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淹字文通,濟陽考城人,父親江康之,作過南沙縣令,很有才氣。江淹從小喪父,家境貧寒,常仰慕司馬相如、梁鴻的為人,不屑於從事經學訓詁,而傾心於詩賦文章。早年被高平檀超賞識,常請他坐上席,厚加禮遇。
初次作官為南徐州從事,又轉任奉朝請。宋朝建平王劉景素愛結納士人,江淹在南兗州跟隨景素。廣陵縣令郭彥文被治罪,供詞牽連到江淹,說他曾經受賄,江淹被下獄。他在獄中給劉景素上書申辯。景素見到書信,當天就把他放了出來。不久被舉為南徐州秀才,在朝廷對策時列為上等,又改任建平王府主簿。
景素作荊州刺史,江淹跟隨他到任所。宋少帝即位,不行德政,景素占據專斷長江上遊,很多人都勸他就此起事。江淹卻每每勸止,景素不聽他的勸告。等景素鎮守京口,江淹作鎮軍參軍,兼任南東海郡丞。景素與他的心腹謀劃叛亂,江淹知道禍事要到,於是向景素贈詩十五首婉言勸戒。趕上東海太宗陸澄因父母喪守孝離職,江淹認為自己是郡丞理應代理太守,而景素任命了柳世隆,江淹一再要求這職位,景素大怒,上報吏部,貶江淹為建安吳興縣令。
等齊高帝蕭道成輔政,聽說他有才華,召他為尚書駕部郎、驃騎參軍事。不久荊州刺史沈攸之作亂,齊高帝問江淹說:“天下這樣亂紛紛的,先生認為會怎麽樣呢?”江淹回答說:“從前項羽強而劉邦弱,袁紹眾而曹操寡,然而項羽最終受殺身之辱,袁紹結果成敗亡之徒,這就是所謂‘在仁德不在權位’,明公有什麽可疑慮的呢?”高帝說:“請試著給我分析一下。”江淹說:“明公英雄威重又有奇謀,是勝兆之一;寬容仁愛,是勝兆之二;賢臣肯為你盡力,是勝兆之三;眾望所歸,是勝兆之四;奉天子而伐叛逆,是勝兆之五。對方野心大而才具小,是敗象之一;有威嚴無恩德,是敗象之二;士卒人心渙散,是敗象之三;官宦不歸心,是敗象之四;孤軍出征千裏之外,而沒有同黨相助,是敗象之五。那麽雖然他有十萬大兵,也終究要被我們消滅。”高帝笑著說:“先生說的過頭了。”
桂陽王劉休範之亂,朝內恐慌,詔書檄文很長時間竟無人來寫。齊高帝引薦江淹入中書省,先賞賜酒飯,江淹平時能吃能喝,一隻烤鵝快要吃光,酒也喝了好幾升,吃飯的功夫,文告也寫完了。齊高帝晉位宰相,補他為記室參軍,齊高帝辭讓九錫及各種章表,都出自江淹之手。齊受禪代宋,江淹又任驃騎將軍豫章王蕭嶷的記室參軍。
建元二年(480),才設置史官,江淹和司徒左長史檀超共同擔任這個職務,他所訂立的條例,都被王儉駁回,寫成的東西也沒能在世上流行。江淹縱情於詩賦,對於著書立說並不在意,所撰寫的十三篇史書居然沒有次序。又兼東武縣令,參與掌管詔令文書。後來拜中書侍郎,王儉曾對他說:“你三十五歲,已作了中書侍郎,有這樣的才學,何愁作不到尚書三公。這正是所謂富貴你自然能取得,隻是看壽限有多少了。”江淹說:“不料明公這樣看重我。”
永明三年(485),江淹兼任尚書左丞。當時襄陽有人挖開古墓,挖出玉鏡和竹簡古書,字已經不認識了。王僧虔善於識別各種文字,卻也看不明白,隻是說像是蝌蚪文字。江淹以蝌蚪文字來推究,認為是周宣王以前的東西,而竹簡幾乎和新的一樣。
齊少帝初年,江淹兼任禦史中丞。齊明帝當時作丞相,對江淹說:“先生從前在尚書省,除了幹公務從不輕舉妄動,在任上可謂剛柔相濟。如今作監察官,一定完全能夠整頓百官啊。”江淹回答說:“如今的事,隻能說在其位謀其政罷了,恐怕還不能盡如您的旨意。”後來彈劾中書令謝月出、司徒左長史王績、護軍長史庾弘遠,都因為他們托病不參加祭先帝陵墓。又奏請逮捕前益州刺史劉悛、梁州刺史陰智伯,都是貪贓巨萬,全抓捕交付廷尉。臨海太守沈昭略、永嘉太守庾曇隆以及各郡太守和大縣縣長,多被彈劾,一時朝廷內外規矩多了。明帝對江淹說:“自宋代以來,再沒有過嚴明的禦史中丞,先生如今可算是近世獨一無二的了。”
