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以後,中英雙方簽訂的《南京條約》將清政府軟弱可欺的本質暴露無遺。當時,大批西方列強都對英國在中國獲得的利益豔羨不已,紛紛湧入中國,想乘機分一杯羹。與此同時,貪得無厭的英國殖民者也想在中國謀求更多的好處。
1856年10月,英國以“亞羅號事件”為借口,又一次對中國發起了戰爭。因為此次戰爭實質上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延續,所以便被稱為第二次鴉片戰爭。10月底,英軍再度炮轟廣州城,其後更攻入城內大肆燒殺搶掠。
就在同一時期,法國政府正借口“馬神甫事件”向中國挑釁。1853年,法國天主教神甫馬賴非法潛入我國廣西西林縣,借著傳教的名義,跟當地的官府惡霸相勾結,橫行霸道,欺壓百姓,強奸婦女,當地百姓忍無可忍,將其惡行上報新上任的西林知縣張鳴鳳,張鳴鳳隨即依法將馬賴處死。這便是“馬神甫事件”的始末。法國對中國覬覦已久,隻是苦於找不到侵略的良機。此次事件無疑給了他們借口,於是法國政府便開始在這件事上大做文章,英國政府乘機向法國提議聯合出兵。
1857年,英法聯軍開始入侵中國。除此之外,還有美國和俄國向他們提供支援。1857年底,五千多名英法聯軍開始大舉侵略,12月29日,廣州被英法聯軍攻陷。1858年3月,英、法、美、俄四國公使一同趕赴上海,隨後,他們又集結軍艦一路北上,直抵天津白河口。清政府慌忙派出欽差大臣前去議和,並分別與四國簽訂了《天津條約》,另外還單獨跟俄國簽訂了《瑗琿條約》,將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的60多萬平方公裏的土地割讓給了俄國。
然而,四國並未就此滿足。1859年6月,英法聯軍炮擊大沽,之後又攻占了天津,並進一步向北京城進軍。鹹豐皇帝帶著妻妾子女倉皇逃向承德。10月,英法聯軍攻占了北京,在北京城內大肆燒殺搶掠,長達50天之久。在此期間,英法聯軍將圓明園洗劫一空地處北京西北郊的圓明園始建於明朝,“圓明園”這個名字是康熙禦賜的。“圓”就是完美出眾的品德,“明”就是光照千古的政績。雍正皇帝信奉佛教,他在世時一直以“圓明”作為自己的佛號,並自稱為“圓明居士”。康熙四十八年(1783年),當時還是四皇子的雍正從父親手中得到了這座宮殿。自雍正統治時期開始,圓明園曆經150餘年的修建,最終成為了一座美輪美奐、空前絕後的巨大建築群。
因為清朝年間一到盛夏時節,皇帝就會到圓明園來避暑,所以圓明園也被稱為“夏宮”。實際上,除了紫禁城以外,清朝皇帝居住時間最長的地方就是圓明園。當時在世界範圍內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希臘有帕特農神殿,埃及有金字塔,羅馬有鬥獸場,東方有夏宮。法國偉大的文學家雨果曾經高度評價圓明園說:“你隻管去想象那是一座令人神往、如同月宮城堡一樣的建築,夏宮就是這樣一座建築。”
圓明園的總麵積達5000多畝,內部可以分為圓明園、萬春園和長春園三部分,其中麵積最大的就是圓明園。圓明園的建築風格融和了皇家園林的大氣磅礴和私家園林的精致巧妙,園中珍藏著數不清的珍寶和文物,還栽種著幾百萬株珍貴的花草樹木,西方人盛讚其為“萬園之園”。如果說圓明園是一座博物館,那麽它的規模在整個世界範圍內都是空前絕後的。
然而,就是這樣一座舉世無雙的宮殿卻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被英法聯軍毀滅。根據目擊者描述,英法聯軍在洗劫圓明園時,場麵一片混亂。他們為了搶奪園內的珍寶,彼此大打出手。景泰藍花瓶、繡花長袍、優質皮草、綾羅綢緞、寶石、翡翠、珍珠、金條、金葉等,無一不是他們搶奪的對象。當時園內有一間房中堆積著大量的綾羅綢緞,其數目足以應付二分之一的京城百姓的需求,英法聯軍將這些布匹全都搶走,一匹不剩。由於很多珍寶過於沉重,不便運走,英法聯軍便將它們當場砸毀。他們用斧頭將名貴的家具砍得一塌糊塗,將碩大的鏡子砸得粉身碎骨。洗劫結束後,為了掩飾自己的罪行,英法聯軍還放火將這座瑰麗的皇家園林焚燒得麵目全非。大火總共燒了三天三夜,圓明園最終變成了一片廢墟。
雨果曾憤慨地說:“有一天,有兩名強盜闖入了夏宮,他們一個負責搶劫,另一個負責放火。然後,他們高高興興地返回了歐洲。這兩名強盜一個叫做法蘭西,另一個叫做英吉利。他們共同‘分享’了圓明園這座東方寶庫,還自以為取得了一場偉大的勝利!”雨果用這種方式對英法聯軍的暴行給予了強烈的譴責。
