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節


    斡兒伯、莎合台二人聽了她的話,說道:


    “你有喚你非給不可的道理麽?


    你有遇上了就得吃的道理麽?


    你有請你非給不可的道理麽?


    你有來了就得吃得道理麽?


    你以為俺巴孩合罕已經死了,就敢這樣說!”


    訶額侖遭到了這樣的嗬斥。


    第72節


    (斡兒伯、莎合台二人又)說:


    “按照她所說的話考慮起來,你們就把他們母子撇下在營盤裏遷走,你們不要帶他們走!”


    從第二天起,泰亦赤兀惕氏的塔兒忽台乞鄰勒禿黑[1],脫朵延吉兒帖[2]等泰亦赤兀惕人順斡難河而下遷走。當他們拋棄把訶額侖母子遷走時,幌豁壇氏的察剌合[3]前去勸說,脫朵延吉兒帖說:


    “深水已經幹涸了,


    明亮的石頭已經破碎了!”


    說罷,就遷走了,他還說:


    “你憑什麽勸說!”


    就從背後,在他背脊上刺了一槍。注釋:


    [1]塔兒忽台乞鄰勒禿黑—《親征錄》作“塔兒忽台希鄰禿”。“塔兒忽台”,意為“肥胖的人”、“胖子”。“乞鄰勒禿黑”,《史集》釋為“嫉妒者”。(漢譯本第一卷第二分冊,第156頁)據《史集》載,他是俺巴孩汗之子阿答勒汗之子,為泰亦赤兀惕部首領。


    [2]脫朵延吉兒帖—《親征錄》、《元史太祖紀》作脫端火兒真。


    [3]察剌合—《親征錄》作察剌海。


    第73節


    察剌合老人受傷後,回到自己家裏,痛苦地臥倒。帖木真去看望他。幌豁壇氏的察剌合老人說:


    “你的賢父收聚的我們的百姓,被他們帶著遷走時,我前去勸說,竟被刺傷成這個樣子!”


    帖木真哭著出來,回去了。


    人們把訶額侖夫人拋棄遷走時,她親自手持大纛[1],騎上馬前去,追回來一半百姓。但追回來的那些百姓,安頓不住,他們仍隨從泰亦赤兀惕人之後遷走了。注釋:


    [1]大纛—《秘史》原文作“禿黑”。為用牛尾或馬尾係在旗杆上部的軍旗。


    第74節


    泰亦赤兀惕氏的兄弟們,把寡婦訶額侖夫人、幼子等母子們,拋棄在營盤裏,遷走了。


    婦人訶額侖夫人生來能幹,


    她撫育幼小的兒子們,


    緊係其固姑冠[1],


    以腰帶緊束其衣,


    沿著斡難河上下奔走,


    采集杜梨、野果[2],


    日夜(辛勞),以糊口。


    母親夫人生來有膽識,


    撫育她的有福分[3]的兒子們,


    手拿著檜木橛子,


    掘取地榆根[4]、狗舌草[5],供養兒子們,


    母親夫人用山韭、野韭養育的兒子們,


    將成為合罕。


    母親夫人用山丹根養育的兒子們,


    將成為有法度的賢明者。注釋:


    [1]緊係其固姑冠—《秘史》原文作“兀乞塔剌孛黑塔剌周”,旁譯“緊固姑冠帶著”。固姑冠為蒙古已婚婦女所戴高冠,其形狀見於故宮博物院所藏元代帝後像中。《長春真人西遊記》曰:“婦人冠以樺皮,高二尺許,往往以皂褐籠之,富者以紅絹其末如鵝鴨,名曰故故,大忌人觸,出入廬帳須低徊。”《黑韃事略》徐霆注曰:“霆見故姑之製,用畫木為骨,包以紅絹金帛頂之,上用四直尺長柳枝或鐵打成枝,包以青氈,其向上人則用本朝翠華或五采帛飾之,令其飛動,以下則用野雞毛。”《蒙韃備錄》曰:“凡諸酋之妻,則有顧姑冠,用鐵絲結成,形如竹夫人,長三尺許,用紅青錦繡或珠金飾之,其上又有一枝,用紅青絨飾之。”


    [2]野果—原文作“抹亦勒孫”,旁譯“果名”。


    [3]有福分的—原文作“速壇”,旁譯“福每有的”。


    [4]地榆根—原文作“速敦”,旁譯“草根名”。


    [5]狗舌草—原文作“赤赤吉納”,旁譯“草根名”。


    第75節


    美麗的夫人,


    用韭、野韭養育的挨餓的兒子們,


    將成為卓越的豪傑。


    將成為傑出的男子漢,


    鬥誌昂揚地與人相鬥。


    他們互相說道:“咱們要奉養母親!”


    他們坐在母親斡難河的岸上,整治釣鉤,釣取有疾殘的魚。他們把針彎曲成鉤子,釣取細鱗白魚和鯵條魚。他們結成攔河魚網,去撈取小魚、大魚。他們就這樣奉養自己的母親。


    第76節


    有一天,帖木真、合撒兒、別克帖兒、別勒古台[1]四個人,同坐在一起拉魚釣時,一條閃亮的小魚上了鉤。


    別克帖兒、別勒古台二人向帖木真、合撒兒二人奪取了那條小魚。


    帖木真、合撒兒二人回到家裏,對夫人母親說:


    “一條閃亮的小魚上了鉤,卻被別克帖兒、別勒古台兄弟兩人奪走了”。


    夫人母親說:


    “不要這樣!你們兄弟之間,怎麽可以這樣互相不和?咱們(如今形單影隻,孤苦無靠,正所謂)除影兒外再也沒有朋友,除尾巴外再也沒有鞭子。咱們怎麽能報複泰亦赤兀惕氏兄弟們所加給的苦難呢?”