曆任秘書監、侍中、衛尉卿。當初,江淹十三歲時,父喪家貧,常打柴養活母親,曾在打柴處撿到一頂高官所戴的貂尾蟬羽冠,想把它賣了養母。他母親說:“這是上天故意給你吉祥之兆,你這樣的才幹品行,怎麽會長久貧賤呢,可留著等當了侍中自己戴吧。”到這會兒果然應了母親的話。
永元年間,崔慧景起兵造反包圍京都,官僚士紳都去送名片,江淹卻稱病不去。等平定了崔慧景,人們都佩服他有先見之明。
東昏侯末年,江淹以秘書監身份兼任衛尉,又作領軍王瑩的副手。梁武帝起兵伐東昏侯到新林時,江淹換便服前去投奔,任相國右長史之職。天監元年(502),任散騎常侍、左衛將軍,封臨沮縣伯。江淹這時對子弟們說:“我本來就是無實權的閑官,並不圖富貴,如今慚愧充任官職,已達到今天的地步。平生我常說的作人應該滿足的事情,也都有了。人生隨時都可行樂,何須非等到富貴之時。我已經功成名就,隻打算歸隱鄉裏了。”因有病澳任位高職閑的金紫光祿大夫,並改封醴陵伯,後去世。武帝為他穿白衣以示哀悼,諡為“憲”。
江淹年少時以文辭揚名,到晚年才氣稍減,據他自己說是作宣城太守罷官回家時,曾停泊在禪靈寺附近的河洲邊,夜裏夢見一個人自稱是張景陽,對他說:“從前把一匹錦寄放在你這兒,現在請還給我。”江淹就從懷裏掏出幾尺還給他,這人大怒說:“怎麽能裁剩下這麽一點兒!”回頭看見丘遲說:“剩下這幾尺既然沒有什麽用了,送給你吧。”從那以後江淹的文章就一蹶不振。又說曾在冶亭投宿,夢見一男子自稱郭璞,對江淹說:“我有一枝筆在你這兒放了多年,請還給我。”江淹從懷裏摸出一枝五彩筆遞給了他。以後再寫詩完全寫不出好句子了。當世人說他已經才盡。他所有的著作,自己編為前後集,和《齊史》十誌合在一起,一同在世上流行。曾打算寫《赤縣經》以補《山海經》的缺失,到底沒能寫成。
初次作官為南徐州從事,又轉任奉朝請。宋朝建平王劉景素愛結納士人,江淹在南兗州跟隨景素。廣陵縣令郭彥文被治罪,供詞牽連到江淹,說他曾經受賄,江淹被下獄。他在獄中給劉景素上書申辯。景素見到書信,當天就把他放了出來。不久被舉為南徐州秀才,在朝廷對策時列為上等,又改任建平王府主簿。
景素作荊州刺史,江淹跟隨他到任所。宋少帝即位,不行德政,景素占據專斷長江上遊,很多人都勸他就此起事。江淹卻每每勸止,景素不聽他的勸告。等景素鎮守京口,江淹作鎮軍參軍,兼任南東海郡丞。景素與他的心腹謀劃叛亂,江淹知道禍事要到,於是向景素贈詩十五首婉言勸戒。趕上東海太宗陸澄因父母喪守孝離職,江淹認為自己是郡丞理應代理太守,而景素任命了柳世隆,江淹一再要求這職位,景素大怒,上報吏部,貶江淹為建安吳興縣令。
等齊高帝蕭道成輔政,聽說他有才華,召他為尚書駕部郎、驃騎參軍事。不久荊州刺史沈攸之作亂,齊高帝問江淹說:“天下這樣亂紛紛的,先生認為會怎麽樣呢?”江淹回答說:“從前項羽強而劉邦弱,袁紹眾而曹操寡,然而項羽最終受殺身之辱,袁紹結果成敗亡之徒,這就是所謂‘在仁德不在權位’,明公有什麽可疑慮的呢?”高帝說:“請試著給我分析一下。”江淹說:“明公英雄威重又有奇謀,是勝兆之一;寬容仁愛,是勝兆之二;賢臣肯為你盡力,是勝兆之三;眾望所歸,是勝兆之四;奉天子而伐叛逆,是勝兆之五。對方野心大而才具小,是敗象之一;有威嚴無恩德,是敗象之二;士卒人心渙散,是敗象之三;官宦不歸心,是敗象之四;孤軍出征千裏之外,而沒有同黨相助,是敗象之五。那麽雖然他有十萬大兵,也終究要被我們消滅。”高帝笑著說:“先生說的過頭了。”
