萆薢-原態
萆薢-藥材
為薯蕷科植物綿萆薢 dioscorea septemloba thunb.、福州薯蕷d. futschauensis uline ex r.kunth或粉背薯蕷d. hypouca palibin的幹燥根莖。前兩種稱“綿萆薢”,主產於浙江、福建;後一種稱“粉萆薢”,主產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須根,洗淨,切片,曬幹。生用。
【藥性】苦,平。歸腎、胃經。
【功效】利濕去濁,祛風除痹。
【應用】
1.膏淋,白濁。本品善利濕而分清去濁,為治膏淋要藥。用於膏淋,小便混濁,白如米泔。常與烏藥、益智仁、石菖蒲同用,如萆解分清飲《楊氏家藏方》;亦可用治婦女白帶屬濕盛者,與豬苓、白術、澤瀉同用。
2.風濕痹痛。本品能祛風除濕,通絡止痛。善治腰膝痹痛,筋脈屈伸不利。若偏於寒濕者,可與附子、牛膝同用,如萆薢丸《聖濟總錄》;屬濕熱者,則與黃柏、忍冬藤、防己等配伍用。
【用法用量】煎服,10~15g。
【使用注意】腎陰虧虛遺精滑泄者慎用。
【古籍摘要】
1.《神農本草經》:“主腰背痛,強骨節,風寒濕周痹,惡瘡不瘳,熱氣。”
2.《本草綱目》:“治白濁,莖中痛,痔瘺壞瘡。”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萆薢含薯蕷皂苷等多種甾體皂苷,總皂苷水解後生成薯蕷皂苷元等。此外,還含鞣質、澱粉、蛋白質等。
2.藥理作用:萆薢含的薯蕷皂苷、克拉塞林苷均有抗真菌作用。
3.臨床研究:據報道, 單用萆薢一味,碾粉,口服,治療高脂血症, 療效顯著 。(上海中醫藥雜誌,1988,8:4)。
【其它】據考曆代本草所記載的萆薢,主要來源於薯蕷科植物和百合科菝葜屬植物。現時商品萆薢有:粉萆薢、綿萆薢、紅萆薢、白萆薢、土萆薢之分。品種極為複雜,前二種主要來源於薯蕷科植物,後三種主要來源百合科菝葜屬或肖菝葜屬植物。萆薢應以薯蕷科粉萆薢和綿萆薢為正品。
萆薢-藥材
為薯蕷科植物綿萆薢 dioscorea septemloba thunb.、福州薯蕷d. futschauensis uline ex r.kunth或粉背薯蕷d. hypouca palibin的幹燥根莖。前兩種稱“綿萆薢”,主產於浙江、福建;後一種稱“粉萆薢”,主產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須根,洗淨,切片,曬幹。生用。
【藥性】苦,平。歸腎、胃經。
【功效】利濕去濁,祛風除痹。
【應用】
1.膏淋,白濁。本品善利濕而分清去濁,為治膏淋要藥。用於膏淋,小便混濁,白如米泔。常與烏藥、益智仁、石菖蒲同用,如萆解分清飲《楊氏家藏方》;亦可用治婦女白帶屬濕盛者,與豬苓、白術、澤瀉同用。
2.風濕痹痛。本品能祛風除濕,通絡止痛。善治腰膝痹痛,筋脈屈伸不利。若偏於寒濕者,可與附子、牛膝同用,如萆薢丸《聖濟總錄》;屬濕熱者,則與黃柏、忍冬藤、防己等配伍用。
【用法用量】煎服,10~15g。
【使用注意】腎陰虧虛遺精滑泄者慎用。
【古籍摘要】
1.《神農本草經》:“主腰背痛,強骨節,風寒濕周痹,惡瘡不瘳,熱氣。”
2.《本草綱目》:“治白濁,莖中痛,痔瘺壞瘡。”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萆薢含薯蕷皂苷等多種甾體皂苷,總皂苷水解後生成薯蕷皂苷元等。此外,還含鞣質、澱粉、蛋白質等。
2.藥理作用:萆薢含的薯蕷皂苷、克拉塞林苷均有抗真菌作用。
3.臨床研究:據報道, 單用萆薢一味,碾粉,口服,治療高脂血症, 療效顯著 。(上海中醫藥雜誌,1988,8:4)。
【其它】據考曆代本草所記載的萆薢,主要來源於薯蕷科植物和百合科菝葜屬植物。現時商品萆薢有:粉萆薢、綿萆薢、紅萆薢、白萆薢、土萆薢之分。品種極為複雜,前二種主要來源於薯蕷科植物,後三種主要來源百合科菝葜屬或肖菝葜屬植物。萆薢應以薯蕷科粉萆薢和綿萆薢為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