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全義,字國維,濮州臨濮人。原名叫居言,賜名叫全義,梁太祖改為宗..,莊宗平定河南,回複張全義名。祖父張璉,父親張誠,世代為種田人。張全義做縣嗇夫時,曾受縣令侮辱。
乾符末年,黃巢在冤句起義,張全義逃亡進了黃巢軍。黃巢入長安,任張全義為吏部尚書,充水運使。黃巢失敗,在河陽依附諸葛爽,逐漸升至裨校,多次立戰功,諸葛爽上書朝廷任為澤州刺史。
光啟初年,諸葛爽去世,其子諸葛仲方為留後。部將劉經和李罕之爭奪洛陽,李罕之在聖善寺打敗劉經,乘勝想進攻河陽,在洛口紮營。劉經派張全義抵抗,張全義便和李罕之同盟結義,反過來在河陽攻擊劉經,被劉經打敗,集合剩下眾兵,與李罕之據守懷州,向武皇求援兵。武皇派澤州刺史安金俊相助,進攻河陽,劉經、諸葛仲方棄城投奔汴州,李罕之於是自己掌管河陽,上表推薦張全義為河南尹。
張全義生性勤儉,善於安撫軍民,雖然到處都有賊寇,仍勸大家耕種務農,因此倉庫充實。李罕之貪暴不守法,軍中缺糧,每次都向張全義索取。兩人開始時相交很好,到這時李罕之貪得無厭,動不動加以淩辱欺壓,張全義十分苦惱。文德元年四月,李罕之出兵侵犯晉州、絳州,張全義乘其不備,暗地帶兵襲取河陽,張全義於是兼領河陽節度。李罕之向武皇求援,武皇又派兵幫助攻打河陽,遇汴州軍救兵趕到而退。梁太祖用丁會守河陽,張全義複任河南尹、檢校司空。張全義感謝梁太祖援助之恩,從此依附梁朝,全都受他製約。
起初,蔡州賊人孫儒、諸葛爽爭奪洛陽,互相攻伐,七八年之內,都城化為灰燼,滿目都是荊榛。張全義剛到任,隻得和部下聚居在以前市區內,街市間窮苦百姓不滿一百家。張全義善於安撫收納人民,督促部下砍去雜草播種莊稼,一邊耕地一邊作戰,用糧食換牛,每年擴大墾地,招收流亡散失人民,待之如子女。每當立春勸耕之日,張全義必親自站在田邊,送給酒食,政事寬大簡易,官吏不敢欺瞞。數年之間,京郊附近沒有閑田,編入戶籍的有五六萬,於是在過去的街市築營壘,建置府署,防止外寇。
梁太祖逼迫唐昭宗東遷,命張全義修繕洛陽宮城,多年後才完成。唐昭宗到洛陽,梁太祖圖謀取代他,擔心張全義有異心,便任判官韋震為河南尹,調張全義任天平軍節度使、守中書令、東平王。這年八月,昭宗被殺,輝王即皇帝位。十月,複以張全義為河南尹,兼忠武軍節度使,判六軍諸衛事。梁太祖建立年號,以張全義兼河陽節度使,封魏王。開平二年,冊拜太保,兼陝虢節度使、河陽尹。四年,冊拜太傅、河南尹、判六軍,兼鄭、滑等州節度使。乾化元年,冊拜太師。二年,朱友王圭篡位叛逆,任張全義為守太尉、河南尹、宋亳節度使兼國計使。梁末帝在汴州即位,任張全義為洛京留守,兼鎮河陽。不久,授天下兵馬副元帥。
