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節


    其後,王汗的弟弟額兒客合剌[1],在將要被他哥哥王汗殺害時,逃出去投奔到乃蠻部亦難察汗[2]處。


    亦難察汗派出軍隊(攻打王汗),王汗經過三座城逃走,逃到了合剌契丹[3](西遼)的古兒汗處。(後來),他背叛了古兒汗,經過畏兀兒[4]的城、唐忽惕[5](西夏)的城,一路上擠著五隻山羊的奶,刺駱駝血作為飲食,窮困潦倒地來到古泄兀兒海子[6]。


    成吉思汗因為他以前曾與也速該結為安答,派遣塔孩把阿禿兒[7]、速客該者溫[8]兩人為使者前去(迎接他)。成吉思汗又從客魯漣河[9]源頭親自去迎接他。因王汗饑餓消瘦而來,(成吉思汗)便(從自己的百姓處)征收實物稅[10](忽卜赤兒)給他,把他接到(自己的)營地上供養他。


    那年冬天,成吉思汗(與他)一起遷移到忽巴合牙地方駐冬。注釋:


    [1]額兒客合剌—《親征錄》、《元史太祖紀》作也力可合剌。


    [2]亦難察汗—《親征錄》作亦難赤可汗。拉施特《史集》作亦難赤必勒格不古汗。乃蠻塔陽汗、不亦魯黑汗兄弟倆的父親。“亦難赤”,為突厥語“信賴”之意。“必勒格”,為突厥語“賢明者”之意。不古,為畏兀兒、乃蠻、欽察等突厥語族諸族共同的祖先神。


    [3]合剌契丹—即西遼,為遼末皇族耶律大石在中亞廣大地區建立的王朝(1124-1218年)。


    [4]畏兀兒—指840年回鶻汗國崩潰後,西遼的一支回鶻人在今新疆天山山脈南北建立的王國,其都城在高昌,史稱高昌回鶻或西州回鶻、和州回鶻。


    [5]唐忽惕—《秘史》又譯唐兀惕,即“黨項”之音轉,為蒙古人對黨項族建立的西夏國(1038-1227)的稱呼。


    [6]古泄兀兒海子—《親征錄》作曲薛兀兒澤。伯希和認為在土拉河西南。培爾列認為此湖在東經109度、北緯43度,現已幹涸。


    [7]塔孩把阿禿兒—即《秘史》第120節之速勒都思氏人塔乞。《親征錄》作塔海。


    [8]速客該者溫—即《秘史》第120節的速客虔氏人速客該者溫。《親征錄》作雪也垓。


    [9]客魯漣河—又譯怯綠連、曲綠憐、怯呂連、臚朐河、驢駒河。今克魯倫河。


    蒙古秘史[10]實物稅—《秘史》原文為“忽卜赤兒”,即向牧民征收的家畜等實物稅。


    第152節


    那時,王汗的弟弟們、那顏(貴族、領主)們等議論道:


    “咱們這位汗兄,心胸狹窄,心懷惡意,殺了許多兄弟,他投降過合剌契丹,並且使百姓們受苦。如今,咱們把他怎麽辦?說起他以前的日子,他七歲時被篾兒乞惕人擄去,穿著黑花山羊羔皮襖,在薛涼格河的不兀剌原野上為篾兒乞惕人掏穀物。直到他的父親忽兒察忽思不亦魯黑汗打敗了篾兒乞惕人,才把他救出來。十三歲的時候,塔塔兒部的阿澤汗,又把他連同他的母親一起擄了去,叫他放牧駱駝。(後來,)阿澤汗的牧羊人帶著他逃了出來。其後,他畏懼乃蠻人,躲避到撒兒塔兀勒[1]地區,又到垂河[2]去投奔合剌契丹(西遼)的古兒汗。在那裏,不到一年,他又叛變逃出,經過畏兀兒、唐兀惕(西夏)諸地,窮困地走來,擠五隻山羊的奶,刺駱駝血作為飲食,隻有一隻瞎眼黑鬃的黃馬,窮困潦倒地來到義子帖木真處。帖木真(從部眾處)征收實物稅來供養他。如今他已忘記義子帖木真對他的恩德,又起了惡念。咱們對他怎麽辦呢?”


