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尹的協助下,湯成功推翻了夏朝的統治,建立了商朝。商朝建立之初,百廢待興,湯又在伊尹的幫助下完善了各項典章製度,使商迅速恢複了社會秩序,走上正軌。商湯在位三十年,臨終時,因為特別信任伊尹,把輔佐繼任帝王的重任囑托於他。


    商朝時,繼承的法則是兄死弟及,沒有弟弟,才輪到兒子繼承。商湯沒有弟弟,因此應該是長子太丁繼位。可是湯還在世時,太丁就死了,因此按照禮法,應該由太丁的弟弟外丙繼位。於是伊尹便扶持外丙繼承了王位。外丙在位三年就去世了,他的弟弟仲壬繼位,仲壬體弱多病,注定也是個短命君王,在位四年就病亡了。這時能繼承王位的隻有商湯的孫子、太丁的兒子——太甲了。此時的太甲隻有十歲,但伊尹還是毫不猶豫地扶持年幼的太甲登上了商朝君主的寶座。他自己則掌握大權,盡心盡職地從旁輔佐,教給太甲如何區分是非對錯和治理國家的方法,希望把太甲調教成一代賢君。


    太甲年幼少不更事,開始還能聽伊尹的教導,謹言慎行,恪守祖輩的禮法,認真對待政事。可是,他小小年紀就登上權力的頂峰,眾星捧月般地長大,而且自幼喪父,沒有受過嚴格的管教。沒幾年,他頑劣的性情就開始滋長,自認是一國之君,萬人之上,沒人能管得了自己,漸漸變得忘乎所以,對伊尹的教導也開始不耐煩起來。他覺得伊尹雖為宰相,卻是奴隸出身,自己憑什麽要聽他的教訓。因此,當伊尹給他講祖宗的規矩,向他傳授湯立下的法度,用曆史上賢君的故事教育他時,根本聽不進去,而且表現得很敵對。漸漸地,他變得恣意妄為,喜聲樂,醉酒宴,一再地破壞禮法。更可怕的是,他竟越來越像夏桀,喜歡濫用民力,暴虐嗜殺,百姓苦不堪言,對他的不滿越積越深。


    對於太甲的無心長進,暴虐成性,伊尹和群臣都憂心忡忡,一再規勸,提醒太甲作為一代君王,要有所為有所不為。然而,太甲根本聽不進伊尹的規勸,不但一意孤行,甚至還變本加厲。伊尹非常憂慮,擔心如果繼續放縱太甲這樣胡鬧下去,湯好不容易打下來的天下,就會被他葬送。


    為了商朝的天下,為了能把太甲調教成一代明君,伊尹決定對太甲下一劑猛藥。正好快要到湯的忌日了,按規矩,君主要帶領朝廷上下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太甲貪玩,根本不想主持這種規規矩矩、枯燥乏味的儀式,可是伊尹一再強調身為湯的子孫,繼承了湯打下的天下,這件事他責無旁貸,除非他不想做這個君主了。太甲無奈,勉為其難主持祭奠,帶領群臣來到了湯的墓地——桐宮。祭奠一開始,伊尹宣讀祭文,向湯的亡靈宣告,為了商朝能千秋萬代,要將幼主留在桐宮,讓他反思自己的言行,幫他領悟治國的道理。太甲聽完祭文,才知道自己要被囚於桐宮,接受訓導,一下就慌了神,可是群臣百官都在場,顯然大家都支持伊尹的決定,他已經騎虎難下,隻能聽從了。


    太甲住進了桐宮,但國家大事不能無人管理,伊尹便攝政當國,代行天子職責。為了教導太甲上進,伊尹給他寫了《伊訓》、《肆命》、《祖後》三篇訓詞:《伊訓》中說,腐敗、婬蕩、逆亂之風是喪家亂國的根本,身為君主要想讓國家長治久安,就要修身養性,多聽賢臣的意見;《肆命》是講分辨是非的方法,清楚地說明應做什麽樣的事情,不應做什麽樣的事情;《祖後》則專門講商湯時候的典法製度,教育太甲祖先的規矩不可破,不能為了貪一時之快,而背棄祖訓,為所欲為。


