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骨皮-原態
地骨皮-藥材
為茄科植物枸杞lyciumchinensemil1.或寧夏枸杞l. barbaruml.的幹燥根皮。分布於我國南北各地。初春或秋後采挖根部,洗淨,剝取根皮,曬幹,切段入藥。
【藥性】甘,寒。歸肺、肝、腎經。
【功效】涼血除蒸,清肺降火。
【應用】
1.陰虛發熱,盜汗骨蒸。本品甘寒清潤,能清肝腎之虛熱,除有汗之骨蒸,為退虛熱、療骨蒸之佳品,常與知母、鱉甲、銀柴胡等配伍,治療陰虛發熱,如地骨皮湯(《聖濟總錄》);若用治盜汗骨蒸、肌瘦潮熱,常與秦艽、鱉甲配伍,如秦艽鱉甲散(《衛生寶鑒》)。
2.肺熱咳嗽。本品甘寒,善清泄肺熱,除肺中伏火,則清肅之令自行,故多用治肺火鬱結,氣逆不降,咳嗽氣喘,皮膚蒸熱等症,常與桑白皮、甘草等同用,如瀉白散(《小兒藥證直訣》)。
3.血熱出血證。本品甘寒入血分,能清熱、涼血、止血,常用治血熱妄行的吐血、衄血、尿血等。《經驗廣集》單用本品加酒煎服,亦可配白茅根、側柏葉等涼血止血藥治之。
此外,本品於清熱除蒸泄火之中,而能生津止渴,故與生地黃、天花粉、五味子等同用,可治內熱消渴。
【用法用量】煎服,9~15g。
【使用注意】外感風寒發熱及脾虛便溏者不宜用。
【古籍摘要】
1.《神農本草經》:“主五內邪氣,熱中消渴,周痹。”
2.《珍珠囊》:“解骨蒸肌熱,消渴,風濕痹,堅筋骨,涼血。”
3.《湯液本草》:“瀉腎火,降肺中伏火,去胞中火,退熱,補正氣。”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本品含桂皮酸和多量酚類物質,甜菜堿,尚分離到β-穀甾醇、亞油酸、亞麻酸和卅一酸等。此外,又從地骨皮中分得降壓生物堿苦柯堿a(又名地骨皮甲素)以及枸杞素a和b。
2.藥理作用:地骨皮的乙醇提取物、水提取物及乙醚殘渣水提取物、甜菜堿等均有較強的解熱作用。地骨皮煎劑及浸膏具有降血糖和降血脂作用。地骨皮浸劑、煎劑、酊劑及注射劑均有明顯降壓作用且能伴有心率減慢。地骨皮水煎劑有免疫調節作用,又有抗微生物作用,其對傷寒杆菌、甲型副傷寒杆菌及福氏痢疾杆菌有較強的抑製作用,對流感亞洲甲型京科68-1病毒株有抑製其致細胞病變作用。此外,100%地骨皮注射液對離體子宮有顯著興奮作用。地骨皮的70%乙醇滲漉法提取物,可明顯提高痛閾,對物理性、化學性疼痛有明顯的抑製作用。
3.臨床研究:據報道,地骨皮在臨床上尚可用於多種疾病,如:用本品與紅花等量研粉,以植物油調勻,敷貼患處,膠帶固定,治療雞眼及胼胝,效果良好,孕婦忌用(中國中藥雜誌1992,7:434);用生、熟地骨皮各100g,分別研末,高壓消毒,外撒患處,用於化膿性潰瘍,視膿液多少,潰瘍深淺,選擇生、熟品用藥,臨床治療30例,總有效率為100%,手術切開引流者亦可使用(中醫外治雜誌 1996,3:22);用地骨皮60g作煎劑,治療原發性高血壓50例,顯效20例,總有效率為94%(中藥臨床新用,2001:240)。此外,尚可用於治療蕁麻疹、皮炎等皮膚過敏性疾病。