    阿勒屯阿倏黑[3]把眾人議論這話告密於王汗。阿勒屯阿倏黑說:


    “我也參加了議論,但我不能背棄我的大汗你。”


    於是,王汗下令逮捕了參加議論的額勒忽禿兒[4]、忽勒巴裏[5]、阿鄰太師[6]等諸弟和那顏們。諸弟之中,(隻有)劄合敢不逃避到乃蠻部裏去了。


    (王汗命人)把他們捆綁起來,叫進帳房裏,對他們說:


    “咱們經過畏兀兒、唐兀惕諸地來時,商議過什麽話?我怎麽能像你們那樣考慮呢?”


    說罷,就唾他們的臉,並命人為他們解除捆綁。他們被王汗唾臉後,帳房內所有的人都起來唾他們的臉。注釋:[1]撒兒塔兀勒—指伊斯蘭教諸國居民,即宋元以來之所謂“回回”。[2]垂河—今中亞楚河。[3]阿勒壇阿倏黑—《親征錄》作按敦阿述。[4]額勒忽禿兒—《親征錄》作燕火脫兒。[5]忽勒巴裏—《親征錄》作渾八力。[6]阿鄰太師—《親征錄》作納憐脫憐太石。


    第153節


    度過了那年冬天,狗兒年(壬戌,1202年)秋天,成吉思汗在答闌捏木兒格思[1]地方與察合安塔塔兒、阿勒赤塔塔兒、都塔兀惕(塔塔兒)、阿魯孩塔塔兒這些塔塔兒部落交戰前,議定軍令[2]宣布說:


    “戰勝敵人時,不可貪財。戰勝了敵人,那些財物都是我們的,我們共同分配。如果被敵人打退,退到最初衝出去的原陣地,就要反攻;退到最初衝出去的原陣地,而不反攻者,處斬!”


    議定軍令宣布了之後,在答闌捏木兒格思地方與塔塔兒人廝殺,擊敗他們,把他們驅趕到兀勒灰河、失魯格勒隻惕河[3],驅趕在一起,擄掠了他們的部眾。在那裏,殲滅了察罕塔塔兒[4]、阿勒赤塔塔兒[5]、都塔兀惕塔塔兒[6]、阿魯孩塔塔兒[7]的主要百姓。


    阿勒壇、忽察兒、答裏台三人沒有遵守議定的軍令,(在作戰時)把戰利品掠為己有。因為他們沒有遵守議定的軍令,(成吉思汗)派遣者別、忽必來二人把他們掠得得財物、馬群等,全部沒收。注釋:


    [1]答闌捏木兒格思—《親征錄》作答蘭捏木哥思之野。在今哈拉哈河上源努木爾根河一帶。


    [2]軍令—《秘史》原文為“劄撒黑”,意為命令、法令、軍令。[3]兀勒灰河、失魯格勒隻惕河—即今內蒙古東烏珠穆沁旗東北部的烏拉蓋河、色也勒吉河。《元史太祖紀》、《親征錄》作兀魯回、失連真河。


    [4]察罕塔塔兒—《秘史》前文又譯察合安塔塔兒。《親征錄》譯作察罕塔塔兒。“察罕”,意為“白”。


    [5]阿勒赤塔塔兒—《親征錄》作按赤塔塔兒。[6]都塔兀惕塔塔兒—拉施特《史集》作禿禿黑裏兀惕塔塔兒。“禿禿黑裏兀惕”,意為“都督之民”。


    [7]阿魯孩塔塔兒—拉施特《史集》作不魯恢塔塔兒。


    第154節


    殲滅、俘虜了塔塔兒人後,為了怎樣處理該部落的百姓,成吉思汗把自己的


    蒙古秘史親族召集到帳房裏舉行大議,共同商議。大家商議道:


    “以前,塔塔兒人殺害了我們的祖先和父輩,我們要為祖先和父輩報仇雪恨,把凡比車轄高的人全部殺光!剩下的,分給各家做奴婢。”


    大家商議定了後,就從帳房裏出來。


    塔塔兒人也客扯連[1]向別勒古台問道:


    “(你們)怎麽議定的?”


    別勒古台說:


    “大家說,把你們凡比車轄高的人全部殺光!”


