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繮,本為海州人,是偽吳國大丞相徐溫的養子。徐溫字叫敦美,也是海州人,開始時跟隨淮南節度使楊行密在廬州起兵,逐漸升到軍校職位。唐朝末年,青州王師範被梁太祖朱溫圍困,到淮南請求救兵,楊行密發兵救援,徐溫當時擔任小將,也在救兵行列之中。部隊到達青州南部邊界時,王師範已被打敗,淮南部隊士兵於是大肆搶掠而回。李繮當時年齡幼小,被徐溫抓獲,徐溫喜愛他的聰明機靈,於是收養他做自己的兒子,起名叫徐知誥。
唐昭宗天..初年,楊行密去世,他的兒子楊渥即位,遇上左衛都指揮使張顥殺害了楊渥,想投降梁太祖。徐溫對張顥說“:這裏距離梁國,往返三千裏,不經過一個多月都不能成事,軍隊國家沒有了主,沒有了主就將發生變亂,不如先立一人為主,再慢慢籌劃投奔梁國的事。”張顥認為他說得對,於是擁立楊渥的弟弟楊渭為統帥。徐溫接著殺掉了張顥,楊渭授予徐溫常州刺史、檢校司徒的偽職。徐溫留在廣陵,派李繮主持常州事務。這一年是唐朝天..五年(904)。天..七年,徐溫服母喪,服喪期滿後重新授予檢校太尉、溫州刺史官職,充當溫州團練觀察使。八年,宣州反叛,徐溫與都將柴再用征討平定了叛亂,被加封為同中書平章事,充當淮南行軍司馬、內外馬步軍都指揮使、鎮海軍節度使、浙江西道觀察使。十二年八月,吳王命徐溫出任鎮守潤州,以他的兒子徐知訓主持政事,加封徐溫為鎮海軍轄區內水陸馬步軍都指揮使,兼任寧國軍節度使,宣州、歙州、池州觀察使。這時李繮任徐溫的屬郡升州的刺史,於是大力治理升州官署,徐溫上表奏請將升州官府搬到金陵,吳國國王授予徐溫升州大都督府長史的偽職,充當鎮海軍節度副使,主持節度使的事務,任李繮為鎮海軍節度副使、代理潤州刺史,充當潤州團練使。十五年,徐知訓被授與淮南行軍副使、內外馬步軍都指揮使官職,統管軍府事務。不多久,徐知訓被大將朱瑾殺死,徐溫以李繮代理主持國政。第二年,徐溫冊立楊渭為天子,僭號稱為大吳國,改唐朝天..十六年為武義元年。
天..十八年(921),楊渭去世,徐溫聞訊後,從金陵飛馳回到揚州,連夜進入廣陵,商議擁立誰即位。有人打探徐溫的意旨,就談到三國時蜀主劉備臨死遺命諸葛亮的故事,徐溫厲聲說:“即使楊家沒有男兒,有女兒都應當擁立,不得有異議。”因此大家內心才安定,於是到潤州迎回丹陽王楊溥,於當年六月十八日即偽位,改元為順義。從此徐溫父子勢力更加強盛,內外共同專擅吳國國政,楊氏隻是主持吳國的祭祀而已。徐溫接連升官到竭忠定難建國功臣、大丞相、都督中外諸軍事、諸道都統、鎮海軍節度使、寧國軍節度使、宣歙池等州管區內營田觀察使、開府儀同三司、守太師、中書令、金陵尹、東海王,食邑一萬戶,食實封五百戶。將偽順義七年改元為偽乾貞元年,即後唐天成二年(927)。這一年十月二十三日,徐溫去世,偽贈為大元帥,追封為齊王,諡號叫忠武。
李繮在此以前夢見被徐溫背著上山,一個月後徐溫去世,李繮就被偽授為輔政興邦功臣,知內外左右事、開府儀同三司、守太尉、中書令、宣城公。李繮從平定朱瑾之亂後,就執掌吳國國政。天成四年,偽吳國改元為太和元年,這年李繮出鎮金陵,旋即被封為東海王。到清泰二年(935)吳國改元為天祚元年,這一年以金陵作為齊國,封李繮為齊王,於是追封徐溫諡號為忠武王,廟號為太祖。李繮又進位為太尉、錄尚書事,留鎮金陵,以他的兒子李景在揚州總理國政。不久,偽加李繮九錫隆禮,建立天子旌旗,改金陵為西都,以揚州為東都。李繮建國依照齊、梁舊例,起用徐王介為齊國右丞相,宋齊丘為左丞相,作為謀劃的重臣。偽吳國天祚三年(937),楊溥把帝位禪讓給李繮,稱國號叫大齊,改元為升元,建都於金陵,這時是後晉天福二年。李繮於是冊封楊溥為讓皇,那冊文說:“接受禪位的老臣徐知誥,謹上冊封皇帝為高思元弘古讓皇等。”仍以楊溥的兒子遙任平盧軍節度使,遷到海陵。
