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蠍-原態
全蠍-藥材
為鉗蠍料動物東亞鉗蠍buthus martensii karsch的幹燥體。主產於河南、山東、湖北、安徽等地。清明至穀雨前後捕捉者,稱為“春蠍”,此時未食泥土,品質較佳;夏季產量較多,稱為“伏蠍”。飼養蠍一般在秋季,隔年收捕一次。野生蠍在春末至秋初捕捉,捕得後,先浸入清水中,待其吐出泥土,置沸水或沸鹽水中,煮至全身僵硬,撈出,置通風處,陰幹。
【藥性】辛,平。有毒。歸肝經。
【功效】息風鎮痙,攻毒散結,通絡止痛。
【應用】
1.痙攣抽搐。本品主入肝經,性善走竄,既平息肝風,又搜風通絡,有良好的息風止痙之效,為治痙攣抽搐之要藥。用治各種原因之驚風、痙攣抽搐,常與蜈蚣同用,即止痙散(《經驗方》);如用治小兒急驚風高熱,神昏、抽搐,常與羚羊角、鉤藤、天麻等清熱、息風藥配伍;用治小兒慢驚風抽搐,常與黨參、白術、天麻等益氣健脾藥同用;用治痰迷癲癇抽搐,可與鬱金、白礬等份,研細末服;若治破傷風痙攣抽搐、角弓反張,又與蜈蚣、天南星、蟬蛻等配伍,如五虎追風散(廣州中醫學院《方劑學》);或與蜈蚣、鉤藤、朱砂等配伍,如攝風散(《證治準繩》);治療風中經絡,口眼斜,可與白僵蠶、白附子等同用,如牽正散(《楊氏家藏方》)。
2.瘡瘍腫毒,瘰鬁結核。本品味辛,有毒,故有散結、攻毒之功,多作外敷用。如《本草綱目》引《澹寮方》用全蠍、梔子,麻油煎黑去渣,入黃蠟為膏外敷,治療諸瘡腫毒;《醫學衷中參西錄》以本品焙焦,黃酒下,消頜下腫硬;《經驗方》小金散,以本品配馬錢子、半夏、五靈脂等,共為細末,製成片劑用,治流痰、瘰鬁、癭瘤等證。近代用本品配伍蜈蚣、地龍、蟲各等份,研末或水泛為丸服,以治淋巴結核、骨與關節結核等。亦有單用全蠍,香油炸黃內服,治療流行性腮腺炎。
3.風濕頑痹。本品善於通絡止痛,對風寒濕痹久治不愈,筋脈拘攣,甚則關節變形之頑痹,作用頗佳。可用全蠍配麝香少許,共為細末,溫酒送服,對減輕疼痛有效,如全蠍末方(《仁齋直指方》);臨床亦常與川烏、白花蛇、沒藥等祛風、活血、舒筋活絡之品同用。
4.頑固性偏正頭痛。本品搜風通絡止痛之效較強,用治偏正頭痛,單味研末吞服即有效;配合天麻、蜈蚣、川芎、僵蠶等同用,則其效更佳。
【用法用量】煎服,3~6g。研末吞服,每次0.6~1g。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用量不宜過大。孕婦慎用。
【古籍摘要】
1.《開寶本草》:“療諸風癮疹及中風半身不遂,口眼斜,語澀,手足抽掣。”
2.《本草從新》:“治諸風掉眩,驚癇抽掣,口眼斜……厥陰風木之病。”
3.《本草求真》:“全蠍,專入肝祛風,凡小兒胎風發搐,大人半身不遂,口眼斜,語言蹇澀,手足抽掣,瘧疾寒熱,耳聾,帶下,皆因外風內客,無不用之。”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本品含蠍毒,一種類似蛇毒神經毒的蛋白質。並含三甲胺、甜菜堿、牛磺酸、棕櫚酸、軟硬脂酸、膽甾醇、卵磷脂及銨鹽等。尚含鈉、鉀、鈣、鎂、鐵、銅、鋅、錳等微量元素。現研究最多的有鎮痛活性最強的蠍毒素3、抗癲癇肽(aep)等。
