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山人的話讓雲雁回對那個澤州來的民間藝人很感興趣,他是很喜歡汴京各種民間藝術的,從穿越以後,住在大相國寺起就一直接觸,並由衷地敬佩那些藝人。


    而像張山人這樣的頂尖藝人,幾乎都各有自己的驚人之處,既然張山人說在那人身上看到了年輕的自己,雲雁回自然想,至少與那人見見麵,了解一下。


    既然雲雁回答應,張山人便帶他去見那人。


    “年紀不大,二十來歲,姓孔,孔寄。”張山人給雲雁回介紹,“他那班子說是班子,其實為了上京,散得隻剩下三四個人了。如今,住在九山書會的地方。”


    雲雁回還挺詫異的,“他入京短短時日,就已經加入書會了?”


    書會,乃是流行於民間藝人中的一種組織。因為這時候的說話、雜劇等藝術廣泛,所以應運而生這樣的組織。


    書會中的書會先生,都是一些有文采的藝人,如張山人這樣,或是沒有功名、不得誌的文人,市場上大部分話本的文本都出自他們之手。


    要叫雲雁回來理解,這和現代的行業協會差不多。


    而這種地方,吸納新成員也是有一定要求的。


    九山書會算是汴京最大、最有影響力的書會,這個孔寄能夠這麽快地加入書會,還能住在書會的地方,想來絕對不止是張山人的欣賞起到用處。


    九山書會有個長租的地方,是給成員們活動用的,孔寄就暫住在那裏,因為目前還沒有表演活動,所以當雲雁回和張山人去到那裏的時候,他和自己班裏的人都在。


    雖未見麵,但是知道孔寄一直沒開始表演,又讓雲雁回在心中勾勒了一下他的樣子。此人很有想法啊,可以說是有些潦倒了,卻不去接演出——他能讓人同意他住在書會,張山人又欣賞他,介紹幾個演出機會是絕無問題的吧,但是他卻寧肯在住處排練,也不去,果然是抱著一戰成名的想法。


    在九山書會的根據地,雲雁回看到三個十四五歲的小娘子,還有一個二十多的年青人,長得隻能說是端正而已,正在一句一句教小娘子們唱詞內容,想必就是孔寄了。


    “孔先生,”張山人喊了一聲,孔寄便抬起頭來,張山人一笑,“你想見的人,我帶來了。”


    孔寄看到雲雁回,便精神一振,叫三個小姑娘尋他處自己練去,自己走了上來,唱個喏,彬彬有禮,“不知雲先生光臨,寄居客處,招待不周,失禮了。”


    迄今為止,同雲雁回關係好的,都叫他雁哥兒,同他不熟識或不了解他的,多因他年少,稱呼小郎君之類。


    也就沈括和孔寄不大一樣,沈括叫雲雁回雲郎,孔寄尊稱雲先生,二者有異曲同工之處。


    而聽張山人的稱呼,也知道張山人對孔寄也很推崇了,雲雁回十分客氣地回禮了,也稱他為孔先生。


    孔寄請他們二人坐下,倒了茶水來,“粗茶一盞,還望見諒。”


    張山人喝了一口茶水,態度非常隨意,“啊,早知道從雁哥兒那裏拿些茶了。”


    雲雁回:“老哥,我那裏的拌花茶,有一半都是被你打搶走了啊!”


    張山人詼諧地道:“富戶的茶,不打搶就是虧了。”他咳嗽兩聲,“咳咳,不說笑,孔先生,你同雁哥兒談正事吧。”


    雲雁回微笑道:“願聞詳情。”


    “從何說起呢……”孔寄低頭想了一下,緩緩道,“三個月前,我還待在陽阿,在那裏,我的班子隻是可以糊口罷了。”


    “陽阿的曲藝很出名,能在陽阿立足,便很不一般了。”雲雁回誠懇地道。


    孔寄笑了一下,沒說什麽,“幼時學藝,家師曾經為我算過一課,告訴我,我五十歲技藝可大成,那時進京,定能名傳天下。但是那之前進京,隻會折戟沉沙。”


    雲雁回想說些什麽,但還是閉嘴了,好吧,隻許他師父算卦神,不許別人的師父算卦也神嗎?姑且認為孔寄的師父也有真本事吧。


    孔寄又道:“但是三個月前,我為我班子裏的人算卦時,察覺到不對,又為自己也起了一課,卻發現我的時機已經提前成熟了。所以,我不顧反對,上京來了。”


    雲雁回瞪大了眼睛看著他。


    孔寄苦笑道:“我知道,你可能不會信,但是,我來了汴京之後,再三探問,又算了卦,真的覺得,你就是我的命中貴人。若是你不肯幫我,大概,我還是得等到五十歲了。”


    “我信你啊!”雲雁回笑著說,“就算你沒算卦,也該知道我能幫你才對啊,滿汴京的藝人都知道了。小常娥就是我捧紅的嘛。”


    孔寄啞然,“是真的……”


    口裏這麽說,雲雁回心裏其實並非全然不信的。若是孔寄說他算卦算到雲雁回能幫他,這必然是假的,因為大家都知道雲雁回能捧人。但是,孔寄卻提到了他自己的卦象改變過,那豈不是應了雲雁回的穿越嗎?