地骨皮-藥材
為茄科植物枸杞lyciumchinensemil1.或寧夏枸杞l. barbaruml.的幹燥根皮。分布於我國南北各地。初春或秋後采挖根部,洗淨,剝取根皮,曬幹,切段入藥。
【藥性】甘,寒。歸肺、肝、腎經。
【功效】涼血除蒸,清肺降火。
【應用】
1.陰虛發熱,盜汗骨蒸。本品甘寒清潤,能清肝腎之虛熱,除有汗之骨蒸,為退虛熱、療骨蒸之佳品,常與知母、鱉甲、銀柴胡等配伍,治療陰虛發熱,如地骨皮湯(《聖濟總錄》);若用治盜汗骨蒸、肌瘦潮熱,常與秦艽、鱉甲配伍,如秦艽鱉甲散(《衛生寶鑒》)。
2.肺熱咳嗽。本品甘寒,善清泄肺熱,除肺中伏火,則清肅之令自行,故多用治肺火鬱結,氣逆不降,咳嗽氣喘,皮膚蒸熱等症,常與桑白皮、甘草等同用,如瀉白散(《小兒藥證直訣》)。
3.血熱出血證。本品甘寒入血分,能清熱、涼血、止血,常用治血熱妄行的吐血、衄血、尿血等。《經驗廣集》單用本品加酒煎服,亦可配白茅根、側柏葉等涼血止血藥治之。
此外,本品於清熱除蒸泄火之中,而能生津止渴,故與生地黃、天花粉、五味子等同用,可治內熱消渴。
【用法用量】煎服,9~15g。
【使用注意】外感風寒發熱及脾虛便溏者不宜用。
【古籍摘要】
1.《神農本草經》:“主五內邪氣,熱中消渴,周痹。”
2.《珍珠囊》:“解骨蒸肌熱,消渴,風濕痹,堅筋骨,涼血。”
3.《湯液本草》:“瀉腎火,降肺中伏火,去胞中火,退熱,補正氣。”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本品含桂皮酸和多量酚類物質,甜菜堿,尚分離到β-穀甾醇、亞油酸、亞麻酸和卅一酸等。此外,又從地骨皮中分得降壓生物堿苦柯堿a(又名地骨皮甲素)以及枸杞素a和b。
2.藥理作用:地骨皮的乙醇提取物、水提取物及乙醚殘渣水提取物、甜菜堿等均有較強的解熱作用。地骨皮煎劑及浸膏具有降血糖和降血脂作用。地骨皮浸劑、煎劑、酊劑及注射劑均有明顯降壓作用且能伴有心率減慢。地骨皮水煎劑有免疫調節作用,又有抗微生物作用,其對傷寒杆菌、甲型副傷寒杆菌及福氏痢疾杆菌有較強的抑製作用,對流感亞洲甲型京科68-1病毒株有抑製其致細胞病變作用。此外,100%地骨皮注射液對離體子宮有顯著興奮作用。地骨皮的70%乙醇滲漉法提取物,可明顯提高痛閾,對物理性、化學性疼痛有明顯的抑製作用。
3.臨床研究:據報道,地骨皮在臨床上尚可用於多種疾病,如:用本品與紅花等量研粉,以植物油調勻,敷貼患處,膠帶固定,治療雞眼及胼胝,效果良好,孕婦忌用(中國中藥雜誌1992,7:434);用生、熟地骨皮各100g,分別研末,高壓消毒,外撒患處,用於化膿性潰瘍,視膿液多少,潰瘍深淺,選擇生、熟品用藥,臨床治療30例,總有效率為100%,手術切開引流者亦可使用(中醫外治雜誌 1996,3:22);用地骨皮60g作煎劑,治療原發性高血壓50例,顯效20例,總有效率為94%(中藥臨床新用,2001:240)。此外,尚可用於治療蕁麻疹、皮炎等皮膚過敏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