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萬曆帝十歲登基,張居正當了十年首輔,輔助皇帝處理朝政。
他雖然不是皇帝,卻肩負國家重任,以天下為己任。近代思想家梁啟超甚至說:“明代政治家隻有一張居正。”">
但野史卻說張居正死於縱欲過度……">
近代思想家、文學家、學者梁啟超(1873-1929)曾點評:“明代有種種特點,政治家隻有一張居正!”">
要知道,明朝(1368-1644)長達276年,能人輩出,名臣、首輔多達160多人。但是在梁啟超心中的政治家隻有一個――張居正(1525-1582),給於他高度評價,不是沒有原因的。
他到底有什麽過人的地方,能讓梁啟超如此稱頌?
<strong>皇帝的老師</strong>
明朝出了好幾位多年不上朝,不理朝政的皇帝,出了名的有嘉靖皇帝朱厚熜(1507-1566)和他的孫子萬曆皇帝朱翊鈞(1563-1620)。可是明朝依然還可以繼續統治276年,才被滿清取代。明朝有如一個無人駕馭的王朝,但因為有了能治國的大臣和首輔等官員在把持朝政。這些皇帝就抱著“你辦事,我放心”和無為而治的態度,安心讓日子天天如是過。說起來,萬曆皇帝還在萬曆十五年(1587),在殿試中所出的考題是“無為而治”!
在萬曆王朝,就出了一位張居正,他就是梁啟超點名的政治家。
張居正出身寒微,天資聰敏,勤奮好學,很有抱負,充滿理想和信念,一心投效國家。張居正也是萬曆帝的老師,孜孜不倦地教導還未成年,當時還是太子的朱翊鈞。張居正對這未來皇帝寄予厚望,要使他成為千古明君,用心良苦。朱翊鈞也對張居正畢恭畢敬,尊稱他“先生“。
張居正當了十年的首輔,輔助十歲登基的萬曆帝處理朝政。他雖然不是皇帝,實際上卻是有實無名的君王。張居正肩負國家重任,勤奮工作,“以天下為己任,不畏譏彈,敢於擔當”,“苟利社稷,生死以之”。萬曆朝的大儒李贄稱張居正為“宰相之傑”,清代人說:“明隻一相,張居正是也。”">
<strong>死後被撤銷諡號</strong>
張居正擔任首輔的十年期間。明朝正處於多事之秋,內憂外患,整個封建製度開始走向沒落。是他推行萬曆新政,實行政治整頓和改革,經濟得以恢複力圖振興頹勢,使衰敗的明王朝一度恢複生機,出現短暫的中興,所以有人稱他為“救時宰相”。
張居正也是個有爭議性的人物,很多史學家對他的評介,毀譽參半,褒貶不一,把“偉大與渺小、無情與重義、拒賄與好諂”集他一身。說他徇私,善於權謀,獨斷專行,待人不善,搞兩麵派,陷害他人,表裏不一,生活奢侈……雖然說蓋棺論定,但是後世的曆史學者,仍然還對他的功過,重新審視、定位。
最令人惋惜的是,在張居正死後不到兩年,就被人彈劾。時年21歲的萬曆帝竟然立即剝奪他在張居正死前九天所封賜的“太師”榮譽,撤銷“文忠”諡號,而且更進一步抄他的家。
可憐被困在張府內老弱婦孺,有十餘人口活活餓死。長子張敬修也含恨自縊身亡,次子張嗣修被流放。
萬曆帝對待一手扶持自己的恩師,竟然忘恩負義,恩將仇報,這種失去理性行為,有人認為是萬曆帝因為長久處於張居正的嚴厲管教約束之下,以及感覺到威權震主的一種反叛心理變態的發泄表現。
張居正居功至偉,萬曆帝是很清楚的。而且萬曆也表達過感恩報恩之情。故此《明神宗實錄》(神宗是萬曆帝)有記錄萬曆所說:先生大功,朕說不盡,隻看顧先生的子孫。 後來萬曆這樣毫無情義行為,也是曆史上認為匪夷所思的事。