    有了雲雁回的突然來到,孔寄才有了一個提前紅的命運可能性啊。當然了,這要是瞎掰剛好撞上的,那就沒話說了。


    雲雁回不可能把心裏的話說出來,隻是攤手。


    “咳,直接說正活兒不好嗎?非扯些卦象,你有真本事,無論什麽卦,雁哥兒都會幫你的啊,”張山人都急了,覺得孔寄是在本末倒置,要說算卦,就如雁哥兒說的,不用算卦都知道他是貴人了,“孔先生的確是很厲害的,對說話、樂曲、百戲都通曉。”


    孔寄有些蔫地道:“嗯……鄙人最近完成了一個本子。”


    孔寄將自己的本子拿了出來,給雲雁回看。


    雲雁回一看那本子,翻了第一頁看時還沒什麽,但是看了幾頁,就察覺出不對了,心中有點激動,試探性地問道:“你這本子,和普通的話本不太一樣啊。”


    “這並非是話本,”孔寄老實道,他指著本子上的段落說道,“這本是我以前寫的一個話本,改編之後,裏麵有唱曲也有說白。我的想法,是把它們串聯起來,用曲與白呈現這個話本故事,在表演方式上,則汲取了鼓子詞、大曲之類的方式。我的幾個弟子在家鄉演過兩場,反響……還不錯。”


    “看唱詞,這些曲子都是不同的宮調?”雲雁回又問道,這麽多年在廟會瓦子裏混,對這些知識他還是知道一些的。


    這挺容易看出來的,孔寄點了點頭,“是的,也有一些民間小調和大曲。”畢竟他的班子本來就是演那些的,在陽阿更是能收集到很多曲調。


    張山人眯了眯眼,“我覺得這很不錯,一定會大受歡迎的。”


    當然,當然會大受歡迎!


    雲雁回在心中想。


    “演演看吧。”雲雁回端住了,叫孔寄表演試試看。


    要驗貨也是應該的,孔寄招手,叫來自己的弟子,因為人手不夠,他和兩個弟子一起拿了琵琶和箏來,一起伴奏,一個弟子,則站在那兒,身姿婷婷嫋嫋,開始唱起了曲兒。


    琵琶聲清脆動人,女弟子唱著曲,也時而伴有一些相應的動作,中間更插有一些道白,整套曲子唱下來,可以聽出來,是說的昭君出塞的曆史故事。


    ——不過從頭到尾,都是這女弟子一個人在唱,而且隻是用第三人稱視角唱出一個故事。


    演罷之後,雲雁回微笑撫掌。


    張山人點著頭,“之前孔先生也演給我看過,但是再聽一次,還是那麽動聽啊。”


    “這個……這樣的表演形式,孔先生起了名兒嗎?”雲雁回問道。


    孔寄搖頭,“尚未呢,其實我覺得……還需要雕琢。”這大概也是雖然他天資聰穎,但是師父卻說需要五十歲才能名傳天下的原因了,現在的曲子還有些生澀,孔寄心裏也很想知道,難道雲雁回捧人功夫那麽厲害,連七分貨色,也能捧成十二分嗎?


    誰知,雲雁回卻語出驚人。


    “你這套曲子用了好些宮調,又是主要用琵琶伴奏,叫諸宮調,或是叫彈詞,都不錯。”雲雁回說到這裏時,孔寄和張山人就已經很認同了,覺得十分貼切,然而他接下來的話,才驚人呢,“而且我也覺得,你這彈詞需要再雕琢改進!”


    孔寄呆了一瞬,他打聽得清清楚楚,張山人也說過,雲雁回雖然很知道怎樣琢磨舞台,但是,對表演是不通的,有時候聽慢點的曲子甚至會睡著。


    現在,他卻要對彈詞——這就用上這名字了——的技巧提出意見?


    ……


    為何不能呢?


    雲雁回與孔寄談了幾句本子後,就確認這是諸宮調的原始形態了。


    諸宮調又稱作彈詞,汲取各種曲藝之精華而成,以唱為主,以白為輔,以曲子表演長篇故事,後來雖然沒落了,但是它上承唐宋詩文,下啟南北戲曲,為後世的戲曲藝術開辟了道路。


    元雜劇,就在很大程度上借鑒了諸宮調的成功之處。


    戲曲戲曲,之所以是戲曲,就是因為它們以“曲”來演“戲”,而這正是諸宮調的創新,將音樂引入了故事,結合二者,為戲曲的誕生鋪墊好基礎。


    雲雁回算是明白了,孔寄算出來的他這個貴人,雖說能捧人,然而也不能把二十歲的孔寄捧出五十歲的藝術成就啊。


    他的用處,是在於他見過現代那些成熟的戲劇藝術,京劇,昆曲,越劇,黃梅戲……


    如果說有人能給孔寄一些啟發,讓他提早完善甚至提高自己的諸宮調表演藝術,那個人肯定是雲雁回。


    從誕生起就輝煌了很多年的戲曲提前出現在百花齊放的北宋民間舞台?雲雁回覺得自己很樂意看到這樣的場景!


    雲雁回站了起來,篤定地道:“首先,建議你去看一下我們大相國寺的俗講,這邊的俗講和你看過的說話可能不太一樣——你要讓觀眾融入你的故事,更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其次,再看看雜戲的表演方式,將其也融入進來吧。”


    “……”孔寄隻覺得好像有道雷劈中了自己的天靈蓋,在他腦袋裏劈出了一個新世界來,叫他一時間啞然失聲。


    內行看門道,雲雁回短短幾句話,尚未說得很細,孔寄已然想著,不要說十二分了,他覺得自己能奔著一百二十分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小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拉棉花糖的兔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拉棉花糖的兔子並收藏大宋小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