桂陽王劉休範之亂,朝內恐慌,詔書檄文很長時間竟無人來寫。齊高帝引薦江淹入中書省,先賞賜酒飯,江淹平時能吃能喝,一隻烤鵝快要吃光,酒也喝了好幾升,吃飯的功夫,文告也寫完了。齊高帝晉位宰相,補他為記室參軍,齊高帝辭讓九錫及各種章表,都出自江淹之手。齊受禪代宋,江淹又任驃騎將軍豫章王蕭嶷的記室參軍。
建元二年(480),才設置史官,江淹和司徒左長史檀超共同擔任這個職務,他所訂立的條例,都被王儉駁回,寫成的東西也沒能在世上流行。江淹縱情於詩賦,對於著書立說並不在意,所撰寫的十三篇史書居然沒有次序。又兼東武縣令,參與掌管詔令文書。後來拜中書侍郎,王儉曾對他說:“你三十五歲,已作了中書侍郎,有這樣的才學,何愁作不到尚書三公。這正是所謂富貴你自然能取得,隻是看壽限有多少了。”江淹說:“不料明公這樣看重我。”
永明三年(485),江淹兼任尚書左丞。當時襄陽有人挖開古墓,挖出玉鏡和竹簡古書,字已經不認識了。王僧虔善於識別各種文字,卻也看不明白,隻是說像是蝌蚪文字。江淹以蝌蚪文字來推究,認為是周宣王以前的東西,而竹簡幾乎和新的一樣。
齊少帝初年,江淹兼任禦史中丞。齊明帝當時作丞相,對江淹說:“先生從前在尚書省,除了幹公務從不輕舉妄動,在任上可謂剛柔相濟。如今作監察官,一定完全能夠整頓百官啊。”江淹回答說:“如今的事,隻能說在其位謀其政罷了,恐怕還不能盡如您的旨意。”後來彈劾中書令謝月出、司徒左長史王績、護軍長史庾弘遠,都因為他們托病不參加祭先帝陵墓。又奏請逮捕前益州刺史劉悛、梁州刺史陰智伯,都是貪贓巨萬,全抓捕交付廷尉。臨海太守沈昭略、永嘉太守庾曇隆以及各郡太守和大縣縣長,多被彈劾,一時朝廷內外規矩多了。明帝對江淹說:“自宋代以來,再沒有過嚴明的禦史中丞,先生如今可算是近世獨一無二的了。”
曆任秘書監、侍中、衛尉卿。當初,江淹十三歲時,父喪家貧,常打柴養活母親,曾在打柴處撿到一頂高官所戴的貂尾蟬羽冠,想把它賣了養母。他母親說:“這是上天故意給你吉祥之兆,你這樣的才幹品行,怎麽會長久貧賤呢,可留著等當了侍中自己戴吧。”到這會兒果然應了母親的話。
永元年間,崔慧景起兵造反包圍京都,官僚士紳都去送名片,江淹卻稱病不去。等平定了崔慧景,人們都佩服他有先見之明。
東昏侯末年,江淹以秘書監身份兼任衛尉,又作領軍王瑩的副手。梁武帝起兵伐東昏侯到新林時,江淹換便服前去投奔,任相國右長史之職。天監元年(502),任散騎常侍、左衛將軍,封臨沮縣伯。江淹這時對子弟們說:“我本來就是無實權的閑官,並不圖富貴,如今慚愧充任官職,已達到今天的地步。平生我常說的作人應該滿足的事情,也都有了。人生隨時都可行樂,何須非等到富貴之時。我已經功成名就,隻打算歸隱鄉裏了。”因有病澳任位高職閑的金紫光祿大夫,並改封醴陵伯,後去世。武帝為他穿白衣以示哀悼,諡為“憲”。
江淹年少時以文辭揚名,到晚年才氣稍減,據他自己說是作宣城太守罷官回家時,曾停泊在禪靈寺附近的河洲邊,夜裏夢見一個人自稱是張景陽,對他說:“從前把一匹錦寄放在你這兒,現在請還給我。”江淹就從懷裏掏出幾尺還給他,這人大怒說:“怎麽能裁剩下這麽一點兒!”回頭看見丘遲說:“剩下這幾尺既然沒有什麽用了,送給你吧。”從那以後江淹的文章就一蹶不振。又說曾在冶亭投宿,夢見一男子自稱郭璞,對江淹說:“我有一枝筆在你這兒放了多年,請還給我。”江淹從懷裏摸出一枝五彩筆遞給了他。以後再寫詩完全寫不出好句子了。當世人說他已經才盡。他所有的著作,自己編為前後集,和《齊史》十誌合在一起,一同在世上流行。曾打算寫《赤縣經》以補《山海經》的缺失,到底沒能寫成。