李繮自己說他是唐玄宗的第六個兒子永王李瞞的後裔,唐朝天寶末年,安祿山接連攻陷兩京,玄宗逃到蜀地,詔令任李瞞為山南、嶺南、黔中、江南四道節度采訪等使。李瞞到廣陵後,大量募集兵馬戰甲,有窺視圖謀江左之心,後被唐朝官軍打敗,死在大庾嶺北,所以李繮認他為遠祖。於是恢複姓李,開始改名為繮,國號叫作大唐,尊徐溫為義祖。李繮僭即帝位共七年,後由兒子李景即位。
唐昭宗天..初年,楊行密去世,他的兒子楊渥即位,遇上左衛都指揮使張顥殺害了楊渥,想投降梁太祖。徐溫對張顥說“:這裏距離梁國,往返三千裏,不經過一個多月都不能成事,軍隊國家沒有了主,沒有了主就將發生變亂,不如先立一人為主,再慢慢籌劃投奔梁國的事。”張顥認為他說得對,於是擁立楊渥的弟弟楊渭為統帥。徐溫接著殺掉了張顥,楊渭授予徐溫常州刺史、檢校司徒的偽職。徐溫留在廣陵,派李繮主持常州事務。這一年是唐朝天..五年(904)。天..七年,徐溫服母喪,服喪期滿後重新授予檢校太尉、溫州刺史官職,充當溫州團練觀察使。八年,宣州反叛,徐溫與都將柴再用征討平定了叛亂,被加封為同中書平章事,充當淮南行軍司馬、內外馬步軍都指揮使、鎮海軍節度使、浙江西道觀察使。十二年八月,吳王命徐溫出任鎮守潤州,以他的兒子徐知訓主持政事,加封徐溫為鎮海軍轄區內水陸馬步軍都指揮使,兼任寧國軍節度使,宣州、歙州、池州觀察使。這時李繮任徐溫的屬郡升州的刺史,於是大力治理升州官署,徐溫上表奏請將升州官府搬到金陵,吳國國王授予徐溫升州大都督府長史的偽職,充當鎮海軍節度副使,主持節度使的事務,任李繮為鎮海軍節度副使、代理潤州刺史,充當潤州團練使。十五年,徐知訓被授與淮南行軍副使、內外馬步軍都指揮使官職,統管軍府事務。不多久,徐知訓被大將朱瑾殺死,徐溫以李繮代理主持國政。第二年,徐溫冊立楊渭為天子,僭號稱為大吳國,改唐朝天..十六年為武義元年。
天..十八年(921),楊渭去世,徐溫聞訊後,從金陵飛馳回到揚州,連夜進入廣陵,商議擁立誰即位。有人打探徐溫的意旨,就談到三國時蜀主劉備臨死遺命諸葛亮的故事,徐溫厲聲說:“即使楊家沒有男兒,有女兒都應當擁立,不得有異議。”因此大家內心才安定,於是到潤州迎回丹陽王楊溥,於當年六月十八日即偽位,改元為順義。從此徐溫父子勢力更加強盛,內外共同專擅吳國國政,楊氏隻是主持吳國的祭祀而已。徐溫接連升官到竭忠定難建國功臣、大丞相、都督中外諸軍事、諸道都統、鎮海軍節度使、寧國軍節度使、宣歙池等州管區內營田觀察使、開府儀同三司、守太師、中書令、金陵尹、東海王,食邑一萬戶,食實封五百戶。將偽順義七年改元為偽乾貞元年,即後唐天成二年(927)。這一年十月二十三日,徐溫去世,偽贈為大元帥,追封為齊王,諡號叫忠武。
李繮在此以前夢見被徐溫背著上山,一個月後徐溫去世,李繮就被偽授為輔政興邦功臣,知內外左右事、開府儀同三司、守太尉、中書令、宣城公。李繮從平定朱瑾之亂後,就執掌吳國國政。天成四年,偽吳國改元為太和元年,這年李繮出鎮金陵,旋即被封為東海王。到清泰二年(935)吳國改元為天祚元年,這一年以金陵作為齊國,封李繮為齊王,於是追封徐溫諡號為忠武王,廟號為太祖。李繮又進位為太尉、錄尚書事,留鎮金陵,以他的兒子李景在揚州總理國政。不久,偽加李繮九錫隆禮,建立天子旌旗,改金陵為西都,以揚州為東都。李繮建國依照齊、梁舊例,起用徐王介為齊國右丞相,宋齊丘為左丞相,作為謀劃的重臣。偽吳國天祚三年(937),楊溥把帝位禪讓給李繮,稱國號叫大齊,改元為升元,建都於金陵,這時是後晉天福二年。李繮於是冊封楊溥為讓皇,那冊文說:“接受禪位的老臣徐知誥,謹上冊封皇帝為高思元弘古讓皇等。”仍以楊溥的兒子遙任平盧軍節度使,遷到海陵。
李繮自己說他是唐玄宗的第六個兒子永王李瞞的後裔,唐朝天寶末年,安祿山接連攻陷兩京,玄宗逃到蜀地,詔令任李瞞為山南、嶺南、黔中、江南四道節度采訪等使。李瞞到廣陵後,大量募集兵馬戰甲,有窺視圖謀江左之心,後被唐朝官軍打敗,死在大庾嶺北,所以李繮認他為遠祖。於是恢複姓李,開始改名為繮,國號叫作大唐,尊徐溫為義祖。李繮僭即帝位共七年,後由兒子李景即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