梁末帝後期,張漢傑、趙廷隱等掌權,段凝為北麵招討使,突然升居各將之上。張全義知道這樣不妥,派使者上奏梁末帝說:“老臣受先朝重視,蒙陛下委任為副元帥,我雖年老,還可以帶兵,請交給我北麵軍權,我將日夜工作。段凝是晚進之人,德望不夠,擔心人情不和諧,敗亂國政。”末帝沒理睬。張全義依附朱氏近三十年,梁太祖晚年時,猜忌宿將,四次想加害張全義,張全義卑身曲事,將所有家產獻上。到梁太祖河朔一戰喪師之後,每月獻鎧甲馬匹,以補充其軍隊,再加上他服事勤謹盡瘁事職,找不到岔子加罪,所以最後免於災禍。張全義的妻子儲氏,聰明敏捷有才能謀略。梁太祖自從柏鄉一戰失敗後,連年親自征討河朔,懷疑張全義,還有左右旁人進讒言離間,儲氏每次進宮,委曲伸訴道理。有時怒不可測,急召張全義,儲氏進見梁太祖,高聲說:“宗..(張全義)隻是一個種田老漢,三十多年來,在洛陽城四麵開荒砍草,招來百姓供應軍糧,資助陛下創業。現在年齒衰朽,眼看要死的人了,而陛下還懷疑他,是為什麽呢?”梁太祖馬上笑著說:“我沒有惡意,老太太不用多說了。”
莊宗平定梁朝,張全義從洛陽進見莊宗,頓首待罪。莊宗安慰他很久,因他年老,令人扶著他上殿,賜宴盡歡,下詔令皇子李繼岌、皇弟李存紀等人都把他當兄長看待。這之前,天..十五年(918),梁末帝從汴州前往洛陽,準備在圓丘祭祀。此時莊宗軍攻下楊劉,占領曹州、濮州,梁末帝害怕,急忙返回汴州,祭禮沒搞成,然而法物都在。到這時,張全義便上奏說:“請陛下就便巡幸洛陽,我已做了郊禮的準備。”第二天,發文任張全義複為尚書令、魏王、河南尹。第二年二月,郊祭禮結束,任張全義為守太尉、中書令、河南尹,改封齊王,兼領河陽。以前,朱氏梁朝的供應費用,全出自河南府,其後孔謙侵削張全義的權力,中官各領內司使務,有的強奪張全義的田園居室,張全義全都進獻上。四年,撤河南尹職,授忠武軍節度使、檢校太師、尚書令。此時趙在禮占據魏州,都軍進討沒有成功。明宗被眾多小人離間迷惑,端居私第。張全義臥病時聽說有變亂,憂懼不食,在洛陽家中死去,享年七十五歲。天成初年,冊贈太師,諡號為忠肅。
張全義曆任守太師、太傅、太尉、中書令,封王,封邑三千戶。所領方鎮有洛、鄆、陝、滑、宋等州,三次臨河陽,二次領許州,內外官有二十九任,做河、洛尹正共有四十年,位極人臣,善保自身到頭吉祥平安的,隻有他一人而已。張全義樸實大度,求根本務實際,從戰士起家而忘卻功名,尊重儒業而樂於善道。自家不是士族出身,但獎愛士族人家,開幕府征求賢士,一定要求有實際名望。屬地封邑補充官員,不使用胥吏差役。位極王公之尊,不穿綾羅綺衣,信仰佛教道教,而不沉溺於左道邪門。像上麵這些,別人都以為難以做到。自莊宗到洛陽,投奔者都走捷徑求得恩寵,張全義不改往日行為,隻是盡誠心而已。言事的人認為梁太祖是世代仇人,應破燒其棺材,隻有張全義上奏章申述道理以止之,議論者稱讚他。劉皇後曾隨莊宗到他家裏,對莊宗說:“我幼年時遇戰亂,失去父母,想拜張全義為義父。”莊宗同意。張全義跪下頓首說:“皇後是萬國之母儀,古今沒有此事,我無地自處。”莊宗再三敦促,不能免此事,於是受劉後之拜。此事既然不是他的願望,君子們也不非議他。然而張全義從小在軍中成長,樸實遲滯,凡是百姓打官司告狀的,他以先訴者為得理,因此人多冤枉失真,為時議所非。又曾對河南縣令羅貫惱恨,通過劉皇後向莊宗說羅貫的壞話,使羅貫無罪而死,屍體暴露在府門,冤枉之聲,遠近相傳,這也是良玉中微小的瑕疵。
