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自東漢時傳入我國,到魏晉南北朝時逐漸興盛起來。很多人出家為僧,佛寺佛塔遍布各地,佛經翻譯工作也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


    在翻譯佛經的過程中,很多人隻能根據掌握的梵文知識,加上自己的理解進行翻譯。梵文是雅語,給翻譯者造成了相當大的困難,這使得佛經的翻譯工作遠遠落後於佛教的發展。於是,有人產生出了去佛教的發源地印度的想法。他們想去那裏去見識一下真正的佛典,了解一下佛教的真諦。


    東晉時期的法顯是第一個去印度取經的僧人。他精通梵文,又有很高的佛學修養。公元399年,法顯從長安出發,開始去西天拜佛求經。經過一番艱苦跋涉,他來到了印度,並在那裏待了三年,閱讀了大量佛教經書。之後,他又帶著經書回國。他去印度的時候,走的是陸路,回來的時候走的是水路。在海上漂流三年,曆經無數風險之後,他終於回到了自己的祖國。


    法顯的精神讓很多佛教徒深受感動。從此之後,很多僧人走上了去印度取經的道路。唐朝初年,玄奘也走上了這條道路。


    玄奘本名叫陳褘,出生於讀書世家。他小時候就受到父親的影響,開始閱讀儒家經書,掌握了一定的儒學知識。在十三歲那年,由於家道中落,他便與二哥陳素到洛陽淨土寺出家為僧。隋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李淵從太原起兵反隋,建立了唐朝,玄奘便來到都城長安學習佛法。他聽說有名的僧人大多在四川後,又前往成都學習。他跟隨幾位有名的高僧學習,很快就掌握了多部佛經的精髓,名聲大振。


    為了解決佛經中的疑惑,也為了閱讀更多的佛經,他做出了去印度求經的決定。當時西突厥作亂,邊境動蕩不安,朝廷便沒有準許他去印度。後來,北方鬧災荒,朝廷頒布命令,允許百姓自行謀生,玄奘這才獲得了西行的機會。


    公元629年,玄奘從長安出發,正式開始西去印度求經。可是,他剛走到涼州(今甘肅武威)時,就出現了意外。當時唐朝正在與突厥打仗,朝廷下達了禁止百姓出關的命令。涼州都督李大亮了解玄奘的意圖後,便命令玄奘返回長安。當地有一個名叫慧遠的法師,他對玄奘的行動十分敬佩,就派兩個徒弟趁天黑把玄奘送到玉門關。


    玄奘來到玉門關外的第一個哨崗,打算等到天黑後,悄悄地混過去。但是,守衛發現了他,向他射箭,險些把他射死。有一個叫王詳的守衛十分同情他,勸他不要西去,而是去敦煌的寺院裏修行。玄奘對他說,他西行的決心非常強烈,就算遭受再多的痛苦,也要西去。王詳被他的精神打動,放他過了哨卡。此後,他又連過數道哨卡,再往前走就是方圓八百裏的戈壁灘。玄奘心裏念著《般若心經》,艱難地向前走去。走了大約一百多裏,他迷路了,後來又打翻了裝水的袋子,弄丟了路上用的東西。他非常無奈,隻得返回去。可是他又想到,既然已經發誓要到達印度,又怎麽能走回頭路呢?於是,他下定決心,繼續西行。


    走了數十天後,他來到了高昌。高昌王聽說玄奘來到自己國家,便設宴款待玄奘,還非常誠懇地請求玄奘留在高昌傳播佛法。玄奘告訴高昌王,他要去印度取經,不能留在高昌。高昌王實在不舍得讓玄奘離開,便把玄奘扣留下來,不放他西行。高昌王以為用這種辦法便能使玄奘留在高昌,但他顯然低估了玄奘西行的決心。被押留後,玄奘開始用絕食的辦法來反抗,整整三天時間,他連一滴水都沒有喝。高昌王深受感動,不但放他西去,還送給他三十匹馬、四個徒弟、二十五個仆人。除此之外,高昌王還給玄奘將要經過的國家的國王寫信,請求他們關照玄奘。


    此後,在仆人和徒弟的陪同下,玄奘繼續向西走。來到康國後,由於那裏的居民不信奉佛教,一些人打算放火將玄奘的兩個徒弟燒死。要不是國王及時阻止,玄奘等人的處境將會非常危險。


    曆經無數艱難險阻之後,玄奘等人終於來到了印度。為了搜集和學習各種佛教經典,玄奘不辭辛苦,走遍了印度各地。他在那爛陀寺待了五年時間,閱讀了大量的佛經,精通了論藏、律藏、經藏,因此被稱為“三藏法師”。


    玄奘的名聲越來越響亮,使得一些印度僧人非常嫉妒他。一天,一名自以為學問高深的印度僧人來到那爛陀寺前,拿出五十條疑難經義貼在寺門上。他說,要是有人能夠將這五十條經義的任何一條破解出條,他就會立即自殺。他非常狂妄地在寺門外大罵起來,寺裏的僧人沒有一人敢出門破解。幾天之後,玄奘來到寺門口,將貼在門上的經義一把扯下來,看都不看一眼,就開始講解起來。那個印度僧人嚇得魂飛魄散,他根本沒有想到玄奘能夠將這麽難解的經義破解出來。既然已經立下誓言,又怎麽能夠反悔呢?於是他拔出寶劍,打算自殺。玄奘阻止了他,讓他做了自己的仆人。


    摩揭陀國國王聽說玄奘的事跡後,深受感動,便為玄奘召開了一個由全印度十八個國家的國王和數千名高僧參加的佛旨辯論大會。玄奘作為辯論大會的論主,接受與會者的提問。在回答問題的時候,玄奘展現出了非常高深的佛學造詣,將那些提問者駁得啞口無言。從此之後,玄奘的名聲享譽全印度。


    公元643年,玄奘帶著佛經,離開印度,又走了兩年,才返回長安。


    玄奘西行取經,曆時共十七年,行程五萬餘裏。他雖然不是第一個去印度取經的僧人,但是他的成就和影響卻是最大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華上下五千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中華上下五千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