    桐宮遠在商都郊外,雖是商朝開國之君湯的陵墓,卻非常簡陋,跟普通人的墓沒什麽兩樣,隻有一座又低又矮的宮室,以便每年到此祭奠。太甲是享樂慣了的人,怎能甘心呆在這裏受苦。為了能讓太甲安心悔過,伊尹語重心長地對他說:“我年事已高,本沒有爭權奪位的野心,可是先王臨終托孤,輔佐幼主,自己重任在身。為了不辜負先王的囑托,不能對你放任不管。你還是商朝的國君,但是在執政之前要多學習、走正道,修身養性,提高治國安邦的能力。所以要趁著這次機會,在這裏好好學習如何做一個英明的君王。”


    太甲知道此事已經無可挽回,再加上伊尹的一番話也讓他有些感觸,便不再反抗,表示會老實地呆在桐宮學習。太甲在此,沒有高床軟臥,沒有錦衣玉食,遠離前呼後擁,遠離奢華的享受,也遠離各種誘惑,每天他早晚守候著祖父商湯的陵墓,讀著伊尹寫給他的訓詞,過著簡樸的生活,心竟真的漸漸平靜下來。


    太甲逐漸了解到祖父曆盡艱辛,打下商朝天下,還能儉以修身,仁以立德,由衷地崇拜起祖父來,再想想自己對國家沒什麽貢獻,就登上王位,卻不思治國,隻貪圖玩樂,還暴虐地對待百姓,真羞愧難當。同時,他想到伊尹對自己苦心教誨,自己卻不能理解,懊悔不及。於是,太甲下定決定要好好讀書,做一個不負祖父亡靈的明君,學習為君為政所必需的德行與知識,掌握國家法度,以及如何應對國家的困境。


    就這樣,在不斷地學習與悔過自新中,太甲在桐宮一住就是三年。這三年間,太甲真的脫胎換骨了,他認真學習,以祖父為榜樣,嚴格要求自己,尤其注重修煉自己的德行。伊尹也經常派德才兼備的人給他授課,同時了解他在桐宮的情況。經過一番了解,伊尹確定太甲已經改過向善,也具備了一定才識,可以回來當君主了。於是,伊尹帶領文武大臣來到桐宮,用隆重的儀式把太甲接回了亳都,讓太甲歸位主政,自己隻從旁輔佐。


    經過三年的蛻變,太甲歸位後,果然完全改掉了過去的頑劣性情。他雖然年紀輕輕,卻成熟沉穩,對待國家大事從不懈怠,還發揚商湯的德政,勤儉愛民,凡是為大局著想,從不做違反祖製和朝廷法律的事。在他和伊尹的統治下,商朝社會穩定,百姓安康,諸侯臣服,進入了一個穩定發展鼎盛時期。《史記·殷本紀》中說太甲複位後,“諸侯鹹歸殷,百姓以寧”。太甲因此贏得了群臣和百姓的尊敬,被稱為“太宗”。伊尹又作《太甲訓》三篇,褒揚太甲的德政。


    不過,太甲當政期間,對國家大事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伊尹,直到太甲的兒子沃丁繼承王位八年後,伊尹才去世。據說,他去世的時候,天降大霧,三日不散。沃丁感念他對商朝鞠躬盡瘁的功德,親自主持喪事,用天子之禮厚葬了他,將他安葬在亳都的郊區。


    伊尹不僅是輔佐湯奪取天下的開國元勳,而且是名副其實的“五朝元老”,他以其卓越的才能和忠誠,為商王朝延續六百年的統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是我國曆史上最早的賢能相國聖人,史稱“元聖”。在甲骨卜辭的記載中,伊尹不但被列為“舊老臣”之首,受到隆重祭祀,而且還與湯同祭,單獨享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華上下五千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中華上下五千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