乾符末年,黃巢在冤句起義,張全義逃亡進了黃巢軍。黃巢入長安,任張全義為吏部尚書,充水運使。黃巢失敗,在河陽依附諸葛爽,逐漸升至裨校,多次立戰功,諸葛爽上書朝廷任為澤州刺史。
光啟初年,諸葛爽去世,其子諸葛仲方為留後。部將劉經和李罕之爭奪洛陽,李罕之在聖善寺打敗劉經,乘勝想進攻河陽,在洛口紮營。劉經派張全義抵抗,張全義便和李罕之同盟結義,反過來在河陽攻擊劉經,被劉經打敗,集合剩下眾兵,與李罕之據守懷州,向武皇求援兵。武皇派澤州刺史安金俊相助,進攻河陽,劉經、諸葛仲方棄城投奔汴州,李罕之於是自己掌管河陽,上表推薦張全義為河南尹。
張全義生性勤儉,善於安撫軍民,雖然到處都有賊寇,仍勸大家耕種務農,因此倉庫充實。李罕之貪暴不守法,軍中缺糧,每次都向張全義索取。兩人開始時相交很好,到這時李罕之貪得無厭,動不動加以淩辱欺壓,張全義十分苦惱。文德元年四月,李罕之出兵侵犯晉州、絳州,張全義乘其不備,暗地帶兵襲取河陽,張全義於是兼領河陽節度。李罕之向武皇求援,武皇又派兵幫助攻打河陽,遇汴州軍救兵趕到而退。梁太祖用丁會守河陽,張全義複任河南尹、檢校司空。張全義感謝梁太祖援助之恩,從此依附梁朝,全都受他製約。
起初,蔡州賊人孫儒、諸葛爽爭奪洛陽,互相攻伐,七八年之內,都城化為灰燼,滿目都是荊榛。張全義剛到任,隻得和部下聚居在以前市區內,街市間窮苦百姓不滿一百家。張全義善於安撫收納人民,督促部下砍去雜草播種莊稼,一邊耕地一邊作戰,用糧食換牛,每年擴大墾地,招收流亡散失人民,待之如子女。每當立春勸耕之日,張全義必親自站在田邊,送給酒食,政事寬大簡易,官吏不敢欺瞞。數年之間,京郊附近沒有閑田,編入戶籍的有五六萬,於是在過去的街市築營壘,建置府署,防止外寇。
梁太祖逼迫唐昭宗東遷,命張全義修繕洛陽宮城,多年後才完成。唐昭宗到洛陽,梁太祖圖謀取代他,擔心張全義有異心,便任判官韋震為河南尹,調張全義任天平軍節度使、守中書令、東平王。這年八月,昭宗被殺,輝王即皇帝位。十月,複以張全義為河南尹,兼忠武軍節度使,判六軍諸衛事。梁太祖建立年號,以張全義兼河陽節度使,封魏王。開平二年,冊拜太保,兼陝虢節度使、河陽尹。四年,冊拜太傅、河南尹、判六軍,兼鄭、滑等州節度使。乾化元年,冊拜太師。二年,朱友王圭篡位叛逆,任張全義為守太尉、河南尹、宋亳節度使兼國計使。梁末帝在汴州即位,任張全義為洛京留守,兼鎮河陽。不久,授天下兵馬副元帥。
梁末帝後期,張漢傑、趙廷隱等掌權,段凝為北麵招討使,突然升居各將之上。張全義知道這樣不妥,派使者上奏梁末帝說:“老臣受先朝重視,蒙陛下委任為副元帥,我雖年老,還可以帶兵,請交給我北麵軍權,我將日夜工作。段凝是晚進之人,德望不夠,擔心人情不和諧,敗亂國政。”末帝沒理睬。張全義依附朱氏近三十年,梁太祖晚年時,猜忌宿將,四次想加害張全義,張全義卑身曲事,將所有家產獻上。到梁太祖河朔一戰喪師之後,每月獻鎧甲馬匹,以補充其軍隊,再加上他服事勤謹盡瘁事職,找不到岔子加罪,所以最後免於災禍。