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單純認為皇帝納妃是為了享樂,那就大錯特錯了。


    當然,也不排除曆史上確實有那麽幾位沉溺美色的糊塗昏君。但大多數的皇帝納妃,其實都有政治意味。


    除了明朝後妃和外戚的影響力較弱外,其他朝代,大都如此,世家門閥林立的隋唐尤甚之。


    李世民的後宮裏妃子眾多,出身都非比尋常,長孫皇後是齊國公長孫無忌的妹妹,也是申國公高士廉的外甥女。


    貴妃韋珪出身京兆韋氏;楊妃是隋煬帝的女兒;燕妃出身北朝世家,母親則是隋朝觀王楊雄之女;小楊妃與弘農楊氏關係密切,哪一個都不簡單。


    有官員上奏疏請立皇後,背後肯定有這些世家大族的推動,都希望自家女兒能母儀天下,對家族發展都將大有裨益。


    可惜出於朝堂平衡的考慮,以及對發妻的深情,李世民並無立繼後之心,但並未拒絕新納嬪妃的提議。


    畢竟李二陛下不到四十歲,春秋正盛,身邊需要多幾個年輕嬪妃伴駕,生育子嗣。同時又可以拉攏一批世家勳貴,有利於朝堂穩定。再者,老牛吃嫩草的美事,何樂而不為呢?


    不過眼下時機不恰當,剛剛遭遇水災和行刺,算不上風平浪靜,並非納妃的好時候。


    再者長孫無忌說的沒錯,怎麽也得先滋潤安撫一下宮中舊愛,避免落下喜新厭舊的名頭,也能省去一些麻煩。


    推遲數月,明年開春是個不錯的選擇,況且古禮選妃時間就是二三月間,正好合適。


    聞聽李二並無再立皇後之心,長孫無忌安心不少,這意味著除了自家三個外甥,不會再有嫡出皇子。外戚之中,長孫家仍舊高出一頭。


    話題轉變,兩人又談起了洛陽之行和行刺之事,長孫無忌問道:“陛下,關於刺客身份可有眉目?”


    李世民搖頭道:“沒有確切答案,刺客大概有兩撥人,行刺朕的可能是當年雍州城外,從獨孤修德手下逃走的那位,謝逸曾看到一雙褐色眼珠。


    至於襲營對雉奴他們動手之人,暫無頭緒……說起來真是凶險,若非謝家叔嫂,朕和幾個孩子都會有危險。”


    “淮陽縣伯救駕有功!”長孫無忌的回答有那麽點沒頭沒腦。


    李世民笑道:“輔機可是覺得,朕的封賞過於草率了?”


    “不,單單隻是獻上良種一事,便該重賞。”長孫無忌道:“不過陛下,那糧食當真有那麽高的產量?”


    李世民悠悠道:“眼見為實,明年種下後你去親自瞧瞧便知道了,朕也很驚訝,若非親眼所見,確實難以置信。”


    “陛下,可喜可賀啊!”


    “嗯,那小子很有辦法,奇思妙想不少,馬蹄鐵已經裝配十六衛軍;那個瓊花釀想必你嚐過,那個香水……女子愛不釋手,都是他的手筆!”


    李世民歎道:“自打皇後去了,雉奴和兕子一直悶悶不樂,朕都無可奈何,他卻能看出症結,‘對症下藥’。你是沒看見,這幾個月,兩孩子開朗多了。”


    長孫無忌點頭道:“看來此子確有才能,且是個怪才。”


    “而且他還寫的一手好詩文,才學出眾,且很聰明。”李世民悠悠道:“也許全天下人都以為,是朕杜撰出太上玄元皇帝賜種之說。但實際上,騎青牛的老仙翁——這話是謝逸口中說出來的。”


    “竟是如此?”長孫無忌頗為驚訝,事實上他先前也認為此舉是李世民授意,合乎情理。


    “看看,你都這樣想,更別說旁人了。好在當時房玄齡在場,他與朕親耳聽聞。”


    李世民歎道:“不知是此子聰明,故意討好朕;還是……朕派人調查過,此子自小生長於淮陽,原是個敗家子,好似一夜之間轉了性子,成了人才。


    瞧見他拿出的東西稀奇古怪,聞所未聞,所以朕有時候不免在想,難道他真遇到了神仙點撥?”


