸收後,隨血液分布至全身各髒器,而以骨和毛發貯存量較大且較久。砷為原漿毒,對蛋白質的巰基有巨大親和力,能抑製在代謝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許多巰基的酶,使細胞呼吸和氧化過程發生障礙,還能直接損害小動脈和毛細血管壁。砷劑還可使肝髒變性壞死,心、肝、腎、腸充血,上皮細胞壞死。還可致癌、致畸、致突變等(癌變·畸變·突變,1997,3∶100),又對皮膚、粘膜有強烈腐蝕作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藥材大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中藥材大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