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中秋節。


    有賞月賞秋的活動,但月餅這年頭尚未出現,謝逸不免有些失望。


    今日明德宮前的廣場上擺起來了連串的案幾,足夠數百人就坐入席。說是舉辦文會,實際上已然是文會與宴會的結合,後者的意味可能更為明顯。


    殿前正中搭起一座台子,那是皇帝的禦座所在,左右兩席屬於魏王李泰和晉王李治。至於晉王公主兕子和魏王世子李欣並無資格參加。


    宴會的規模很大,隻要人在中原,距離洛陽不是很遠,都收到了魏王李泰的請柬。說是請柬,但與聖旨沒什麽區別,隻要不是重病臥床,喪事守孝,都得乖乖前來赴宴。


    座次安排也頗有講究,左仆射房玄齡與河間郡王李孝恭分列左右第一席,程知節和張亮次之,侯君集也特意從陳州趕來。


    除此之外,還有禮部侍郎李百藥、殿中禦史崔仁師、陝州刺史崔知溫、東宮學士盧彥卿、尚書左丞盧承慶、平陰令鄭知賢,新鄭縣南鄭元嘉、羅山縣令王仁祐……


    職位不重要,重要的是姓氏——崔盧鄭王李,五姓世家門閥盡在其中,正是山東士族在朝堂上的代表人物。


    很湊巧,這些人本來或在長安,或在地方任職,結果近來紛紛接到監國太子李承乾的詔令,奉旨外出公幹。地點恰好在中原範圍以內,距離洛陽並不遠,故而理所當然地收到了魏王李泰的邀請。


    如果隻是一兩個人受邀,那是巧合。但到達洛陽,見到彼此之後,眾人便心知肚明,這是皇帝陛下有意而為之,有意讓“五姓七望”的代表前來東都赴宴。


    除了他們,各門閥世家還有些許才俊士子分散各席。當然了,規模相對較小的山東高門大戶也都有代表或子弟前來。比較特別的是,還有一些洛陽本地士紳、平民、農夫亦列於後席。


    毫無疑問,李二陛下煞費苦心,頂著天大的壓力在明德宮設宴,意圖正是他們這些山東世家門閥。


    吃喝不解決問題,宴會隻是手段,那麽李二陛下葫蘆裏賣得什麽藥呢?


    ……


    明月昭昭,秋風徐徐,有些小冷,謝逸很慶幸自己要了風度,也要了溫度。隻是案幾上的食物,剛上桌已經過涼透,壓根就沒打算讓人吃嘛,李二這待客之道真是……


    看吧,上百盞明燈火把之下,壓根沒人動筷子,都盯著李二陛下,有些埋怨,也有期待,也很忐忑。


    也許是覺得時間已經成熟,李世民朗聲道:“諸卿在此,朕有幾句話要說。前些日子秋雨連綿,致使洛州秋糧幾盡絕收,民居多有受損,朕甚為痛心。為助洛、陝諸州受災百姓度過艱難,特免去兩年賦稅,依人丁賜以米糧布帛。”


    “陛下聖明,陛下仁德!”百官幾乎異口同聲拍馬屁,卻也很機械,等著皇帝你爆大料的,結果……褲子都那什麽了,你就給我聽這個?


    “每每遇到水旱災,朕最擔心的便是老百姓餓肚子,洛州此番水災,好在距離含嘉倉近,可以就近調運糧食賑災。再不濟,有運河之便,可以從江南運糧來。”


    李世民似乎在拉家常,悠悠歎道:“可換了是其他地方,無糧倉之充盈,無水運地便利,該如何是好呢?所以啊,朕一直在想,如果有畝產幾石,十幾石,甚至幾十石的莊稼,讓百姓糧倉充盈,餘糧充足,該多好啊!”


    底下一眾臣民聞言,要麽心頭一動,要麽想要捧腹大笑,李二陛下瘋了嗎?想糧食想瘋了。十幾石,幾十石的莊稼,做夢吧!


    不過念在場合莊重,李二陛下又是一副憂國憂民的表情,眾人紛紛加以克製,終究沒笑出聲。


    李世民話鋒一轉:“可惜關中的麥子隻能產出兩三石,江南的稻米也不過畝產五六石,十幾石,幾十石的糧食……朕原以為沒有,結果有人給朕帶來些許種子……”


    在場之人皆是心頭一震,沒聽錯吧?聽皇帝這話中意味,天下真有畝產十幾石的糧食?怎麽可能,欺負我們不懂種田是嗎?