2.藥理作用:東亞鉗蠍毒和從粗毒中純化得到的抗癲癇肽(aep)有明顯的抗癲癇作用;全蠍對士的寧、煙堿、戊四氮等引起的驚厥有對抗作用;全蠍提取液有抑製動物血栓形成和抗凝作用;蠍身及蠍尾製劑對動物軀體痛或內髒痛均有明顯鎮痛作用;蠍尾鎮痛作用比蠍身強約5倍;全蠍水、醇提取物分別對人體肝癌和結腸癌細胞有抑製作用。
3.臨床研究:據報道,內服蛇蠍散,由烏梢蛇2份、全蠍、蜈蚣各1份組成,治療神經根痛52例,有較好的止痛作用(新中醫,2002,2:21);用活全蠍1隻,置青瓦上焙幹後研成細末,再取鮮雞蛋1枚,衝成蛋花,將蠍粉均勻撒在蛋花上,趁熱喝下,治療晚期癌症疼痛42例,有較好的止痛效果(時珍國醫國藥,2000,5:449);全蠍、蜈蚣、地鱉蟲、血竭、參三七各等份,烘幹研末,裝膠囊,每次0.3g,治療附睾炎性硬結50例,取得滿意效果(江蘇中醫藥,2002,1:27)。另有用全蠍等詒療癲癇、腦血栓、狂犬病、乳腺炎、小兒麻痹症等。
4.不良反應:全蠍用量過大可致頭痛、頭昏、血壓升高、心慌、心悸、煩躁不安;嚴重者血壓突然下降、呼吸困難、發紺、昏迷,最後多因呼吸麻痹而死亡。若過敏者可出現全身性紅色皮疹及風團,可伴發熱等;此外,還可引起蛋白尿、神經中毒,表現為麵部咬肌強直性痙攣,以及全身剝脫性皮炎等。全蠍中毒的主要原因:一是用量過大,二是過敏體質者出現過敏反應。所以要嚴格掌握用量,過敏體質者應忌用。全蠍中毒救治一般療法:蠍毒中毒出現全身症狀者,靜滴10%葡萄糖酸鈣10ml;10%水合氯醛保留灌腸;肌注阿托品1~2mg;靜滴可的鬆100ml,同時注入抗組織胺藥物,防治低血壓,肺水腫;亦可注入抗蠍毒血清,可迅速緩解中毒症狀。中醫治療:金銀花30g,半邊蓮9g,土茯苓、綠豆各15g,甘草9g,水煎服。
全蠍-藥材
為鉗蠍料動物東亞鉗蠍buthus martensii karsch的幹燥體。主產於河南、山東、湖北、安徽等地。清明至穀雨前後捕捉者,稱為“春蠍”,此時未食泥土,品質較佳;夏季產量較多,稱為“伏蠍”。飼養蠍一般在秋季,隔年收捕一次。野生蠍在春末至秋初捕捉,捕得後,先浸入清水中,待其吐出泥土,置沸水或沸鹽水中,煮至全身僵硬,撈出,置通風處,陰幹。
【藥性】辛,平。有毒。歸肝經。
【功效】息風鎮痙,攻毒散結,通絡止痛。
【應用】
1.痙攣抽搐。本品主入肝經,性善走竄,既平息肝風,又搜風通絡,有良好的息風止痙之效,為治痙攣抽搐之要藥。用治各種原因之驚風、痙攣抽搐,常與蜈蚣同用,即止痙散(《經驗方》);如用治小兒急驚風高熱,神昏、抽搐,常與羚羊角、鉤藤、天麻等清熱、息風藥配伍;用治小兒慢驚風抽搐,常與黨參、白術、天麻等益氣健脾藥同用;用治痰迷癲癇抽搐,可與鬱金、白礬等份,研細末服;若治破傷風痙攣抽搐、角弓反張,又與蜈蚣、天南星、蟬蛻等配伍,如五虎追風散(廣州中醫學院《方劑學》);或與蜈蚣、鉤藤、朱砂等配伍,如攝風散(《證治準繩》);治療風中經絡,口眼斜,可與白僵蠶、白附子等同用,如牽正散(《楊氏家藏方》)。
2.瘡瘍腫毒,瘰鬁結核。本品味辛,有毒,故有散結、攻毒之功,多作外敷用。如《本草綱目》引《澹寮方》用全蠍、梔子,麻油煎黑去渣,入黃蠟為膏外敷,治療諸瘡腫毒;《醫學衷中參西錄》以本品焙焦,黃酒下,消頜下腫硬;《經驗方》小金散,以本品配馬錢子、半夏、五靈脂等,共為細末,製成片劑用,治流痰、瘰鬁、癭瘤等證。近代用本品配伍蜈蚣、地龍、蟲各等份,研末或水泛為丸服,以治淋巴結核、骨與關節結核等。亦有單用全蠍,香油炸黃內服,治療流行性腮腺炎。
