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赭石-原態


    代赭石-飲片


    為三方晶係氧化物類礦物赤鐵礦haematitum的礦石。主產於山西、河北、河南、山東等地。開采後,除去雜石泥土,打碎生用或醋淬研粉用。


    【藥性】苦,寒。歸肝、心經。


    【功效】平肝潛陽,重鎮降逆,涼血止血。


    【應用】


    1.肝陽上亢,頭暈目眩。本品為礦石類藥物,質重沉降,長於鎮潛肝陽;又性味苦寒,善清肝火,故為重鎮潛陽常用之品。用於肝陽上亢所致的頭目眩暈、目脹耳鳴等症,常與懷牛膝、生龍骨、生牡蠣、生白芍等滋陰潛陽藥同用,如鎮肝息風湯,建瓴湯(《醫學衷中參西錄》);若肝陽上亢,肝火上升所致的頭暈頭痛,心煩難寐,可配珍珠母、磁石、豬膽膏、冰片、半夏等,如腦立清(《上海市藥品標準》)。借其重鎮、清肝之效,亦可用治小兒急慢驚風,吊眼撮口,搐搦不定,如《仁齋直指方》單用本品醋煆,細研水飛白湯調下。


    2.嘔吐,呃逆,噫氣。本品質重性降,為重鎮降逆要藥。尤善降上逆之胃氣而具止嘔、止呃、止噫之效。用治胃氣上逆之嘔吐、呃逆、噫氣不止等證,常與旋覆花、半夏、生薑等配伍,如旋覆代赭湯(《傷寒論》);若治噎膈不能食,大便燥結,配伍黨參、當歸、肉蓯蓉等,如參赭培氣湯(《醫學衷中參西錄》);治療宿食結於腸間,胃氣上逆不降,大便多日不通者,可配伍甘遂、芒硝、幹薑等同用,如赭遂攻結湯(《醫學衷中參西錄》)。


    3.氣逆喘息。本品重鎮降逆,亦能降上逆之肺氣而平喘。用治哮喘有聲,臥睡不得者,《普濟方》單用本品研末,米醋調服取效;用治肺腎不足,陰陽兩虛之虛喘,每與黨參、山茱萸、胡桃肉、山藥等補肺腎納氣藥同用,如參赭鎮氣湯(《醫學衷中參西錄》);若治肺熱咳喘者,可與桑白皮、蘇子、旋覆花等同用。


    4.血熱吐衄,崩漏。本品苦寒,入心肝血分,有涼血止血之效。又本品善於降氣、降火,尤適宜於氣火上逆,迫血妄行之出血證。可單用,如《頭門方》以本品煆燒醋淬,研細調服,治吐血、衄血;《普濟方》用代赭石研為細末,醋湯調服,治崩中淋瀝不止;如因熱而胃氣上逆所致吐血、衄血、胸中煩熱者,可與白芍、竹茹、牛蒡子、清半夏等配伍,如寒降湯(《醫學衷中參西錄》);用治血熱崩漏下血,可配伍禹餘糧、赤石脂、五靈脂等,如震靈丹(《和劑局方》)。


    【用法用量】煎服,10~30g;宜打碎先煎。入丸、散,每次1~3g。外用適量。降逆、平肝宜生用,止血宜煆用。


    【使用注意】孕婦慎用。因含微量砷,故不宜長期服用。


    【鑒別用藥】代赭石與磁石均為鐵礦石類重鎮之品,均能平肝潛陽、降逆平喘,用於肝陽上亢之眩暈及氣逆喘息之證。然代赭石主入肝經,偏重於平肝潛陽、涼血止血,善降肺胃之逆氣而止嘔、止呃、止噫;磁石主入腎經,偏重於益腎陰而鎮浮陽、納氣平喘、鎮驚安神。


    【古籍摘要】


    1.《神農本草經》:“腹中毒邪氣,女子赤沃漏下。”


    2.《別錄》:“主帶下百病,難產,胞衣不出,墮胎,養血氣,除五髒血脈中熱。”


    3.《醫學衷中參西錄》:“能生血兼能涼血,而其質重墜,又善鎮逆氣,降痰涎,止嘔吐,通燥結。”又“治吐衄之證,當以降胃為主,而降胃之藥,實以赭石為最效。”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本品主含三氧化二鐵(fe2o3)。正品釘頭赭石含鐵60%以上,並含鎘、鈷、鉻、銅。錳、鎂等多種微量元素;尚含對人體有害的鉛、砷、鈦。


    2.藥理作用:本品對腸管有興奮作用,可使腸蠕動亢進;所含鐵質能促進紅細胞及血紅蛋白的新生;對中樞神經係統有鎮靜作用。


    3.臨床研究:據報道,用代赭石30~60g研細末,水煎取濃汁100ml,分為3次口服,治療腹部術後頑固呃逆,一般服藥3小時後可使呃逆症狀明顯減少或消失(山東中醫雜誌,2000,11:667);用代赭石、蘆薈各30g,研細末製成丸劑。每服6g,治療頑固性便秘500餘例,均獲滿意效果(山東中醫雜誌,1983,3:28)。另有用代赭石等治療牙痛、脫發、梅核氣、膽汁返流性胃炎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藥材大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中藥材大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