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椒-原態
胡椒-藥材
為胡椒科植物胡椒piper nigrum l.的幹燥近成熟或成熟果實。主產於海南、廣東、廣西、雲南等地。秋末至次春果實呈暗綠色時采收,曬幹,為黑胡椒;果實變紅時采收,水浸,擦去果肉,曬幹,為白胡椒。生用,用時打碎。
【藥性】辛,熱。歸胃、大腸經。
【功效】溫中散寒,下氣消痰。
【應用】
1.胃寒腹痛,嘔吐泄瀉。本品味辛性熱,能溫中散寒止痛,用治胃寒脘腹冷痛、嘔吐,可單用研末入豬肚中燉服,或與高良薑、蓽茇等同用;治反胃及不怡飲食,可與半夏、薑汁為丸服;治脾胃虛寒之泄瀉,可與吳茱萸、白術等同用。
2.癲癇證。本品辛散溫通,能下氣行滯,消痰寬胸,治痰氣鬱滯,蒙蔽清竅的癲癇痰多證,常與蓽茇等分為末服。
此外,作調味品,有開胃進食的作用。
【用法用量】煎服,2~4g;研末服,每次0.6~1.5g。外用適量。
【古籍摘要】
1.《新修本草》:“主下氣,溫中,去痰,除髒腑中風冷。”
2.《本草經疏》:“胡椒,其味辛,氣大溫,性雖無毒,然辛溫太甚,過服未免有害,氣味俱厚,陽中之陽也。其主下氣、溫中、去痰,除髒腑中風冷者,總因腸胃為寒冷所乘,以致髒腑不調,痰氣逆上,辛溫暖腸胃而散風冷,則痰氣降,髒腑和,諸證廖矣。”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含揮發油,黑胡椒含1.2%~2.6%,白胡椒約含0.8%。油中主要成分為胡椒醛、二氫香芹醇、氧化石竹烯、隱品酮、順對烯醇、順對一二烯醇及反-鬆香芹醇。尚含胡椒堿、胡椒林堿、胡椒油a、b、c、胡椒新堿等。
2.藥理作用:胡椒堿能延長給戊巴比妥的大鼠睡眠時間,抗電或戊四氮致動物驚厥的作用;口服本品能促進大鼠膽汁的分泌;並有抗炎作用。
3.臨床研究:生胡椒10粒,大棗3枚,甜杏仁5個,混合搗碎,溫開水調服。成人每日1劑,體弱或兒童酌減,治療胃痛20例,效果滿意(中醫雜誌,1966,2:14);白胡椒50g、血竭、冰片各5g、硫磺10g,研末,用凡士林調成糊狀,均勻塗於患處皮膚,用於治療急、慢性濕疹43例,治愈32例,有效8例,無效3例(中國鄉村醫生2000,12:32);白胡椒7粒,蔥白7段(每段1寸長左右),搗爛成糊狀,用紗布包好,敷於臍部,治療尿瀦留30例,均取得滿意效果(山東醫藥,2000,18:3)。另有用胡椒治療小兒腹瀉、牙痛、凍瘡、虐疾等。
胡椒-藥材
為胡椒科植物胡椒piper nigrum l.的幹燥近成熟或成熟果實。主產於海南、廣東、廣西、雲南等地。秋末至次春果實呈暗綠色時采收,曬幹,為黑胡椒;果實變紅時采收,水浸,擦去果肉,曬幹,為白胡椒。生用,用時打碎。
【藥性】辛,熱。歸胃、大腸經。
【功效】溫中散寒,下氣消痰。
【應用】
1.胃寒腹痛,嘔吐泄瀉。本品味辛性熱,能溫中散寒止痛,用治胃寒脘腹冷痛、嘔吐,可單用研末入豬肚中燉服,或與高良薑、蓽茇等同用;治反胃及不怡飲食,可與半夏、薑汁為丸服;治脾胃虛寒之泄瀉,可與吳茱萸、白術等同用。
2.癲癇證。本品辛散溫通,能下氣行滯,消痰寬胸,治痰氣鬱滯,蒙蔽清竅的癲癇痰多證,常與蓽茇等分為末服。
此外,作調味品,有開胃進食的作用。
【用法用量】煎服,2~4g;研末服,每次0.6~1.5g。外用適量。
【古籍摘要】
1.《新修本草》:“主下氣,溫中,去痰,除髒腑中風冷。”
2.《本草經疏》:“胡椒,其味辛,氣大溫,性雖無毒,然辛溫太甚,過服未免有害,氣味俱厚,陽中之陽也。其主下氣、溫中、去痰,除髒腑中風冷者,總因腸胃為寒冷所乘,以致髒腑不調,痰氣逆上,辛溫暖腸胃而散風冷,則痰氣降,髒腑和,諸證廖矣。”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含揮發油,黑胡椒含1.2%~2.6%,白胡椒約含0.8%。油中主要成分為胡椒醛、二氫香芹醇、氧化石竹烯、隱品酮、順對烯醇、順對一二烯醇及反-鬆香芹醇。尚含胡椒堿、胡椒林堿、胡椒油a、b、c、胡椒新堿等。
2.藥理作用:胡椒堿能延長給戊巴比妥的大鼠睡眠時間,抗電或戊四氮致動物驚厥的作用;口服本品能促進大鼠膽汁的分泌;並有抗炎作用。
3.臨床研究:生胡椒10粒,大棗3枚,甜杏仁5個,混合搗碎,溫開水調服。成人每日1劑,體弱或兒童酌減,治療胃痛20例,效果滿意(中醫雜誌,1966,2:14);白胡椒50g、血竭、冰片各5g、硫磺10g,研末,用凡士林調成糊狀,均勻塗於患處皮膚,用於治療急、慢性濕疹43例,治愈32例,有效8例,無效3例(中國鄉村醫生2000,12:32);白胡椒7粒,蔥白7段(每段1寸長左右),搗爛成糊狀,用紗布包好,敷於臍部,治療尿瀦留30例,均取得滿意效果(山東醫藥,2000,18:3)。另有用胡椒治療小兒腹瀉、牙痛、凍瘡、虐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