3.風濕頑痹。本品善於通絡止痛,對風寒濕痹久治不愈,筋脈拘攣,甚則關節變形之頑痹,作用頗佳。可用全蠍配麝香少許,共為細末,溫酒送服,對減輕疼痛有效,如全蠍末方(《仁齋直指方》);臨床亦常與川烏、白花蛇、沒藥等祛風、活血、舒筋活絡之品同用。
4.頑固性偏正頭痛。本品搜風通絡止痛之效較強,用治偏正頭痛,單味研末吞服即有效;配合天麻、蜈蚣、川芎、僵蠶等同用,則其效更佳。
【用法用量】煎服,3~6g。研末吞服,每次0.6~1g。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用量不宜過大。孕婦慎用。
【古籍摘要】
1.《開寶本草》:“療諸風癮疹及中風半身不遂,口眼斜,語澀,手足抽掣。”
2.《本草從新》:“治諸風掉眩,驚癇抽掣,口眼斜……厥陰風木之病。”
3.《本草求真》:“全蠍,專入肝祛風,凡小兒胎風發搐,大人半身不遂,口眼斜,語言蹇澀,手足抽掣,瘧疾寒熱,耳聾,帶下,皆因外風內客,無不用之。”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本品含蠍毒,一種類似蛇毒神經毒的蛋白質。並含三甲胺、甜菜堿、牛磺酸、棕櫚酸、軟硬脂酸、膽甾醇、卵磷脂及銨鹽等。尚含鈉、鉀、鈣、鎂、鐵、銅、鋅、錳等微量元素。現研究最多的有鎮痛活性最強的蠍毒素3、抗癲癇肽(aep)等。
2.藥理作用:東亞鉗蠍毒和從粗毒中純化得到的抗癲癇肽(aep)有明顯的抗癲癇作用;全蠍對士的寧、煙堿、戊四氮等引起的驚厥有對抗作用;全蠍提取液有抑製動物血栓形成和抗凝作用;蠍身及蠍尾製劑對動物軀體痛或內髒痛均有明顯鎮痛作用;蠍尾鎮痛作用比蠍身強約5倍;全蠍水、醇提取物分別對人體肝癌和結腸癌細胞有抑製作用。
3.臨床研究:據報道,內服蛇蠍散,由烏梢蛇2份、全蠍、蜈蚣各1份組成,治療神經根痛52例,有較好的止痛作用(新中醫,2002,2:21);用活全蠍1隻,置青瓦上焙幹後研成細末,再取鮮雞蛋1枚,衝成蛋花,將蠍粉均勻撒在蛋花上,趁熱喝下,治療晚期癌症疼痛42例,有較好的止痛效果(時珍國醫國藥,2000,5:449);全蠍、蜈蚣、地鱉蟲、血竭、參三七各等份,烘幹研末,裝膠囊,每次0.3g,治療附睾炎性硬結50例,取得滿意效果(江蘇中醫藥,2002,1:27)。另有用全蠍等詒療癲癇、腦血栓、狂犬病、乳腺炎、小兒麻痹症等。
4.不良反應:全蠍用量過大可致頭痛、頭昏、血壓升高、心慌、心悸、煩躁不安;嚴重者血壓突然下降、呼吸困難、發紺、昏迷,最後多因呼吸麻痹而死亡。若過敏者可出現全身性紅色皮疹及風團,可伴發熱等;此外,還可引起蛋白尿、神經中毒,表現為麵部咬肌強直性痙攣,以及全身剝脫性皮炎等。全蠍中毒的主要原因:一是用量過大,二是過敏體質者出現過敏反應。所以要嚴格掌握用量,過敏體質者應忌用。全蠍中毒救治一般療法:蠍毒中毒出現全身症狀者,靜滴10%葡萄糖酸鈣10ml;10%水合氯醛保留灌腸;肌注阿托品1~2mg;靜滴可的鬆100ml,同時注入抗組織胺藥物,防治低血壓,肺水腫;亦可注入抗蠍毒血清,可迅速緩解中毒症狀。中醫治療:金銀花30g,半邊蓮9g,土茯苓、綠豆各15g,甘草9g,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