    也客扯連把別勒古台說的這話,傳給了他們塔塔兒人。(塔塔兒人遂)立起寨子(反抗)。我軍攻打立起寨子的塔塔兒人,傷亡很大。經過與守寨的塔塔兒人苦戰,才攻入寨內;我軍要把他們比車轄高的人殺光,塔塔兒人互相說:


    “每個人在自己的袖子裏藏把刀子,咱們死之前,先找個墊背的殺掉。”


    這也造成我軍很大傷亡。


    殺光了比車轄高的塔塔兒人之後,成吉思汗降旨道:


    “由於別勒古台泄露了我們親族進行大議所議定的事,造成我軍很大傷亡;今後舉行大議時,不準別勒古台參加。會議時,別勒古台在外麵整治,審判鬥毆、盜竊、欺騙等案件。會議完畢,喝盞[2]之後,別勒古台和答裏台兩人才可以進來。”注釋:


    [1]也客扯連—塔塔兒部貴族,成吉思汗娶其女兒也速幹、也遂為妃。此人與《秘史》第51節所載忽闌把阿禿兒之子也客扯連(成吉思汗之族叔)同名,不可混淆為一人。


    [2]喝盞—《秘史》原文為“斡脫克”,旁譯“進酒”,第187節此詞旁譯“喝盞”。《輟胞錄》卷21《喝盞》曰:“天子凡宴饗,一人執酒觴,立於右階,一人執拍板,立於左階。執板者抑揚其聲,讚曰‘斡脫’。執觴者如其聲和之,曰‘打弼’。則執板者節一拍,從而王侯卿相合坐者坐,合立者立。於是眾樂皆作,然後進酒,詣上前。上飲必授觴,眾樂皆止。別奏曲以飲陪位之官,謂之‘喝盞’。蓋沿襲亡金舊禮,至今不廢。諸王大臣,非有賜命,不敢用焉。‘斡脫’、‘打弼’,彼中方言,未暇考求其義。”《至正直記》卷3曰:“今日親王貴卿飯酒,必執事者唱一聲,謂之喝盞,飲畢則別盞斟酌,以飲眾賓者。江浙行省駙馬丞相相遇賀正及常宴,必用此禮,蓋出於至尊,以及孚王爵也。”《道園學古錄》卷16《孫都思氏世勳之碑》曰:“國家凡宴饗,自天子至親王,舉酒將釂,則相禮者讚之,為之喝盞,非近臣不得執其政。”《石田文集》卷14《敕賜太師秦王佐命元勳之碑》曰:“至順元年,將命有大勳勞於天下,凡飲宴賜以月脫之禮,國語‘喝盞’也。”


    第155節


    成吉思汗娶塔塔兒人也客扯連的女兒也速幹為妃(合敦)。因受寵愛,也速幹合敦[1]說:


    “把我當普通人對待也好,甚至當牲畜對待也好,都是大汗對我的恩典。我有個姊姊名叫也遂[2],比我強,更配得上大汗。她剛有了夫婿,但如今這離亂中不知她到哪裏去了。”


    成吉思汗聽了她的話後,說道:


    “如果你姊姊比你還要好,我就派人去尋找。你姊姊來了,你能讓位給她嗎?”


    也速幹合敦說:


    “若蒙大汗恩典,隻要能見到我姊姊,我就讓位給她。”


    成吉思汗聽了她的話後,便傳旨派人去尋找。


    當時也遂和她的夫婿一同走在森林中,遇見了我們的軍隊,她的丈夫逃走了,她就被(我軍)從那裏帶來了。


    也速幹合敦見她的姊姊來了,就履行前言,站起來,把自己的座位讓給她姊姊,自己坐在下邊。


    也遂正如也速幹合敦所說的一樣,(比也速幹還要美,)成吉思汗對她很中意,遂娶她為妃(合敦),讓她坐在後妃座位上。注釋:[1]也速幹合敦—《元史後妃表》作也速幹皇後,為成吉思汗第四斡兒朵(行宮)後妃之首。


    [2]也遂—《元史後妃表》作也遂皇後,為成吉思汗第三斡兒朵後妃之首。


    第156節


    俘虜(、殺戮)了塔塔兒百姓之後,有一天,成吉思汗坐在外麵,坐在也遂合敦、也速幹合敦兩人中間同飲時,也遂合敦長歎了一聲。成吉思汗心有所疑,就把孛斡兒出、木合黎等那顏叫來,降旨[1]道:


    “你們把所有這些聚會的人,都按各自的部落[2]站立,從自己人當中把別的部落的人孤立出來。”


    於是,各按各自的部落站立,隻有一個苗條的年輕人孤立在各部落之外。


    問他說:


    “你是什麽人?”