就在圓明園被毀滅的同時,清政府答應了侵略者的所有條件,並在不久之後與英、法、俄三方簽訂了《北京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就此結束。《北京條約》承認了《天津條約》的有效性,並承諾開天津為商埠,開放的口岸由東南沿海地區一直深入到長江中下遊,同時將九龍半島、烏蘇裏江以東的大片領土割讓給列強,還要向列強支付巨額賠款。這些規定都為我國百姓帶來了空前的災難,更進一步加深了我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1856年10月,英國以“亞羅號事件”為借口,又一次對中國發起了戰爭。因為此次戰爭實質上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延續,所以便被稱為第二次鴉片戰爭。10月底,英軍再度炮轟廣州城,其後更攻入城內大肆燒殺搶掠。
就在同一時期,法國政府正借口“馬神甫事件”向中國挑釁。1853年,法國天主教神甫馬賴非法潛入我國廣西西林縣,借著傳教的名義,跟當地的官府惡霸相勾結,橫行霸道,欺壓百姓,強奸婦女,當地百姓忍無可忍,將其惡行上報新上任的西林知縣張鳴鳳,張鳴鳳隨即依法將馬賴處死。這便是“馬神甫事件”的始末。法國對中國覬覦已久,隻是苦於找不到侵略的良機。此次事件無疑給了他們借口,於是法國政府便開始在這件事上大做文章,英國政府乘機向法國提議聯合出兵。
1857年,英法聯軍開始入侵中國。除此之外,還有美國和俄國向他們提供支援。1857年底,五千多名英法聯軍開始大舉侵略,12月29日,廣州被英法聯軍攻陷。1858年3月,英、法、美、俄四國公使一同趕赴上海,隨後,他們又集結軍艦一路北上,直抵天津白河口。清政府慌忙派出欽差大臣前去議和,並分別與四國簽訂了《天津條約》,另外還單獨跟俄國簽訂了《瑗琿條約》,將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的60多萬平方公裏的土地割讓給了俄國。
然而,四國並未就此滿足。1859年6月,英法聯軍炮擊大沽,之後又攻占了天津,並進一步向北京城進軍。鹹豐皇帝帶著妻妾子女倉皇逃向承德。10月,英法聯軍攻占了北京,在北京城內大肆燒殺搶掠,長達50天之久。在此期間,英法聯軍將圓明園洗劫一空地處北京西北郊的圓明園始建於明朝,“圓明園”這個名字是康熙禦賜的。“圓”就是完美出眾的品德,“明”就是光照千古的政績。雍正皇帝信奉佛教,他在世時一直以“圓明”作為自己的佛號,並自稱為“圓明居士”。康熙四十八年(1783年),當時還是四皇子的雍正從父親手中得到了這座宮殿。自雍正統治時期開始,圓明園曆經150餘年的修建,最終成為了一座美輪美奐、空前絕後的巨大建築群。
因為清朝年間一到盛夏時節,皇帝就會到圓明園來避暑,所以圓明園也被稱為“夏宮”。實際上,除了紫禁城以外,清朝皇帝居住時間最長的地方就是圓明園。當時在世界範圍內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希臘有帕特農神殿,埃及有金字塔,羅馬有鬥獸場,東方有夏宮。法國偉大的文學家雨果曾經高度評價圓明園說:“你隻管去想象那是一座令人神往、如同月宮城堡一樣的建築,夏宮就是這樣一座建築。”
圓明園的總麵積達5000多畝,內部可以分為圓明園、萬春園和長春園三部分,其中麵積最大的就是圓明園。圓明園的建築風格融和了皇家園林的大氣磅礴和私家園林的精致巧妙,園中珍藏著數不清的珍寶和文物,還栽種著幾百萬株珍貴的花草樹木,西方人盛讚其為“萬園之園”。如果說圓明園是一座博物館,那麽它的規模在整個世界範圍內都是空前絕後的。
然而,就是這樣一座舉世無雙的宮殿卻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被英法聯軍毀滅。根據目擊者描述,英法聯軍在洗劫圓明園時,場麵一片混亂。他們為了搶奪園內的珍寶,彼此大打出手。景泰藍花瓶、繡花長袍、優質皮草、綾羅綢緞、寶石、翡翠、珍珠、金條、金葉等,無一不是他們搶奪的對象。當時園內有一間房中堆積著大量的綾羅綢緞,其數目足以應付二分之一的京城百姓的需求,英法聯軍將這些布匹全都搶走,一匹不剩。由於很多珍寶過於沉重,不便運走,英法聯軍便將它們當場砸毀。他們用斧頭將名貴的家具砍得一塌糊塗,將碩大的鏡子砸得粉身碎骨。洗劫結束後,為了掩飾自己的罪行,英法聯軍還放火將這座瑰麗的皇家園林焚燒得麵目全非。大火總共燒了三天三夜,圓明園最終變成了一片廢墟。
雨果曾憤慨地說:“有一天,有兩名強盜闖入了夏宮,他們一個負責搶劫,另一個負責放火。然後,他們高高興興地返回了歐洲。這兩名強盜一個叫做法蘭西,另一個叫做英吉利。他們共同‘分享’了圓明園這座東方寶庫,還自以為取得了一場偉大的勝利!”雨果用這種方式對英法聯軍的暴行給予了強烈的譴責。
就在圓明園被毀滅的同時,清政府答應了侵略者的所有條件,並在不久之後與英、法、俄三方簽訂了《北京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就此結束。《北京條約》承認了《天津條約》的有效性,並承諾開天津為商埠,開放的口岸由東南沿海地區一直深入到長江中下遊,同時將九龍半島、烏蘇裏江以東的大片領土割讓給列強,還要向列強支付巨額賠款。這些規定都為我國百姓帶來了空前的災難,更進一步加深了我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