不過,公道自在在人心,人還是有良知的。接下來發生的事情,相信也是史無前例。家破人亡的張居正,竟然使到當年要推倒他的反對派,拋開恩怨,義無反顧為他鳴冤;有曾被張居正打壓、貶職、罷官的人如趙錦,翰林院侍講學士於慎行上書求情和寬恕張居正;連因得罪張居正而引退的工部右侍郎陸光祖,複官後出任吏部侍郎,因為維護張居正,又再被降職。因政見不同被張居正處以廷杖八十,打到殘廢的都禦史鄒元標,還拖著一條拐腿為昭雪張居正而奔走呼號,不念舊惡,稱讚張居正“功在社稷,過在身家”。
所幸,張居正死後還不到40年,恥辱得以昭雪。崇禎年間,張居正獲得全麵平反,恢複諡號,子孫亦獲襲職。張居正的故居被改為“張文忠公祠”,讓後人瞻仰。《明史》盛讚有張居正為政期間“海內殷阜,紀綱法度莫不修明。功在社稷,日久論定,人益追思。”相信張居正泉下有知,亦可瞑目了。
<strong>張居正的死因</strong>
有關張居正的死,正史的記載相當簡單,《神宗本紀》隻用了一個“卒”字。在《張居正傳》裏則說:“亡何,居正病。帝頻頒敕諭問疾,大出金帛為醫藥資。四閱月不愈,百官並齋醮為祈禱。”至於是什麽病,沒有說清楚。
不知道野史的說法的可信度是如何,傳說張居正“有姬妾40餘人,大吃春藥”,熱氣向上或向下發散,認為他是死於縱欲過度,甚至說張居正死時“皮膚燥裂,如炙魚然”,是縱欲而亡症狀。
和張居正有芥蒂的明代文史學家王世貞(1526-1590),在他留下的《嘉靖以來首輔傳·張居正傳》中,儼然以局外人自居,煞有介事地對這位死去的“同年進士”進行道德上的無情揭露和有力詆毀,甚至歹毒攻擊。據他說,“ 則日餌房中藥,發強陽而燥,則又飲寒劑泄之,其下成痔。而脾胃不能進食。”">
這些記載,有缺客觀,甚至抹黑之嫌。不過和替張居正鳴冤的大臣相比較,王世貞是差多了。隻因為他是史學家,人人把他的話當真,但他是否言過其實?也有說抗倭名將戚繼光進獻張居正“海狗腎”和美女,導致痔瘡。有了痔瘡是否影響脾胃,不能進食?
不過,現代醫學是沒有吃春藥或催情藥導致痔瘡這理論的。我也懷疑,張居正生病多時,難道還有心情去吃催情藥,尋歡作樂去?
他雖然不是皇帝,卻肩負國家重任,以天下為己任。近代思想家梁啟超甚至說:“明代政治家隻有一張居正。”">
但野史卻說張居正死於縱欲過度……">
近代思想家、文學家、學者梁啟超(1873-1929)曾點評:“明代有種種特點,政治家隻有一張居正!”">
要知道,明朝(1368-1644)長達276年,能人輩出,名臣、首輔多達160多人。但是在梁啟超心中的政治家隻有一個――張居正(1525-1582),給於他高度評價,不是沒有原因的。
他到底有什麽過人的地方,能讓梁啟超如此稱頌?
<strong>皇帝的老師</strong>
明朝出了好幾位多年不上朝,不理朝政的皇帝,出了名的有嘉靖皇帝朱厚熜(1507-1566)和他的孫子萬曆皇帝朱翊鈞(1563-1620)。可是明朝依然還可以繼續統治276年,才被滿清取代。明朝有如一個無人駕馭的王朝,但因為有了能治國的大臣和首輔等官員在把持朝政。這些皇帝就抱著“你辦事,我放心”和無為而治的態度,安心讓日子天天如是過。說起來,萬曆皇帝還在萬曆十五年(1587),在殿試中所出的考題是“無為而治”!