    “陛下,果真有這樣的莊稼?”一位年老士紳顫聲詢問。


    “淮陽縣子謝逸,你來告訴大家。”


    眾人的目光齊刷刷地落在左首第六張案幾後,那處坐著一個年輕人,從座次來判斷,地位不低。再看下年紀,起初眾人都他以為是皇室宗親,或者勳貴之後。沒想到竟然是小有傳言的淮陽縣男……怎麽又成縣子了?


    “臣遵旨!”謝逸從容起身,第一次在數百位官員和山東才俊麵前亮相。


    “在下謝逸,陳州淮陽人氏,去歲冬季不慎落水,危急之時得一白須白發的仙翁所救。仙翁賜給在下幾樣種子,並教授種植之法,分別是玉米、土豆、辣椒和番茄。”


    謝逸朗聲道:“之後老仙翁騎青牛而去,在下以為身在夢中,但種子卻放在身邊,方知並非虛幻。”


    什麽情況?好像很離奇的樣子,玉米,土豆……那是什麽東西?白須白發,騎青牛的老仙翁,莫非是……


    眾人正思緒飄飄時,謝逸朗聲續道:“因仙人夢中叮囑,要將種子獻與皇帝陛下,開春後在下便照辦了。


    春夏之時,陛下將洛陽宮禦苑平整作為苗圃,與臣一道躬耕種植,辛勤培育,今年……第一季的果實已經成熟了。”


    咳咳,謝逸無奈,此時此刻,少不得拍幾句馬屁。眾人也都回過神來,重點在這裏,新糧食……難道真的畝產十幾石?怎麽可能呢?


    “抬上來!”李世民起身一揮手,便有幾十個侍衛抬著幾口大缸擺在階下。


    謝逸上前道:“為避水患,禦苑裏的果實已然收獲,此間還有幾株,請大家一同見證果實模樣,以及其產量。”


    燈火之下,玉米杆已經有些枯黃,但依舊挺立,兩棒子已然快幹枯,然十分飽滿。


    謝逸上前,掰下棒子,當著所有的麵剝開外殼,去掉玉米須,將黃澄澄的玉米棒高高舉起,然後一粒粒地扣下玉米粒……


    這就是玉米?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確定自己沒見過,果真是新莊稼?


    “按照每畝地的種植株數,以及每株所產出的數量推算,每畝地保守可產出三到四石。”謝逸朗聲道:“此物的口味與產量比糜、粟更佳,接近麥麵……以後黃河兩岸冬種小麥,夏植玉米,其產量……”


    不用謝逸多言,下麵的人……尤其是最後的那些士紳、農戶,已經掰著指頭算清楚了,每畝地可以收獲五六石糧食,已經能趕上揚州的良田了……


    “還有,此物叫土豆,一畝地可以種植二千株,現在我們看看一株能產多少?”謝逸笑了笑,從侍衛手中接過一個鐵錘,猛地砸在大缸之上。


    一個經典的畫麵在這一瞬間定格,後由閻立本執筆作畫紀念,多年後史書稱之為——謝公砸缸驚天下!


    缸碎,泥土四濺!


    謝逸伸手刨開泥土,從中翻出四五個大大小小的果實。那模樣,表皮好似與山藥相近,但還是無人見過。


    當場稱量,土豆果實共計兩斤一兩……


    一畝兩千株,那就是……天啊!畝產四十石?!


    朝廷官員和才俊士子們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最後麵的農夫已然老淚縱橫,嚎啕大哭,祖祖輩輩哪見過畝產四十石的糧食?隻需種上一兩畝,全家人便再也不會餓肚子了……


    “此物產量之高,大家有目共睹,且耐旱易活。即便是換做貧瘠之地,幹旱年景,也能有十多石的產量。”


    “果真嗎?”有人小聲詢問,大抵在想會不會是皇家為了作秀,故意在缸中多塞了果實?


    “千真萬確。”李世民不失時機上前,朗聲道:“眼下種子有限,朕正派人多加培育……待三五年後,朕會逐步將種子派發天下,讓天下農夫自己種,自己稱量,看看畝產多少?以驗證朕有無虛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敗家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尹三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尹三問並收藏唐朝敗家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