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芩-原態
黃芩-藥材
黃芩-飲片
為唇形科植物黃芩 scute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幹燥根。主產於河北、山西、內蒙古、河南、陝西等地。春、秋兩季采挖,去除須根及泥沙,曬後撞去粗皮,蒸透或開水潤透切片,曬幹。生用、酒炙或炒炭用。
【藥性】苦,寒。歸肺、膽、脾、胃、大腸、小腸經。
【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
【應用】
1.濕溫、暑濕、胸悶嘔惡,濕熱痞滿、黃疸瀉痢。本品性味苦寒,功能清熱燥濕,善清肺胃膽及大腸之濕熱,尤長於清中上焦濕熱。治濕溫、暑濕證,濕熱阻遏氣機而致胸悶惡心嘔吐、身熱不揚、舌苔黃膩者,常配滑石、白豆蔻、通草等藥用,如黃芩滑石湯(《溫病條辨》);若配黃連、幹薑、半夏等,可治濕熱中阻,痞滿嘔吐,如半夏瀉心湯(《傷寒論》);若配黃連、葛根等藥用,可治大腸濕熱之泄瀉、痢疾,如葛根黃芩黃連湯(《傷寒論》);若配茵陳、梔子,可治濕熱黃疸。
2.肺熱咳嗽、高熱煩渴。本品主入肺經,善清瀉肺火及上焦實熱,用治肺熱壅遏所致咳嗽痰稠,可單用,如清金丸(《丹溪心法》);若配苦杏仁、桑白皮、蘇子,可治肺熱咳嗽氣喘,如清肺湯(《萬病回春》);若配法夏,可治肺熱咳嗽痰多,如黃芩半夏丸(《袖珍方大全》)。
本品苦寒,清熱瀉火力強,配薄荷、梔子、大黃等,可用治外感熱病,中上焦熱盛所致之高熱煩渴、麵赤唇燥、尿赤便秘、苔黃脈數者,如涼膈散(《和劑局方》)。
3.血熱吐衄。本品能清熱瀉火以涼血止血,可用治火毒熾盛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等證,常配大黃用,如大黃湯(《聖濟總錄》)。本品經配伍,也可用治其他出血證,如配地榆、槐花,用治血熱便血;配當歸,用治崩漏,如子芩丸(《古今醫鑒》)。
4.癰腫瘡毒。本品有清熱瀉火,清解熱毒的作用,可用治火毒熾盛之癰腫瘡毒,常與黃連、黃柏、梔子配伍,如黃連解毒湯(《外台秘要》)。若治熱毒壅滯痔瘡熱痛,則常配黃連、大黃、槐花等藥用。
5.胎動不安。本品具清熱安胎之功,用治血熱胎動不安,可配生地黃、黃柏等藥用,如保陰煎(《景嶽全書》);若配白術用,可治氣虛血熱胎動不安,如芩術湯(《醫學入門 》);若配熟地黃、續斷、人參等藥用,可治腎虛有熱胎動不安,如泰山磐石散(《景嶽全書》)。
【用法用量】煎服,3~10g。清熱多生用,安胎多炒用,清上焦熱可酒炙用,止血可炒炭用。
【使用注意】本品苦寒傷胃,脾胃虛寒者不宜使用。
【鑒別用藥】黃芩分枯芩與子芩。枯芩為生長年久的宿根,中空而枯,體輕主浮,善清上焦肺火,主治肺熱咳嗽痰黃;子芩為生長年少的子根,體實而堅,質重主降,善瀉大腸濕熱,主治濕熱瀉痢腹痛。
【古籍摘要】
1.《神農本草經》:“主諸熱黃疸,腸澼泄痢,逐水,下血閉,惡瘡疽蝕火瘍。”
2.《滇南本草》:“上行瀉肺火,下行瀉膀胱火,男子五淋,女子暴崩,調經清熱,胎有火熱不安,清胎熱,除六經實火實熱。”
3.《本草正》:“枯者清上焦之火,消痰利氣,定喘咳,止失血,退往來寒熱,風熱濕熱,頭痛,解瘟疫,清咽,療肺萎、乳癰發背,尤祛肌表之熱,故治斑疹、鼠瘺、瘡瘍、赤眼;實者涼下焦之熱,能除赤痢,熱蓄膀胱,五淋澀痛,大腸閉結,便血,漏血。”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本品含黃芩苷元、黃芩苷、漢黃芩素、漢黃芩苷、黃芩新素、苯乙酮、棕櫚酸、油酸、脯氨酸、苯甲酸、黃芩酶、β-穀甾醇等。