    又說:


    “你們為什麽要像以前阿闌(豁阿)母親的五個兒子那樣地不和睦呢?你們不要這樣。”注釋:


    [1]別勒古台—《親征錄》、《元史》作別裏古台。成吉思汗異母弟。約生於1164或1165年,《元史》本傳稱其“天性純厚”,“軀幹魁偉,勇力絕人”。從成吉思汗征戰蒙古地區諸部,屢建戰功。1206年蒙古建國後,成吉思汗曾說:“有別裏古台之力,哈撒兒之射,此朕所以取天下也。”受封一千五百戶。其封地在今克魯倫河中、下遊南北,北至鄂嫩河,南接東烏珠穆沁旗阿勒赤歹封地。


    第77節


    當時,帖木真、合撒兒兩人不高興的說:


    “以前用頭(箭頭、箭)射得一個雀兒,被他們奪走了。今天又那樣地搶奪。咱們怎麽能夠同他們在一起生活呢?”


    說罷,就把門推開走出去了。


    別克帖兒坐在一座小山上,看著九匹銀灰色騸馬。帖木真從後麵,合撒兒從前麵,兩人悄悄地摸上去,抽出箭(正要射)時,被別克帖兒看見了,他說:


    “咱們正受不了泰亦赤兀惕氏兄弟們加給的苦難,正在說誰能報仇的時候,你們為什麽把我當作眼中的毛、口中的梗呢?在除了影子別無朋友,除了尾巴別無鞭子的時候,你們為什麽想要這樣呢?請不要斷絕灶火,不要撇棄別勒古台。”


    說罷,盤腿坐著等待(他們射箭)。帖木真、合撒爾兩人,一個在前麵,一個在後麵,把他射殺了而去。


    第78節


    (帖木真、合撒爾)剛一進家門,夫人母親就察覺了兩個兒子的臉色,她說道:


    “冤孽啊!


    從我熱肚皮裏猛衝出來時,


    你手裏握著黑血塊而出生,


    而你則像咬斷自己胞衣的凶狗。


    你們像那馳衝山崖的猛獸,


    像那怒不可遏的獅子,


    像那生吞活噬的蟒蛇,


    像那搏擊自己影子的海青,


    像那不出聲吞食的大魚,


    像那咬掉自己的駝羔後腿的雄駝,


    像在暴風雪中窺伺的狼,


    像趕不走幼雛就吃掉它們的鴛鴦,


    像護其臥巢的的豺狼,


    像狠撲猛食的猛虎,


    像狂奔猛衝的惡獸,


    (—你們像那瘋狂的禽獸!)


    正當除影子外別無朋友,


    除尾巴外別無鞭子的時候,


    正當受不了泰亦赤兀惕兄弟加給的苦難的時候,


    正說著誰能去報仇,怎麽過活的時候,


    你們怎麽能這樣自相殘殺?”


    (訶額侖夫人)引用舊辭古語,訓斥兒子們,非常生氣。


    第79節


    過了一些時候,泰亦赤兀惕氏塔兒忽台乞鄰勒禿黑率領著侍衛[1]們,說:


    “小鳥的羽毛逐漸豐滿,羊羔兒長大了!”


    他率領侍衛們前來襲擊。母子們、兄弟們都很害怕,就在密林裏築寨。別勒古台折斷樹木築起柵寨,合撒兒射箭抵抗,把合赤溫、帖木格、帖木侖三藏在山崖縫裏。


    在互相戰鬥時,泰亦赤兀惕人喊叫道:


    “叫你們哥哥帖木真出來,別的人都不要。”


    聽到喊叫聲後,大家讓帖木真騎上馬逃避到樹林裏去,泰亦赤兀惕人見了,就去追趕。


    (帖木真)鑽進了帖兒古捏溫都兒山的密林裏,泰亦赤兀惕人進不去,就包圍了密林四周看守著。注釋:


    [1]侍衛—《秘史》原文作“土兒合兀惕”(turqa’ut)旁譯“伴當”,不確切。應為侍衛。《元史兵誌一》作禿魯華或禿魯花,又作質子軍,即在大汗身邊充當質子的侍衛。


    第80節


    帖木真在密林裏住了三夜,想要出去,牽著馬正走著,他的馬鞍子(從馬背上)脫落下來。他回頭一看,見板胸仍舊扣著,肚帶仍舊束著,而馬鞍卻脫落了。


    蒙古秘史他(自言自語地)說:


    “肚帶束著,馬鞍脫落到還有可能,這板胸扣著。鞍子怎麽會脫落下來呢?莫不是上天阻止我(走出去)?”


    於是,他走回(密林)又住了三夜。


    再次走出來的時,(卻見)密林出口處有帳廬[1]般大的一塊白石倒下來塞住了出口。他說:


    “莫不是上天阻止我(走出去)?”


    他又走回(密林)裏住了三夜。就這樣共住了九夜,吃的東西沒有了。他說:


    “與其這樣無聲無息地死去,不如走出去吧。”


    可是密林出口阻塞著那塊倒下來的打如帳廬的白石,不能從白石周圍走出去。(帖木真)就用他的削箭的刀,砍斷一些樹木,牽著馬一步一滑地走出來。(剛走出密林出口,帖木真)就被泰亦赤兀惕守者捉住帶走了。注釋:


    [1]帳廬—《秘史》原文為“豁失裏黑”(qoiliq),旁譯“帳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蒙古秘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蒙古秘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