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易》之為書也,原始要終,以為質也。六爻相雜,唯其時物也。其初難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辭擬之,卒成之終。
若夫雜物撰德,辯是與非,則非其中爻不備。噫!亦要存亡吉凶,則居可知矣。知者觀其彖辭,則思過半矣。
二與四同功而異位,其善不同;二多譽,四多懼,近也。
柔之為道,不利遠者;其要無咎。其用柔中也。
三與五同功而異位,三多凶,五多功,貴賤之等也。其柔危,其剛勝耶?
【譯文】
《易經》這部書,是追原萬事萬物的始終,以成其根本的一本書,有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以包括萬事萬物的要素。一卦分為六爻,雖六爻剛柔相雜不一,但隻要觀察爻位,處在適當的時位,和象征的事物,便可以決定吉凶了。初爻是很難了解它的涵義的,因初爻為根本,卦的形體,尚未形成。而上爻為卦末,全卦形體已經具備了,涵義自然畢露,容易領會了。聖人在擬測而係初爻的文辭時較為困難。等到初爻的文辭已定,則順此立二三四五及上爻的文辭,順爻位的次序,由下而上,全卦六爻的文辭就逐漸形成,到了上爻,不過是卦義的終結而已。至於陰陽雜陳,揆述陰陽的德性,辨別是非,不是初爻和上爻二者所能概括的,必須加上二、三、四、五中爻,互相審度觀察,它的涵義才能完備而無遺。啊!探存亡吉凶的大要,隻要從六爻中推求,雖平居在家,也可得知道了。聰明賢達的人看看彖辭,則卦義多半可知了。六爻中的第二爻與第四爻,同屬於陰柔的性質,二與四互成一卦,可知道存亡吉凶的道理,它們的功用相同的,而位置不同,因此他們時位的善惡也有不同。二居下卦中遠應九五之尊,不為君王所疑,做事易奏效,故得到讚賞較多。四居上卦之下,接近五的君位,雖旦夕侍在君側,但言行必須謹慎,動輒得咎,惶恐不安,故常處在危機之中。柔順的人,自立不易,需親附於他人,所以不利於遠者,隻要能夠求沒有咎害便可以了。用柔之道,要使柔順居中,不失中庸之道,方能有利。像六二以陰居陰位,處內卦之中,多能獲得吉利。六爻中的第三爻與第五爻,同屬陽剛的部位,三與五互成一卦,它們的功用是相同的,而位置是不同的。三居下卦之極,在臣下之位,故多凶害。五居上卦之中,位君上之位,象征高明中正,眾星拱照,故多功。這是爻位等次有尊卑貴賤之差異的關係。豈是屬於柔爻的,必定是危殆嗎?屬於陽剛的,一定優勝嗎?這要看各爻的尊卑貴賤及時位呀。並不一定陽剛就吉,陰柔就凶的。
《易》之為書也,原始要終,以為質也。六爻相雜,唯其時物也。其初難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辭擬之,卒成之終。
若夫雜物撰德,辯是與非,則非其中爻不備。噫!亦要存亡吉凶,則居可知矣。知者觀其彖辭,則思過半矣。
二與四同功而異位,其善不同;二多譽,四多懼,近也。
柔之為道,不利遠者;其要無咎。其用柔中也。
三與五同功而異位,三多凶,五多功,貴賤之等也。其柔危,其剛勝耶?
【譯文】
《易經》這部書,是追原萬事萬物的始終,以成其根本的一本書,有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以包括萬事萬物的要素。一卦分為六爻,雖六爻剛柔相雜不一,但隻要觀察爻位,處在適當的時位,和象征的事物,便可以決定吉凶了。初爻是很難了解它的涵義的,因初爻為根本,卦的形體,尚未形成。而上爻為卦末,全卦形體已經具備了,涵義自然畢露,容易領會了。聖人在擬測而係初爻的文辭時較為困難。等到初爻的文辭已定,則順此立二三四五及上爻的文辭,順爻位的次序,由下而上,全卦六爻的文辭就逐漸形成,到了上爻,不過是卦義的終結而已。至於陰陽雜陳,揆述陰陽的德性,辨別是非,不是初爻和上爻二者所能概括的,必須加上二、三、四、五中爻,互相審度觀察,它的涵義才能完備而無遺。啊!探存亡吉凶的大要,隻要從六爻中推求,雖平居在家,也可得知道了。聰明賢達的人看看彖辭,則卦義多半可知了。六爻中的第二爻與第四爻,同屬於陰柔的性質,二與四互成一卦,可知道存亡吉凶的道理,它們的功用相同的,而位置不同,因此他們時位的善惡也有不同。二居下卦中遠應九五之尊,不為君王所疑,做事易奏效,故得到讚賞較多。四居上卦之下,接近五的君位,雖旦夕侍在君側,但言行必須謹慎,動輒得咎,惶恐不安,故常處在危機之中。柔順的人,自立不易,需親附於他人,所以不利於遠者,隻要能夠求沒有咎害便可以了。用柔之道,要使柔順居中,不失中庸之道,方能有利。像六二以陰居陰位,處內卦之中,多能獲得吉利。六爻中的第三爻與第五爻,同屬陽剛的部位,三與五互成一卦,它們的功用是相同的,而位置是不同的。三居下卦之極,在臣下之位,故多凶害。五居上卦之中,位君上之位,象征高明中正,眾星拱照,故多功。這是爻位等次有尊卑貴賤之差異的關係。豈是屬於柔爻的,必定是危殆嗎?屬於陽剛的,一定優勝嗎?這要看各爻的尊卑貴賤及時位呀。並不一定陽剛就吉,陰柔就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