    那個人說:


    “我是塔塔兒人也客扯連的名叫也遂的女兒所嫁的夫婿。(塔塔兒人)被敵人俘虜時,我害怕兒逃走了。以為如今已經安定了,我就來了。我想在這麽許多人中間,怎麽被認出來呢?”


    這話被奏稟於成吉思汗。(成吉思汗)降旨道:


    “這個人還想造反,來做強盜,如今在窺伺什麽?像他這樣比車轄高的人,都殺掉了。還遲疑什麽?把他(殺了,)拋棄在看不到的地方!”


    於是,立即把他殺了。注釋:


    [1]降旨—《秘史》原文為“劄兒裏黑孛勒罷”,旁譯“聖旨做了”。[2]部落—《秘史》原文為“阿亦馬黑”,旁譯“部落”,元代文獻譯作“投下”、“位下”,元末文獻作“愛馬”,即王公、貴戚、勳臣所領有的部落、領民、食邑。


    第157節


    就在這狗兒年(壬戌,1202年)成吉思汗征討塔塔兒人的時候,王汗出征篾兒乞惕人,到巴兒忽真脫窟木[1]去追趕脫黑脫阿別乞,殺死脫黑脫阿的長子脫古思別乞[2],娶了脫黑脫阿的兩個女兒忽禿黑台、察阿侖[3]和他的合敦(妻妾)們,擄獲了他的兩個兒子忽圖、赤剌溫[4]和他們的百姓們;對成吉思汗什麽也沒有給。注釋:


    [1]巴兒忽真脫窟木—《秘史》第8節作闊勒巴兒忽真脫古木,《親征錄》、《元史》作“巴兒忽真之隘”。參照第8節注[2]。


    [2]脫古思別乞—《親征錄》作“土居思別吉”。


    [3]忽禿黑台、察阿侖—《親征錄》作“忽都台、察勒渾二合敦”。


    [4]忽圖、赤剌溫—《親征錄》作“和都、赤剌溫”。


    第158節


    其後,成吉思汗、王汗兩人出征乃蠻古出古惕部不亦魯黑汗,到達兀魯黑塔黑山的豁黑河[1]時,不亦魯黑汗不能抵抗,越過阿勒台山退走了。


    (成吉思汗、王汗)從豁黑河去追趕不亦魯黑汗,越過阿勒台山,順著忽木升吉兒[2]地方的兀瀧古河[3]追趕時,有個名叫也迪土卜魯黑[4]的(乃蠻)那顏正在放哨,被我們的哨兵所追,他要逃上山去,馬肚帶斷了,遂在那裏被捉了回來。


    順著兀瀧古河追趕,在乞濕勒巴失湖[5]追上了不亦魯黑汗,就在那裏把他打垮了。注釋:


    [1]豁黑河—《親征錄》作“莎合水”。即今科布多河上源索果克河,在蒙古人民共和國西北角。


    [2]忽木升吉兒—《元史定宗紀》作“橫相乙兒”,為貴由汗率領大軍出征拔都時突然死去的地方。《輟胞錄》卷1《列聖授受正統》作“胡眉斜陽吉兒”。“忽木升吉兒”,為突厥語“沙岬”之意。其地在今阿爾泰山西南、新疆東北部烏倫古河上源臣吉勒河、布爾根河匯流的大河灣西北的沙地。


    [3]兀瀧古河—即劉鬱《西使記》作龍骨河,今新疆東北部烏倫古河。“兀瀧古”,為突厥語“明亮”之意。


    [4]也迪土卜魯黑—《親征錄》、《元史太祖紀》作“也的脫孛魯”。拉施特《史集》作“也迪禿黑魯黑”,釋作突厥語“掌管七旗之人”之意。


    [5]乞濕勒巴失湖—《親征錄》、《元史太祖紀》作“黑辛八石”,即劉鬱《西使記》作“乞則裏八寺”。此湖名為突厥語“紅頭”之意,得名於該湖所產的紅頭魚。即今新疆北端烏倫古湖。