    長孫無忌心頭一動,勸諫道:“陛下,神仙異事多虛妄,還是謹慎些好。”


    “朕知道!”李世民道:“其實他的來曆不重要,隻要他能為朕所用,願意為朕所用即可。”


    長孫無忌小心翼翼地問道:“陛下打算就將他放在弘文館嗎?”


    “輔機,你有疑慮是嗎?”


    “陛下如此決斷,自有道理,臣並無疑慮。但少年人驟居高位,他自己會不會驕傲得意?百官可能也會有看法!”


    李世民歎道:“朕也是無奈之舉,你不知道,虞世南在洛陽時曾向朕請辭,他已經八十歲了,王珪的身體也不好。”


    “原來如此。”長孫無忌老謀深算,對朝局更是洞若觀火,當即明白李世民言下之意,同時也顧慮道:“可是……他會不會太年輕了?能否擔得起陛下的期望。”


    “十八歲,是太年輕了,可縱觀朝堂,並無太多合適人選。相比之下,此子靈透,是個可造之材。”


    李世民悠悠道:“朕願意冒險一試,至於能不能經得起風雨,擔得起擔子,那就要看他的本事了,拭目以待吧!”


    長孫無忌道:“陛下深謀遠慮!”


    “輔機啊,朕還有個想法!”


    “陛下請講!”


    李世民抬頭看著承慶殿裏搖曳的燈燭,輕聲道:“自武德年間起,朝廷封賞的爵位,錄用的官吏便不少;武德九年以後,又錄用了一大批,其中情由你都知道。”


    長孫無忌當然知道,李唐初得天下,為了拉攏關隴貴族,各地豪強,李淵冊封了許多官爵。武德九年,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又不得不冊封了不少從龍之臣,秦王府舊將。


    前幾年擊敗突厥,有功受賞的武將、官員、投降的部落首領又是一大批。再加上世襲、恩蔭等,而今大唐貴族和官員越來越多。


    “人多一點,無非是多耗費一點錢糧,倒也無妨,要是能多幾個人才,更求之不得。但是……”


    李世民道:“你也看到了,有多少衙署冗員眾多,辦事拖拖拉拉,相互推諉,反而耽誤事情。”


    “陛下是打算精簡官吏?”長孫無忌反應敏銳。


    李世民點頭道:“朕前幾年便有此想法,但先後對突厥,吐穀渾用兵,邊患未平,此事不便提及。不過而今,尤其是東巡有所見聞後,朕以為,時機或許差不多了。”


    “陛下,恕臣直言,精簡確實必要,卻需有度,不可操之過急。”長孫無忌誠懇道:“其實昔年楊廣的許多舉措並非失當,而是操之過急……”


    “朕心裏有數,此番至少要遏製冗員增加的趨勢,得開個好頭才行。”


    長孫無忌小心翼翼地問道:“那陛下打算何時動手,讓誰主持呢?”


    “哼哼!”李世民看了一眼長孫無忌的表情,笑道:“別擔心,這等得罪人的事情,就不讓你為難了。這件事,等閑之人也辦不了,辦不好!”


    “是……”


    李世民沉聲道:“讓侯君集從陳州回來任吏部尚書吧,他有這個膽魄和鐵腕,能辦好事情。”


    “侯君集確是個不錯的人選。”長孫無忌附和的同時,眼珠子卻轉個不停,心中好似泛起了許多念頭。


    “不過,你們也不能躲清閑。”李世民目光凝重道:“既然動手,就要鬧出點大動靜,你們得陪著朕唱出戲,唱出大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敗家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尹三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尹三問並收藏唐朝敗家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