在萬曆王朝,就出了一位張居正,他就是梁啟超點名的政治家。
張居正出身寒微,天資聰敏,勤奮好學,很有抱負,充滿理想和信念,一心投效國家。張居正也是萬曆帝的老師,孜孜不倦地教導還未成年,當時還是太子的朱翊鈞。張居正對這未來皇帝寄予厚望,要使他成為千古明君,用心良苦。朱翊鈞也對張居正畢恭畢敬,尊稱他“先生“。
張居正當了十年的首輔,輔助十歲登基的萬曆帝處理朝政。他雖然不是皇帝,實際上卻是有實無名的君王。張居正肩負國家重任,勤奮工作,“以天下為己任,不畏譏彈,敢於擔當”,“苟利社稷,生死以之”。萬曆朝的大儒李贄稱張居正為“宰相之傑”,清代人說:“明隻一相,張居正是也。”">
<strong>死後被撤銷諡號</strong>
張居正擔任首輔的十年期間。明朝正處於多事之秋,內憂外患,整個封建製度開始走向沒落。是他推行萬曆新政,實行政治整頓和改革,經濟得以恢複力圖振興頹勢,使衰敗的明王朝一度恢複生機,出現短暫的中興,所以有人稱他為“救時宰相”。
張居正也是個有爭議性的人物,很多史學家對他的評介,毀譽參半,褒貶不一,把“偉大與渺小、無情與重義、拒賄與好諂”集他一身。說他徇私,善於權謀,獨斷專行,待人不善,搞兩麵派,陷害他人,表裏不一,生活奢侈……雖然說蓋棺論定,但是後世的曆史學者,仍然還對他的功過,重新審視、定位。
最令人惋惜的是,在張居正死後不到兩年,就被人彈劾。時年21歲的萬曆帝竟然立即剝奪他在張居正死前九天所封賜的“太師”榮譽,撤銷“文忠”諡號,而且更進一步抄他的家。
可憐被困在張府內老弱婦孺,有十餘人口活活餓死。長子張敬修也含恨自縊身亡,次子張嗣修被流放。
萬曆帝對待一手扶持自己的恩師,竟然忘恩負義,恩將仇報,這種失去理性行為,有人認為是萬曆帝因為長久處於張居正的嚴厲管教約束之下,以及感覺到威權震主的一種反叛心理變態的發泄表現。
張居正居功至偉,萬曆帝是很清楚的。而且萬曆也表達過感恩報恩之情。故此《明神宗實錄》(神宗是萬曆帝)有記錄萬曆所說:先生大功,朕說不盡,隻看顧先生的子孫。 後來萬曆這樣毫無情義行為,也是曆史上認為匪夷所思的事。
不過,公道自在在人心,人還是有良知的。接下來發生的事情,相信也是史無前例。家破人亡的張居正,竟然使到當年要推倒他的反對派,拋開恩怨,義無反顧為他鳴冤;有曾被張居正打壓、貶職、罷官的人如趙錦,翰林院侍講學士於慎行上書求情和寬恕張居正;連因得罪張居正而引退的工部右侍郎陸光祖,複官後出任吏部侍郎,因為維護張居正,又再被降職。因政見不同被張居正處以廷杖八十,打到殘廢的都禦史鄒元標,還拖著一條拐腿為昭雪張居正而奔走呼號,不念舊惡,稱讚張居正“功在社稷,過在身家”。
所幸,張居正死後還不到40年,恥辱得以昭雪。崇禎年間,張居正獲得全麵平反,恢複諡號,子孫亦獲襲職。張居正的故居被改為“張文忠公祠”,讓後人瞻仰。《明史》盛讚有張居正為政期間“海內殷阜,紀綱法度莫不修明。功在社稷,日久論定,人益追思。”相信張居正泉下有知,亦可瞑目了。
<strong>張居正的死因</strong>
有關張居正的死,正史的記載相當簡單,《神宗本紀》隻用了一個“卒”字。在《張居正傳》裏則說:“亡何,居正病。帝頻頒敕諭問疾,大出金帛為醫藥資。四閱月不愈,百官並齋醮為祈禱。”至於是什麽病,沒有說清楚。
不知道野史的說法的可信度是如何,傳說張居正“有姬妾40餘人,大吃春藥”,熱氣向上或向下發散,認為他是死於縱欲過度,甚至說張居正死時“皮膚燥裂,如炙魚然”,是縱欲而亡症狀。
和張居正有芥蒂的明代文史學家王世貞(1526-1590),在他留下的《嘉靖以來首輔傳·張居正傳》中,儼然以局外人自居,煞有介事地對這位死去的“同年進士”進行道德上的無情揭露和有力詆毀,甚至歹毒攻擊。據他說,“ 則日餌房中藥,發強陽而燥,則又飲寒劑泄之,其下成痔。而脾胃不能進食。”">
這些記載,有缺客觀,甚至抹黑之嫌。不過和替張居正鳴冤的大臣相比較,王世貞是差多了。隻因為他是史學家,人人把他的話當真,但他是否言過其實?也有說抗倭名將戚繼光進獻張居正“海狗腎”和美女,導致痔瘡。有了痔瘡是否影響脾胃,不能進食?
不過,現代醫學是沒有吃春藥或催情藥導致痔瘡這理論的。我也懷疑,張居正生病多時,難道還有心情去吃催情藥,尋歡作樂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