2.藥理作用:黃芩煎劑在體外對痢疾杆菌、白喉杆菌、綠膿杆菌、傷寒杆菌、副傷寒杆菌、變形杆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腦膜炎球菌、霍亂弧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製作用;黃芩苷、黃芩苷元對豚鼠離體氣管過敏性收縮及整體動物過敏性氣喘,均有緩解作用,並與麻黃堿有協同作用,能降低小鼠耳毛細血管通透性;本品還有解熱、降壓、鎮靜、保肝、利膽、抑製腸管蠕動、降血脂、抗氧化、調節camp水平、抗腫瘤等作用;黃芩水提物對前列腺素生物合成有抑製作用。
3.臨床研究:結合傳統用本品治療肺熱咳嗽,現代臨床常用以治療小兒肺炎、支氣管炎等;用黃芩、金銀花,水煎服,治療麥粒腫150例,一般1—2日即愈(山東醫藥,1989,1:22);用雙黃連粉針劑(由黃芩、金銀花、連翹組成),加入生理鹽水中緩慢靜脈滴注,治療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33例,痊愈30例(中華皮膚科雜誌,1999,6:412);用以黃芩為主藥,配玄參、麥冬、石斛、三棱製成的皰疹i號口服液口服,治療帶狀皰疹157例,其疼痛緩解及消失時間明顯短於龍膽瀉肝顆粒對照組,後遺症的發生率亦少於對照組(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1,6:388);此外,臨床上還用黃芩等製劑治療高血壓、病毒性肝炎、流腦帶菌者、沙眼等。
黃芩-藥材
黃芩-飲片
為唇形科植物黃芩 scute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幹燥根。主產於河北、山西、內蒙古、河南、陝西等地。春、秋兩季采挖,去除須根及泥沙,曬後撞去粗皮,蒸透或開水潤透切片,曬幹。生用、酒炙或炒炭用。
【藥性】苦,寒。歸肺、膽、脾、胃、大腸、小腸經。
【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
【應用】
1.濕溫、暑濕、胸悶嘔惡,濕熱痞滿、黃疸瀉痢。本品性味苦寒,功能清熱燥濕,善清肺胃膽及大腸之濕熱,尤長於清中上焦濕熱。治濕溫、暑濕證,濕熱阻遏氣機而致胸悶惡心嘔吐、身熱不揚、舌苔黃膩者,常配滑石、白豆蔻、通草等藥用,如黃芩滑石湯(《溫病條辨》);若配黃連、幹薑、半夏等,可治濕熱中阻,痞滿嘔吐,如半夏瀉心湯(《傷寒論》);若配黃連、葛根等藥用,可治大腸濕熱之泄瀉、痢疾,如葛根黃芩黃連湯(《傷寒論》);若配茵陳、梔子,可治濕熱黃疸。
2.肺熱咳嗽、高熱煩渴。本品主入肺經,善清瀉肺火及上焦實熱,用治肺熱壅遏所致咳嗽痰稠,可單用,如清金丸(《丹溪心法》);若配苦杏仁、桑白皮、蘇子,可治肺熱咳嗽氣喘,如清肺湯(《萬病回春》);若配法夏,可治肺熱咳嗽痰多,如黃芩半夏丸(《袖珍方大全》)。
本品苦寒,清熱瀉火力強,配薄荷、梔子、大黃等,可用治外感熱病,中上焦熱盛所致之高熱煩渴、麵赤唇燥、尿赤便秘、苔黃脈數者,如涼膈散(《和劑局方》)。
3.血熱吐衄。本品能清熱瀉火以涼血止血,可用治火毒熾盛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等證,常配大黃用,如大黃湯(《聖濟總錄》)。本品經配伍,也可用治其他出血證,如配地榆、槐花,用治血熱便血;配當歸,用治崩漏,如子芩丸(《古今醫鑒》)。