    第159節


    成吉思汗、王汗兩人從那裏回來時,乃蠻戰將可克薛兀撒卜剌黑[1]在巴亦答剌黑別勒赤兒[2]整治軍隊,準備廝殺。


    成吉思汗、王汗兩人為了與他廝殺也整治軍隊前往。


    天色已晚,準備到明天早晨開戰,遂並列宿下。


    王汗在他的營地上點燃起火堆,夜裏卻溯著合剌泄兀勒河[3]撤走了。注釋:


    [1]可克薛兀撒卜剌黑—《親征錄》、《元史太祖紀》作“曲薛吾撒八剌”。拉施特《史集》說:“‘可克薛兀’,意為由於咳嗽與胸疾(肺病)說話嘶啞的人。‘撒卜剌黑’為地名,人們按這個地名來稱呼他。”(《史集》漢譯本,第一卷第二分冊,第151頁)貝勒津認為撒卜剌黑為其出生地,伯希和則認為撒卜剌黑為其領地之名。


    [2]巴亦答剌黑別勒赤兒—《親征錄》、《元史太祖紀》作“拜答剌邊隻兒之野”。拉施特《史集》作“拜答剌黑別勒隻兒”,並解釋說:“這個地方被稱作拜答剌黑的原因是:從前乃蠻王曾從汪古惕君主處娶過一個名叫拜答剌黑的姑娘。他們(乃蠻人和汪古惕人)一同來到這個地方,舉行了婚宴。‘別勒隻兒’意為草兒繁茂的草原。這兩個名稱合在一起,構成了這個地名。”(《史集》漢譯本,第一卷第二分冊,第151頁)“別勒赤兒”為“兩河會流之地”之意。巴亦答剌黑別勒赤兒,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巴彥洪幹爾省,為從杭愛山南麓流出的拜德拉格河與查克河匯流處一帶的草原。


    [3]合剌泄兀勒河—《親征錄》作合(剌)薛兀裏河。“合剌泄兀勒”,為蒙古語“黑色尻尾”之意。培爾列認為,此河為巴亦答剌黑別勒赤兒東北的今名哈爾蘇勒的小河。


    第160節


    那夜,劄木合與王汗一同行動,撤走時劄木合對王汗說:


    “我的安答帖木真早就在乃蠻人處有派去的使者。如今他不來了!


    王汗啊王汗!


    我是與你在一起的白翎雀[1],


    我的安答是離你而去的告天雀[2]。


    他已到乃蠻人那裏去了,他是要投降乃蠻才故意落後的吧。”


    [3]


    聽了劄木合說的話,兀卜赤黑台[4]古鄰把阿禿兒[5]說:


    “為什麽這樣奸詐,對自己正直的兄弟進讒言呢?”注釋:


    [1]白翎雀—《秘史》原文為“合翼魯合納”,旁譯“白翎雀”。即百靈鳥或稱蒙古雲雀。


    [2]告天雀—《秘史》原文為“畢鳥勒都兀兒”,旁譯“告天雀”。即沙雞或稱沙漠雲雀,常隨氣候變化而變更其棲息地。


    [3]《元史太祖紀》曰:“劄木合言於王汗曰:‘我於君是白翎雀,他人是鴻雁耳。白


    蒙古秘史翎雀寒暑常在北方,鴻雁遇寒,則南飛就暖耳。’意謂帝(成吉思汗)心不可保也。”


    [4]兀卜赤黑台—拉施特《史集》作兀卜隻兒台,並解釋道:“‘兀卜隻兒台’這個詞意為當地生長的一種紅果,婦女們用這種紅果代替紅粉擦臉。因為古鄰把阿禿兒天生臉紅,所以人們將他與這種紅果相比,用這個名字稱呼他。”(《史集》漢譯本,第一卷第二分冊,第152頁)


    [5]古鄰把阿禿兒—《親征錄》作曲憐拔都。拉施特《史集》說:此人是王汗的大異密,即大那顏、大領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蒙古秘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蒙古秘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