張全義的妻子儲氏,聰明敏捷有才能謀略。梁太祖自從柏鄉一戰失敗後,連年親自征討河朔,懷疑張全義,還有左右旁人進讒言離間,儲氏每次進宮,委曲伸訴道理。有時怒不可測,急召張全義,儲氏進見梁太祖,高聲說:“宗..(張全義)隻是一個種田老漢,三十多年來,在洛陽城四麵開荒砍草,招來百姓供應軍糧,資助陛下創業。現在年齒衰朽,眼看要死的人了,而陛下還懷疑他,是為什麽呢?”梁太祖馬上笑著說:“我沒有惡意,老太太不用多說了。”
莊宗平定梁朝,張全義從洛陽進見莊宗,頓首待罪。莊宗安慰他很久,因他年老,令人扶著他上殿,賜宴盡歡,下詔令皇子李繼岌、皇弟李存紀等人都把他當兄長看待。這之前,天..十五年(918),梁末帝從汴州前往洛陽,準備在圓丘祭祀。此時莊宗軍攻下楊劉,占領曹州、濮州,梁末帝害怕,急忙返回汴州,祭禮沒搞成,然而法物都在。到這時,張全義便上奏說:“請陛下就便巡幸洛陽,我已做了郊禮的準備。”第二天,發文任張全義複為尚書令、魏王、河南尹。第二年二月,郊祭禮結束,任張全義為守太尉、中書令、河南尹,改封齊王,兼領河陽。以前,朱氏梁朝的供應費用,全出自河南府,其後孔謙侵削張全義的權力,中官各領內司使務,有的強奪張全義的田園居室,張全義全都進獻上。四年,撤河南尹職,授忠武軍節度使、檢校太師、尚書令。此時趙在禮占據魏州,都軍進討沒有成功。明宗被眾多小人離間迷惑,端居私第。張全義臥病時聽說有變亂,憂懼不食,在洛陽家中死去,享年七十五歲。天成初年,冊贈太師,諡號為忠肅。
張全義曆任守太師、太傅、太尉、中書令,封王,封邑三千戶。所領方鎮有洛、鄆、陝、滑、宋等州,三次臨河陽,二次領許州,內外官有二十九任,做河、洛尹正共有四十年,位極人臣,善保自身到頭吉祥平安的,隻有他一人而已。張全義樸實大度,求根本務實際,從戰士起家而忘卻功名,尊重儒業而樂於善道。自家不是士族出身,但獎愛士族人家,開幕府征求賢士,一定要求有實際名望。屬地封邑補充官員,不使用胥吏差役。位極王公之尊,不穿綾羅綺衣,信仰佛教道教,而不沉溺於左道邪門。像上麵這些,別人都以為難以做到。自莊宗到洛陽,投奔者都走捷徑求得恩寵,張全義不改往日行為,隻是盡誠心而已。言事的人認為梁太祖是世代仇人,應破燒其棺材,隻有張全義上奏章申述道理以止之,議論者稱讚他。劉皇後曾隨莊宗到他家裏,對莊宗說:“我幼年時遇戰亂,失去父母,想拜張全義為義父。”莊宗同意。張全義跪下頓首說:“皇後是萬國之母儀,古今沒有此事,我無地自處。”莊宗再三敦促,不能免此事,於是受劉後之拜。此事既然不是他的願望,君子們也不非議他。然而張全義從小在軍中成長,樸實遲滯,凡是百姓打官司告狀的,他以先訴者為得理,因此人多冤枉失真,為時議所非。又曾對河南縣令羅貫惱恨,通過劉皇後向莊宗說羅貫的壞話,使羅貫無罪而死,屍體暴露在府門,冤枉之聲,遠近相傳,這也是良玉中微小的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