4.癰腫瘡毒。本品有清熱瀉火,清解熱毒的作用,可用治火毒熾盛之癰腫瘡毒,常與黃連、黃柏、梔子配伍,如黃連解毒湯(《外台秘要》)。若治熱毒壅滯痔瘡熱痛,則常配黃連、大黃、槐花等藥用。
5.胎動不安。本品具清熱安胎之功,用治血熱胎動不安,可配生地黃、黃柏等藥用,如保陰煎(《景嶽全書》);若配白術用,可治氣虛血熱胎動不安,如芩術湯(《醫學入門 》);若配熟地黃、續斷、人參等藥用,可治腎虛有熱胎動不安,如泰山磐石散(《景嶽全書》)。
【用法用量】煎服,3~10g。清熱多生用,安胎多炒用,清上焦熱可酒炙用,止血可炒炭用。
【使用注意】本品苦寒傷胃,脾胃虛寒者不宜使用。
【鑒別用藥】黃芩分枯芩與子芩。枯芩為生長年久的宿根,中空而枯,體輕主浮,善清上焦肺火,主治肺熱咳嗽痰黃;子芩為生長年少的子根,體實而堅,質重主降,善瀉大腸濕熱,主治濕熱瀉痢腹痛。
【古籍摘要】
1.《神農本草經》:“主諸熱黃疸,腸澼泄痢,逐水,下血閉,惡瘡疽蝕火瘍。”
2.《滇南本草》:“上行瀉肺火,下行瀉膀胱火,男子五淋,女子暴崩,調經清熱,胎有火熱不安,清胎熱,除六經實火實熱。”
3.《本草正》:“枯者清上焦之火,消痰利氣,定喘咳,止失血,退往來寒熱,風熱濕熱,頭痛,解瘟疫,清咽,療肺萎、乳癰發背,尤祛肌表之熱,故治斑疹、鼠瘺、瘡瘍、赤眼;實者涼下焦之熱,能除赤痢,熱蓄膀胱,五淋澀痛,大腸閉結,便血,漏血。”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本品含黃芩苷元、黃芩苷、漢黃芩素、漢黃芩苷、黃芩新素、苯乙酮、棕櫚酸、油酸、脯氨酸、苯甲酸、黃芩酶、β-穀甾醇等。
2.藥理作用:黃芩煎劑在體外對痢疾杆菌、白喉杆菌、綠膿杆菌、傷寒杆菌、副傷寒杆菌、變形杆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腦膜炎球菌、霍亂弧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製作用;黃芩苷、黃芩苷元對豚鼠離體氣管過敏性收縮及整體動物過敏性氣喘,均有緩解作用,並與麻黃堿有協同作用,能降低小鼠耳毛細血管通透性;本品還有解熱、降壓、鎮靜、保肝、利膽、抑製腸管蠕動、降血脂、抗氧化、調節camp水平、抗腫瘤等作用;黃芩水提物對前列腺素生物合成有抑製作用。
3.臨床研究:結合傳統用本品治療肺熱咳嗽,現代臨床常用以治療小兒肺炎、支氣管炎等;用黃芩、金銀花,水煎服,治療麥粒腫150例,一般1—2日即愈(山東醫藥,1989,1:22);用雙黃連粉針劑(由黃芩、金銀花、連翹組成),加入生理鹽水中緩慢靜脈滴注,治療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33例,痊愈30例(中華皮膚科雜誌,1999,6:412);用以黃芩為主藥,配玄參、麥冬、石斛、三棱製成的皰疹i號口服液口服,治療帶狀皰疹157例,其疼痛緩解及消失時間明顯短於龍膽瀉肝顆粒對照組,後遺症的發生率亦少於對照組(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1,6:388);此外,臨床上還用黃芩等製劑治療高血壓、病毒性肝炎、流腦帶菌者、沙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